绿林网

关于民俗的作文300

关于民俗的作文300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关于民俗的作文300,欢迎大家分享。

第一篇

夜色从一个屋顶织上另一个屋顶,几簇烟花在天空里绽开,我坐在书桌前,推开窗户,静静凝望着天空。忽然,一阵风铃声飘进耳朵里,我抬头,窗檐上挂着一只小风铃,叮叮当当地响,响出了一串动人的回忆,让我回想起一颗朴实的匠心。

那是去年的新春之夜,我回老家过年,到附近去逛庙会。凡逢年过节,举行盛大的庙会时,总有不少手艺人来此,也渐渐形成了一种风俗。庙会里人流如织,我避开人流前进。“叮”,“叮”,我循声望去,一座白色帐篷立在眼前,棚顶上吊着一只风铃,声音正是从那里传出。

我走向那座帐篷,帐篷四周只有寥寥几人,里面坐着一个四五十岁的男子,皮肤黝黑,头发稀疏地盖了一层,穿着一件黑色棉布背心,里面是一件短衫,让人觉得风一吹就透了。帐篷前有个台子,上面摆着几个木雕。“姑娘,要买木雕吗?”那人问我,话里带着些方言的味道。

出于好奇,我点了点头,扒在台子边上说要看他刻一个。他捧出一块还未完成的木雕,是一个小人抱着大金鱼的形状。他从长盒里抽出一把刻刀,抵住木雕,开始一下一下地剃。他的手绷紧着,一侧肩膀抬起,仿佛全身都在用力。我看到他那双手皱纹密布,手掌和手指上满是老茧,指缝中带着些洗不掉的黑渍,实在很难想象这样一双手能做出精美的木雕。冷风吹过,他的手早已通红,但他一刻都没有放下过刻刀。剃、剜、刻,金鱼在他的手中逐渐成型,我也渐被这神奇的技艺所吸引。

刻好大致轮廓后,要进行打磨,他拿出一把锉刀递给我,要我来试试。我犹豫地望着他,他对我轻轻点了点头,示意我可以大胆尝试。于是我拿着锉刀向鱼眼凹陷处伸去,但锉刀却极不听话,总卡在木棱上,我拼命摆动它的方向,可这刀就像一条浑身光滑的鱼,令我根本无法控制。在摆弄了一阵后,我的手被冻得几近麻木,于是放下了手里的锉刀。他接过锉刀,念叨了两句“急不得急不得”,他把木块凑近眼前,锉刀在他手中不停变换角度,旋转起来,成了一支舞。我不禁暗自赞叹:“这才是真正的传统技艺吧!”之后,他用手抹掉了粘在上面的木屑。我看了看他的眼睛,他眼里流露出一种柔和的情感,仿佛在看着自己的孩子。

他把刻好的木雕送给了我,连带着顶上的那串风铃。

今年的庙会我又去看了,但不少摊位过于商业的包装,像一层厚纱,已经完全遮住了民俗本来的纯真面容。我不禁一阵寒心,像男子那样专心坚守传统技艺的现在还有几人呢?

我突然想起一句话:我愿做一枚白昼的月亮,不求炫目的荣华。不淆世俗的潮浪。用在这里去形容匠人们再合适不过了。

在衰落遗失的边缘坚守,在快捷功利的繁荣里坚持,匠人就是如此了不起的存在。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不少民俗已经很少有人再去继承了,也很少有人踏踏实实安下心来去做一个自己热爱的事业。所以,我想我们该把目光投向那些民俗,投向那些坚定从事自己所热爱的事业的手工艺人,别让他们被湮没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

第二篇

我坐在姥姥的床边,手中拿着一张照片,讲述着其中的故事。照片中是一盏莲花形的冰灯,灯边站着姥姥、姥爷和大概五六岁的、笑容明媚的我。近些年姥姥身体状况不太好,已几乎不能说话。这使我在讲述照片中的故事时竟有些伤感。

“姥姥,你还记得这盏冰灯吗?”我开始讲述起来。

大概五岁那年,我在幼儿园听别的小朋友说自己得到了一盏漂亮的花灯,等着元宵节用。我羡慕极了,一整天都在幻想一盏属于自己的花灯——那须得是一盏莲花形状的灯,粉红色的……回到家后,我向姥姥、姥爷详细描述了自己想象中的花灯,并提出想要这样一盏灯。因为买不到和我的描述相吻合的花灯,他们都很为难,并提出买盏其它样子的,我却不同意,不管不顾地哭闹。

正月十五那天,我从幼儿园回到家中(幼儿园正月十五不放假),姥爷神神秘秘地从冰箱中拿出一个东西。我一看——晶莹剔透、莲花形、淡淡的粉色……这不是我想要的花灯吗?!原来姥姥、姥爷用这几天的时间,为我雕了一盏冰灯。那时我还小,也没什么太复杂的情感,只记得自己格外高兴,连爱吃的排骨被抢了也没有计较。

到了晚上,姥姥提出要带我去猜灯谜。我一听,兴奋极了——正好可以带上那盏美丽的花灯。穿好外套,我和姥姥、姥爷便出发去猜灯谜。

上元佳节,华灯初上。一路上,我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路旁是大片大片大红色的纱灯,使我仿佛身处浮动的迷离的灯海之中。红色的灯笼间镶嵌着些形态各异的、更为精致的灯笼,下面垂着长长的纸条——想必是用来悬挂灯谜的了。“妈妈,妈妈,那个姐姐的灯笼好漂亮啊!“一个小女孩的声音闯入了我的思绪。我抬头一看,发现她伸出手指指着我的莲花灯,脸上的艳羡似乎要溢出眉间。“那当然,”我的意地朝她扬了扬手中的灯笼,“这是我姥姥姥爷给我做的呢!“看见她抿着小嘴,直勾勾地盯着我手中的灯笼,满脸羡慕,而又似乎有些想哭的样子,我满意极了。走到花灯旁,我惊讶地发现那些灯笼并不是单纯的大红色,而是深深浅浅的红,还斑斑驳驳地撒了些金屑,美丽而别致。我看向灯旁边的字条,上面写着——“72小时,打一字”。这把我难住了,苦思冥想了许久也没能想出答案。姥姥走了过来,摘下了那张纸条。“谜底是“晶”,”她笑着对我说。看见我迷惑不解的表情,她解释道:“72小时,就是三日。三日,不就是“晶”吗?”我恍然大悟。这时,旁边写着“多一笔不好,多一倍不少”的纸条引起了我的注意。想了想后,我问姥姥:“这是不是“夕”呀?”一旁的姥爷问:“为什么呀?”我的意地说:““夕”,多一笔是“歹”,多一倍是“多”呀!”姥爷欣慰地点了点头:“不错。”我们继续向前走,路旁的每一盏灯都像是在朝着我笑。夜渐深了,大约猜了十几条灯谜,姥姥说时间差不多了,带我去换奖品。不过,十几条灯谜只能换一条毛巾。我有些失望,但见姥姥、姥爷喜欢,我便也高兴了起来。

回家的路上,路旁的灯笼托着一轮皎洁的月,将光洒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上。一路上,姥爷给我讲述了盛唐夜市的繁华,也讲述了张飞和马超挑灯夜战的情景。看着两旁的花灯,我仿佛置身其中,回到了千余年前。灯美得有些虚幻,有些飘渺。我小心翼翼地提着莲花灯,与姥姥姥爷并肩走着。

回到家中,我意犹未尽,又怕冰灯化了,把它放到了冰柜里,每天都要看好几遍。可是后来由于断电,冰灯还是融化了。虽然姥姥、姥爷安慰我说花灯可以再做,但我还是很伤心。后来每每看到那条赢来的毛巾,我都会想起那盏花灯。于是那条普通的毛巾便成了我最喜欢的毛巾。

“话说回来,那盏花灯是我见过最漂亮的一盏灯呢。”我的思绪回到了照片上。的确,再没有一盏霓虹灯有它精致璀璨,再没有一盏冰灯有它剔透纯粹。世界上万万千千的华灯加起来也不及这用爱一刀一刀雕刻出来的灯。而解决世界上所有难题的欣喜,也不及与亲人一同猜灯谜的愉悦。世界上最美的事物总是至纯、至真的。

我和姥姥一起凝视着照片。我的眼前闪过了夜不闭户的繁华,闪过了“醉里挑灯看剑”的金戈铁马,最终定格在了姥姥满是皱纹的脸上如月牙般笑着的眼睛上。我也笑着,心跳却仿佛停了一瞬。

我将照片轻轻放在姥姥手中。我害怕只剩下这张照片,害怕像当年一样,花灯融化,只留下毛巾为念想。如果可能,我多希望那次灯会永远也不结束。

我紧紧握住了姥姥的手。

第三篇

关于民族风俗的作文三篇 民风民俗作文

关于民族风俗的作文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讲土家族过节的风俗习惯。

土家族是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然而我很荣幸的当上这个家族中的一员。

土家族是跟着汉族一起过春节的,但是过年的风俗却大不相同。比如说:⒈过年的时候要打糍粑,糍粑打好了,可以在新年当上家常便饭,而汉族却是大鱼大肉(这就是富与贫之间的差距啊!);⒉除夕之夜然大火。每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在吃完团圆饭的前提下然大火。然大火的主要目的就是“祭祖”,希望祖先在阴间的新的一年里开开心心,而汉族却只是简简单单的守岁;⒊大年初一的早晨不能把洗脸水倒掉。因为洗脸水相当去金银财宝,假如倒掉了它,子子孙孙在这一年就会大不幸,而汉族却要在大年初一彻彻底底的打扫一次;⒋在新的一年之前,必须把欠的债还清。俗话说得好嘛“新年有新气象”(这条和汉族差不多)。

土家族过年的风俗还有很多,在这里我先卖个关子。如果想知道的话,就来到贵州,来到这个多民族的地方!

朝鲜民族的风俗习惯

今天,我们学了中国有56个民族,我记得妈妈以前跟我说过,我们是朝鲜族。

晚上我在妈妈的帮助下查找了关于朝鲜族的资料。现在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家乡和我家乡的人。

据1990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我们朝鲜族人口有190597人。分布在30个省、市、自治区。其中,黑龙江有452398人,吉林省有1181964人。

延吉市位于吉林省东部,是我们朝鲜族的首府城市。

朝鲜民族是一个能歌上舞的民族。其中有个扇子舞蹈。它是由一个女子来表演的;动作大放,给人以优美典雅的感受。还有一个叫象帽舞,它是属于独特的技巧表演,使所带象帽的飘带旋转如风,划出种种耀眼美丽的彩环。

朝鲜族的民族乐器在我国也是独树一帜的。伽椰琴为朝鲜族传统弦乐器之首,是民族色彩很浓的弹拨乐器。它的形状近似汉民族乐器古筝。伽椰琴在演奏时,一端着地,一端放于腿上,右手弹,左手弄,表演姿态优雅别致。

对于朝鲜民族来说,冷面和辣白菜是不能缺少的食物。冷面即清凉馥郁,又香甜新鲜。人们不仅在炎热的夏天喜欢吃冷面,而且在寒冷的冬天也喜欢吃。吃冷面还有一个意义:如果生日那天吃冷面会“长命百岁,命大福大”。

我自豪我是一名朝鲜族。我爱我的家乡延边。

关于民族风俗的作文

我的家乡在四川,那里的各个节日的风俗和别的地方有所不同,那么就由我来把家乡的风俗介绍给大家吧!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热闹的传统节日,俗称“新年”。年节从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广大城乡年节前就开始备办年货,杀猪、羊、兔等,制腊肉、购食品、逢新衣,过年时大家穿好衣服、挂年画、贴春联,年三十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家拜年,祭祖等活动。这就是我们四川的风俗!清明节在一年的二月中旬,公历的4月5日前后,主要是郊游踏青、野炊;有的是祭祖上坟扫墓等活动。这一习俗活动也是城乡较普遍的活动。这就是我们四川的风俗!彝族火把节:火把节是四川凉山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六月廿四日,家家饮酒、吃坨坨肉、并杀牲以祭祖先。人们穿新衣,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男人们参加斗牛、羊、鸡、赛马、摔跤;妇女则唱歌,吹口弦,弹月琴。晚上把火把在房前屋后游转;第三天晚上成群结队地举着火把遍游山野,火光一片,然后又集中到一处点燃篝火,打着火把,喝酒、唱歌跳舞,一直玩到天亮结束。这就是我们四川的风俗!我们四川的风俗都很特别,我喜欢我的家乡!

第四篇

“独倚幽窗,看转角处的青石小巷,一柄久违的油纸伞,遮住了低过屋檐的光阴。”这是白落梅在《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中写下的语句。在我的记忆里,蓝色笔杆下画笔粗糙的毛须在伞面上游走,天青色的颜料被水晕开,青石阶梯一节节浮现在眼前,一扇灰白色的大门在柔敛的春雨中若隐若现……

初一去游学的时候,我随队一起前往江南水乡之一——绍兴。我们虽没有看到鲁迅在《社戏》一文中写下的社戏,也没有踏上乌篷船,但是却在临走之际制作了中国古色古香的民俗作品——油纸伞。

在文化体验馆中老师告诉我们,油纸伞是世界上最早的雨伞,使用历史已经一千多年了。她接着从木质的柜子上取下几根竹条和一张油布说:“这就是制作油纸伞的原材料了,我们以手工削制的竹条做伞架,以涂刷天然防水桐油的皮棉纸做伞面。这次拿给大家的都是已经做好的伞,你们只需要尽情创作就好了。玩的开心!”席地而坐,带队的老师抱来二十多把空白的油纸伞和色彩斑斓的调色盘。示意我们可以开始画了。

我一开始毫无头绪,身后的音响中突然传来古筝的声音,是那首著名的《渔歌唱晚》。眼前霎时间浮现了古代水乡的场景:清晨的雾慢慢退散,朦胧着的双层小楼初显轮廓,柔弱无骨飘飘悠悠的细柳影子倒映在水中,娉娉婷婷好似一位纤巧玲珑的少女。一把油纸伞落在长满青苔的石阶上,不知是哪位过路人急着回家匆忙丢下。灰白色宅院的大门再次打开,院中的井滴滴答答贪婪地渴饮屋脊为它落下的甘甜。画笔急切地记下这些仿佛梦里才能触碰到的唯美场景,油面伞布上分叉的毛须发出唰唰的美妙音符,我好像真真切切地闻到了春日细雨连绵时沁人心脾的香。

同车的同学们围坐成一圈,有的细心地用铅笔轻轻勾着轮廓,有的用最大号的画笔沾上各种颜料涂抹凌乱之美,更多的是借老师配置好的模板上色。颜料混着水顽皮地从画布上跃下来,溅到了我和旁边同学的衣服上。她正要开口埋怨,却骤地停下,眼睛直勾勾看着我那把油纸伞,又回头看了看自己涂的黑色米老鼠,颤巍巍地开口:“这是……你画的?”

“好美。”

一眨眼的功夫,同学们都围到我身边,什么也不说,只是静静看着那把伞。或许,每个人都在轻轻抚摸自己梦中的江南水乡吧。

出了体验馆就要前往火车站了,取行李的路上碰巧下起了绵绵细雨,但秋日的雨远没有春日的温和湿润。我带上兜帽,不自觉地撑开油纸伞。雨点落在伞面上,颜料大片大片地掉下,只在画面中留下一朵青色的云。我想,美是稍纵即逝的,善于抓住这些从指缝中溜走的生活之美,才能给枯燥乏味的生活带来一丝慰藉。那个在我脑海中出现过的油纸伞,一定也在茫茫天地的某个角落守着一盏亘古不灭的灯火,一朵永不凋零的花。

第五篇

我及少放灯,但每当我闭上眼,脑海中旖旎的却是那一盏盏如烛光般灵动、如宝石般璀璨、如群星般闪耀、如焰火般温暖的孔明灯。尽管只与它相遇那么一次,它却使我一直难忘。

元宵节之际,年幼的我手中提着制好的孔明灯,随着几个伙伴共同前往一片旷野中的放灯圣地。到了营地,我们蜂拥而上,在孔明灯上写下心愿。我用指尖捏着笔身极靠下的位置,一笔一画地写下我的愿望。笔墨泛起光晕,旋即便被轻巧透明的灯面吸附。我看着孔灯上明晰的“健康快乐”,满意地笑了。

终于等到了放飞那刻,我的心也开始敲锣击鼓。我和几个伙伴一起,围站在孔明灯之旁。我们有的用双手捻着孔明灯底部的架子,有的则小心地扶着它。“啪”的一声,火苗从打火机中弹出,逐渐显露出张牙舞爪的派头。燃料块被火包裹,熊熊燃烧起来,竟有燎原之势。我感到手中的重量越来越轻,随着热气逐渐充满孔灯的内里,它也越来越想挣开我们的束缚,去到天上的归宿。“好!”随着老师的一喝,我用尽全力地伸长手臂,双腿微弯,手里抓着孔灯柔软的顶部,最后毅然地向上一跳,使孔明灯和我的身体一起腾飞在夜空之中。

起初,那孔明灯像学步的孩子,歪斜着、踉跄着向空中飞去,我的心也被紧紧地攫住,犹如被海浪冲打,紧张地近乎窒息。不久,孔灯飞速成长,升入天空。刚开始看到还很大,像是一座被红霞笼罩的仙山楼阁,散发出迷人的光辉。慢慢地,众多放飞的灯儿汇聚在空中,拼成了一座梦中的乌托邦,使我也觉得飘飘然起来,好像要随它触入夜空,成为天上的一盏星星。孔灯在我的视野中逐渐变得模糊,渐渐地看不到了。但我觉得,它一定在遥远的天空默默照射着我,像慈祥的母亲,给予我暖暖爱意和力量。

孔明灯,象征着厄运的结束,好运的开始。千年以前,黑云压境,敌军围城,千钧一发之际,诸葛亮用孔明灯发出了求救的讯号,它带给了人们一线生机;而千年以后,我用孔明灯发出对未来的期盼和祝愿,它也带给了我向前的信心和勇气。

孔明灯像星,像火,像一切希望的象征,它承载的不仅仅是我对未来的祝愿,更承载了广大人民对于美好、幸福的向往。正是那最最纯洁、质朴的希冀使这一飞冲天的美丽深深刻在我的眼眸,让我至今难忘。

第六篇

新年、腊月,充斥着艳红的喜庆;冷白、新雪,装点着匆匆的人间。在这交替冬春之际,一抹翠绿点醒我昏沉的睡意,唤醒舌尖的味蕾。

腊八,各家各户的窗台旁,几罐“酒缸”拥挤地站在被主人打扫一新的桌角,每每看到它们,我便会想起童年学做腊八蒜,想起被戳坏的新蒜,想起姥姥姥爷慈祥暖阳般的笑。

儿时的春节总在姥姥家度过,古董似的家具,一尘不染的整洁,弥漫着满屋的温馨。遥想几年前的腊八,姥姥提着一大筐白雪似外衣包裹住的蒜头,叫喊着我:“泡腊八蒜了,要不要试试?”不知腊八蒜为何物的我,听说新鲜玩意儿便闻讯而来,哗啦啦,袋中的大蒜倾倒而出,轻茧的外衣飘进房间,旋转、起舞,翻飞如羽毛般落下。

“把外面的保护层剥下来,把内芯的蒜瓣每一颗分离,泡在清水里洗干净。”姥姥的话把我拉回现实,只见她在一地鸡毛般的桌上,利索地捡起蒜头,熟练的扒开、取出,掰断蒜柱的清脆“咔嚓”和剥离蒜衣的轻柔“沙沙”宛如一首朴实而平凡的乐章。

我开始尝试,指甲目标明确,向蒜头冲锋,但太钝的刀砍不开坚固的盾甲,薄软的指甲卡在一半,便动弹不得,我进退两难,一手按住蒜身,一手用力向外掰,整头大蒜终于被分成单独的一瓣瓣,这才结束一次艰苦的胜利。

接着是剥外衣,由上而下,一层一层,圆滚的蒜体慢慢显现,白净洁亮的像块宝玉,反射出耀眼的光泽。

接下来是连续的失败,指缝间的尘土,划破的皮肤,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左手两指抵着一整头蒜的两侧,右手指试图撬开其中一瓣,但蒜头小小的身躯仿佛蕴藏着无穷的力量,顽强得就是不分开。我的指甲逐渐麻木,脸也铁青起来。忙着穿梭于厨房和客厅间的姥爷,看到我的窘态,却默不作声,停下来和蔼地望着我微笑,我知道他又在鼓励我自己探索解决之道。没有做不成的事,我暗自发誓,眼神溜过桌面,两把透明尺子静静躺在那,阳光洒落,尺子闪着光仿佛在招呼我。我一把夺过它,不由分说一股脑地将尺子插进两颗蒜瓣之间,扑哧一声,白净的外衣被尺子撞出了不浅的坑。啊,怎么办啊?我怯怯偷瞄姥爷,姥爷依旧和蔼地笑着,“这主意不错,会借力了。”就是这一如既往的微笑,鼓励着我,小小的失误,在勇于尝试面前微不足道。

连续几次的使劲,脑门上不知不觉几滴汗珠渗出,让我浑然忘记此时身处寒冬,“咔哒”一声,一头分为几瓣,我成功了!“呜呼”,我兴奋地满屋乱跳,“惹来”厨房里的姥爷再次而出,“快看,我剥好了!”姥爷露出会心的笑,摸摸我的头,“好样的!快把它们丢进缸里吧!”我端详它们落进醋缸,“扑通”沉入棕黑液体。

几周后,发酵完成的醋混合蒜的独特香气伴着爆竹一声声巨响,被端上年夜饭桌。我一眼便认出了那瓣伤痕累累的蒜,一口塞进嘴,全然不顾新蒜还留有一份辛辣未被褪去,得益于它,那餐团圆饭才如此津津有味。

即便多年来品尝过各式口味的蒜,可每当吃到腊八蒜,我家餐桌上最平常不过的食物,就忆起儿时泡制它时融入的温暖深沉的亲情。在我的脑海中,腊八蒜那熟悉而顽固的味道,总显得格外弥足珍贵。

第七篇

晨起的第一声鸟鸣把我从梦乡中唤醒,拉开紧闭的窗户,一股清凉的空气迎面吹来,屋外的天空上有那尚未迁徙的几排排鸟儿喳喳的叫,又是一年除夕来了。

我听见门外面噼里啪啦的响声,料是爸妈已经起床开始大扫除了。我打开房门给了父母一个大大的拥抱“除夕快乐!”妈妈抬起头,笑着:“呀,闺女起了啊,去跟你爸贴春联去吧。”

和老爸贴春联是我从记事开始时就有的“传统”。大概三四岁时,我稀奇的看见爸爸拿着三个大红长纸去外面说是要去贴春联,我好奇的探出我拿圆圆的、小小的脑袋对爸爸说:“我贴,我贴,爸爸抱!”说着就冲爸爸拥出双手。爸爸边向我蹲下边对我笑着说:“来,你来贴!春联可是代表着新一年的吉祥如意,你可要贴好喽!”他蹲下身子,背对着我,让我跨坐在他的肩上,两手扶着我的小短腿:“飞起来喽!”说着就站了起来。我哈哈的乐着,举起我的小手,向雪白的墙上摸去。我一手拿着爸爸给的胶条,一手捂着春联贴了上去。等全部贴完了,我下来站到地上,仰着头看着春联,自豪地拍了拍胸脯对妈妈说:“妈妈妈妈,你看,我贴的!”他们都冲我竖起了大拇指。

再后来。“老爸,除夕了。走走走咱们贴春联去!”“呦,宝宝都长这么大了,爸爸都快抱不动你了!”我却还以为他说我重,非要他抱。

现在。“爸,走啊!”我蹦蹦跳跳的向门口走去,拿起桌子上的春联打开门,一股寒风袭来。“爸,爸,你快点,太冷了”我哆哆嗦嗦的拿起胶条蓄势待发,可是我突然发现,我好像踩个小凳子就能够够到了。我踮了踮脚,触到了门框,动作顿了顿,爸爸出来看着我笑道:“呀,都这么快了,我们宝宝都用不到我了,以后的很多事情也要自己干喽。”我猛地缩回手发现,是啊,都这么快了,爸爸的背已经弯了,而我都已经十四岁了。

今年贴春联贴的我心里酸酸的。感慨道爸爸已经老了,在每天送我上学中老的,在每天担心我有没有多喝水中老的,在每天为我担忧时老的。我也长大了,正如爸爸说的“以后的很多事情也要自己干了”,我要知道在头疼的时候要给自己备药,我要知道自己也要给自己拧开瓶盖,我要知道我不能什么事都“爸爸,爸爸”的了。时间是那么的快,我好像忘了他曾经也是雄姿英发,在野地里举着枪的英勇少年,我好像忘了他曾经的容颜,我好像也忘了我该长大了,该换我担心他了。

时光荏苒,半载年华,似沙漏般留在昨日。希望岁月友好一点,让爸爸老的慢一点,还有那个想成为大人的小孩,她已经后悔。

“爸爸,我们贴春联去呀!”

第八篇

天儿还是微亮,月亮还在天上悬挂着,可茶楼里的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笑意。路过门口,可能还会被招呼进来品一品新摘下的茶。百里红遍布在楼里的各个角落,红灯笼、红布,大家都换上了新衣,好是热闹。门前招呼的人扯着嗓子大喊:“清溪阁的戏班子要来唱京剧啦!”闻讯赶来的人都在门口观望,早上出门遛弯的我碰巧听到了茶楼的招呼声,便也怀着好奇心走了进去。

清溪阁的弟子数不胜数。有传闻说道:看了清溪阁的表演,便可以见识到与外面那些莺莺燕燕所不同的视觉冲击,看一眼便美的能上仙境走一趟。是这样的吗?我情不自禁的留了下来,想见识一下“仙境”的样子。

走进庭院时,却发现戏台子已经架了起来,台前早已挤满了人。我只好踩着高一些的石岩,摇摇晃晃地隔着人海往里头望。

戏班子已经到场就位,看热闹的人吵闹着将场子热了起来。我很想看清台上人的脸,可这个石岩上的位置确实有些许远,偷瞄了几眼并没有如愿以偿——人实在太多了。尽管站的比旁边的人高些,也只是能够看见前者的后脑勺,台上的人也只能看见个虚影。

借着小巧的身材,费了半天劲从人海挤到台前时,戏班子已经开始唱起了,唱的是那《霸王别姬》。扮演着虞姬的花旦,一上场就惹的台下直叫好。从小就不爱语文的我,却因为这花旦,也喜欢上了这些文文雅雅的唱词儿。或许是因为这姑娘长了张碧玉般的脸,一汪清眸似水,一抹黛眉如烟,那眼睛亮亮的漂亮极了;亦或是因为她婉转的戏音,清澈透亮,真的仿佛将人带入了仙境般。我沉浸在这曲戏中。良久,一曲结束,掌声如惊雷般四起。我抬眼望向台上的虞姬,她仿佛也在看向我。目光所碰撞的那一刹那,我心一颤,看着她的眼眸和那微微勾起的嘴角,像是在跟我传达什么信息。一瞬间,我突然很想去了解中国京剧,了解中华民族的戏曲文化。看着台上的人退场,我隐约有些不舍。不愧是能吸引这么多人的戏班,我想着。

清溪阁要在茶楼呆三天,为了听戏,我破例连续早起了三天。听了那舞剑自刎的《霸王别姬》,苦守百年的《白蛇传》,富贵不忘旧爱,荣华不变真情的《生死恨》,因为一个戏班,一个花旦,爱上了这生动的唱词,体会到了中国的戏曲文化。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听过这般动人的戏曲,也没去打听清溪阁的去向,只依稀记得,在天刚蒙蒙亮的清晨,一个戏班,一群人,一位花旦,和小时候懵懂的我,聚在庭院中。戏曲飘扬出庭院,“自从我随大王东征西战,受风霜与劳碌年复年年……”

第九篇

在那次以后,每次吃馒头我都会格外兴奋!

那是一个无聊至极的寒假,我被沉重的作业压的喘不过气来,体会不到一丝丝的快乐。在这时,浙江义乌的奶奶突然打来电话,邀请我参加新居落成仪式,我想这无疑是救赎。

可当我满怀期待,到达这个我渴望获得放松和乐趣的地方,想象中的美好却在瞬间崩塌。所谓的新居不是辉煌的大别墅,而是一座刚建成的毛坯房,甚至还没有刷漆。所见之处只是黑色的钢筋,未清扫的水泥地以及遍地的施工用具。木屑散落满地,一卷卷电线蔓延在地上,无力的挂在墙上。连房里空气都灰蒙蒙的,灰尘弥散在屋里,呛得我咳了好几声。哎,这真是从一个牢笼逃到了另一个牢笼。

坐电梯来到顶层,看见爷爷和亲戚们已经搬来了好几箱馒头和几大袋零食,在窗口前对着楼下挥手。我赶上去一看,发现新居楼底下已经聚集了一大帮人。他们要么拎着大袋子,要么把大纸箱举在头顶,都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楼顶。哦!原来是要把馒头扔给他们啊!可是……把这成箱的吃的白白送给这些素不相识的人,岂不是太可惜了?

来不及多想,一朵烟花兀然在天空绽放,人群沸腾了。一个,两个,一袋,两袋……一个个馒头和各种零食从楼上如瀑布般倾盆而下,白色的馒头、黄色的饼干、红色的糖果,五颜六色的包装纸反射出炫目的光芒,划出一道彩虹。它们有的落入人们的箱子,有的落在地上,被迅速拾起。爷爷没有了一点苍老之态,背挺直了,眼光亮了,脸上的皱纹也舒展开了。爷爷和亲戚们也抓起了馒头使劲地扔了起来,加入了这场狂欢。他们脸上绽放着孩子般的微笑,抡起手臂把馒头扔到更远的地方。从他们的眼里,我仿佛看到这座房子装修好了的样子,富丽堂皇,一尘不染的地板,大气整洁的客厅,巨大的水晶吊灯……他们眼里的光饱含着对明天的期望,在一瞬间点亮了我。回头环视这个楼层,原有的脏乱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自然、不加雕琢的美。

我抓起一个馒头轻轻地抛了出去,稳稳地被一个邻居接住。下一个,再下一个……一次比一次用力,一次比一次快乐。我的脸上终于荡漾出了久违的笑容,在这爆竹声中、人群呼喊中,我一次次地把馒头扔出去,一次次地把我的快乐和喜悦挥洒出去,一次次地把我的压力释放出去。我看到,每个接到馒头的人都是那样幸福。我体会到了!这不是把吃的白白送人,也没有“亏”一丝一毫,而是把新居落成的喜悦与快乐分享给每一个人,送出幸福的祝愿,与邻里同乐。

从感受不到快乐、不愿分享到愿意把东西和快乐向人群泼洒,我终于获得了最淳朴的快乐——分享的快乐,终于脱去重负,真心而笑。民俗,从那一刻开始,不再是久远年代的刻板流程,而是如今还在流传着的淳朴民风的体现。我想它是返璞归真的方式,能让人忘记压力,更能让人得到解脱与成长的。在那次以后,每次吃馒头我都会格外兴奋,一口咬下,又感到了分享的甜。

第十篇

初一时我和同学们去杭州游学。在那里,我们有幸看到杭州的越剧文化。杭州作为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我们不得不想起它的越剧文化。从二十世纪初在杭州饰演,落地唱书,到女子越剧的兴起,然后成为一种民俗。

随着帷幕的拉开,一男一女,一蓝一粉似踏祥云走来,一颦一笑开始了演唱。一唱起来就融化了,飘落了,虚幻了!几连个悠颤的音符,如计量额温柔的波浪,拥抱环绕在你周围。雪花一样,是飘浮的音调;蝴蝶一样,是飞颤的指尖;驾云一样,是轻快的碎步;花瓣一样,是浓艳的媚眼;清流一样,是温和的对唱。高高的戏台上,来出一场多么温和,多么轻盈,多么漂渺的戏啊——越剧!男女对唱,使僵硬的空气柔和了,使躁动的世界安静了,使人想起“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使人想起“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我眼前随着戏腔展现了一个江流襟带,山色藏幽,湖光翠秀的杭州,不禁站起来鼓掌:“多么优雅的杭州民俗!”我们前来杭州研学的同学们激动不已。这时,两位戏剧演员邀请我们前来研学的同学上千模仿表演。我眼前一亮:“好机会来了!我也想像喜剧演员一样姿态柔美!”我把手高高举起,走上戏台。我穿着粉红色的绣花戏服,两条丝绸水袖便像两股清流滑落地面。跟着戏剧演员,我左脚向前,右脚随后,抚起水袖。我的双臂弯成一个圆弧状,仿佛抱起了杭州的秀丽河山;指尖微翘,做兰花,下巴稍抬,望明月,眼神中充满了兴奋。随着戏曲的腔调,我却渐渐迷失了自我,水袖一摆,猛身转,一个趔趄让我踩着戏服,将我差点推向地面。

我有些羞愧地抬起身来,见台下的同学们瞬时瞪着我,戏剧演员忙问我:“没事吧?没事吧?”看着他们恬静中本带着富贵柔美却显露出一丝担忧,我摇了摇头便低下头去,两只水袖又似落叶般飘向地面,不再动颤。“蝴蝶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两位戏剧演员鼓励着我,台下的同学们也微笑着打着节拍。春意盎然之时,白蛇和小青举着油纸伞,逛西湖潋滟美景,叹灵秀之气。那“玉蜻蜓”也飞来,环绕着大朵绽放的荷花,白色的游船像一条大白于一样在荷丛里蹿,鱼儿在船周围,仿佛是守卫使者似的,都是调皮的小天使,跃出水面。我这次认真学着戏剧演员的神态,轻颤着指尖。指尖一捻一颤带来花香,采一朵,戴头上,眼神里是对春天的美好向往,像繁星一样闪烁着。走起步来,我轻轻迈,似浮云,似水波,弯腰起身,转圈,最后将飘荡飞扬的水袖抚在脸庞,瞪大眼睛又含笑地望着观众。台下同学们的掌声热烈起来,是西湖又热闹了呢!

越剧之所以百年辉煌,成为一种民俗,是因为它有着开放创新、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精神。作为新时代的逐梦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传承和弘扬越剧民俗精神。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