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三月三民歌节作文300字(通用10篇)

三月三民歌节作文300字(通用10篇)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三月三民歌节作文300字(通用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篇

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我的家乡,有个为迎接春天的节日——“三月三”。那天的村子里总是很热闹,有时还会办一些有趣的活动,而令我最难忘的是做“蒿子粑粑”。

我和爸妈来到田地边,妈妈千叮咛万嘱咐,一边说一边比划。“香蒿是这么高的,叶子细细的……”我却因为被新奇的事物吸引住了注意力,只字未听。由于香蒿散布各处,所以过了一会我们也分散开去,各采各的。香蒿简直像是一个调皮的小孩,一直在和我躲猫猫。时而在花丛中时而又出现在草丛里。害得我跑东跑西,才采到一点点。我越踩越远,跑到了田地里。只见越来越高越壮的“香蒿”,我像是见了遍地的钱般高兴赶忙采了起来。“嘿嘿,一株,两株,三株……”晴朗的天空下一阵阵微风拂过,“香蒿地”涌起一层层绿色的浪。吹来了我那爽朗的笑声。

时近中午,我们便回家集合。看着和我比起来显得瘦弱还数量也少的爸妈采的香蒿,我不经有些飘飘然,可一个声音又把我压回地面。“你这采的是艾草吧?”“什么?艾草?”妈妈的质疑让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妈妈苦笑道:“艾草啊,是端午节插在门上辟邪的,而我们要采的是做蒿子粑粑的香蒿,明白了吗?”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只清楚艾草和香蒿不是一类东西。

开始剁香蒿了!只见妈妈拿起斧子,左一捶,右一捶,叶子被捶得碎碎的,还流出绿色的汁水,好像蒿子流出的眼泪。我忍不住去捶蒿子,我使出“无敌快影手”,却连杆都没切断。我并不气馁,继续锤着,不一会儿就觉得手臂酸酸胀胀的。妈妈把捶好的叶子放进水里淘,细细碎碎的蒿子在水中漂浮着,洗了几遍,水里散发出浓浓的香味。

做蒿子粑粑的最后一步是揉面团。把米粉倒进锅里,再放进沥好的香蒿,把它们混合在一起,不断地加水,不断地揉,粉团越来越大,越来越有筋头。揉好面团后,妈妈拿出准备好的菜馅,从粉团中揪出一小块,放在手里揉,揉成一个圆团,再把菜放进圆团里,然后再对中间一捏,搓成一个圆,后来又用手拍拍,把它拍得扁扁的,放在刀板上。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偷出几搓团当成橡皮泥,揉成面球,长条……妈妈还夸我做得粑粑特别好看,我的心里可高兴啦!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现在只等粑粑在锅里蒸桑拿了!

刚出锅的蒿子粑粑带着香蒿独特的清香,特别香甜可口。我想,那就是属于春天的味道吧!

第二篇

一年一度的“三月三”又来到了。奶奶早就打电话给爸爸,叫我们一家三口要回老家过“三月节”。这一天在南平市南山镇江口村热闹非凡,家家户户点蜡烛,放鞭炮,一大早大家就挑着素菜去庙里祭祀。

祭祀过后,最忙碌,最有意思的就是做米粿了。奶奶把浸泡了一夜的梗米捞起来沥干,放在锅里煮软后再捞起来晾了一会儿,就端到大厅梁边的石臼旁。这时候,原本在大厅里谈笑风生的舅公、叔叔、伯伯们都围过来,开始大显身手了。舅公端来了一盆水,叔叔已经扬起了大木槌,一锤、两锤、三锤……准确有力,重重地捶打着石臼里的米饭。只见舅公趁着叔叔把木槌扬起的那一刹那,双手在盆里沾了点水,迅速把石臼边的米饭扫到凹槽里,他刚把手收回来,叔叔的木槌又落下去了。我紧张地心都提到了喉咙口,而他们却一边说笑一边舂,既轻松又默契。大约半顿饭的工夫,米饭有些绵了,把它盛到饭蒸里蒸上两个小时左右,再倒进石臼里舂。舂好后,米饭已是又细又粘,像个大雪球。我自告奋勇,把它端到饭桌上,奶奶、舅婆、婶婶还有妈妈就围坐在圆桌旁,把早已炒好的馅包进粿里。一个个的米粿真像一个个白胖娃娃,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个,咬了一大口。嗯,粘糊糊香喷喷的,有米香,有馅香,好吃极了,见到我这一副馋样,大人们都笑了。

“三月三”在大人的忙碌中,孩子的欢天喜地中来了又去。提着米粿,抱着自己亲手挖的碗口大的竹笋,我恋恋不舍——又是一年“三月三”。

第三篇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广西自治区的特有的法定节日——三月三。农历三月初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壮族人称“窝埠坡”或“窝坡”,原意为到垌外、田间去唱歌,所以也称“歌圩节”,所在这个节日特别隆重、盛大和热闹。

一早,我就穿好了漂亮的壮族服饰,蹬上小白鞋,背起书包,一蹦一跳地向学校跑去。往日井井有条的学校,今日热闹非凡,教室的景象更让我大吃一惊,真有点像赶庙会,同学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谈论着自己对三月三的希望和看法,评说着漂亮的民族服饰特点,声音有点吵都快把屋顶掀翻了。要是在平时,那可称得上是人间奇迹了。我把书包放到椅子上,一股香味飘了过来,原来有些美食已经拿到教室了,香味把大家馋的直流口水。老师来了,同学们赶紧坐好,这时学校的广播响起,通知同学们到操场集合。我们知道学校的表演就快要开始了。跟着老师有序地来到楼下的操场。

今天为庆祝三月三,学校组织了很多节目,有舞蹈《广西尼的呀》《赶圩归来阿哩哩》《七彩长廊重阳桥》《美丽中国》等,还有合唱的民族歌曲。我们班跳了《广西尼的呀》《七彩长廊重阳桥》,大家跳的很高兴,漂亮的服饰在有节奏的舞蹈中闪闪发光,整个操场就像开满鲜花的花园,美丽极了。

室外活动结束,我们来到教室。“哇——”我们不由自主地发出惊叹。不知什么时候,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已经在教室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美食,我们的家长太有才了,能食物做的那样色香味美,还有很多雕刻的食品。我们一边欣赏、一边品尝美味,心中美滋滋的。有些食品形状奇特,花纹精致,我夹了一块放在嘴里,味道真是美极了。我们围着这一桌桌美味,真看不够,也吃不够。

这是时广播又响起了,通知大家可以到楼下参观各班的展示台了。我们飞快地跑到楼下,匆匆忙忙地照了一张班级全家福,就去看各班的展台了。展台上展出的食物更加丰富多彩,五花八门,琳琅满目,各有特色,让我们留恋忘返。

壮乡三月三,美味吃不完,歌舞跳的欢,快乐的事情说不完。真是开心难忘的一天。

第四篇

一场春兩杷自己的激情向大地傾吐以后,便停下了。

我带着周末特有的一种轻松感,漫无目的地走上路边的 土坡。柔和的春风拂过我的面頰,四周弥漫着一种黄土高原特 有的泥土芳香和春雨湿润的气息。我貪婪地大口呼吸着香甜、 新鲜的空气,一种清凉的快感渗透了全身。忽然,一双手蒙住 了我的眼晴。

“嘿嘿。”一声憨厚、调皮的笑声传进了我的耳中,紧接着, 蒙在我眼睛上的手松开了,出现在面前的是一张瘦瘦的小黑脸!

“秀旦!”我脱口而出。

“洋学生在这儿做啥? ”秀旦两只灵活的眼睛充满着笑。 “没做啥。”我看见秀旦旁边的小瓷盆和小刀不解地问,“你干啥去?”“剜苜蓿芽去。”“剜苜蓿芽?”“哟,洋学生把这都忘了。 后天是三月三。‘三乃三,苜蓿芽芽缠搅团’。”秀旦连珠炮似地说。

“苜蓿芽,缠搅团。”我想起来了,全想起来了。记得上学以前,年年快到三月三,我和秀旦、山女、甜妹都去剜苜蓿芽。剜 回来用水一煮,放上调料,混在荞面里缠着搅。我现在仍记着 它的香!

“咱们一块去剜行吗?”我不由得问秀旦。“咋不行!我是 专门来叫你的。”“太好了!”我拉着秀旦跑下土坡,到家里拿了 一个小盆和一把小刀,兴奋地和.秀旦向她家的苜蓿地走去。

先过一条岔道,秀旦放开嗓子喊:“山女,甜妹,你两个死 鬼,咋不走?”“你才是死鬼,你答应喊我俩的。”从秀旦家隔壁 跑出了山女和甜妹,“喲,你也来了!今天没去学校?”她俩见了我,眼里放出异样的光彩。“今天是星期六,下午放假。”我答 道。

我们一路上说说笑笑,很快到了苜蓿地,苜蓿已经长出嫩 嫩的芽。我们蹲在地上剜。秀旦用左手拽几棵苜蓿芽,右手用 小刀从根部轻轻一剜,几棵苜蓿芽便剜下来了。山女和甜妹也 剜得很快,我也不算落后。我们挑最嫩的剜,地里一阵有节奏 的剜苜蓿芽声。

“刘彦昌,哭的两眼泪……”秀旦边剜边唱起了秦腔。“嘿, 咱秀旦长到18,一定能当戏娃子。”秀旦唱完,甜妹称赞道: “啐,咱有那福。”秀旦紅了脸。“秀旦洗碗都唱秦脸。”山女笑着 说,我们都笑了,秀旦更不好意思了。

“一月里来……”甜妹亮起圆润的嗓子唱起了悠扬的《花儿》,她唱得确实好。“好!比歌唱家都唱得好!”我情不自禁地称赞。“你笑话我做啥?咱能比人家收音机里人唱得好?”甜妹嗔怪地对我说。

山女不会唱,但她会讲很多“古经”。她又给我们讲起了那个离奇的“毛野人”的“古经”。

“你给咱们把学校教的洋歌唱一个吧,那才好听哩!”秀旦挪到我身边说。“我不会唱,”我抱歉地对她说。“不行,得唱。”“唱!”“我给你们唱‘三月三’吧。”我对他们说。“三月三,苜蓿芽芽……”我唱起了那首“三月三”的歌谣。“好听!”“洋学生唱得到底是好。”我还没唱完,她们就称赞道。可我还在忘情地唱着。慢慢地,她们也和我一同唱起来:“三月三,苜蓿芽芽缠‘搅团’……”

不知不觉,我们各自的盆里都装满了苜蓿芽,我们双手托着盆往家走。“后天到我家吃‘搅团’。”秀旦对我说。“到我家吃。”“到我家。”“好,我都去吃。”我的鼻子有些发酸。

到了我家门口,山女喃喃地对我说:“下回放假,你教我们认几个字,我们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我只是默默地点点头。

一片淡淡的霞光披在她们的身上,我望着她们瘦削的背影,思绪万千:秀旦,你自己难道愿意穿那件总不下身的旧褂吗?山女,你那双带忧郁的眼睛,难道不是在表露对妈妈把你过早许配给人的不满吗?甜妹,你虽笑得甜,可你那粗糙的手证明你的生活不像你笑得那样甜……你们表面很平静,可心灵深处也这样平静吗?

“三月三,苜蓿芽芽缠‘搅团’……”这首悠扬的歌谣仿佛从很远的地方飘来。三月三,缠“搅团”,但愿能缠出更香甜的“搅团”;但愿能缠出秀旦、山女、甜妹的心声;但愿能缠出黄土高原女孩子的甜蜜生活……

第五篇

三月三是我们壮乡的重要节日。每年的三月三壮乡武鸣就成了歌的海洋。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蒸好了香喷喷的五色糯米饭,煮好了彩色蛋,做好了各种小吃,来招待客人。酒足饭饱后,人们就去赶歌圩了。

那天早晨,吃完糯米饭,我和妈妈来到城东大草坪。兴武大道上焕然一新,彩旗飘扬,一个个五颜六色的充气拱门犹如道道彩虹。人们穿着美丽的衣服,笑容满面,不约而同从四面八方涌向兴武大道。

十点钟,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盼望已久的三月三歌圩拉开了序幕。我和三百多名尼达妮歌手穿着蓝壮衣,面带微笑,在台上动情的唱起了《壮乡到处都是歌》和《壮乡五色饭》这两首歌欢迎中外宾客。我们那美妙的歌声博得了台下一片经久不息的掌声。

表演完,我们来到千人竹竿阵现场,那里已被成千上万的观众为的水泄不通。“咚咚咚”,数十面大鼓响起来,“哒哒哒”几千根竹竿敲起来,歌圩最为隆重的重头戏——千人竹竿舞热闹开场。只见数千名身着五彩民族服装的壮乡男女,排着整齐的表演方阵,在近千米的竹竿阵里,合着鼓声和竹竿声,欢快的跳起来。来自城镇的参赛队,他们有的手打腰鼓,有的手捧壮乡五色饭,时而转圈喊起声,时而仰面露笑容,精彩的表演博得了阵阵掌声。竹竿舞固然精彩,可最吸引人的还是自己亲身体验跳竹竿舞的惊险和乐趣。被欢乐气氛感染的观众也纷纷加入到竹竿阵里,兴武大道立刻成了欢乐的海洋。我也忍不住踏入竹竿阵中,随着竹竿的开开合合尽情的跳着。

这一天的武鸣,人如海,歌如潮,爱歌的你快点来武鸣赶三月三歌圩吧!

第六篇

盼星星,盼月亮,一年一度的广西壮族的传统节日“三月三”终于来临了,今天我们学校开展了大型的美食节活动。

上午九点钟,我们有秩序的来到学校文化广场上,根据每班指定的观众席就坐。首先,由全校同学一起唱敬酒歌,24字歌,学校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音乐的殿堂;然后,全校同学站起来看开幕仪式,开幕式开始后,由一个年级的同学每人拿着茶盘跳舞,跳到中间时,他们蹲下来,然后再快速的站起来,神奇的是茶盘中间原本是墨绿色,在短时间内迅速变成五种颜色,开幕式结束后,首先表演的是蝴蝶吻花山,一群“蓝蝴蝶”从舞台后飞出来,在舞台中间翩翩起舞,就像在一片绿色的草地上盛开的蓝色的花。接着进行“广西你的呀”谢幕式。

谢幕后,我们陆续的回到教室里,我们拿起书开始津津有味的看起来,过了一会,王老师出来报喜了,她说:“同学们,现在我们去参观其它班的美食了。”另外,她还提醒我们没有经过菜主人的允许,不得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吃,也不要像个乞丐一样可怜巴巴的说,请给我吃一点吧!”

在参观别的班的时候,其它同学都拿到了好多东西吃,而我只吃了一根黄瓜,然后老师叫我们到我班展区那里,我们的展区主题是开卷有益,里面有春卷,香叶包牛肉,草莓,火龙果,西瓜,莲雾等拼成的美丽的小村庄,甘子玉与陈思睿在棚里做介绍,有一位阿姨给我们拿来了五色糯米球,我们个个吃的津津有味。时间过得飞快,我们还没有吃尽兴,就到了放学时间。我们开始期盼下午的美食大餐了。

下午就像调皮的孩子早早的来到了学校,我们来到教室,发现叔叔阿姨们已经给我们准备好了各种各样的美食,有入口清爽的布丁,香甜可口的蘑菇包,外焦里嫩的烤乳猪,又香又脆的春卷,酸甜可口的柠檬鸭和鸡翅,真是应有尽有,琳琅满目,我们个个吃得肚子像西瓜一样大了!

开心的时光总是过的很快,今年的三月三活动真是让人难以忘怀。

第七篇

我的家乡在南宁市郊武鸣县,那是一个以壮族居多、民风古朴的民族。每年的三月三日,壮族男女老少都要带着糯米、糕饼、粽子和山兰米酒,从四面八方赶来娘母洞前纪念祖先,以对歌和舞蹈祈求本民族繁衍幸福。壮族劳动人民都以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个吉祥盛日。三月三也就自然成了壮家的盛大节日。

今年的“三月三”歌圩安排在武鸣县城东大草坪举行。我们全家一大早就从南宁出发了。真没想到,沿着武鸣县兴武大道,一直往武鸣县委的方向已经人山人海。场面可真热闹。迎面走来的全是参加歌圩活动的人,我们随着拥挤人流往前移动。突然,不知从哪里传来一阵阵悦耳的歌声。我环顾四周,才发现大草坪周围的树荫下,已经站满了一帮帮男女青年歌手。女青年一手拿着绣球,一手打着花伞;男青年三五成群的站在一旁,时而窃窃私语,时而高声对唱。男女青年一唱一答,歌声婉转动听,博得观众阵阵的喝彩声。妈妈告诉我,如果在对歌中哪位女青年,看中其中一位男青年,就把绣球抛给他。绣球一旦抛出,就代表着女青年已经把自己的终身大事托付给男青年了。

“哟,喂,咦……”嘹亮的山歌;“咚咚,咚咚,咚咚……”厚重的鼓点;“啪啪,啪啪,啪啪……”清脆的竹杠声汇成一片,太热闹了。“嘭嘭、啪啪,啪啪、嘭嘭……”鼓点合着竹杠敲击的声音一响起来。我迫不及待地拉着妈妈和爸爸赶过去。在武鸣县城东60米大道上,竹杠阵一路摆开,千余名身着五颜六色民族服饰的男男女女,随着音乐声跳起了竹竿舞,哇塞!人竹杠阵,太壮观!我和妈妈情不自禁加入到欢乐的人群中跳了起来。爸爸立刻掏出照相机拍下了这一盛况。

接着我们还观赏了场面紧张激烈的抢花炮比赛。只见红色的花炮还未落地,数十名男子冲上前去,抢夺花炮。很快,花炮落地处队员们叠起了“罗汉阵”。裁判只好吹哨把队员们分开来。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中,花炮究竟落在了谁手里?比赛紧张有趣的进行着……

第八篇

又是三月三,风筝飞满天……

每到这个时候,抬头望望在天空中随风飘荡的风筝,我的脑海中总是浮现出儿时的情景——

农历三月三,是传统的“风筝节”,在我的故乡,这个时候是孩子们的天堂。

春风微微地吹过田野和山坡,天空中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大的小的,圆的方的,长的短的风筝。有蜈蚣,有蜻蜓,有瓦片,还有燕子……

这些都是有钱人家的孩子才能放的风筝。那时候,我家里很穷,就只能放自己用纸糊的风筝,这也是当时最普遍的风筝了。

纸糊风筝很简单,一张废报纸,两根竹子,另外一杯浆糊,再加自己的巧手,就可以做成令人心动的风筝了。

风筝糊好了,我们在上面写上自己的心愿和理想。

迎着春风,让手中的风筝放飞到天空。

风筝飘啊飘,有时翻两个跟头,有时摇摆一下尾巴……像是在跟我们诉说:一份成功·一份感动!

夜,来临了。我们将手中牵着风筝的线,轻轻一放……

啊!风筝飞吧!飞得更高更远!带着我们的愿望尽情地飞吧!

光阴似流水,童年的美好时光,只能留在记忆深处回忆。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现在的我正当风华正茂,青春年少——我要回首昨天,吸取不足的教训;把握今天,努力做好手头上的事情;展望明天,有计划地走好以後的人生道路!

朋友,跟我一起努力吧!

第九篇

我们六安自古就有三月三吃蒿子粑粑的习俗。就算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做一顿香喷喷的粑肥。而我的家乡,就在312国道上一个不起眼的小村落——横店村,那儿蒿子是很常见的。

小时候,我最喜欢吃的就是蒿子粑粑了。我喜欢它的清香,那是我最喜欢的味道。但是只有三月份时才能吃到,而且还很难做,工序繁杂。好在奶奶很勤快,她会做蒿子粑粑。

摘蒿子,一定要采摘最新鲜、最青绿的蒿子。去年的三月三是个大晴天。我和奶奶沐着春日的暖阳在田群上走着,我只顾着欣赏春日的美景,过了一会,我看奶奶要满的篮子,再看着我空空如也”的篮子,立即打起精神,认认真真地采摘了。

将刚刚采来的蒿子拣一拣,拣出根部和老叶,就可以洗了,放在清水中揉揉就能闻到那股香气。捞出后往开水里一煮,那一股香味就突然间迸发出来,再将它的水给挤干,就可以留着备用了。

和面料。把米面倒入器皿中,加入适当的水和蒿子,然后用力搅拌。水一定不要过多,要不然面料就会变成稀糊,根本用不了。奶奶用手判断水和面放的是不是合适,如果不合适,那就加上一点儿面或水。和好的面料呈纯白色,就像白色的肌肤上青筋暴起。

炸粑粑。我从房子后面拿出了几捆干草回来生火。别看只是生个火,学问可大着呢:干草烧得快,如果不及时加入细枝或纸壳,一不小心火就会灭掉,半天也点不着。我费尽心思终于把火给点着了。奶奶往锅里倒了点油,我马上走开了,我不想被油溅到。从现在开始就没有我的活儿了,我就静静的等。

奶奶的手法非常熟练,先将一个面团从盆里拿出来,啪的一声贴在锅中,顿时那股香气便迸发出来了,让你禁不住流口水。再用锅铲一拍,个粑粑便成了形,在锅中嗌噬响。奶奶还要不停地去给它们翻身。成品要十几分钟才行,我可不想等着,就先写作业了。

一张卷子连四分之一也没写完,奶奶就叫我:“川子,来吃粑粑了!”我刚一出门还没看见它的样子,就能闻到它的香气。这飘向我鼻腔的香气,让我加快了脚步。我拿起一个就狠狠的咬了一口,那蒿子的清香,腊肉的咸香都在嘴里慢慢化开了。

又是一年三月三,我又想起了故乡,那蒿子粑粑的香气又在我脑中散开了。

第十篇

春天来了,星期天,阳光明媚,我和小伙伴们一起来到草坪上放风筝。

今天天气真好呀!天空中已飞满了各种风筝,我看到天上有可爱的小金鱼风筝,有长长的蜈蚣风筝,还有凶猛的老鹰风筝,有趣极了。

草坪上很多人在放风筝,欢声笑语,热闹极了。看到别人的风筝已经飞上了天,我和小明迫不及待地拿出风筝开始放。小明高高举着风筝,我拽着风筝线往前跑。我大喊:“小明松手。”小明就把风筝用力向空中一抛,风筝就像蝴蝶一样飞了起来,在空中翩翩起舞,非常漂亮。

风筝刚刚飞起,一阵大风吹来,把风筝吹得东倒西歪的,眼看风筝就要栽下来,我紧张极了,赶快拽紧线往前跑,不一会风筝又飞起来了。我兴高采烈地欢呼:“快看,快看,我们的风筝飞了起来。”

旁边的小丽说:“你能帮我放风筝吗?”我对小丽说:“可以呀!”在我们两个人的配合下,小丽的蝴蝶风筝也成功地飞了起来,小丽开心地笑了。

看到天空中飞来飞去的风筝,我们真想也变成风筝,在天上自由自在地飞翔。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