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有关清明随想的作文

有关清明随想的作文

提升写作能力,做到手到擒来,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作文能力提升有帮助,希望以下这些有关清明随想的作文,能对您有帮助。

有关清明随想的作文篇1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到了,清明节是怀念先烈和祖先的日子,与往常不同的事,学校组织我们去烈士陵园扫墓,这是一个让我期待已久的缅怀先烈的日子,也是一个接受革命教育的机会。

上午7:30分我们全体五年级师生以及代表在操场集合。一路上同学们一改往日叽叽喳喳的风格,纷纷默不作声,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整个队伍很庄重。

进入烈士陵园,聆听了关于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同学们在烈士墓前宣誓,献花,参观烈士纪念馆。先烈们,你们抛头颅洒热血,为新中国的成立献出自已宝贵的生命,为了人民美好生活长眠于此,你们是人民的英雄,值得我们永远怀念……

走出烈士纪念馆,放眼望去,迎春花开了,在早春料峭的寒风中绽出一串串金黄色的小花,如璀璨的金星缀满枝头,给庄严肃目的烈士陵园带来一派盎然的春意。迎春花迎接着春天和阳光,寓意着成长和希望,春天来了,祖国强盛了,先烈们,你们安息吧!为了祖国的明天,我们一定努力学习,不辜负你们的期望!

有关清明随想的作文篇2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一年一次的祭故扫墓,一年一回墓里墓外人的对话。

4月4日,我们全家去了乡下扫墓,中午到乡下时,天开始下起了雨。春天的乡村到处洋溢着生命的音符和泥土的芬芳,田野草木青翠欲滴,野花遍地,火红的杜鹃花会在每个角落向你绽放笑脸。儿子快活地奔跑在乡间的小路上,把大人这庄重的祭祀活动,变成了一次愉悦的踏青。

是啊!清明本是踏青的好时光,古人将清新明丽的春之欢乐与生离死别的人间悲酸合为一体,其中藏有怎样的玄机呢?也许,生与死,本来就是顺应自然的轮回,优雅相对才符合人生真谛。生与死的行走充满诗境,生命才能获得本有的尊严和高贵。万物复苏之际,人们倾城而出,郊游扫墓,让清明成为生者与逝者合欢的节日,这正是先人的大智慧啊。

婆婆在坟前烧纸时口中念念有词,大意是让坟里的人好好过,保佑坟外的人平安幸福,我想大多数人上坟的人都是这样的吧。要坟里的人保佑坟外的人,首先还是要坟外的人保佑坟里的人;只有坟外的人过的好,才会慷慨地拿出更多的祭品来祭奠坟里的人。

我想,阴间阳间该是一个样吧,在哪一边都不容易,要想活出个人样来,靠谁都不可靠,谁都活得不轻松。还是老祖宗那句话说得好——自强不息。首先把自己过好,只有自己过好了才有能力去照应别人,不管是坟里坟外的人都一样。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

有关清明随想的作文篇3

天阴沉沉的,小雨淅淅沥沥地飘着。平日里开得正艳的小花低下了头,碧绿的小叶子挂着晶莹的泪珠。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我望着窗外的蒙蒙细雨,不免有些伤感。“天,也在为去世的人哀悼。”我不禁自言自语。

在这个令人思念的日子里,我不由想起了已经去世的曾外祖父,想起了他威严中略带几分慈祥的脸,想起了他生前的种种事;想起了曾外祖父因为菜有点儿淡,而大发雷霆,想起了曾外祖父重病卧床时我们去看望的情景,想起了曾外祖父在临终前几天那满意的笑容。虽然曾外祖父生前十分严厉,让我有些恐惧,但是今天,我对他充满了思念之情。

在这个令人思念的日子里,我不由想起了那些“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革命烈士。在战场上,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为了革命事业不顾一切。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和谐的今天;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和平的年代。是他们,让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我们怎能把革命烈士忘怀呢?

在这个令人思念的日子里,我们更不应该忘记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的英雄。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搭起生命帐篷的好妈妈;为救学生而永远闭上双眼的好老师。那些有名无名的英雄,我们不能忘怀。

雨,刷刷刷地下。风,呼呼呼地刮。站在窗边的我,不禁热泪盈眶。“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流芳百世的诗,在我耳边久久回荡……

有关清明随想的作文篇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流芳百世的诗句,传承了一代又一代,依旧是那么经典。仿佛有了这场绵绵细雨,清明才更能显得出它淡淡的悲伤。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传统节日之一。清明到处都弥漫着忧伤的气息,有的一家老小一起去墓地祭祖,有的去烈士陵园缅怀先烈,也有的去悼念逝去不久的亲人、朋友。有的人用眼泪来宣泄埋在心中痛苦的记忆,不同的人,眼泪往往有着不同的诠释。

缅怀不仅仅是沉浸过去,更是展望未来。走进烈士陵园多少英雄战士长眠于此,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个游击队员正匍匐在草丛中,他们有的手持长枪,有的背扛大刀,静静地观察着,等待着……突然在一阵嘹亮的冲锋号声吹响后,游击队员前仆后继的冲向敌人,与敌人厮杀!不卑不亢。多少革命烈士们为我们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奉献出自己鲜活的生命!立足今天,我们要擦干眼角的泪水,以百倍的热情去工作,去学习,去努力,去拼搏,保持奋发图强一往无前的进取创新精神。

回首过去,我们感慨万千,悲痛欲绝;展望未来,我们引吭高歌,奋发图强。

作者:陈吴童

有关清明随想的作文篇5

时间过得真快,外太公的音容笑貌还清晰在脑,可他己逝去两年,今年祭祀和上坟在乡下二舅公家做。

因为平时很少去乡下,去了就可以得到平时得不到的“特殊优待”,且又可碰到平时难得见的小伙伴,所以一早我就催促着爸妈早早出发。

扫墓的人特别多,山下的车一辆接着一辆,都望不到头和尾。无论年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伫立在亲人墓前的哀思都一样,那就是对逝去亲人的缅怀和追忆。

能和亲人说说话,走再远的路也不累。我家也来很多人,因为乡下还有一个风俗,多一个男丁,对死者来说就是多一个“米袋头”,于是大大小小就来了六车人。

不知道是不是今天艳阳高照,山上少了杜牧《清明》诗中的浓重悲情。一路上,我看别家都只是给墓做

做清洁,摆好各种各样祭品,烧银锭,静立墓前,或对墓碑喃喃低语,与逝去的亲人说着什么。只有偶尔有几个扶着墓侧“哭几声”。

快到山顶才到外太公墓前,放供品,上香点烛,祭山神,祭外太公,烧银锭,老的拜过小的拜,小的拜过老的拜。除了祭拜时,大家是静穆地,其余时间,大家都还是开开心心的。到舅公在坟顶压烧纸钱时,我们小的都己跑开去玩了。直到舅婆叫我们吃艾饺时,我们才拿着各种武器跑回来,说是武器,实际上也就是狗尾巴草和树枝。其实我心里觉着,上坟我们就应该高兴,我们后辈都高高兴兴、健健康康,对躺在墓里的先人来说,才是最大的安慰。

“未知死,焉知生”,清明是让我们最直接面对死的时候,能让我们知道生命的有限,时间的可贵,从而更热爱生活,生活好今天,规划好明天。

鲁迅先生在逝世前,写下了《死》一文。鲁迅先生说:

“从去年起,每当病后休养,躺在藤躺椅上,每不免想到体力恢复后应该动手的事情:做什么文章,翻译或印行什么书籍。想定以后,就结束道:就是这样罢——但要赶快做。”如果可以长生不老,鲁迅先生可能会这样想:慢慢做,反正人不会死。那样鲁迅也就不成为鲁迅了。

我们一百年都难活到,但我们己“懒”得不可救药,时常想着明日复明日,如果我们真能“再活五百年”,不知道会怎么样了。可能人的智慧发挥,创造的奇迹,都有死神逼迫的一份功劳。

“未知死,焉知生”,一年一次的清明扫墓,也是在清扫我们的心。

指导:朱雁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