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与诗歌为伴经典作文

与诗歌为伴经典作文

提升写作能力,做到手到擒来,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作文能力提升有帮助,希望以下这些与诗歌为伴经典作文,能对您有帮助。

与诗歌为伴经典作文篇一

与诗歌为伴,仿佛是行于高山之下、阔海之畔,拾一枚弯弯的海螺,聆听山与海的歌唱。诗歌如月,朗照于我,有此为伴,夫复何求?

当年明月初照我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稚嫩的童声咿咿呀呀地念着那穿越了千年时光的思念。有清风明月陪伴,在奶奶的臂弯里,懵懂的我,与诗歌初识。乡村夏夜,躺在屋顶的凉席上,睁开眼,群星璀璨,银河苍茫。又或明月高悬,风清云动,周围或明或暗,有烟笼修竹之景、月在清溪之美。星月在天,诗句萦绕耳畔。“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奶奶会的诗不多,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吟唱,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烙下深深的印迹。跌跌撞撞地,我推开了诗歌之门。

再忆明月复几何

初中时,家与学校不在一个城市。常常是室友们回家过周末,只有我一人默默地望着清凉的月。那时,诗歌就成了我的敬亭山。在那间小小的宿舍里,我曾与李太白把酒言欢,豪迈之气犹如大河之水般浩荡;也曾向往孟夫子的鹿门去处,前人评孟夫子“气象清远,心孤寂”,何其精妙;周美成的“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缠绵悱恻,哀而不伤,一字一句皆扣人心弦……赞赏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向阳的人生姿态,也体会“有子七人,莫慰母心”那念及母亲劳苦而自责的孝心……那些安静的夜里,诗歌犹如明明之月朗照于我。万籁俱寂时,我秉烛夜读,穿梭于千百年间,与一个个不朽的灵魂倾心晤谈。

今时明月愿可掇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在那黄沙弥漫的战场上,短短十四字,犹如虎啸龙吟般,唱出保家卫国的最强音。李贺生平不得志,于是凝剑气于笔锋,纾解胸中不平之气。这就是诗歌的魅力:或气概豪纵,笔势雄奇;或缠绵悱恻,抑郁幽微。诗歌创造了独属于我的艺术天地和精神世界——犹如大海般辽阔,犹如海鸥在大海上迎着朝阳翱翔般自由。我时常在海边聆听风浪,那是绝妙的词句在心中回响,在心中歌唱。

与诗歌为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路还遥远,但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与诗歌为伴,你我皆在路上。

与诗歌为伴经典作文篇二

诗歌,或似日本女郎一瞬低头的不经意,亦或似诗人独上西楼眼角带伤的刻意,真真切切也。

诗歌,随眼而见。“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取名林徽因,多么美好的名字,也正贴合这女人迷人的容颜、幽兰般气质、不凡之才华;“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它在一处不加构思的夕阳搭配着江水中;“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在妙龄少女的灵动中;“佳人已是黄昏时,花容美颜曾几时”亦在迟暮阿姥的深深叹息中与诗歌为伴,眼底尽剩温柔。

有那么一位温柔的人,他是将诗歌当作生命的人————杨牧先生。曾吟着“我从海上来,浪声满袖”启程远航,当时仅为少年郎,心怀志气,大气凛然。有着广阔胸怀的他也有女孩子般细腻的心思,时常忧柔,眼波多情,“四月飘下了这小小的山头,小黄花自树飘落”独自而坐,悄然写下。他描绘诗“好像一只救命的扶手”,正如此,他的一生都是关于诗,关于浪漫,精彩绝伦!纵使杨牧先生不写诗,依旧是一位温柔的“诗人”。

虽不达杨牧先生,将诗歌刻入骨子,融于血液。而我与诗为友,倒也擦出温心花火。中考失利,我离开熟悉的城市去求学,我时常想,我该是什么样子的,手持一张白纸,茫茫然,不知添点什么。当读到张载激昂所作“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时,纸上也有了浓厚的一笔,恰同学少年意气风发,热血沸腾,似有一股推力,让我勇往直前,也无风雨也无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正处碧玉年华的女孩也会心有萌动,炙热而真诚。了了几字的懵懂和悸动,浓浓情意,穿越千年,扣动了一位21世纪少女的心;求学路上,亦有摇摆不定之时,一日日连轴卷乏味枯燥。读至纳兰性德“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是啊,我们当初那份坚守的信念是最宝贵的。我问我:是否丢了初心?“居之无倦,行止以忠”此后,我以汲取知识为乐,目光澄澈,坚定,看事物也便愈加透彻。

诗歌,似火,品味中点燃心中缤纷;更是知己,对话里产生脉脉共鸣。诗歌为友,浪漫不已,春意正浓。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与诗歌为伴经典作文篇三

寻一处清凉之地,携一本书,与潺潺流水为伴,和着清脆鸟鸣和缕缕花香,多么惬意。

掩卷,思绪穿过历史的长廊,去寻一寻,这千年间的悲欢离合。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的叹息从幽远处传来。他看到民生疾苦,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下来。“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他一次次为国献策,那天地日月可鉴的忠心却敌不过小人的谗言,他被疏远,甚至被流放。“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命运弄人,却改变不了志士的心,屈原始终保持高洁的品行,没有一丝改变。楚王负了屈原,可是,华夏大地上对屈原的祭奠成为传承千年的民俗,直至今天。这便是人心所向。

“来人,上酒!”帐中传来项羽的声音。虞姬走上前,看着他端坐在上,眉头紧锁,铠甲上的血迹已凝结成了深紫色。他们互相望着对方,都知道,明日又是一场血战!虞姬捧过酒壶,为他倒上酒,将酒壶放下,缓缓转身,擎起一柄宝剑,在烛光下舞起来。项羽看着美人依然曼妙的舞姿,看着她目光流盼中的柔情,眼前恍然浮现出两人曾经的动人时光,而剑光闪动间,他又想到自己这一世的辉煌,想到眼下的困境,如何不感到心痛?“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情至深处,难以自已,项羽一介武夫,也吟出了这一千古绝唱,表达自己的满腔深情和英雄末路的悲凉。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如此铿锵有力、震撼人心的诗句,若是第一次看到,你绝不会想到是出自一位女诗人之笔。“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那时的她,还幸福地生活在闺中,有父母家人的庇护和疼爱,只是个会偶尔感伤的普通女子。然而,后来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她“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是何等悲痛与凄惨,可她只是一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纵然满腹才华,她也深切地感到,手中的笔远远表达不出她的满腔愁绪。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故后,她心中愁苦郁结,对统治者失望,当这些情感因某种机缘触发喷薄而出时,才华横溢的她如何写不出这一首掷地有声的《夏日绝句》?

清风吹起,归巢鸟鸣,睁开眼,才发现泪水已爬满了双颊。“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人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诗歌会带我们回到从前,感受他们波澜壮阔的人生,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在这样的感受中,我们的生命不断获得滋养,我们也不断成长、壮大。

与诗歌为伴经典作文篇四

一个人只拥有现实世界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题记

人生的不同阶段各有其不同的诗意与浪漫:我可以在唐诗中高歌壮志凌云心,挥洒成壮丽山河,亦可在宋词中品味断肠幽怨心,谱写成惆怅离歌;我可以温一壶月光下酒,与青山相拥,云烟氤氲,亦可听云雀叫一整天,慢慢生活,诚诚恳恳;我可以在荒岛上迎接黎明,亦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诗词中,品自然之美,悟人生之道。

与诗歌为伴,走过四季之更迭,伴着江上清风与山间明月舒展锦绣画卷。你看,春光无限好,惠风和畅,想起“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便被这明净的画面、蓬勃的生机吸引,顿觉万物复苏,心生愉悦。你听,夏夜月清幽,偶有蝉鸣入耳,想起“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沉浸于月明风清的惬意、生物灵动的热闹之中。你嗅,金秋满地叶,桂子飘香,想起“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似乎有一股清香从诗文中飘散出来。你赏,冬日寒雪飘,银装素裹,想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冬日的早晨,万籁无声,雪厚厚地堆着,雪花无声地飘着,便更觉恬静舒适。

与诗歌为伴,品悟人生之情怀,伴着时代变迁与诗人经历寻找心灵归宿。最喜爱东坡先生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他那潇洒出尘、旷达豪放的气概与人生态度令我向往。“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兴衰荣辱又何足挂齿,只管竹杖芒鞋,一蓑烟雨任平生。我也在李白的“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中立下了凌云之志,在其“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中收获了坚定的信念,品味到了昂扬奋进的精神、孤傲高洁的情怀。他们的诗词中,充满着人生哲理与思想引领。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小时候读诗,只倾心于自然之变化无穷。月光皎洁,花影婀娜,虫鸣满耳,微风拂面,我抬头寻找诗的踪迹,没有想到生活本身就是一首诗。长大后读诗,渐渐明白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的离别之痛,感慨“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今日春来,明朝花谢,你我皆是人生之旅的赶路人。在诗歌中,我丰富了阅历,体验到了不同的人生。在诗一般的年华里,我习惯了挥手告别,也惊喜于意料之外的遇见;历经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也庆幸有诗情为伴。

我见过大漠黄沙孤烟直上,也见过江南小桥流水人家,我不过是天地逆旅之百代过客,愿吟啸徐行。布衣轻舟,览行路之风景,悟人生之意趣,带着几分豪情、几分坦荡,走向诗的远方。

与诗歌为伴经典作文篇五

“陪你把想念的酸拥抱成温暖,陪你把彷徨写出情节来,未来多漫长,再漫长还有期待,陪伴你一直到故事给说完……”夜深人静,天空是墨色的黑,风止星眠,人已微倦,耳机里不经意传来陈奕迅富有磁性的声音。我撑着额头慢慢回忆,一入诗歌梦幻场,感受世间百般情。

诗歌陪伴着我少年的侠气。“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独自一人,背着剑,走在无边的旷野,无尽的长风拂着我的两袖呼啸而过。或是哼着带地方腔调的诗句,或是举起酒壶敬还未到来的明天的朝阳,路遇江湖浪子,对他们的邀请,我摆手谢绝。我仰望深邃的星空,步履不停,走过大江南北,看尽沿路好风景,满身浪漫主义的色彩。

诗歌陪伴着我少年的失落。或是无人理解,只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的寂寞与孤傲,恰巧千年前的你也拥有过;或是独自漂泊,只叹“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我的彷徨与想念,恰巧千年前的你也经历过;或是心动不已,却又为了前途各奔东西,只好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我此刻的心思,用你的话表达出来,你知我,懂我,安慰我。

诗歌陪伴着我少年的志气。我知道世事艰难,要求自己无愧于天,无愧于心,将“淡泊之守,须从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勘过”反复在口中念诵。你是益友,教我正身正心,教我做有为者,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你告诉我,世间除了丑恶,还有更多光明和美好值得为之奋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人在迈向更好的自己的途中,“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趁着乾坤未定,及时放手一搏。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时候,你说“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温暖了世界。世界同心,长夜有尽。

就像陈奕迅的歌声一样,诗歌像是一个默默守护的朋友,陪伴成长,治愈伤口。在悠长的岁月里,这位朋友陪我,把沿路的风景变成激励我勇敢前行的力量。这种陪伴,就是我与诗歌间最长情的告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