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秋随想通用作文

中秋随想通用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中秋随想通用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第一篇

又到了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每年一次的月圆,月光饱满柔和地洒在地上,这天的月亮格外的圆亮。这让我想起了去年我家的团圆饭,当时的景色让我至今难忘。

闽西月饼,灯盏糕,大螃蟹,是福建人团圆饭桌上必不可少的菜色。嫩滑香酥的闽西月饼,象征和和睦睦,心想事成;圆圆鼓鼓的灯盏糕,象征家庭富贵,儿女满堂;味美多汁的螃蟹,象征财源滚滚,八方发达。

一桌美味可口的饭菜,一圈子幸福欢笑的亲人,和睦地坐在一起,边吃饭边聊天,互诉乐事与彼此的相思之情。淡淡的温暖与幸福萦绕在每个人的心头,屋中的空气闻起来都是甜甜的。

团圆饭过后,便就到了重头戏了——赏月。月光狡黠,照亮整个天窗。茶几上摆着我们最爱的闽西月饼,还有西瓜等水果小食。这些东西虽然不起眼,但都是中秋佳节的必食之品,用来祈祝家人生活美满和谐、甜甜蜜蜜、平平安安的。每吃一口月饼,心中都觉得十分满足,就像是真真正正地拥有了一次幸福。

月亮云气缭绕,就像那挂在天边的圆盘;又像是一颗闪闪发光的钻石;最令人迷醉的就是那如同西子般的明眸。月光就像是一股清泉,虽裹着一层薄薄的烟纱,但却让天地顿时迷痴迷醉。

在中秋之夜不能团聚的亲人啊,请你们不要难过,不要孤独,因为思念和亲情是不会因为距离而减少消失的。想念的强烈只会随着距离的拉长而变得更加浓,更加醇,更加厚。没有必要去伤心悔恨,心里牢牢牵挂就足够了。

那边,家中年级小的孩子牵着一个小兔子灯笼,在院落里兴奋地跑着。啊对,还有各家各户的灯,在这个温馨的夜晚,虽然,没有元宵节的灯会那么的隆重和正式,但是各家各户还是自己忙活开了。房间的门上,房角的壁檐上,窗户的顶上……最好玩的还是要数孩子手里拿着的动物灯笼了。别致的造型,生动的寓意。不过,最普遍的还是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灯笼,在灯下的铁架台上点燃酒精块,热气上腾,使灯飘扬在夜色中,人们便在下面仰望这盏逐渐升上天空的灯,并默默地许下心中最美好的期望。

天空被映照得更亮了,不仅有这温暖人间的孔明灯是,更有一轮皎洁的明月。

第二篇

今天是中秋节。爸爸给我讲: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是全家团员的日子。为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传说是为了纪念嫦娥。于是,我们决定晚上去奶奶家一起过中秋节,所以白天就没有安排去外面游玩,爸爸妈妈带我去了书店。

在书店里,我看了很多关于中秋节的书,我知道了: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 “拜月节”。自古代就有了“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这个习俗在很多地方也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晚上,在奶奶家我们一起吃完团圆饭。我就和奶奶在院子里摆上了月饼、苹果、石榴、和奶奶自己做的花馍来祭拜月亮。奶奶说要先祭拜月亮,让月亮先吃,然后我才能吃月饼。我有些不高兴的说“可是奶奶,我现在就很想吃月饼呢”奶奶说:“吃了祭拜过月亮的月饼会给我们带来福气”我一听,心里想,既然等一会再吃就会让自己有福气,那我何必不再等等呢。然后奶奶就带我回房间去看中秋晚会。当我听到主持人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时,突然想起了我之前读到的一首诗:

《望月怀远》

唐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我知道,这是一首中秋月圆夜望着月亮怀念远方的人的伤感的诗。于是,我对妈妈说:“妈妈,咱们明天带一些月饼,去看看姥姥姥爷吧。”妈妈同意了。

今晚的中秋晚会主要是围绕与月亮有关的歌曲和舞蹈节目。突然,主持人说:“下面的节目是《月亮代表我的心》,是由好几个到我国来过中秋节的外国朋友演唱的!”接着,镜头就跑到了室外,这些外国人在室外唱完《月亮代表我的心》我觉得唱的非常好听,然后,他们又唱起了一首词:《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然后,奶奶让我们去吃月饼。我挑了几个自己喜欢的月饼,就开始疯狂的吃起来,爸爸妈妈都很惊讶,原来我这么喜欢吃月饼呀。其实,因为奶奶说吃了祭拜过月亮的月饼,会给我们带来福气。虽然今天晚上云把月亮遮住了,但月亮肯定会收了我们的心意的。这个中秋节我过的很开心。

第三篇

今天是中秋节,是吃月饼和赏月的日子,我却做了一件其它的事情──观潮。虽然离农历八月十八日最佳观潮日还有三天,但是因为我家离钱塘江很近,爸爸妈妈还是趁着假期带我去江边观看举世闻名的钱江潮。

来到江边向下看,江面风平浪静,几乎找不到一丝波纹。我们把头伸出栏杆,用尽浑身的力气睁大眼睛,恨不得拿出一台天文望远镜,寻找潮水的蛛丝马迹。

等了一会儿,江面开始出现上下起伏的波浪。我仔细往远处一看,江与天空相连的位置隐约出现了一条细细的白线。随着白线的移动,它变得越来越粗,终于变成了飞奔而来的潮头。

潮头带着雪白的浪花和汹涌的潮水,来到了堤坝前“啪”的一声拍了上去。那声音震耳欲聋,就像一阵隆隆的雷声。一排排波浪也紧跟着潮头打向堤坝,溅起一层层白色的泡泡,发出了“扑哧,扑哧”的声音。

过了几分钟后,江面渐渐平静了下来。就在我们准备回家的时候,潮水竟然“复活”了。只见江面突然泛起了波浪,波浪越来越大,成为了第二波潮水。波浪先把水聚集到一起,变得越来越高,然后突然向岸边折去,就像被一只无形的手卷了起来。接着,波浪从右往左一下接一下地冲刷岸边,直到过了很久以后才完全平静下来。

第四篇

盼望已久的中秋佳节终于来了。一大早,满城大街小巷,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人们兴高采烈,以各种方式喜迎这个祖国传统节日。

吃过早饭,我和妈妈去买菜。菜市场人山人海,因为过节,每个人买的菜总会比以往多一些。我们也不例外,妈妈买了活蹦乱跳的基围虾和鱼,还有我爱吃的黄鳝,最后又买了些蔬菜和卤菜,我们就回家了。

晚上,姑姑和姑父到我家吃团圆饭。桌上的美味佳肴,琳琅满目,香气扑鼻。我们一家人在一起举杯庆祝,感觉好幸福。

可惜美中不足,由于受台风森拉克的影响,今天晚上下雨。我们不能如愿以偿地看到月亮,心中多少未免有些遗憾。

如果,今天是晴天。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那一轮明月徐徐升上天空,我们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月亮肯定很圆很香也很明亮,让我不由得想起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仔细一看,月亮上隐约有一抹窈窕的影子,那应该是嫦娥姐姐吧。

我站在阳台上,凉风习习,浮想联翩。中秋节的夜晚,即使没有月亮,又怎能不令人陶醉呢?

“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确,中秋节的前一天,奶奶就打来了电话,让我们去乡下过中秋节。我们一到奶奶家,就已经可以吃晚饭了,奶奶可热情啦,桌上的饭菜丰盛极了,有一只只大红色的龙虾,一块块烤熟的猪肉,还有绿油油的青菜、黄灿灿的玉。。。

作者:王榆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到了中秋节,每家每户都会吃着香喷喷的月饼,而每个不同的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瞧,我们一家子边看中秋晚会,边吃着月饼、水果。

吃了晚饭,丁零零,电话铃响了,原来是爸爸要带我去看烟火。我听了真是兴奋不已。在等待爸爸的间隙,奶奶和我一起到阳台上去看月亮,因为今天多云,无数颗繁星全都躲在云层里,一轮圆月像光华四射的水晶球挂在天空,照亮了漆黑的世界。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早在远朝的时候就有,中秋节吃月饼赏月是人们的传统,它流行于中国的一些少数民族以及朝鲜,日本等几个周边国家。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到了,今年的中秋节对我来说是凄凉的,爸爸妈妈因为工作都没有回家,中秋的夜。。。

秋天到了,天气渐渐凉了。高高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一字,一会儿排成个人字,远处是一排排白杨树和柳树,发黄的树叶,飘飘悠悠,随风飘落下来,仿佛黄碟飞舞。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中秋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坐车回农村老家看望爷爷和奶奶。我们一回到家,就看见爷爷和奶奶忙里忙外的,奶奶做菜、包饺子。爷爷拉柴、烧火,家中顿时热闹起来了。我到街上与小朋友们玩耍。

中秋夜来临了,我邀上伙伴,打算去村边的小塘边赏月。白天的喧闹远去了,小塘的中秋之夜是静谧的。月亮一动不动地悬在空中,那么浑圆,那么柔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