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土地的黄昏》的读后感大全

《土地的黄昏》的读后感大全

《土地的黄昏》是一本由张柠 编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317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005-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土地的黄昏》读后感(一):正副标题都那么的吓唬人

极度怀疑豆瓣上为这本书叫好的人们是不是托!

也就是作者用了些吓人的标题,把本来简单的东西加上(社会学、人类学诸如此类的某学)标签,讲述作者记忆里的农村生活。

建议出生于城镇的人们不必读这书,曾经出生于农村的人们也不必花时间在书里寻找记忆。

或者是我根本就不没有彻底的搞清楚福柯的理论!

《土地的黄昏》读后感(二):经验的黄昏

黄昏是一种暧昧的状态,是明与暗、生与死、动与静的交界处。

真正将明和暗、动和静截然分开和对立的,不是自然,而是人工;不是土地和农民,而是城镇和市民;不是感性,而是智性。城镇彻夜不灭的灯火,在昏暗的大地上划出了一道边界。在那个由灯光和钟表划定的边界之内,我们看到一个颠倒了的世界在静穆的世界之中狂欢不已。

城市以一种人为的方式消除了黄昏,改写了黄昏经验,它没有黄昏。在一个被城市经验和城市价值支配的世界和时代,真正的“黄昏经验”,或者说与之相关的土地经验、乡村经验、农民经验正在迅速消失。这就是我所说的“土地的黄昏”。

《土地的黄昏》读后感(三):土地的黄昏——渐行渐远的中国农村

接触这本书,缘于凯特网络中的一个篇节转载,题目是关于农村儿童游戏的介绍和分析.这个题目紧紧的抓住了我的眼球.可能是因为先入为主吧,而在读完了大部分的篇章以后,我还是认为关于农村儿童游戏的这一节是全书精彩之处。而其中关于农村儿童和城市儿童的差异分析读来让我如有醍醐灌顶之感。通过分析人类行为中隐讳的部分(如何处理排泄物)从更深层次印证作者的论点。

当然,最让我倾心的部分还是对作者关于农村孩童游戏描述场面而产生的“在场感”,由此也使我深信,作者一定是出生在黄土地,生长在泥巴中的。

土地、泥土、泥巴,这样的字眼在作者眼中无疑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土地和农村之间的不可剥离的联系也成了本书的线索之一。而作者也从土地出发,最终使这种劳做的体验升华为农村权利的分析,相信能够为关注于农村的人提供一个全新的观察角度。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本书的意义在于为一如我一般的“故乡依恋者”提供了一个精神上的满足。

土地的黄昏,也就是故乡的黄昏。对于越来越像城市的农村,我们渐渐失去我们依恋的对象,也只能开始学会告别我们的情节。

《土地的黄昏》读后感(四):文化视野下的中国乡村生活

尽管张柠的《土地的黄昏》的引题为“乡村经验的微观权力分析”、内容简介说“本书试图结合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方法,对中国乡村经验及微观权力形态进行全面的文化分析”,实际上应当为一本“文化视野下的中国乡村生活”系统架构性的研究报告。

文化的评判上,堪与朱大可的《流氓的盛宴》在伯仲之间,为至今第一本中国乡村生活的重现性编码。

本书的主要参考书目录,直接暴露了作者批判武器主要为社会学的方法,而同时又不囿于于此。

特色之一,对“乡村时间”与“乡村空间”的建构与富有启迪、推衍意义。

在传统农耕社会时代,中国乡村的时间属于“生态时间和结构时间”。在这样的时间类型中,时间通常是与“事件”建立联系的。由此而解读唐朝诗人杜甫的: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四首》之三

将获得全新的意蕴。诗中将春季这一时间时序,转变为“黄鹂鸣翠柳”的具体典型的“事件”;又将“千秋雪”这一时间的结果置入了“窗”的空间边界之内。这样的“结构时间”在杜甫诗中呈现出二度时空互置。

特色之二,虽对《土地的黄昏》进行乡村文化研究,却是对比于都市文化。在“农民和他们的身体”叙述为“在现代都市里,‘整体的身体”是没有价值的。现代社会的价值来自社会分工,也就是身体某一个零部件出奇发达。只有这些身体的零部件才能转换成‘商品的一般等价物’——货币。”这就不但使人联系到超市对禽类的“分部位”销售,还联想到洗头房、洗脚房小姐们的身体分部位的转换货币。

特色之三,《土地的黄昏》摒弃了“宏大的历史叙事”,而是从日常生活进入乡村生活的。当然,这不可避免受到法国年鉴派的影响。

当然,“在场主义”与“身体规训”也是乡村生活生产的特质所在。如“农民的表情分析”一节中的“目光中的权力形态”、“古老表情和现代表情”、“农民的沉默和秘密”,精彩的文化历史经济解读,又使人如同看到了罗中立的油画作品《父亲》、张晓刚的后印象作品《血缘》系列。

《土地的黄昏》因其作者张柠所具备的童年与少年时代的乡村经验,并同时的具备的诗性的叙述能力——“采用了理论逻辑融会于叙事过程之中的方式”,而使阅读充满会心的快意。

时刻准备着。张柠的《土地的黄昏》,其影响的前沿性与深切性,预计将未来的五年至十年内在各类媒介的推波助澜下,成为主流话语的语境。

2008-12-13于成都北门天开居

《土地的黄昏》读后感(五):揭示表面的存在 还以存在的真实

总的说来,读这本书的感觉开始觉得有点平淡,慢慢就有些兴奋了,读完整本书之后不觉为作者的观察力和理论洞察力而击掌叫好。我想,这本书是我近几年读到的最好的作品之一吧!读了此书,让我自己大为羞愧!作为一个从小成长在与作者相同农村区域的我,似乎只是一个过客,根本就没有认真反思过这样日常农村生活世界所隐含深刻意义。

在书的前言中,作者介绍到。自己是对农村权力的微观分析,综合了心理学、社会学、哲学与人类学的多学科知识理论。其实,知道些后现代社会理论的人都可以看出,这里的权力观实际上福柯式的,福柯以深刻的微观权力分析开辟了一条思想的新路径。读完此书,不难发现作者的叙事模式有两种:其一是构建了乡村与城市相互对立的图景,代表两种不同微观权力统治的模式。在两者的对比方式中,作者展开文本的叙事,揭示了农村社会中日常生活的诸般特质,作者行文中也深深隐含着强烈“乡愁”意识感,为乡土社会纯真状态的流逝隐隐叹息。吊诡的是,同时作者又试图批判乡土社会中的种种习惯与权力之恶的本质。可以说,作者自身着种矛盾的心态也是一种时代叙事的产物,反映了当代知识人内心演化的过程,从传统中国向世界图景转换对于中国知识人来说是一种时代的痛苦,尤其是对于从农村走出来的那些知识人。

其二,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心理学知识与人类学结构主义的分析模式,从农村社会诸种象征性的日常生活方式中,挖掘出隐含其后的深层结构意义。作者的这些分析论述给我的启发很多,使我对农村日常生活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也可以说,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将理论进行演习的案例,为我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思维方式。尽管我对作者所运用的神话心理学、结构人类学的分析理论有所了解,但只是限于理论层面的知晓,根本不知道实际存在的意义是如何演绎生成的。只有在书中,作者以这样的理论去思考农村日常生活时,这些理论才呈现出其生动性和活力所在。理论也就象揭开戏剧幕布的大手,让我们得以重新审视农村日常生活存在的真实。同时,我们也意识到,理论本身的自恰性会让我们的思维受到限制,或者变得有点偏执。农村生活有着自身历史逻辑的合理,所有的理论想象都可能造成一种遮蔽的错觉。如何进入现场才能最本真的反映当地所呈现的,这是人类学家一直探寻的目标。这在作者机智深刻的笔锋中不时隐透出来。

作者贯穿全书的观点是:农民的生活底线是生存下来,在现有条件下完成人自身的延续发展,即自然和人口的生产与再生产的持续往复的循环。农村中一起社会生活的构建都是以此为基础的,凡是违背了这个根本准则的人或事都会受到农村社会的排斥、歧视乃至于攻击。现实的生活对农民来说,无比真实、熟悉、残酷与冰冷,存活与世不是为了个体终极意义的而存在,更多是作为人口与自然再生产循环的一个链条,完成一个循环而已。于是,农民的饮食、游戏、劳动、休息、信仰、神话、建筑、婚姻、衣着、神情等等一切都只是上述基本事实的衍生物,是世世代代累积的经验符码。尽管农民本身无法将这些符码以清晰的方式如学者那样着力表达出来,但他们作为忠诚不二的践行者,时刻以日常生活实践重复并加强这些经验,进行强化和重构。

其实,在书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影子,就是作者对自己灵魂所作的一次深刻剖析,也是读者重新反思构建自己的农村世界图景。文化总是以潜行的实践方式完成其在个人生命的植入,我们总在不知不觉间完成了一种文化在自己身上根植。只有当我们身处于一个异质性的文化领域中才会深刻体会到自我根本文化的所在。作者能对农村社会文化作出这样深刻的反思,无疑表明了作者本身已经浸淫在一个异质于农村社会文化的社会中了。这就是城市性文化。在中国,农村和城市的差别,不仅是现代与传统的差别,更有东方与西方的差别。可以说,书中透露出来的种种矛盾,其实就是作者自身隐含的矛盾造成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