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种烟叶的女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种烟叶的女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种烟叶的女人》是一本由小安著作,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30,页数:1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种烟叶的女人》读后感(一):做那個最懶散的人

小安是我一次在讀詩會上認識的,拘謹,不善言辭,在大家面前讀了《站高一些》,後來買了她的文集《我們這兒是精神病院》,發現原來那樣拘謹的外表下,是個頑童的心,詩人總是讓人琢磨不透,而詩人也總讓人欲罷不能。

哦,那就一起好了,“做那個最懶散的人”。

《种烟叶的女人》读后感(二):小安就是安玩美

这本书我买过两本,一本经常翻,一本收藏用,当初买第一本后就预感定要被我翻烂,好在目前为止还挺好,稍微有点旧而已。在中国当代诗人里,我以为小安和于小韦是两个难得的天才,据说一个是精神病院的护士,一个是深圳一个公司老总,现在小安玩博客了,名字叫安玩美了,于小韦的诗歌创作好像停了好多好多年,只不久前在《今天》杂志上看到他80年代写的小说,很“于小韦”呵。小安最新的诗作还是那么让人欢喜,甚至从她对不具名网友的回复都那么真挚,真挚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有些时候是可以体现其精神气质的,只言片语全然没有天才气或者大师气。说到大师气,其实这世上从来都不缺乏大师,我也无意于思考何为大师等问题,只是天才,生而知之,甚至刻意的努力也显多余,他们写着,就是他们存在的方式。

《种烟叶的女人》读后感(三):小安的诗

小安的诗,最著名的是那首《种烟叶的女人》,这让我以为她是一个很“女性”的诗人。而事实上,正如何小竹所言,作为一个超越了性别存在而“从语言开始”进行写作的诗人,小安的诗没有受到应有的评价和足够的重视。当然,我还不太能理解“从语言开始”这样一个概念,因为在我看来,语言的展现和对情境的把握是密不可分的,正是由于对当下的敏锐和觉察,才有可能在语言中贮藏和展开存在的秘密。从小安的诗中,我看到了平静的觉察、平静的体会和平静的接受,而这种带有柔韧性的平静和从容,又分明是一种再女性不过的特质。

所以如小安这样的女人才会说出这些话:

有一段时间,我的日子过得有些寂寞,唯有写诗。但我没有把这些悲苦与寂寞放进我的诗歌里,我把它们平静地处理掉了,我想我的诗歌是快乐和美丽的。

《种烟叶的女人》读后感(四):她的句子里只有雾

春天到了我们把句子种在地里,到了秋天,我们收获了很多很多的烟叶。

遇见小安的诗,那是5年前的夏天,晚上,上海书城即将关门,我匆匆穿梭于书架间,发现了两本诗集,一本是鲁羊的《我仍然无法深知》,另一本便是小安的这本《种烟叶的女人》。

我一直在想,小安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女人呢,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可以写出这样的事、这样的诗。据她的朋友们说,她皮肤白皙,长发用手帕扎成马尾。

诗歌往往是一扇独特的窗子。读到小安的诗以后,对这句话,我更加深信不疑了。我知道成都有很多的优秀诗人,很多写非非的诗人,杨黎的幽默灵巧,韩东的忧伤深沉...然而小安仍旧是独特的,她的独特在于她没有把忧伤和爱写进句子,她的句子里只有洁白的迷雾。

《种烟叶的女人》读后感(五):整个人都被小安那种诗的氛围笼罩

这两天在读小安的诗集。

小安是成都精神病医院的美女护士。

一个真正的诗人。

年代诗丛里的这本诗集,薄薄的129页,我把它放在包里,

在银行或者税务局里排队等侯的时候就拿出来读。我非常喜欢那些句子,整个人都被小安那种诗的氛围笼罩。

何小竹说,他读过小安写在纸上的短篇小说,叫三五个人的餐馆,是非常好的小说,那个餐馆的名字就叫:三五个人的餐馆。

乌青说,他们在精神病医院采访小安的时候,病人们以为他们是电视台的,纷纷告状:他们(医护)都打麻将,就是不准我们打麻将。在那首叫《今天下午》的诗里,小安写道:“我是一个精神科护士/背后的房间里/关着我的病人/他们都很正常/只是一心想打开房门/走到外边去/我面对大家而坐/我的目的是/不让一个跑掉”

在白夜见到过小安,化了妆穿着艳丽的旗袍,很美,坐在我的对面抽着烟,偶尔喝一口啤酒。我对小安说,你的诗集获奖了,她笑着说她怎么不知道。

她正学着上网,她们开了博客,这样,她写的东西,我们很快就能读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