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Harry Potter and the Chamber of Secrets读后感摘抄

Harry Potter and the Chamber of Secrets读后感摘抄

《Harry Potter and the Chamber of Secrets》是一本由J. K. Rowling著作,Bloomsbury出版的Paperback图书,本书定价:88.0,页数:366 页,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Harry Potter and the Chamber of Secrets》读后感(一):不错

今年夏天看了<<哈里波特与凤凰社>>,算是我看的第一部哈利波特的电影.巨幕下两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尽管故事看得我有点不清不楚,但觉得时间的过还是很快.九月份买了一本盗版的7,看了100多页后觉得有点困惑,于是就决定从1开始把全部的英文版看完,毕竟这些书的水平都是Teen-age的.

12各花了一两个星期的课余时间完成阅读,轻松且愉快.电影中的赫敏太可爱了,以至于书中的欠缺形象描写的她也在我面前也变得维妙维肖.先看书再看电影,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后面等着我的<是<失恋排行榜>>,一本书一部电影看来是其乐无穷的.

我的英文书看的太少,原来就看看英语杂志和书虫的改写本.第一次接触原著碰到这部作品也算是我的幸运.小说的要素都具备了,背景和情节都不错,描写也足够到位,那就是好作品了.

希望自己以此开头,足够"放荡"一些,尽量涉及各种文本.一点功利性(培养语感)加上一点娱乐精神,是我阅读英文书籍的最好注解.

《Harry Potter and the Chamber of Secrets》读后感(二):可爱的赫敏(2)

今年上半年看了第二册,再次感慨哈利真是个熊孩子,除了惹麻烦之外啥也干不好,会意外成功也是主角光环,老外的想法对我来说真的是好奇特,完全get不到萌点。 群众也是令人匪夷所思,一个啥也不会的小屁孩,就靠父母的荣耀,和主角光环的伏地魔免疫功能,就能让所有人趋之若鹜,难以理解难以理解。哈利还要一副“我好无辜,我也不想要这些”的模样,一边还要不停地闯祸不停地挑战规则(讲道理挑战规则不都是反派角色干的事么?其他人就要被反对被逼迫最后完全黑化,主角就可以被原谅被包容“哎呀他的本意是好的”…也是醉醉的)。马尔福是个明显的对照性角色,是个“坏孩子”,却坏得像个人类;反而哈利完全不分轻重,自己闯祸没什么,可是他总是把爱他帮助他的人拖进麻烦堆里(当然作者金手指一开这些麻烦销声匿迹,可惜生活中并不会如此幸运),而且打着好奇心的幌子到处乱摸乱翻乱看,无所顾忌地窥探他人隐私,各种撒谎,毫无尊重可言,下手也是没轻没重,感觉他对其他人有种天然的俯视,做事带着懵懂的残忍,老实说一点也不似传统的正派主角。如果这不是儿童文学,我都要怀疑他是不是被大魔王附体所以没有正常人类的情感了(嗯…我没看过电影和中文小说,完全没被剧透过,不知道后续剧情,所以这仅是对目前故事内容的感想)。最后解决事件还不是靠我们的赫敏,再来波强行洗白。虽然并不赞同马尔福对他的种种恶行,但可以理解这个苦逼孩子每次看着主角的白莲花嘴脸就感到恶心的心情……也深深同情看见他就血压上升的费尔奇。 上述仅个人观点,交流过程中已经被脑残粉好朋友轮番揍了好几遍了,原谅年仅4岁还是个玻璃心熊孩子的我不再接受路人反驳。可能罗琳的意图也在于“成长”吧,毕竟哈利波特没有一个健全的家庭,需要在良师益友的影响下逐渐好转。 不喜欢主角不代表不喜欢书,这本书依旧魅力十足,罗琳写得太生动了,真的特别棒!更何况还有无论何时都世界第一可爱的赫敏,连捣蛋起来都是最完美的!还揭开了海格被禁止法术的原因,真是反差萌啊,回忆50年前的那段情节我还在想,这个高大学生的口音看起来怎么这么眼熟……哈哈哈哈!这里面除了主角,其他所有人怎么都这么可爱呢!连被施了魔法的汽车都是辆有性格的好汽车。真好玩。 对照翻译的话还是推荐人文社的,虽然仍旧有不少问题,但翻译得相对比较完整,建议搜一些修改意见的帖子作为参照。其它版本的翻译更加差,绝对不推荐! 最后记录本书里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Never trust anything that can think for itself if you can‘t see where it keeps its brain。嗯……是一句细思起来非常有意思的话呢。

我爱儿童读物我自豪。 下半年继续看第三册。

《Harry Potter and the Chamber of Secrets》读后感(三):哈利波特中的政治斗争

文/朱九渊

最近看了《A room with a view》,《Gulliver’s travel》,以及哈利波特2。

哈利波特这种书,记得做学生的时候,就很流行。那时候心高气傲,还很看不上,毕竟是儿童小说哇。

上次在羊城书展中,一口气买了好多本降价的原版,真是乐死人。1000多页的书,竟然只要5元。我的妈呀,从来没买过这么便宜的书,而且还是原版。那段时间买书买疯了,一口气买了好多。

感谢进出口公司的同志们保管不善,遇有污损,便降价出售,以至大批好书流落民间,遂使我等大快朵颐。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读完一本书后,就一定要写个读后感,敷衍塞责,以备他日查看、回忆。书之内容,日久天长,总会忘记。生性爱遗忘,如果不读完后马上写个千字笔记,将来恐怕都想不起来了。关于哈利波特这本书,说什么呢?嗯,印象较深的首先是罗琳女士很多自造的单词,还有Hagird漏风的嘴,都有点意思。其次是哈利波特的运气之佳,几疑是在看武侠小说。把他换一个模式,完完全全就是一套标准的80年代的中式武侠。

不过,我印象最深的却是哈利波特中的政治斗争。整个的Hogwarts School魔法学校,则是权力的幕场。平静的表面下,有多方势力在此博弈。看第一本的时候,还风平浪静,校长Dumbledore已经给我老谋深算的感觉。

在第二本中,老校长Dumbledore与黑帮老大Lord Voldemort展开了权力颠峰之战,引人入胜。只不过,在上一回中,Lord Voldemort已经吃了大亏,这回他以Dumbledore为师,也学会了幕后操纵的方法,玩影子政治。

不过学生毕竟还是没有老师老脸皮厚。二人的莲花争霸中,Dumbledore常常忍气吞声,不显山,不露水,唾面自干。无论对手如何激他,他从不正面和对手发动冲突,却操纵着哈利波特这个傀儡,打理四方。试想,连哈利波特这个几年级的学生,Lord Voldemort都搞不定,如何又能和他这个现任校长,面对面地进行斗争?

一些面上的小喽罗门,不明白此点,也不能分析形势,妄图在校长Dumbledore被批倒的时候,窃取掌权。

校长Dumbledore看起来温和可亲,城府却深,手段阴狠毒辣。影子政治正是自己的拿手好戏,他自己虽从不出面,却在背后深明大局。这时候,学校陷入了困境,直面解决问题,查明真相,吃力不讨好,而且解决不了,会使自己声败名裂。他因此闭起了眼睛,装作没看见,静静地等待出手的时机。

手下妄图造反的Mr.Malfoy见Dumbledore陷于劣势,可谓不知趣之极。他第一个跳出来单挑Dumbledore的权威。而Dumbledore则立马爽快地在首相面前俯首贴耳,主动请辞,还装出被逼出走的样子。这一招将计就计,以退为进可谓毒辣之极,埋下了深深伏笔。

等到Mr.Malfoy得意洋洋地自认为校长之位非他莫属的时候,学校又问题了。这时候人们自然想到,收拾烂摊子的,只有Dumbledore莫属。而Mr.Malfoy则变成了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的替死鬼。

Dumbledore众望所归地回来之后,还是不正面解决问题。他从暗中相助哈利波特,把自己的两件宝物借给哈利,将Lord Voldemort搞得个铩羽而归。

最后,在大家高山仰止的“仰望”下,学校恢复了“和谐”社会。

Dumbledore待到事情冷却后,找了个机会,名正言顺、不动声色地把Mr.Malfoy收拾了个灰头土脸,将他辞退,终于排除了这个异己。

最有趣的是一幕是Dumbledore对接班人的培养。当Dumbledore知道哈利波特有跳槽选修Lord Voldemort曾经学过的学院的时候,他大为紧张,为妨人耳目,他立刻把四周人清走,对哈利波特进行了一番长谈。在这个长谈的过程中,他回忆了哈利波特的过去,现在,以及将来,忆苦思甜,并出示了物证人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哈利波特进行了“双规”。

最后,年轻识浅的哈利波特表示忠心后,Dumbledore才终于放他走出大门,舒了口气。

由此可见,哈利波特的第一本和第二本,完完全就是Dumbledore的大师级游戏。

老夫将在续集中,密切关注此老行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