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多多诗选》的读后感大全

《多多诗选》的读后感大全

《多多诗选》是一本由多多著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29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多多诗选》读后感(一):你很做作

不死的话

只是虚着

变态

你的精液这是在兜圈子

然后

开始用你的脚臭来兜圈子

而后

你的生命……

你说 多余 枯竭 忍受

你更说 牲口

是啊

我对你的批判

牲口

《多多诗选》读后感(二):每首诗都要写七十遍的多多

多多的很多句子都非常精致 非常耗心思 他自己也说每首诗都要写七十遍 这种认真很好 但过多的技术加工让诗歌读起来不够自然 有些复杂无比的句子和段落看起来像谜语一样 读起来就头晕无比 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看到后半部分有些疲劳了,就去翻后面的采访,收到很多启发。最可怕的是:多多72年开始写82年才公开发表,也就是说最开始写作的十年都只在地下流传。这十年可以读很多书,静下心来写好多东西,而不去考虑名和利,况且他72年就写得很好了。这种时代造就的优势非常可贵,不像现在都这么着急,我也很急功近利,写得根本就很屎就开始考虑写作之外的事情,要向多多学习! 我喜欢多多写麦田的那些诗,这应该是他最真实最直接的情感。感觉他的写作十分克制,虽然感叹号、省略号随处可见,但你从里面反而感受不到激情和热血,而是冷静和理性。不过他歌颂麦田、歌颂乡土时,我能看到最真实的多多。 最喜欢的一首是《居民》和那几首在海外思乡的事,是可以让人落泪的那种

《多多诗选》读后感(三):多多诗选

《多多诗选》(多多著·花城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在多多的诗歌里,我看到了一些更为久远的事物和心情,简短的诗行,传统的遣词造句,对最普通和最普遍的主题的关注。它们看上去是心平气和的--没有造作的修辞,也没有怪异的形式,诗就是诗,像河水一样从容流淌,像河水一样洁净简朴。但是,它们绝不是简单的或是单纯的,诗句在平常的表层底下隐藏着思想和感觉,隐藏着诗人触摸永恒的努力,其中有梦想也有平淡如水的成熟与沧桑。从《多多诗选》中可以看出,多多是一个真正的汉语诗人。他对中国文化的沉潜与洞悉,对中国人命运的触探与关怀,对汉语内质的挖掘与熔炼,近乎完美地承续了汉语在当代中国的艰难使命。我读多多的诗歌已有经年,尤其对他在1974年所写的《玛格丽和我的旅行》一诗,感到不可思议,那个时期几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空白期。诗云:“像对太阳答应过的那样/疯狂起来吧,玛格丽:/我将为你洗劫/一千个巴黎最阔气的首饰店/电汇给您十万个/加勒比海岸湿漉漉的吻/……”1974年就能写下这样的诗句,让我体验了“常识”的局限,那是怎样的一个年代呵,可以说多多是一位填补了历史空白的优秀诗人。我终于明白--任何时代都可以写出伟大的文学作品,只要你内心保持一种自由。

《多多诗选》读后感(四):踏进河流:感性理性的调和方程式,温柔不肯之溯源

“风暴掀起大地的四角/大地有着被狼吃掉最后一个孩子后的寂静”(《北方的海》) “一阵扣错衣襟的冷/掌心的零钱,散于桌上/按照旧城塌垮的石阶码齐/便一边拾捡着,一边//又漏掉更多的欣喜”(《四合院》) 一、多多的诗音乐性和节奏感极好,他甚至演示了押韵在现代诗中是怎样像鸭子一样活泼了整个池塘(,私以为不需要鸭子很多且很有秩序)。意象的处理富于动感,美来自于马踏飞燕般的奇崛和危险,快而轻,如遽然目睹刺客从身后探出小刀抹断睡的脖颈,惊魂甫定与意犹未尽处无穷。 二、他貌似戒不掉这种一再重复、否定、紧密推敲的绕口令句式,仿佛在一个句子里关起门来捉内奸。如以下三段: “死人死前死去已久的寂静/使他们懂得的一切都不再改变”(《他们》) “在无人记录的夏天,指头带来的风云/诱出了蜗角,带出了蜗体,腾空了蜗壳/跟上了速度,这样的一种立场。像神的立场”(《节日》) “在没有时间的睡眠里/他们向我们招手,我们向孩子招手/孩子们向孩子们招手时/星星们从一所遥远的旅馆中醒来了//一切会痛苦的都醒来了”(《居民》) “置身于一场盲人梦到的大雪/父亲,我梦到了梦的源头。”(《授》) “一种酷似人而又被人唾弃的/像人的阴影,被人走过/是它,驱散了死人脸上最后那道光/却把砍进树林的光,磨得越来越亮”(《我始终欣喜有一道光在黑夜里》) 这太对我胃口了,我非常认可且喜欢使用如此句式,语言锤铁铸剑,叮叮当当翻来覆去捶打夹杂着火花,然后猛地丢进冷水里,“嘶!”的一声响,短时间内疾速细节问答或演绎,同时达致细腻和精确,解决了在诗歌中用极度感性来印证理性的问题,这感性与理性完美共存互养的方程式。 三、标题的互文、接续和呼应,让整本诗集同时有小说的阅读感,明月照两窗,多惹有心人费思量。《锁住的方向》紧接着一首《锁不住的方向》,1989年末的《走向冬天》和1990年初的《冬日》以及其他很多冬夜诗,连接的三首《地图》《过海》《看海》的故事线索暗示,不同年份以《没有》为题的诗,悬置和怀疑的什么变了?如此种种。 最后,“梨”和“英格兰”意向的极高频率反复出现。这种或可称为执念或畸恋的爱不释手现象,其他诗人和作家的作品里也会有,可能与某种烙痕情结有关,或者是成为某种自我投射性的梦魇般招之即来却挥之不去的影子武士般的存在,讽刺或者自我讽刺的贪嗔痴不可自拔干脆圈地为家。 这整本《多多诗选》基本也代表他最好的样子了,色调是灰黑加暗红,仅存的几处亮色的地方简直太刺眼(“太阳的光芒像出炉的钢水倒进田野”)而沉堕成暗色系。其他的就是满天的大雪覆盖下来,在寻找自己白色的边界在何处。如此之所以,或许可归因于作者枕戈待旦般的自省警醒形成的花朵拒斥: “我怕我的心啊/我在喊:我怕我的心啊/会由于快乐,而变得无用!” 毕竟柔情似水而水长东。

《多多诗选》读后感(五):多多诗歌中意义与想象错位举偶

多多的诗歌通过强烈的形象性直取诗歌内核,“涉及视觉和声音与心理、记忆、想象、文化和历史的互相打通与交通”1,在凭借直觉感受画面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生意义与想象错位的悖论式结果,这篇文章将通过分析多多诗中具有上述特性的例子,探索多多诗歌的表达空间。

一、音乐性的参与

《居民》中,“划桨”参与构成了诗歌内在节奏,但“他们不划,他们不划”一句,通过紧接着的短促重复,使读者脑海中浮现出接连用力划了两下桨后停下的场景。与之相近的还有《冬夜女人》中“没有,没有任何动物折磨我”,两个“没有”的重复反而向读者传达出一种被折磨的内在心境,也许“没有动物折磨我”是真的,但不妨碍作者一边压抑着,一边倾吐内心的痛苦。通过短语的重复调节诗歌的节奏,诗歌的画面和情感与诗歌音乐性相关联,而音乐性像是联通诗歌表意和读者想象道路上必经的转角,阻挡了人们直接看清真相的视线。

二、视角的转换和关注对象的改变

在进入多多构建的诗境——一个多维立体的空间中时,读者的目光也会随个人的理解流动,并在不知不觉中转换视角,关注的主体和被叙述的主体可能并不相同。例如“照相机对着我们的眼睛说谎”,“说谎”的是“相机”,但我却看到了相机前孩子天真无邪的眼睛。“一列火车被轧断了腿”,明明是“火车”的“腿”断了,但无论如何也逃不开火车轧过某个人的腿的画面。“天空,那样惨白的天空/刚刚被拧过脸的天空/同意你笑”虽然被“拧过脸”的是“天空”,但“同意你笑”发生在“你”身上,“你”处在被迫服从的地位,仿佛“拧过脸”这件事也是“你”在“笑”之前承受的。读者通过自己习惯的理解方式去补充画面,主体和客体交换位置,似乎违背了诗意,但形象带来的冲击依旧强烈。“从一个大窟窿中,星星们全部起身/从马眼中溅起了波涛”内涵的可能性更为丰富,也许星星的行进轨迹是从大窟窿到马眼,也许马眼就是大窟窿,但无论哪种,读者的视线都在大窟窿与马眼间进行了一次跳跃。如果马眼正是星星们起身的大窟窿(与“在”字相比,“从”更像起点而非落脚点),则作者巧妙利用了阅读的时间间隔,再一次欺骗了读者。

三、省略整体突显局部

“一列火车被轧断了腿”中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只说“腿”,但读者想象里出现的却是整个“人”。只提及具有关键作用的部分,简洁有力地强化了关键部分的动作、神态或其背后的情感因素。同类例子还有“从额头顶着额头”“被一根巨大的牛舌舔到”“你的胡子/在匆忙地吃饭”。单纯的局部给人以强烈视觉冲击,但模糊中主体的其他部分依旧完整,这与“借代”似乎存在某种共通性。“从牧场背后一齐抬起了悲哀的牛头”反其道而行,通过“悲哀”这一情感词汇,让人们视觉焦点落在一片含着哀苦的眼睛上。在视觉想象与意义的错位中,突显出诗的重点。

四、对照关系和语意链条

上述例子都是单独的句子,但很多时候行与行、节与节之间的对照关系和语意链条也是造成意义和想象错位的重要因素。《归来》里“被来自故乡的牛瞪着,云叫我流泪,瞬间我就流但我朝任何方向走瞬间,就变成漂流刷洗被单簧管麻痹的牛背记忆,瞬间就找到源头”“流泪”“漂流”“源头”存在某种相似性和对照关系,构成贯穿这几节诗的语意链条,随之而来的是关于流淌的想象,即使“漂流”对应的“我”的人生轨迹,“源头”对应的主体“记忆”,都是抽象的,但在读者脑海里它们都被具象化成了流动的轨迹。再比如《一刻》中,“树木静静改变颜色/孩子们静静把牛奶喝下去/运沙子的船静静驶过”,三行描绘的都是动态景象,但以“静静”修饰后,这静中的动趋于凝滞,呈现在读者面前的简直是静态的画面。此外,在并置的结构中,在同样趋于静止的画面中,不同事物带来的速度感也在恍惚中相似了。“树木静静改变颜色”中的变化,显然比孩子喝牛奶、运沙船驶过慢得多,可在读者的想象里,它们以相近的速度缓慢改变着。如果对照缺失,单独读其中任何一句,都不会明显感受到这种动态感的弱化和速度感的错觉。总之,多多的诗歌通过音乐性及语气、视角的转变、省略整体突显局部、对照关系与语意链条等方式,造成了意义与想象的错位。这或许正是读者不能仅通过表层意思,而需要凭借形象冲击下的直觉想象去把握多多诗歌内核的理由之一,也是探索汉语表现力的深刻实践和多多诗歌给读者带来强烈扰动的原因。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