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鼠联的春联作文300字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关于鼠联的春联作文3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篇

寒假里,我搜集了许多春联,有通用联、渔区用联、侨乡用联,还用部队、军属用联、机关用联和邮电用联……这些春联,读起来非常押韵,比如“造林至上千重岭,筑坝横阻万清波”不仅押韵,还时刻提醒着我们要植树造林,修桥筑坝,保护环境。

通用联都是我们平常在家里贴的,如“春回大地千峰秀,日暖神州万木荣”表达了一个美好的祝福。学校用联也很多,如“兢兢业业育桃李,勤勤恳恳作园丁”说出了老师为了培养下一代的辛苦。还有工矿用联,体现了各个行业人们的辛苦劳动,如“企业自主干群意气奋发,质量优先生产捷报频传”。

春联各式各样,象征着我们中国文化的博大、深远。春联充满了吉祥、团圆、安乐、幸福的美好之词,正是这些朴素的词语,用一种艳艳的红和一种深深的黑传达出一个平民对生活的小小祈求:平安、幸福、如意、丰收。 这红红的纸,黑黑的字,送走了一个又一个旧岁,迎来了一个又一个新年。

第二篇

春节,预示着新的一年的开始,所以人们都很重视。

明天,就是大年初一了,今天家家户户都在贴春联,我们家也不例外,也跟着忙了起来。一大清早,爸爸像往常一样,先弄糊锅里剩下的米饭,再放了点开水,把筷子放在锅里搅一搅,搅成粘米糊状,爸爸把它放到了一边备用。我也来凑热闹,帮爸爸拿来准备好的墨汁,倒进砚台里,把新买的红纸在桌子上铺平。我接过弟弟手上的毛笔,轻轻地把马良的“神笔”放在墨汁中沾了沾。妈妈说这个沾墨汁不是那么容易的,讲究也是很多的,爸爸对墨水的浓密度和毛笔的润湿度要求可不是一点点,我都按要求做好。开始写春联了,爸爸提起笔就像大书法家开始挥毫。随着毛笔的走动,一个字“金”出现在我们眼前,十分洒脱,似乎在告诉我们爸爸在软笔书法上的造诣不凡。不一会儿,“玉龙年吐宝庆新,金凤含珠贺新年。”这副春联展现在我们眼前。我和弟弟赞不绝口,对爸爸伸出了大拇指。

妈妈抹了一点米糊在春联反面,在门上定好位置贴了上去。我学着古人的样子:双手放在背后,双腿叉开,摇头晃脑地读了起来:“金凤含珠贺新年,玉龙年吐宝庆新。”妈妈听见了,走了过来,拍了拍我的头,笑眯眯地说:“你个小笨蛋,这个读春联也是有讲究的,右边的是上联,左边的是下联,请你从右从左读。”“为什么呢?”我疑惑地问。“古时候的文字是竖排的,人们都是从右往左竖着读的,春联也正是如此,先读右边再读左边。”妈妈说,“玉龙年吐宝庆新,金凤含珠贺新年。这才是正确的读法。”“哦,原来是这样。”我若有所悟。

春联是过春节的“必须品”之一,春联美好的寓意象征在新的一年里日子红红火火。而我们老家的习俗更是要求所贴春联必须是自己家人写的,所以爸爸才能练就这一手出色的毛笔字。我也要像爸爸那样好好练字,希望明年的春联由我来写。

第三篇

“二三耕读好日月,四五春景入新年。”这是1995年春节父亲创作并书写的春联,字体铿锵有力,只是可惜那时没有把它保存下来。但它一直深深印记在我们兄弟姐妹三人的脑海里,伴随着我们成长。

春联写出了当时我家的真实生活情景,父亲母亲两人耕地,三个孩子读书,生活的艰辛不言而喻,但乐观坚强的父亲对未来充满信心。

父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虽然只上过几年学,但是只要不干活,他就喜欢看书和练字。为了省点墨汁和纸张,父亲总是用毛笔蘸着清水在桌面练字,有些时候在墨汁里掺水,不知道是不是掺水的缘故,墨水竟有点发臭,我们便捂着鼻子在桌边看父亲写字,不知不觉便被父亲眼中的喜悦所感染,渐渐地闻不到臭味了。

父亲曾在堂哥婚礼上书写了“鸳鸯和鸣”四个大字,让乡里乡亲大开眼界,也因此成为村里专写对联的人。谁家过年需要春联便会请他帮忙,父亲总是乐呵呵地应允着,在忙完农活后,便抓紧写对联,书写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那时村里有很多外出务工的人,总是抱怨道,过年回家人多拥挤,火车也跑得很慢。父亲总是笑着说:“不急不急,以后一定跑得快!”

我们慢慢地长大,外出工作。记得我用第一份工资给父亲买的礼物是一瓶墨汁和一支毛笔,父亲惊喜地说道:“这笔不掉毛,字还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渐渐地,农村的生活水平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有一年我带父亲逛年货市场,看着款式各异、品种繁多的春联,父亲连连感慨道:“日子好了,感觉什么都好!但写春联还是我的本行,我们就别买春联了。”最后我们只买了两个大红灯笼,既能装饰还能长期使用。

那年春节,在一个小山村里,有一家的大门前第一次挂上了两个红红的大灯笼,红红的灯光下,父亲看着墙上的春联笑得格外地开心!

第四篇

一,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二,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春联,俗称门对子。每年春节,家家户户在门上贴上大红的春联,更增添了喜庆气氛。春联源于古代的桃符。桃符是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的桃木板。上面写上“神荼”,“郁垒”二神名,以驱鬼避邪。每逢春节,人们总要用新桃符替换旧挑符。王安石“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说的就是这件事。春联始于五代。公元964年,后蜀主孟昶先是叫学士辛寅逊在桃板上题词,又嫌他写得不工稳,便自己动手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从此,题桃符便演变成写春联了。后来,由于纸张大量生产,人们逐渐用纸代替桃木板。这便是贴春联的开始。春联普及盛行于明朝。据《簪云楼杂说》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忽传旨,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太祖微行出观,以为笑乐。”而且,他还为王公大臣们御书春联。赐给中山王徐达的对联是:“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赐给陶安的对联是:“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由于皇帝身体力行,再加上文人墨客的喜爱,广大群众的传播,春节贴春联便作为风俗习惯流传下来。

第五篇

贴春联的作文

在市里,贴春联很简单,就是入户门门口贴一幅。而在农村,大大小小的门口、高高低低的窗子、人住的房动物住的窝都要贴春联、挂钱。贴春联是个很费力的活,一干都得半天。家里有人去世三年内不能贴春联挂钱,所以,不管住不住人的院落,过年时都贴上春联亮堂亮堂,否则路人经过就会口中念念有词:哦,这家死人了。农村老破的房子在冬天没有了红花绿叶的遮挡显得十分破旧,春联挂钱一贴,就添了一份喜气,多了几许美。一般来说,春联要在过年的头一天贴。我觉得,贴春联纯是一种祝愿一种祈祷。我家房子已经五六年没人常住了。鸡窝多年没鸡,猪圈多年没猪,并且由于铁矿打竖井采矿石,地下水过度开采,井也没啥水了,但鸡窝依然要贴金鸡满架,猪圈门口贴肥猪满圈,井边贴井泉水旺。而大小门口等处对联横批都是祈盼祝愿之类的话。

贴春联也要有点文化。村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家忙着贴春联,爹在屋里涂胶水,儿子在门外贴。其中,本该贴在驴棚门口的横批“六畜兴旺”贴在了人住的屋子门口,正月有人来拜年时才被发现。看来没文化真的很可怕——贴对联都能贴成自己骂自己。

第六篇

返校的那一天,齐老师让我们自愿参加一个活动——挥毫书春联。我一听,便自愿报了名。我已经学过两三年的书法了,写一幅春联根本不是问题,去年我家门上贴的春联就是我亲笔写的呢!

除夕的前一天,早上起来,吃过早饭后,便准备好了我的那些装备——笔、墨、纸、砚,穿上我的“防护衣”,便开始写起春联来。

我把毛笔蘸满了墨汁,在练习纸上开始写起来。“万事如意年年好”,我一笔一画地书起来,发现有的字大有的字小,便重新认真地写了起来,写过几张后,我开始没有了耐心,觉得我的字写得越来越丑,便不耐烦地把练习纸团成一团,扔到了地上,放下笔,坐在椅子上发呆。妈妈看到后,轻轻地走了过来,把纸团轻轻展开,又拿出了我之前练习的字,对我说:”儿子!你看,你之前的字大大小小,而且字的结构也没掌握好。你看现在的字,更像字帖上的字了,你的字越来越有有进步,怎么能放弃呢?"我抬头一看,比起去年写的字,自己都觉得越来越有进步。对,我不能放弃。于是我又开始练习起来。最后,那几个字终于不再大大小小,结构也很像字帖上的了。我便把这几个字写到了对春联纸上。看到我亲手写的春联,我的脸上不禁露出了笑容,觉得家里的年味越来越浓了。

随后,我又给奶奶和姨姥各写了一幅春联,把最好的祝福带给了她们。

在写春联的过程中,我不仅体会到了写春联给我带来的快乐,同时也知道做什么事都不能半途而废的道理。

第七篇

过春节很热闹,让我最感兴趣的莫过于贴春联了。

大年初一吃完早饭,我们一家人一起贴春联。我和弟弟性子比较急,拿着粘好双面胶的上联就往门左边贴,眼看那春联就要与门完美结合了,老爸眼疾手快,一把抢过春联:“不对,不对,你们这样贴不对!”我们一脸茫然:“我们拿的是上联,没错啊?”只见老爸将双手放在背后,装出一副学富五车的老学究一样,摇了摇头:“唉,这并不是上联与下联的问题,只怪你们才疏学浅,还是让我来告诉你们吧。这上下联的贴法课时很有讲究的----在古代,人们看书时都是按照从左往右竖着看的,所以他们的春联也自然是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这是不可以乱贴的,你们明白了吗?”我们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我们明白了!”我们一边按照老爸的话将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一边暗自庆幸刚刚差点犯下的错。

可老爸好像还意犹未尽,兴奋的对我们说:“春联的故事还有很多,你们还想听吗?“能有才子亲自为我们讲解,我们自然求之不得!”我连忙拍老爸的马屁。只见老爸推了推鼻梁上肯本不存在的眼镜,又继续说:“贴春联是我国古老的传统的过年习俗之一,他可以保佑全家幸福安康,平安快乐。贴在门上,可防妖怪入侵,还可以祛病消灾,辟邪等等。此外,春联还叫‘桃符’‘门神’等等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会撕去旧联,换上新联,正如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所说‘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听了仿佛拨开云雾见青天,对那小小的春联有了重新的认识。

想不到小小的春联还有这么多讲究,真让人大开眼界,同时也赞叹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只可惜,我知道的太少了,看来以后还得多看书学习啊!

第八篇

春联的故事

说起春联的故事,还要从那年春节开始说起。

这不,春节来了。爷爷早早的赶来,这是为什么呢?

那是因为爷爷书法好,每年都替我们写春联,今年当然也是如此了!我们请爷爷先坐下歇会儿,只见他摆了摆手说道:“你们就不用客气了,我也就这么一点能耐,你们也很孝敬我,我也是应该的啊!”说完,他从抽屉里拿出红纸,接着又拿出毛笔。现在就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只见爷爷在纸上写道:“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妈妈和爸爸并不一脸狐疑,因为他们有知识,等爷爷走后,我问爸爸:“为什么写这句啊,有什么意思吗?”爸爸见我那么认真,便讲起来:“爷爷是为了祝福咱家生活更加幸福,你是体会不到的,它意味着咱们家将年年都有好兆头。也有可能意味着你会考上理想的学校。”

听了爸爸的话,我不禁陷入了深思······原来春联不但能展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还寄语了人们对美好明天的祝福与憧憬,它好神奇啊!

第九篇

来之不易的年,张贴了一段段秀丽精炼的祝福。周朝的平平仄仄几番多情停在笔尖,才讲究了耳濡目染的吉祥如意。传承至今的习俗是否踏过了千年辞旧迎新,才赚得了文人墨客的满载欢悦。春联的故事,可能不止是习俗,还记载了每个人的故事,源远流长,承袭至今。——题记

自小以来,父母便让我尊敬老人,尤其是过往相处的老人家。尤其隔壁的这对老伴儿,从开始记事起便是这副笑着的模样。老太太靠捡破烂为生,家里常常堆着塑料瓶旧报纸;老爷爷在楼下挖了一片地,开垦了不少当季的蔬菜。就是这一对自给自足的老人,更是那位老爷爷,教会了我一生为人处世的道理。

我和他有着一个邻里皆知的故事,他是我的师傅。

那是个晴天,协助家里帮忙晾晒被子的我,上了从未踏过的天台。想象中青苔夹生,积水满台的天台,犹如儿时的我的梦境一般,万分精致:挨着墙角的地方被塞进了几个盆盆罐罐,里面是栽种的兰花,不名贵但看得出是由得打理,灵气四溢。隔空搭了个棚子,里面一张缺了腿的桌子,上摆了一瓶墨水,散放几只毛笔,桌上的墨迹还点点滴滴的渗入了木板。更为惊奇的是,这水泥砌成的墙砖上,不是少年乱七八糟的涂鸦,而是一行行龙飞凤舞的字迹,清逸灵俊,行云流水,在这个晴天的反照下,分外的动人。这就像是我依稀听过的大观园的场景,如今再看的简陋,在那时却比亭台楼阁还要美上万分。万万没想到,现代化充斥的小区,居然也有这难得的风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再不晒被子,太阳头就下去喽。”是隔壁那位老大爷的语音。

“老爷爷,你知道这些字是谁写的吗?好漂亮。”

“哈哈哈,小丫头,说了你也不信,还是赶紧晾晒被子吧。”

“哼,难不成是你写的?怎么会有不信的说法。”那时不知天高地厚的我这么顶撞。

“要是我说就是我写的呢?”老爷爷话里带着笑音。看着回过头讶异的我的脸,笑的眯起了眼睛。“别骗我啊。”“不骗你小丫头,这就是我写的。”

我怎么也相信不了,这终日在田里耕锄的手,也能掌控那纤细精杆的毛笔,一笔一划便能写出龙飞凤舞的字迹。怎么也相信不了,这好似菜园老农的爷爷,竟也有着文雅温润的心,能把一个普普通通的天台演变成这么一个雅致素净的地方。

“丫头,要不要来学学写字。我来教你。”我看着墙上一行行的书法,难以言喻的滋味悄然滋生。“好啊,不要反悔呀。”

从此,日日年年的晴天,只要一有空,我就溜到天台上去钻着空子学。说是学,可这么多个年岁过去,我却连下笔的次数也屈指可数,不是看兰花的弥漫引蝶,就是摩挲那日渐光滑的水泥墙。我的这个“师傅”,也渐渐笑叹无奈,容忍我的笑闹。大晴天的日子,我们俩这对不好说的师徒,便也成了一道风景。

转眼间,年的气息渐渐渲染,连空气里都是欢天喜地的味道。我和着吉祥如意,再次跑到天台上时,却意外看见了“师傅”旁边“门盈客满”——都是在求春联。我好奇地挤进去,却看见了师傅意外的认真严肃,一笔一画的誊抄着要写的贺词,在这红色桃纸上写上了祈祷——祝来年风调雨顺,金玉满堂。平时的龙飞凤舞风轻云淡都在此刻沉淀,仿佛年的尊重让“师傅”恢复了本色,吉祥如意的美好祝愿也化为了笔下的运道,苍劲有力的书写。“来,丫头。我教你写一幅。“人散去时,师傅喊了我过来。

只见他把着我的手,一个字一个字的落笔,他身上的气息并没有平常老人的暖洋洋的味道,而是一股子清晰的墨香,十分舒适。我耐着性子,跟着师傅的书写,渐渐的这幅春联显出了模样。上联是“正气秉然尘不染”,下联是“两袖清风德长存“

我不解,为何师傅不写的是蒸蒸日上的祝生意,富贵花开的祝吉祥,而教了我一副正气的春联。“丫头啊,这是我最喜欢的春联。我希望你能牢牢记住了,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给我正直了,给我挺直了腰板做人。尽管我现在是个种菜的,但我还有着爱好,还有着理想。我这一辈子,没图富贵,也没图飞黄腾达,但我起码问心无愧的没啥亏心事,更没对不住自己的良心!“平时那个笑侃天下大事,小谈家长里短的老人,现在却好似换了一个模样,严肃的不像是我熟识的师傅了,而是一个实打实的教我真本事的老师。”我是你的师傅,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道理你也懂,这段时日我没教你什么书法,但我要你明白师傅我活了这么久的道理。“

这年的阳光洒在他身上,我才发现,原来这个年过七旬的老人已经老成了这幅模样,两鬓斑白,皱纹明显。我才发现,原来他未来不再陪我走过的路,还有那么长。

“好,师傅,我记住了。”

又是一个年,如今的我,在流逝的时光中逐渐不再是那个手比手教导的孩童了。渐渐的忙碌也让我上天台看看的日子越来越少。但这个老人在我心里留存的位置,却从未改变。那幅已经旧旧的春联,却依旧还有着墨香,仿佛师傅留下的痕迹才刚刚完成。

我相信,春联的故事,从未改变。

第十篇

今天是大年三十,是农历蛇年的最后一天。早上出门,映入眼帘的就是宛如火焰的红色。向远处望去,一眼就看到了那漂亮的对联。贴春联是每家每户春节必做的事,春联从右向左贴,寓意一家人新的一年有好开头,事业顺利,庄稼丰收,还有辟邪保平安的作用。我脑海里闪过这些知识,却苦了脸。贴春联由我负责,因为门长,我人小,所以每次都累到气喘吁吁。今年怎么办?

我眼珠一转。嘿,有了!我就跟爸妈玩一会儿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之一:瞒天过海

明知这招可能没什么用。我却咬咬牙,用这个方法吧,不管成功与否,试一试总还是有那么50%的机会。可惜,老天不助我也。妈妈出门买鸡蛋,我心感不妙,赶忙拉住她:“妈妈,今天你在家里烧饭,鸡蛋我去买。”妈妈斜了我一眼:“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勤快了?”我露出讨好的笑:“我每天都这么勤快。”“闪开!”妈妈眼睛一瞪,“哼,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想干什么!去,去把我买的春联贴上!”

晕,这也能发现。第一计,惨败。

三十六计之二:调虎离山

为了防止我的“逃跑”,妈妈特地派了帮他打下手的爸爸来监督我。我望着手里的春联,真是欲哭无泪了。怎么办?“吉祥如意是事成,荣华富贵年年顺。”我手里的对联写得真好,可我的心情却无比糟糕。突然,我灵机一动:“爸,弟弟不知道跑哪去了。你赶紧去找吧!”爸爸点点头,好像是赞同我的想法。刚走出去没一会儿,我板凳还没坐热,爸爸又折回来了。他学着妈妈的动作把眼睛一瞪:“想骗我,不仅连门,窗户都没有!贴春联!”

我又晕,老爸啥时候变这么聪明了?第二计,又败。

三十六计之三:抛砖引玉

我才贴了一张,就累得不行。我有计上心来:“弟弟快过来,咱俩谈一笔生意怎么样?”弟弟人小,却不好糊弄:“什么意思?”我忍着肉痛,面不改色地说:“压岁钱多给你五十,你帮我一起贴。”“好。”弟弟双眼放光,“我答应你。”我在心里仰天长笑,就知道你这小财迷准会答应。

哈哈,终于赢了一场。第三计,完胜。

唉,贴春联之路终于完结。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好一场“大战”啊!不说了,吃年夜饭去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