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十分钟智商运动》读后感100字

《十分钟智商运动》读后感100字

《十分钟智商运动》是一本由李永乐著作,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8元,页数:202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十分钟智商运动》读后感(一):十分钟智商摩擦生火

如果说,某些人偏好些什么,那么他必定擅长这些,或者他自认为自己擅长这些。对自己的爱好,总有那么点子误解。 前二十年的学生时代。嗯无论您是学渣还是学霸,还是学普,都有可能梦见自己坐在教室里写考试卷,看不清题目,抓耳挠腮,着急的醒来。 之前,先收到了一本脑部的健康书,嗯主要是,预防阿兹海默症,还没拆封。后到的这本十分钟智商运动。心想也还没到老年痴呆的程度不如先来运动一下脑子好了。于是后来者居上就优先看了这本,十分钟智商运动。 看这本书呢什么感觉呢?有点像运动小白,直接练刘根宏。于是多年习惯了懒散的脑部再发问: 主公,你在干什么,你已经毕业好多年了,醒醒。 你转起来啊。 “转起来?转什么?”大脑眯着眼睛翘起兰花指抿了一口茶。 “起来,战斗!找回你的往日荣光。” “我的荣光已留在曾经的战场,我的盔甲早已弃于垓下,没有人是永远的斗士,有人能永远辉煌。”大脑

《十分钟智商运动》读后感(二):来挑战一下你的智商吗?

我们常常会羡慕那些高智商人士,计算速度快,准确率高,记忆力超群,知识面广,无所不知,逻辑思维严密……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能这么优秀吗?是天资聪颖,还是后天培养?如果是遗传的天生聪明,那就没办法了,但是,如果后天的培养训练也可以让你成为别人家的优秀孩子,那你愿意尝试吗?

科普教师李永乐在科普作品《十分钟智商运动》一书中,以问答的形式,解答了45个训练智商的问题,对于想要提高智力、拓宽知识面的读者来说,是一本值得一读的科普好书。

全书分为三章,分别是有趣的数学、奇妙的物理和身边的科学,内容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逻辑学、天文学、哲学、密码学等多个学科。除了详尽的文字解析以外,作者还充分运用简笔画、手绘图、表格和统计数据来对解析进行补充说明,以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全书既坚持严谨治学的语言风格,又注重趣味性和时效性,对于初高中以上学历、对相关知识感兴趣的读者来说,是一部挑战性与趣味性兼具的科普书。

作为科普作品,作者注重从日常生活中息息相关的大事小情入手,所提出的问题是我们都会有疑问或者有争议的,难易程度上各有侧重,既有小孩子“十万个为什么”一类的问题,又有专业精深的数学物理难题;既有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又有关注人类发展的灵魂拷问。

比如,“雨中走路淋雨多还是跑步淋雨多”的问题,教我们如何少淋雨;“正常夫妻为啥会生出色盲孩子”的问题,普及了遗传学的知识,让我们生育不盲目;“老板为啥对底层员工更好”的问题,从博弈论的角度对人际关系处理问题进行解读,教我们从数学的理性角度来分析问题,拆解对策,作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微波炉是如何加热的”,讨论了使用微波炉的注意事项,让我们远离危险。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多思考,多问问为什么,去查找答案,我们的智力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提高哦!

《十分钟智商运动》读后感(三):一切浮华的背后,其实也不过0、1、2这么简单!

看有些书,是惊喜,比如这本。 就像封面,拿掉书的腰封,“十分钟”的刻度清晰可见,大隐隐于市。 用跳跃的方式通读了本书,不得不感慨,这简直就是一部数学/物理史,却又比史书更实用,它不是给你讲道理,而是解决实际问题。 而“跳跃”这个词,在黑洞那一小节特别明显,也能更好的理解“奇点”,这本是个数学名词,又一次出现在物理的前沿中,可见二者之间的联系,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密切。 也许不能用现有理论来验证,只能发散于量子纠缠。 这个当下很火的名词,用薛定谔的猫就十分具象了。 不仅如此,我相信,这些已经被发现的理论或现象,也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至少,在科幻小说中,他们被一次次搭为地基,建筑未来城。 虽然对于第二章“奇妙的物理”是感慨最多的,但第一部分“有趣的数学”和第三部分“身边的科学”也并不弱之,大局观之,作者规划的合理,第一部分主讲原理,第二部分则是发展的可能性,第三部分就是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最大的震撼就是“我知道数学有用,但是没想到它这么有用!” 所以再想起那些数学家,为了证明一个假想,用一生的时光无数的纸张去验算,也许枯燥乏味,但是最后带来的,确是人类丰硕的成果。 所以最后一章,写电磁炉、微波炉、电饭锅,一直到手机,难道不就是在表达因前人的努力才有了现在幸福生活的一种感激吗?而最后一节“陀螺为什么不倒下?”,我初以为是一个物理现象的解释,但是现在细想,也可能是作者对于知识的传播和继承的一种态度,就是,我们会继续传承,发扬,光大,让知识的陀螺,永远的转下去! 也许,并不是我过分解读。 确实是越读越有兴致,而这是因为作者很好的把控了书的整体布局和语言风格,把潜移默化的工作加速完成,以至于上学时最怕的微积分,当时只道是公式,是定理,要背下来,结果在高数课上煎熬至极,甚至在考过之后就准备忘了它。谁知又在这里相逢,且又看到它最初的样子,这种改变你的最初印象,即需要功夫,又需要工夫。作者至少在我这里,把这二者都完满的完成了,我虽然依然不喜欢微积分,但我知道它是有用的,甚至有一天,我可能还会再拣起来。 而对于博彩、工作的分析,则更具备现实意义。我们永远是认为运气是各半的,有则盈,无则亏。实际上,用数学,可以很好的计算到更精确的概率,虽然不能带着你百发百中,至少你能很明白,这么做,不是玄学,而是科学。 也许初高中生,更善于动脑,而一个侵染了社会多年的人,再回头看,则是动心。 一切浮华的背后,其实也不过0、1、2这么简单罢了。 只是背后的哲学问题,永远都在路上,等着我们去遇见。

《十分钟智商运动》读后感(四):一些绝对真理

书中有可爱的漫画插图,也有专业的知识插图(立体模型)。边问边答,读起来也蛮顺。大人小孩都可以看。

书中分“数学”、“物理”、“科学”三个部分,每部分都有十几个问题。物理学起始于伽利略和牛顿年代,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也是一门崇尚理性、重视逻辑推理的科学。而科学,是通过反迷信来反应社会、自然等客观规律。

其中让我印象深的是数学章节有一个问题“天气预报为啥总不准?”因为没反应过来为什么会和数学有关,仔细一琢磨大概是概率问题?书中也是用概率讲解的原因——列举四个可能性:预报下雨且真的下雨,预报不下雨但是下雨,预报下雨但是不下雨,预报不下雨且真的不下雨。计算方法是计算概率的乘积,需要注意的是,预报下雨时是否真的下雨,也和该地区平时的下午概率有关。甚至就连生病与否都会和概率有关(彩票一定和概率有关,这两个我是真没想到)

下雨的时候,总会有一个永恒的问题:走路和跑步哪个淋雨多?我的记忆里是跑步淋雨多,但是说不出个所以然。而书中客观的进行实验与分析,答案是都有可能,这中间受太多因素影响。(雨量、风速、人的速度、人的表面积和形状等)用物理模型分析的时候,书中给出了五种假设,利用物理学进行基本分析。(这部分我看不懂,但是坚定了我随身带伞的决心)

书中也对很多日常问题进行了解答,什么微波炉加热方式、电磁炉加热方式。双彩虹是什么原理,夏天路上感觉有水又是怎么回事。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不去刨根问底儿的时候,我们就永远不会知道为什么。以后要和小孩子一样多多好奇才能掌握无限知识啊!

《十分钟智商运动》读后感(五):十分钟给你大脑做个运动

相信只要是刷视频类网站的朋友们,都会刷到过一位“高中物理教师”的视频吧,毕竟李永乐老师已经是全网粉丝数数一数二的科普类网红了。作为一名清北人,人大附中的物理老师,单是教过的清北生就已经超过200人。更不用说自己本身也是各种竞赛金牌拿到手软。所以,如果他出一本科普类书籍,那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质量绝对有保证。事实也确实如此。新版的《十分钟智商运动》,书面设计、装帧、纸张、印刷,包括16开,拿到手里第一感觉就是舒服。

全书分成了3大部分,分别是有趣的数学、奇妙的物理和身边的科学。基本上都是和我们的生活、社会息息相关的,其中很多问题都是我从小都很好奇,但是却不知道确切答案的。比如,买彩票到底能挣钱吗?每当看到身边的朋友在炫耀买彩票又中了多少钱时,自己都会有想试一试的想法,万一呢对吧,可是仅存的数学知识告诉我,这是非常不切实际的想法。书里李永乐老师通过科学严谨的计算,明确地告诉了我们:你花2元钱下注,大奖小奖全都算上,统计上讲,平均可以拿回1元钱,而另1元钱就是给福利事业做贡献了。虽说给福利事业做贡献也不错,但是,还是算了吧。现在的孩子也是好奇心非常的旺盛,而且也很聪明,一般的答案是不会让他们善罢甘休的,他们会一直问为什么呢为什么呢。记得有一次,带着儿子在外面玩,突然下雨了,抓紧回家,半路上雨停了,出现了双道彩虹,很罕见,孩子第一次见,就问为什么会出现双道的彩虹。彩虹的出现相信上过高中物理课程的人都能理解,但是双道彩虹,确实知道的就很少了。书里这样讲到,较低的彩虹外侧是红色,内层是紫色,称为“主虹”或者“虹”,而较高的彩虹外侧是紫色,内侧是红色,称为“副虹”或“霓”,所以“霓虹”才是彩虹的全称。一般而言,虹与霓会同时出现,只是霓更高。只是由于霓多了一次反射,比虹弱很多,所以大部分时候只看到一条。

正如封面上所说,用十分钟做些有趣的大脑运动。我想说的是,并不是说十分钟就能让你增长多少知识,但是,也许这十分钟的阅读,就能打开你好奇心的阀门,把你从无聊的浪费时间中摆脱出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新天地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