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刺猬真的很生气读后感1000字

刺猬真的很生气读后感1000字

《刺猬真的很生气》是一本由[比]安妮米·旺达勒 著 / [法]埃马纽埃尔·沃朗 绘著作,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刺猬真的很生气》读后感(一):《刺猬真的很生气》教孩子勇敢地表达自己,尊重朋友的意愿

“妈妈,我很生气。我最喜欢的书被玲玲撕烂了。”女儿哭着说。

“不就是书被撕烂了吗。”女儿的姥姥说。

女儿很不解地看着我,不知道自己哭的行为是对还是错。我拉着女儿的手说“妈妈给你讲一个故事去。”

女儿跟着我来到卧室,我拿起新买来的《刺猬真的很生气》给她讲。

《刺猬真的很生气》讲的故事很简单,就是刺猬有个球,兔子、狗獾和松鼠都想和它一起玩,然后玩着玩着把球抱走了,甚至把球踢到了大树的枝丫上。因为球是刺猬的奶奶送给它的,所以它很伤心。当兔子以为球只是一个球的时候,其实球在刺猬的心中还蕴藏着奶奶对它的爱。幸好,兔子在知道事情的真相后,想办法把球弄下来还给了刺猬。

女儿听完故事后说“是的,那本书是我生日的时候你送给我的,是我最喜欢的书。”

我说“对啊。你可以告诉玲玲你很生气和生气的原因,而不是像姥姥说的那样认为书撕烂就撕烂了,那只是一本书。如果朋友知道你的原因,她会理解你的。”

女儿点点头。

现在许多家庭都在教孩子隐忍,觉得表现出来生气或者表现出来难过这些不好的情绪是错误的,教育孩子不要因为一点小事而哭而生气。

现在好多二孩家庭,在老大的东西被老二拿走了,老大哭了或者生气时,爸爸妈妈总会骂老大,觉得老大年岁比较大,就应该让着老二。或者觉得就是一点小事,孩子不应该发脾气。

其实这样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好的友情、好的亲情都是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的,而尊重的前提是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

还有《刺猬真的很生气》这本书里值得表扬的不只是刺猬还有兔子。兔子为自己踢中了球,把球踢到了树枝上而开心。刚开始的时候它并不知道刺猬为什么会生气,它觉得大家在一起玩闹很开心。但是当它知道因为刺猬的球是它奶奶送给它的时候,它选择尊重刺猬,它想办法把球弄下来并还给刺猬,而不是觉得只是一个球而已,有什么可生气的。兔子站在了刺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选择尊重了刺猬,这才是友情里最宝贵的。

现在许多孩子因为被家里人保护的太好了,干什么事情都会以自我为中心,这样才会出现很多把孕妇推倒在地、在电梯里大小便的小孩。这些小孩觉得有些事情很好玩,便不考虑别人的处境和感受。

在友情中尊重朋友可以获得珍贵的友情,而在社会上尊重他人,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

好的绘本会通过故事来轻柔地将大道理讲出来,孩子也会从好的故事中明白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刺猬真的很生气》读后感(二):有边界感的友谊,才能更长久

很多时候我们感到被冒犯的原因是边界感不明晰,如果我们能够保护好自己的,事情就是另外一个样子了。

这本《刺猬真的很生气》讲的就是一个有关边界的故事。如果我们能够在和朋友的相处中,及时表明自己的边界,那么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刺猬抱着球在森林里散步,遇到了兔子、松鼠和狗獾。突然兔子抢了刺猬的皮球,并和松鼠、狗獾一起玩耍。

“停下”刺猬不止一次的呼喊,可惜兔子、松鼠和狗獾没有听。

直到球被踢到了树上,他们才发现刺猬真的生气了。

兔子刚开始不理解,不就是一个皮球吗?不至于为这么一点事生气,直到后来刺猬说出原因:那个球是已经过世的奶奶送的。

这时所有人才明白了刺猬生气的原因,于是它们帮着刺猬把球取下来了,并且承诺不再随便玩皮球的时候,刺猬和他们又和好如初了。

很简单的一个故事,但是这个故事中刺猬遇到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当自己的边界被侵犯的时候,该怎么做?

或者是我们在同别人的交往之中,有没有考虑过会触及到别人的底线?这都是从这本简单的绘本中思考的。

一直以来有一种人格,叫做“讨好型人格”,讲的就是为了讨好对方不断妥协,甚至不断退让自己的底线。

这些人能收获对等的友谊吗?未必。

我们看看刺猬是怎么做的。

首先在兔子拿到球的时候,刺猬就表示这个球不能随便玩,虽然他的话还没有说完,球就被兔子抢走了。

其次在他们玩耍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的制止,直到最后球被踢到了树上,拿不下来了。这是刺猬就表现出很生气的样子了。

最后说明原因这个球为什么不能随便玩,因为是过时的奶奶送的。这样兔子、松鼠和狗獾明白了刺猬为何如此生气,而他们的友谊也没有受到影响。

看完这本绘本,收获的不仅是一个故事。孩子在学校,难免会遇到这种问题。这三个步骤的处理方式,很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让孩子明白的是,底线和友谊,一样重要。

其实这本书如果从兔子的角度来看,也给我们带来一些提示,那就是也要注意别人的底线。

兔子在没有弄清楚的前提下,就贸然抢了刺猬的球。在后来玩耍的时候兔子没有注意刺猬的表情,所以造成了后面的误会。

我们看别人容易,其实我们是不是也经常在犯这种错误呢?

人和人之间都是有情感账户的,关系再好的朋友,也要注意边界感。如果没有边界感,账户的数字也会越来越小。最好的友谊就是我们彼此欣赏对方,也尊重彼此的边界的底线。

但是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职场中,总会有人破坏这种边界感,这也是很多烦恼的来源。如果我们能够像刺猬一样及时保护好自己的边界,就会省去很多麻烦。

《刺猬真的很生气》读后感(三):《刺猬真的很生气》:如何化解朋友间的冲突?小故事蕴藏着大智慧

孩子到了幼儿园中大班,就进入了社会交往的敏感期,这个时期家长们会发现,孩子已经不是单纯需要“对错”引导的年龄了,他们心中其实都非常清楚规则,也很能明辨简单的是非对错,所以他们常常会给出某某同学欺负人、某某同学很友好之类的评价,像个小小大人。

但与此同时,他们会发现到了社交的瓶颈期,很多更复杂的场景出现了,这些复杂场景不能简单地用“对错”来判断,他们要面临的是更加成熟、也更加复杂化的社会交往场景,因此小小的他们会有许多新的苦恼:

太多的为什么和怎么办,作为过来人的我们,往往第一个反应是和他们摆事实讲道理:宝贝啊,如果遇到某某某情况,你可以这样说......或者你也可以那样做......

我们会发现,孩子们会睁着茫然的大眼睛,似懂非懂地看着我们......我们说得也许很有道理,但是对孩子来说,“道理”往往太宏大,他们无从着手。更好的方法,是通过具体的故事、具体的场景给孩子更加直观的感受,绘本就是这个时期非常关键的载体。

最近看到一本新绘本《刺猬真的很生气》,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但作者通过精妙地设计了故事的发展,暗示了五个处理复杂社交关系的步骤,给孩子带来了一个非常正面、直接的交往指引,能够帮助孩子解决社交中的绝大多数困惑。

我们来看看刺猬是如何运用这五个步骤来解决问题、重拾友谊的。

当刺猬希望朋友停止踢球、把球还给他的时候,他用的方法非常冷静和直接,那就是明确表达自己的要求“停”,他重复说着“停”,并且自己停了下来,他的行为和语言都非常清晰明确。如果他的朋友也拥有同样的社交智慧,这时候“停”下,那么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可惜的是,兔子松鼠他们此刻还没有“社交边界”的意识,于是他们恶作剧式地把球提到了树上。

刺猬很生气了,他没有哭闹埋怨,而是非常冷静地环抱起手臂、一声不吭。让朋友知道自己生气了。

当朋友以为刺猬根本没有必要生气时,刺猬严肃地看着朋友,说明了理由:“那个球是奶奶给我的。”一句话就讲到了重点,让朋友完全明白了刺猬生气的原因:刺猬和奶奶有着深厚的感情,而奶奶已经去世了,球是奶奶给的,代表着刺猬对奶奶的思念。

与小小孩只会哭闹、说着要绝交不同,当兔子问“我们还是朋友吗?”刺猬没有情绪化地说“是”或者“不是”,而是非常技巧地提出了解决方案“如果拿不会奶奶的球,我就不想和你做朋友了。”一句话让兔子松了一口气“我马上去取。”

用了皆大欢喜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一步非常关键,直接扭转了事情的走向。

当朋友已经按照自己的要求,弥补了过错后,刺猬原谅了兔子,也真诚地道了谢,故事有了一个美好的小结局。

刺猬用智慧的方式化解了朋友之间无心的冲突,兔子也因此收获了对“社交边界”的新理解,开始明白,“球是刺猬的,兔子应该听他的。”我想如果再有下一次,刺猬喊停,小兔子一定会马上停下,后面的一切矛盾也不会再发生了。

柔和的画风同样可以带来内心的震撼,一个温柔的小故事,给了孩子解决问题的关键思路,会比100句大道理更加深刻、有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