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潮汐图读后感100字

潮汐图读后感100字

《潮汐图》是一本由林棹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2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潮汐图》读后感(一):转载自南方文学盛典·2020年度对林棹颁发的最具潜力新人奖献词:

林棹出手不凡。《流溪》是她的小说处女作,但她无意加入任何写作的合唱,选择冒险、狂欢的话语姿态,也不过是想创造一个想象与现实的个人秘境。那些躁动的童年记忆、青春期情绪,被放大、照亮、提纯,并和博杂的知识经验相交织之后,幻化成了一个色彩绚烂的意识漩涡。这是一场艰难的自我辨认,不堪的现实、奇崛的修辞、极力在故事中隐藏自己的讲述方式,终究难掩一个女性独有的哀伤、虚空与绝望,以及她对爱与生机的呵护,对精神优游的想往。

《潮汐图》读后感(二):“那里有幽暗的对偶、哀歌与诗”

作者很喜欢用短句,刚开始我还得适应一阵,但这本书用语显得尤为轻快。书妙就妙在新奇的口吻,怪诞的比喻和别样的风俗…

开头就挺惊喜的。尤其是那句“我望向女仔男仔腿间,那里有幽暗的对偶、哀歌与诗。”

对于我这样一个久居盆地,从未去过岭南的人,看到这些无论死与生都在水上起伏,布满香火与潮腥味儿的风俗文化还是感到惊奇的。契家姐真性情啊!

一只巨蛙见证一个又一个时代的死亡。

《潮汐图》读后感(三):。

全书我斗胆为她定了个调子:是传统也是反传统,是新生亦是旧识,是生活中无处不见的所是,也是人人视而不见的一瞥。 林棹在书中写巨蛙写珠江,写契家姐写冯喜,写迭亚高写H,写丹顶鹤和马来貘,写像丝巾一样陈列的困鸟,写像橡胶一样的马来貘鼻子,写巴洛克屎框,写雌性巨蛙从浴盆到桅杆、从暗室到囚笼、、从南到北用不辨黑夜的双眼捕捉到的所有。 她的语言是狡黠的、华丽的、不知所起不知所踪的,她的思维是恳切的、跳跃的、天马行空万里水色的。雌性巨蛙本就是女性之眼眸、剔透之心性,它一生的旅程比现下的我们可丰富万千,读《潮汐图》让我这不会游泳的人似真在珠江中打了个跟头,浑身湿漉漉,心却暖作一团,在这个寒冬。

《潮汐图》读后感(四):《潮汐图》

一种以前没读过的叙事语言和方式。

流溪算是某种浅尝辄止或者克制。

潮汐图完全放开自我,沉浸在自己的叙事语言和方式里。

像是涂出了一幅幅油彩画,故事都不那么重要了。

流溪是某种少女记忆的呓语,还算是用故事推动着往前。

潮汐图则放弃了这种推动,跟随蛙的眼睛看这南洋的斑斓与破落。

就是一幅又一幅的画作。

对我这种缺乏博物与语言知识、习惯的人而言,潮汐图更适合回味。

《潮汐图》读后感(五):风吹散记忆

合上林棹画的《潮汐图》,面前还是来自海上的风,杂着竹升塘鲺气味,吹向海皮的风。

林棹是用她的文字在画一个个画面、织成一幅交织破碎,随潮汐而动的图。

蛙是谁?为什么是蛙?蛙是非人非动物精灵?或者是:我们习惯了隐喻而忘记了疏离此个现实——疏离了所谓地域和历史,疏离了北方的宏大叙事,甚至疏离了“眉精眼企”的省城人。我的眼光仿佛起落在舢板旁浪花上下,朦胧眼看着陆地。

去年得奖的陈春城来自泉州,留下的是石板缝里那把钥匙,旁边是水光倒映在青苔上;今年的林棹来自岭南和海,留下更多的意象,尤其是那段“珠江在八个地方死去”,还有很多风停后剩下的很多静英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