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摘抄

《傲慢与偏见》是一本由[英] 简·奥斯汀 / [爱尔兰] 休·汤姆森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页数:4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一):《傲慢与偏见》

如果伊丽莎白和简真的确有其人,又被你遇见,我想没有哪个男人不会爱上她们其中的任何一个。 19世纪的英国社会等级观念森严,男女角色被固定和极化,虽说时代总是在发展,可历史和人性总是惊人的相似,两百年也改变不了人们对门户背景的偏见,逃不开爱情与面包的选择。 伊丽莎白相比她容貌出众又善良娴静的姐姐简,也同样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认可。自小在父亲的书房中阅读大量书籍,使她在精神气质上更胜于其他姐妹,在面对婚姻的选择中,受到强权的阻挠和威吓,依旧忠于内心的召唤,不卑不亢,在爱情中获得平等与尊重,这就是一个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女性展现出的人格魅力。与《飘》中的女主人公不同,斯嘉丽是经历了跌宕起伏后变得坚韧,伊丽莎白是一直如此,也许这也是她更快获得幸福的原因之一。 想要一个因爱而起又长情的婚姻,本身就是感情中的奢侈品,学会如何不自私地去爱一个人,也因爱而成为更好的自己,自尊又谦卑地去爱,而不是为爱沉沦强说愁去感动自己。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二):傲慢与偏见

刚好有幸读了这本书,更加是为“不要看脸”增加了些理论教导。书中的四对cp,各有各自的特色。有的为了钱,有的为了色,只有另外两对因为爱情,才收获了真真的幸福。

在说四个主线之前,真的是不得不先谈一谈贝内特太太,一位一心想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有钱人的母亲。她希望女儿嫁给有钱人,好像本身也没错,但把这作为唯一的标准,貌似又显得荒唐可笑。以攀得有名望的人家,作为自己向他人高谈阔论的资本,这点就足以叫名望之家鄙夷。

书中开篇有分析过骄傲与虚荣这两个词。书中说“骄傲是自我对自身品质的一种认可,无关乎他人;而虚荣则是自身希望他人对自我的看法”。那我想,贝内特太太是个虚荣的人吧……

好了,下面聊聊我们的四个cp吧。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三):在完美爱情里做个梦

真爱无敌,能突破阶层门第的重重阻碍,能转变根深蒂固的个性观念,世俗纷纷让路,天地都来成全,虽难免要历经几番波折,但最终总会有惊无险,有情人成就美满姻缘,令无数人羡慕不已。 年少时绝对相信并无限向往这样的完美爱情。 那时读《傲慢与偏见》,最喜欢的自然是伊丽莎白和达西的爱情。因为在一众凡夫俗子中,他们足够特立独行,足够聪慧有趣;更重要的是,他们信奉爱情至上,敢于不顾一切追求自己的幸福;况且家世显赫,锦上添花,年轻女孩子哪个不憧憬呢。 简和宾利的爱情则是另一种完美的模式。女子人美心善,宛如天使,男子帅气多金且宽厚随和,这样的两个人情投意合走到一起,着实是件令人欣慰的事。 虽然贝内特先生祝福女儿的时候满是戏谑的口气,“我相信你们一定会相亲相爱。你们的性格十分相近。你们两个都很随和,因此什么事也拿不定主意。你们那么宽容,个个用人都要欺负你们。你们又那么慷慨,总要落得入不敷出”。但他真实的意思肯定是:你们俩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双!

及至年岁增长,经历过半生阅历之后,再读《傲慢与偏见》,感触却有很大不同。 伊丽莎白和达西,简和宾利,这两对恋人的爱情因为过于完美,而变得有些虚幻起来。故事仍旧是那个故事,只是看故事的人心绪变了,不再沉迷于故事表面炫目的光环,而是想要看进故事的深处,看清故事的真相。 然后发现,两姐妹看似“纯爱派”的婚恋,其实暗含了许多先决条件。她们美貌出众,有很好的教养,家境虽然无法与显贵相比,但尚属优渥,与上流社会有诸多交集。而世间多数女孩都被阻隔在这些无形的藩篱之外,对爱情根本不敢有太多奢望。

正如夏洛特的选择。她跟伊丽莎白一样聪慧,甚至更明事理、更加通透,只是不够漂亮,家境也差些,便一不小心成了大龄剩女,成为家人的负担累赘。所以当人见人烦、迂腐自大的柯林斯被伊丽莎白拒绝,转而向她求婚时,她当即就答应了,“并不在乎是否来得太快” 。 好友伊丽莎白无法理解她,为她“自取其辱、自贬身价”而感到“沉痛”,但夏洛特很清楚自己的处境,也明确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我不是个浪漫主义者”,“我只要求能有一个舒适的家”,而“柯林斯先生的性格、亲属关系和社会地位”对她而言是“称心如意”的。她的幸福与爱情无关,但她别无选择。 夏洛特的婚姻才是活生生的现实。在《傲慢与偏见》出版210周年后的今天,换了时代,换了场景,但爱情依然无法摆脱种种世俗牵绊而独自美丽,完美爱情仍旧只是个遥远的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