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中秋习俗的作文

关于中秋习俗的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关于中秋习俗的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中秋习俗的作文篇1

中秋习俗作文500字 杭州的中秋

从古至今,无数人因月而思绪万千。例如,《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水调歌头》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晴圆缺”,张丽宏的《望月》等等。现在我们或许不会因月而感慨万千,但现在我们会欣赏月亮,而且,还有一个特别的赏月日——中秋节。

相传,嫦娥在家中等待丈夫回家时,家中的仆人趁她不注意时偷走了家里的长生不老药。事被嫦娥得知后,她很生气,决定去找仆人将药拿回来。然而嫦娥在仆人将要吞药的时候,将药抢来自己全部吞下。渐渐的,嫦娥的身子如轻烟似的,双脚离开了地面,飘飘然地飞上了月宫。后人在赏月时,也常常会提起这个神话故事······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儿时我靠在父亲怀里的时候,常会把月亮当作白玉盘,把嫦娥当作坐在白玉盘的漂亮姐姐。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地,我也懂得了人们这样说不是因为有趣,而是为了寄托自己的一些思念。就算是路上匆匆的过路人,只要是那天,走路时候都会停下匆匆的脚步,抬头静静地看着月亮······

中秋节还有个特别的习俗——吃月饼。月饼形圆,不大,馅有很多种。在中秋节吃月饼是因为希望家人能早日团聚,最重要的还是为了团圆,家人平安。在皎皎圆月下,吃着月饼,遥寄思念······

中秋节的习俗虽然不多,但是,却满满包含了我们的心愿和希望······大家在同一片蓝天下,同赏一个人月亮是不变的······

关于中秋习俗的作文篇2

天宫仙音舞霓裳,

人间把酒言尽欢。

宾客迟来相赏月,

惊羞一轮云中藏。

珍馐瓜果叠成山,

不及一缕烛香。

推杯交盏起,

翘首盼月娘。

竹屋炊烟竞升起,

观去袅袅复婷婷。

远近萧声如诉泣,

想必心中思故人。

海誓山盟今犹在,

怎奈黄花已矣。

蹙眉暗伤语,

他人在何方。

远方游子舟中渡,

残年家中老父娘。

诗经风雅几万字,

不及二字念思乡。

此夜舟中无人眠,

心绪堆积万千。

提笔挥墨去,

豪洒几千章。

关于中秋习俗的作文篇3

在中秋之夜

我们静享美味的月饼

在外无忧无虑地玩闹

此时,你可知道

那远在异乡的游子

对故土绵绵地思念

在中秋之夜

我们观赏皎洁的明月

在家与亲朋开怀畅谈

此时,你可听到

那漂泊在外的游子

对故乡亲人地诉说

在中秋之夜

那些游子辗转难眠

身在异地

心却早已飘回了故乡

在中秋之夜

皎洁的月亮故然美好

但对故乡的无尽思念

挥之不去,倍受煎熬

我开心

那是因为

在中秋之夜

家人与我共度良宵

我祝福

身在异乡的游子

早日回到亲人的身边

让那

月圆,人团圆

指导老师:贠元凤

关于中秋习俗的作文篇4

中秋节诗歌

美月下,

我目瞳犹月般金黄;

桂月下,

我嗅到了月上桂香。

我在月上,

聆听月桂叶的幽曲响;

我在月上,

看见白兔儿摘花儿香。

殷勤的兔儿,

捣制良药,

根治抑郁忧伤;

走出阴影,

进入阳光。

明净月亮,

弥漫月饼醉人熏香,

待我寻香;

晶莹的月亮,

漂游在月城之上,

让我拜访……

西昌市第二小学六年级:葛浩廷

关于中秋习俗的作文篇5

明亮的夜空,

有一轮皎洁的明月,

陪伴她的,

是一群调皮的星星,

好可爱!

明净的广寒宫,

有一个美丽的仙子,

陪伴她的,

是一只可爱的玉兔,

好温馨!

热闹的大地,

有一个温暖的家庭,

陪伴我的,

是美味的月饼,亲切的话语,

好幸福!

关于中秋习俗的作文篇6

众所周知,农历正月初一,是我们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节日之一——春节。

据史料记载,春节早在舜帝时代就存在了,不过当时只是用来做祭祀的一个日子,还算不上什么节日。直到汉武帝的“太初改历”之后,春节才被真正定在了农历一月初一。总共算起来,春节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

春节以前叫作“过年”。称为“春节”,则是近代的事。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成立了“中华民国”后将公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将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但其实春节从腊八就开始了。

春节的习俗很多很多,买年货、写春联、放鞭炮、做年糕等等,应有尽有。但最具有春节气氛的,还属放鞭炮了。除夕夜里,家家户户都会拿各式各样的鞭炮出来燃放:二踢脚、窜天猴、摔炮……,各种各样的鞭炮声在除夕夜里回荡着,那漆黑的天空上顿时绽放出了好几朵“鞭炮花”,色彩艳丽,宛若天仙下凡。

宋朝时期,大诗人王安石曾写过这样一句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句诗让处在现代的我也感同深受。春节的时候,除了放鞭炮外,第二件大事就是贴“福”字,挂对联。贴“福”到底象征着什么呢?当然是寓意幸福安康!不过有人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干脆将“福”字倒了过来,象征“福气已到”,以图大吉大利。

在春节,吃团圆饭也是一种团聚的方式。除夕夜,家家的厨房酒菜飘香,不管是游子还是外地工作者,除夕夜那天必须回来吃这顿团圆饭,除非万不得已。所以,每家每户都显得很热闹非凡。

是啊!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历代族人的瑰宝,它像明珠般璀璨,像钻石般珍贵。可想而知,我们在之后的年岁里,无论如何都要将它传承下去!

关于中秋习俗的作文篇7

关于春节习俗的作文500字 家乡的春节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不同的地方,过春节的习俗也各不相同。我的家乡德清,春节就有非凡的意义。

在除夕这一热闹的日子,家家赶做年夜菜,空气中弥漫着酒肉的香味。男人们要一起大扫除,齐心协力把家打扫得干干净净,象征着辞旧迎新。门外得贴上红红的对联,代表着喜庆与吉祥。晚上,全家人还要围在圆桌旁,一起吃年夜饭。不管你身在何方,不论你有多忙,都必须回到家中,与亲人们团圆。在这一顿与众不同的晚饭中,家乡总会有一盘特殊的美食——糯米肉圆。一个个肉圆外,包着一层糯米,香气四溢,无比诱人。这亲手制作,看似简单的一道菜,对常年不回家的游子却有着不同的意义。

在除夕这一天,夜晚是要守岁的。在新年的钟声敲响之际,人人都要吃上前一夜父母为自己准备在床头的一块糖,使这新的一年天天甜蜜。糖虽在口中溶化,但它带来的爱却一直留在心头。随后,便迎来了那响彻云霄的鞭炮声。“砰砰!砰砰!”源源不断的鞭炮声带给人们了异常的喜庆。

大年初一则与除夕不同。在这天,晚辈是要给大人们拜年去的,人人都喜气洋洋地走亲访友。小孩子那一声声的祝福,都让长辈们心里乐开了花儿,急忙把精心准备好的红包递了出去。接着,长辈们拉着小孩子的手,笑眯眯地和他们聊天,眼神里流露出无限的赞许……

等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合家上下都要一起猜灯谜,观花灯的。五彩缤纷的花灯掩映出了人们美好的心愿,春节便在这欢声笑语中落幕了。

家乡的春节看似平凡,却让人心中倍感温暧……

关于中秋习俗的作文篇8

立秋是秋天的开始,是收获的季节。人们对秋季十分看重,因而民间有很多关于此节气的习俗。在我国,立秋不仅是一个重要节气,也是重要的岁时节日。数千年的文化传承使立秋的民俗非常丰富。古时候,人们把立秋当做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除封建帝王亲率文武百官设坛迎秋习俗外,在民间也流传着“贴秋膘”、“啃秋”等习俗。

立秋日早起,无论长幼各饮井华水一杯。

在太阳未升时,采摘楸叶熬膏,名叫楸叶膏,以备擦疮疡。

妇女儿童,把楸叶剪成花佩戴。

吃西瓜以迎接秋天的凉爽之气。

玩石锁、千斤担,进行举重比赛。

耕耘已经完毕的,迫插五色纸旗,防除田间害虫。

此后仍酷热难耐的天气,称之为秋老虎。

紫薇、葱花、秋海棠、重台、朱横、波斯菊、水木香、矮鸡冠、向日葵等上市。

立秋

大暑后十五天,斗柄指西南,乃为立秋。此时太阳运行到黄经一百三十五度。秋,古为揪,事物从此而开始收敛,阴气从地面而出,开始杀灭万物,因此以秋为节。秋,以禾为旁,是指谷物成熟,此时万物皆老,而没有比成熟的谷物更为可贵的。所以从禾。

饮井华水

凡挖地成穴而出水的即称作井,有人说井是黄帝发明的,有人说轰日白益创造的。井水以从远处地脉而来的为上品,而从近处江湖渗透来的次之。井华水,就是清晨第一次从井中汲取上来的水,能治病,养颜益色。《本草纲目》说它的功用极广,凉能清热,甘可助阴,宜于煎制补阴药及气血痰火药,与其他种类的水不同。明代的虞搏说新打上来的井华水,取天一真气,浮于水面,用以煎制补阴的药剂及炼丹煮茗,性味与雪水相同。古代妇女,用井华水来涂粉,则肌肤润泽。白居易有诗道:“井华云粉一刀圭。”

水的功用,用来灭火润燥虽然相同,然而它的性质,往往因地质、气候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在蜀地的江水中洗锦,则锦鲜亮柔软;以济水烹褚(用于制纸的构树),则有结晶;用南阳的潭水浸泡菊花,饮者多寿;辽东的涧水与人参产地相连,人饮则多发;山西之山出产矾石,其泉可治疽痈;中国西北的山麓埋藏硫磺,其水可疗恶疮。雪水洗眼睛而能去除眼中血丝,盐水漫肌肤而可令脓疮痊愈。

人秋,万物都归于肃静,故而此时的水,最为澄清。立秋之日可在清晨汲水备用。煮沸后早起空腹饮用,也足以清火、通利大便。

采楸叶

楸叶,叶大而早凋,到秋天就已呈凋谢状,所以得名。楸叶捣烂后可敷治疮肿,用楸叶煮水可清洗脓血。各种痈、肿、溃烂以及肉内有刺拨不出的,都可以取楸叶十片捣烂敷贴患处,将其排出,是外科常用的药物。宋人葛常之的《韵语阳秋》中道:“有人患背溃坏,肠胃可窥,百方不痉。一医用立秋日太阳未升时,采揪树叶,熬之为膏,傅其外,内以云母膏作小丸,服尽四两,不累日而愈也。”东晋的范汪为名医,也称楸叶有治疗疮肿的功用。

《遵生八笺》说立秋太阳未升时,采楸叶熬膏,擦抹疮疡之处,患处立可治愈,将其叫作楸叶青,熬法以叶多汤浓为佳。

吃西瓜

西瓜又叫水瓜、寒瓜,产自回绝,五代时候方始传人中国,是夏季的解署妙品,只是多食会积寒助湿,足以伤人脾胃,人秋容易发展成疟痢。

立秋后,凉风吹送,即将出伏,因此一般吃西瓜都截止至立秋这天,以防过食引起流弊。江浙各地,例如苏州、湖州等处,按例要在立秋这天吃西瓜。先祭献祖先,然后家人共同享用,用以表示炎夏结束,秉承《诗经·幽风》“七月食瓜”的传统,停止耕作,迎接收获时节的到来。《清嘉录》说吴地立秋前一天,街上即有挑着担子卖西瓜的。到了这一天。人们开始祭祖,并以西瓜相互赠送。俗称立秋西瓜。吃西瓜,饮烧酒,以迎接新凉。乡民用小艇载着瓜,往来于河港叫卖,一般称作滨瓜。丹徒、嘉定等处,这一天吃西瓜,饮新汲上来的井水,说这样可以使人不生肠胃病。

操练军队

立秋凉风吹拂,白露降下,肃杀之气,为战争之象征。所以古代在郊外举行迎秋祭祀之后,就操练军队,以顺秋风。《礼记·月令》载:“立秋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秋于西郊,还反,赏军帅武人于朝。天子乃命将帅选士厉兵,简练维俊,专任有功,以征不义,话诛暴慢,以明好恶,顺彼远方。”

汉朝在立秋这天举行骑士比赛。《汉官仪》记载:“高祖选能引关撅张,材力武猛者,以为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常以立秋后讲肄课试,各有员数。平地用车骑,山阻用材官,水泉用楼船。”《后汉书·李通传》载:“材官都试骑士日。”其注文中说,汉代的法令规定,在立秋日对骑士进行都试(即大试,汉代各郡中每年举行一次的军事演习),评定出不同的等级。后魏也以立秋日操练军队,现在军队在秋天操练,几乎已成为各国的通例。

掷石锁

举重比赛,就是借举重的器物,以比试体力的大小。中国在古时有拉弓比赛,以拉弓弦到圆满为标准,其重盆以石来计算,考试武艺时,都用这种方法。民间则通常用石锁、石担来比,力气大的,不但能只手高举,而且可以上下盘旋挥舞,随意做出各种动作。河北、山东等地乡间的百姓,有的以投掷石锁作为娱乐。

烧青苗

在吴地,立秋日,一般田地刚刚耕耘完毕,于是各家集资以比赛猛将之神。将神位抬人广场,摆放祭牲美酒,奏起鼓乐,以酬谢天运使农事顺利,庄稼丰收。四野遍插五色纸旗,据说如此,则飞蝗不会成灾,叫作烧青苗,横塘、木读等地尤为盛行。

立秋前,天气非常干早,各种害虫极易滋生。北方地势高,易干早,每当夏秋交替之时,蝗虫之灾尤其严重,自然应该在农闲之时,在傍水洼地周围,审视体察,积极捕捉,以为防范。

秋老虎

立秋后,往往有数天炎署逼人,无异于盛复。江浙一带,俗称作秋老虎,比喻其凶猛可怕,犹如老虎。由于立秋之时是以土圭测日影而得,时间并不固定,因而有好事的人,常常按立秋是在早上还是晚上来推测立秋后天气的凉热。有谚语道:“朝立秋,冷咫咫;夜立秋,热到头。”意思就是说,如果在早上立秋,那么立秋后一定凉爽;而如果在晚上立秋,则立秋后仍有炎暑,要谨防秋老虎了。

迎秋

迎秋是很古老的礼仪活动。早在周朝时,每到立秋,天子亲率三公六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并举行祭祀少嗥、蓐收的仪式。天子迎秋回朝后要稿赏军士,因为秋季是选的季节,也顺应了天地肃杀之气。及至汉代,也继承了这一习俗,在《后汉书·祭祀志》中有记载:“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薄收,车旗服饰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并有天子人圃射牲,以荐宗庙之礼,名曰躯刘。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到了宋朝,立秋的这一天,宫廷会派人把盆栽的梧桐移人殿内,等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树应声落下一两片叶,以寓报秋之意。

郊祀

立秋是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是庄稼成熟的收获季节。所以,自古人们一直就很重视这个节气。《礼记·月令》中记载、立秋日的前两天,夭子就开始斋戒。到了立秋日,便亲率三公九卿及诸侯大夫,到西郊九里之处设坛迎秋(即举行郊祀)。迎秋回来后,天子要搞赏三军将士。又有记载说,宋朝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树移入殿内,等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树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在民间,各地多祭土地神。在浙江于潜,农家多携带酒肉到田边祭祀田祖。在杭州,若立秋时在夜间,叫做“梦秋”,农家于当夜望空祈祷,有的人家则带酒肉到田边祭祀田祖。在上海,农家取竹竿数根,上面悬贴纸蟠,插于自家田中,名为“标秋”;还有的人家在此日要祀灶神。江苏常州农家此日在田间插三角形小旗。叫做“猛将令箭”,用以驱虫;窑工在此日要祭火神、大家要一起聚餐。并演戏以酬谢火神。

秋日食秋桃

在浙江杭州一带有立秋日食秋桃的习俗。每到立秋日,人人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桃子吃完要把桃核留藏起来。等到除夕,不为人知地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啃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忽逢立秋,将其咬住。在江苏无锡、浙江湖州等地,立秋时吃西瓜、喝烧酒,认为如此可免疟疾。江苏各地立秋时吃西瓜“咬秋”,认为此举可防止生秋廊子。在北京,咬秋的习俗为立秋日早上吃甜瓜,晚上吃西瓜;天津则讲究在立秋的那一时刻吃西瓜或香瓜,据说这样可免腹泻。而啃秋的习俗到了上海则变成了向亲友邻舍相互馈赠西瓜的习俗,通过互相品尝,发现良种,交流改进栽种技术。

在我国,许多地方在立秋这一天有“啃秋”的习俗。啃秋,也称“咬秋”,与“咬春”类似,人们认为立秋之时吃一些东西可以防止疾病的发生。那么,各地“咬秋”吃的是哪些食品呢?

在江南地区,立秋之时要吃西瓜以“咬秋”。相传,明代时有一年,南京城里许多人害癞痢疮,有人便效仿庐州府崔相公之女吃西瓜让“癞痢”落疤自愈,结果果真如此。此后渐渐形成习俗,每岁秋来之时,家家剖食西瓜,谓之“啃秋”。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有迎秋之意,后来人们把在立秋当天吃西瓜也称之“啃秋”。人们相信立秋时吃西瓜可整个秋天不生病,并可免除冬天和来年春天的腹泻。城里的市民在立秋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而农村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他们在瓜棚下、树荫里,三五成群,席地而坐,吃西瓜,吃山芋,吃玉米棒子,尽情地啃。

“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在江浙沪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排子,预防疟疾。立秋以后,天气逐渐凉爽,西瓜上市量日趋减少,立秋日人们吃一吃西瓜,也有依依惜别之意。在山东,人们立秋“咬秋”吃的是饺子。立秋当天,年长之人会在堂屋正中供一只盛满五谷杂粮的碗,上面插上三灶香,祈求“立秋”过后五谷丰登。家家户户在立秋之时剁肉馅包饺子,全家人围在一起“咬秋”。而在山东泅水县,也有立秋日食西瓜的习俗,人们认为这样就不得疟疾、腹泻之症;立秋这天还忌洗澡,据说这天洗澡会生秋排子。

在天津,人们在立秋这天也要吃西瓜或香瓜,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清朝张煮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清时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避免痢疾。

贴秋膘

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皮为标准。在清朝,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所称的体重对比来检验当年夏季身体的健康状况。如果瘦了就要在立秋后“补”,办法就是“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一般首推吃肉,“以肉贴膘”。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炯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在黑龙江安达,立秋日要吃面条,称为“抢秋膘”,意在祝福健康。在河北遵化,要吃瓜果、肉食,称“填秋膘”。

清代在立秋节这天,悬秤称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数相比,以验夏中之肥瘦。因为炎炎夏日,人们胃口不佳,及至立秋天气逐渐凉爽,胃口大开。为弥补盛暑夏日体魄之消耗在立秋这一天,普通老百姓家家吃炖肉。

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烧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以肉贴膘,’。此习俗在北京、河北等华北地区流行。

立秋这一天,许多地方有悬秤称人的习俗,人们称一称体重再与立夏所称体重相比较。在夏天,由于天气炎热,酷署难耐,人们的食欲减退,加之食物均以清淡为主,整个夏天过来,体重就会有所减少。民以食为天,到了立秋天气逐渐转凉,人们的胃口大开,可以吃较多味厚的美食佳肴,以增加营养滋补身体,这就是所谓的“贴秋膘”。

贴秋膘,这一习俗在北京、河北一带较为流行。到了立秋这一天,家家户户要炖猪肉,或者炖鸡、炖鸭或做红炯肉、红烧鱼等。老北京人对“贴秋膘”更为讲究,主妇会到市场上买来新鲜的猪后臀尖肉,处理干净切好后放在锅里用文火炖煮。炖肉用的作料非常丰富,包括葱、姜、蒜、花椒、大料、大酱、盐、丁香、肉桂、桂皮、香叶、木香、凉姜、白芷、陈皮、豆范、砂仁、桂圆、小茵香、甘草等二十多种中草药香料,炖肉的香味从锅里向四周飘散,闻着就能让人食欲大增。

浙江义乌有着自己独特的立秋习俗。立秋过后天气转凉,在义乌有立秋之时占卜天气凉热的习俗,而且立秋日人们还有敬老的习俗。从唐宋时起,义乌在立秋这一天还有用秋水服食小赤豆的习俗。人们选取7-14粒小赤豆,并以井水吞服,服用时面要朝向西边,据说这样可以不得痢疾。

戴揪叶

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八形容立秋这天东京人戴揪叶的情形说:“立秋日,满街卖揪叶,妇女儿童辈,皆剪成花样戴之。”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卷三记有“立秋日,都人戴揪叶、饮秋水、赤小豆”。吴自牧《梦粱录》卷四有“立秋日,太史局委官吏于禁廷内,以梧桐树植于殿下,候交立秋时,太史官穿秉奏曰:‘秋来’。其时梧叶应声飞落一二片,以寓报秋意。都城内外,侵晨满街叫卖揪叶,妇人女子及儿童辈争买之,剪如花样、插于鬓边,以应时序”的记载。揪是大戟科落叶乔木,高可三丈余,干茎直耸,叶大,呈圆形或卵形,叶嫩时为红色,叶老后只有叶柄是红色的。据唐人陈藏器《本草拾遗》说,唐朝时立秋这天,长安城里已卖揪叶,供妇女儿童剪花插戴了。由此可见,戴揪叶这个风俗已流传久远。楸叶色彩美丽,叶片肥大,叶茎坚韧,因此妇女的首饰如耳环等,都喜欢仿照它的样子来制作。唐宋时候,每逢立秋日,京城满街卖楸叶,妇女儿童争相购买,剪成花朵佩戴。明代田汝成的《熙朝乐事》中记载:“立秋日,男女咸戴楸叶,以应时序;或以石楠红叶,剪刻花瓣,扑插鬓边。”立秋前后数日,往往层云复叠,细雨如织,秋风将来,炎景即逝,似乎已经呈现出新凉的意味。吴地的谚语说这是“预先十日作秋夭”。《清嘉录》引清代文人李福的诗道:“梧桐满院缘阴连,引得新凉到枕边。细雨斜风几番过,预先十日作秋天。”

广东的风俗中,八月初一,妇女都要树三角小旗在庭院之中,上面缀着银铃、刀剑等物。清风吹过,锵然有声,特别悦耳。晚上则在竿头悬挂红灯三盏,月末才将其摘下。此日已进人立秋,暑气渐消,凉风将至,以戴楸叶、插小旗、悬红灯作为试报的秋信,也是女儿家的雅事了。

摸秋

“摸秋”的风俗流行于江苏盐城北部地区。立秋日晚上,人们可以在别人家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丢了瓜果的人家(也称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追究。这一习俗表现了美妙的秋风。给人们带来无限的喜悦和安然。

夏历八月十五日,是为中秋节。当日夜里未育的已婚妇女,在小姑或其女伴的陪伴下,到田野瓜架、豆棚下,暗中摸索摘取瓜豆,故名摸秋。民间相传摸南瓜,易生男孩;摸扁豆,易生女孩;摸到白扁豆则是大吉,除生女孩外,还是白头到老的好兆头。按照传统风俗,当夜瓜豆任人采摘,不视为偷。姑嫂归家再迟,家长也不能为难。此俗清代以前就有,民国以来仍流传在民间。从民国以来,在民间流传有立秋“摸秋”的习俗。在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这天夜里,婚后尚未生育的妇女,在小姑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农田瓜架、豆棚下,暗中摸索摘取瓜豆,故名“摸秋”。据说摸南瓜者,易生男孩;摸扁豆者,易生女孩;摸到白扁豆者,除生女孩外,还有白头到老的好兆头。根据不成文的习俗,立秋之夜地里的瓜豆可随便让人采摘,而主人不能责怪。由于是在晚上,所以姑嫂归家再迟,家长也不能打骂。如在商洛竹林关一带,中秋节夜里,孩子们照例钻进附近的秋田里,摸一样东西回家。倘若摸回来的是葱,父母就认为这孩子长大后很聪明:

如果摸到瓜果,父母就认为孩子将来不愁吃喝,事事顺利。人们将立秋“摸秋”视为游戏,算不上小偷小摸之劣行。但是,过了立秋时节,父母就要严格教育孩子,不可以再去偷拿他人的一针一线。

在江苏盐城北部地区,同样流传着立秋“摸秋”的习俗,不过相同习俗的来历却大不相同。据说此习俗始于元代。元朝末年,在淮河流域出现了一支农民起义军,参加起义队伍的将士都是农民出身,他们饱受元军的焚烧破坏之苦,对兵扰深恶痛绝。因而,这支农民起义军纪律严明,所到之处秋毫无犯。一天这支起义军转移到淮河岸边,深夜不便打扰百姓,便旷野露天宿营。少数战士饥饿难忍,在田间摘了一些瓜果充饥。此事被主帅发觉,天明便准备将那几个人治罪。村民们得知后,纷纷向主帅求情。

为开脱战士的过错,有一老者随口说道:“八月摸秋不为偷。”那几个战士因此话而获赦免。那天正好是立秋节,从此留下了“摸秋”的习俗。这天夜晚人们可以在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粉。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叫骂。

除了以上提到的各地立秋习俗之外,我国民间还有吃面条、饮水清署、祭祀土地神、插戴揪叶等习俗。各种各样的立秋习俗,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之情,也给我国的民间节日增添了更加丰富的色彩。

其它立秋习俗

汉朝廷于立秋日有“都试”的政俗,说:“高祖选能引关蹶张材力武猛者,为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常以立秋后,讲肄课试,各有员数,平地用车骑,山阻用材官,水泉用楼船。”注说:“汉法,以立秋日都试骑士谓课殿最也。”汉宫廷有立秋日“尝粢”的礼俗,注说:“立秋驱娄又尝粢。”粢为谷类的总称,尝粢便是(日记月令>所说的“尝新”。魏朝廷有立秋日“治兵”的军俗,说:“延康元年,魏文帝为魏王。是年六月立秋治兵于东郊,公卿相饯,王御华盖,亲令金鼓之节。”隋朝廷有立秋“祀灵星”的祭俗,说:“开皇初,于国城东南七里延兴门外为灵星坛,立秋后辰,令有司祀以一少牢。”灵星又名天田星,古人认为主稼穑,祀之祈年而报功。

古代有“搁稻”的农俗,宋马纯说:“刘禹锡著樗根馄饨法,立秋前后,谓世多痢及腰痛,取樗根一两握捣筛和面,捻馄饨,清水煮,空腹十枚,并无禁忌。”樗根即臭椿之根。民间亦有“饮井水”的养生俗,清人在说:“立秋日,人未起,汲井水,长幼饮之却病。”

立秋之节,除汉民共有的风俗外,各地方尚有极具地方色彩的风俗。据(古今图书集成>引说,永平府(治所在今河北卢龙)“立秋,户挂蒺藜,云蚊不入户。或日中元将至而鬼畏之。”说,阳信县(今山东阳信)“立秋,七月节。芟草治粪,莪苜蓿。”(江南志书)说,常熟县(今江苏常熟)“立秋日,食瓜。或以赤豆七颗和水吞之,以防疟痢。”嘉定县(今上海嘉定)“立秋日,食瓜,饮新汲水。云,令人不疟痢。”崇明县(今上海市崇明岛)“立秋日,农家各于田畔插青竹夹云马纸符,名标秋子,醵钱作青苗斋,即古者方社遗意。”说,南康县(今江西南康)“立秋日,聚众作木船,以香楮送于江,亦日禳灾。仍丰其酒食,聚饮而罢。”

各地方的立秋占侯风俗也不尽相同,所谓占候,就是根据天气物候的变化来推测吉凶。立秋占候,就是根据立秋的天气与物候推测未来。这和唯心的占卜不同,而是先民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践经验的总结。而这些总结又历代流传,成为一种特殊的民俗。兹将古代文献中有关立秋占候的记录转录如下。

宋赵以夫:“立秋晡时,内气出坤,正气也。”

“离气见立秋则岁大熟。”“立秋虎始啸。”“立秋日腐草化为萤。”“立秋白露下蜻蜊上堂。”

清冯舒:“立秋促织鸣,女工急促之候也。”

清乔松年辑(乐纬>:“坤主立秋,乐用磬。”

古典籍:“立秋之日凉风至,凉风不至无严政。”

宋马纯:“立秋之刻,必脱一叶。”

汉京房(京房易占>:“立秋坤王,凉风用事,坤土也。”

古典籍:“立秋,西方闯阑风。一名飙风。”

清李光地(月令占候图>:“立秋,坤卦用事,其神摄提,荆州分也。晡时申,西南凉风至,黄云如群羊,宜粟谷。若晴朗,风云不至,万物不成。望西南,坤上有黄云气,是正气。

立秋应节,万物皆荣。赤气出其右,万物半死,豆谷半收。”

明徐光启:“立秋处暑具宜晴,正早稻大收之时。”“立秋宜是月,占日,七月秋,殷殷收。”

:“立秋日要西南风,主稻禾倍收,三日三石,四日四石。”“立秋日雷名瓣踣,损晚禾。亦云,秋霹雳,主晚稻秕。”“朝立秋,暮飕飕;夜立秋,热到头。”

清汪之昌:“虹以立秋四十六日内出正西贯兑,中秋有水有旱。”

:“当一叶报秋之初,乃韭花逞昧之始,助其肥狞,实谓珍羞。”

清毛焕文辑:“立秋日申时西南方有赤云。宜粟。”

清王象晋:“梧桐如某时立秋至期,一叶先坠。”

关于中秋习俗的作文篇9

关于春节习俗的作文500字 放鞭炮

春节过年,有很多习俗,放鞭炮就是其中的一种。相传新春燃放爆竹的风俗始于汉代,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开始时主要是为了驱除疠疫,也就是驱逐瘟神疫鬼。到了宋代才有今天的除旧之意,“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人王安石的这首《元日》诗,便是对此真实的写照。到了现在,放爆竹主要还是增加节日的气氛。

但是放鞭炮也有坏处,一是可能会引起火灾,二是不小心会炸伤人。我今年也感受到了放鞭炮的危险。

大年初二,我吃完中饭,便与大伯伯下楼去放鞭炮。大伯伯从车库拿出去年未放完的“百子”炮仗,我撕开红色包装纸,将一大串红色的鞭炮铺开在水泥地上,接着我从口袋中掏出打火机蹲下来,把方向调整好,以便点火后逃跑。我拔了一下火石,打火机窜出淡蓝色波动的火苗,我迅速将打火机靠近导火索,导火索刚燃烧,我就起身跑,没跑开一步路鞭炮就噼里啪啦的炸响了,鞭炮的碎末弹在我身上,我抱着脑袋三步并作二步逃到大树下。过了两三分钟我才冷静下来,检查自己有没被炸伤,好在安然无恙。

放炮仗的危害还不止这些,记得小时候,看哥哥们放鞭炮,为了省事,直接从阳台上往下扔,结果把底下的草坪给烧着了;还有电视上放出来的,一 个小孩把扔进下水道,结果阴井盖都炸飞了;有的放爆竹,弹上去飞到别人家阳台,结果引起火灾。

所以,过年放爆竹,一定要小心,注意安全很重要,防止乐极生悲。

关于中秋习俗的作文篇10

这个春节,大家都被疯狂肆虐的病毒逼成了“家里蹲”,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去年的春节,各家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还会花一天时间来准备丰盛的年夜饭。那么,春节来临之际,人们都有哪些习俗呢?为了研究好这个问题,就让我用我们家来举个例子吧。

一、炊发糕

过年前,龙游人会提前炊制好独具特色的龙游发糕,我们家也不例外。由传承了这项技能的外婆来带领全家一起其乐融融地制作发糕。发糕的制作过程如下:

1:用白糯米两斤,粳米八斤混合,在水中浸泡半月。

2:把浸泡过的米磨成细粉,加入猪油、白糖、酒酿发酵。

3:把发酵后的米浆垫箬叶,放入蒸笼,先小火蒸,等米浆膨胀至满笼,再大火蒸熟。

4:在发糕上用茴香印出图案,撒上红绿丝。

就这样,一笼美味又好看的发糕就出锅了。在2007年01月12日,原国家质检总局还批准了对我们的“龙游发糕”实施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哩。

二、发红包

守岁后的大年初一,长辈们会给整整齐齐、挤挤嚷嚷的小辈们发红包。这发红包还有一些讲究,我们家是这样发红包的:

晚辈按照年龄从小到大排成一队,一共有五世同堂,轮流到一百多岁的曾祖母那里领取红包。听外婆说,过去呀,曾祖母每年都要发到五六十个红包,最多的一次发了六十二个呢!虽然每个红包只有几十元,但这也是她的一份心意呀。

这就是我们家过年世世传承下来的两个习俗。可是,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许多有趣的过年习俗都被时间冲淡了。正因如此,我们才更应该多多参与新年的各种传统活动,从自己开始行动起来,保护好各地春节的风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