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玩出来的产业读后感摘抄

玩出来的产业读后感摘抄

《玩出来的产业》是一本由王志纲著作,海峡出版发行集团/鹭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2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玩出来的产业》读后感(一):旅游也有高深的玩法

王志纲先生判断,中国已进入“吃饱了撑的”时代,旅游消费从“观光”向“休闲”进而向“体验”发展是大势所趋,旅游将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大有可为。

智纲智库的成功案例个个高举高打——以全球视野,准确挖掘各地独一无二的特性,并凝练成一两句话,让人印象深刻,比如三峡的“神州人文志,华夏山河魂”,黄山的“云中仙境新黄山,梦里江南古徽州”,云南的“万绿之宗,彩云之南”,西双版纳的“金三角枢纽,湄公河明珠”,成都的“西部之心,典型中国”。定位有高度,才能抢占制高点。

定位明确后,需要大项目带动才能落地。这些大项目,既要与当地的资源禀赋有密切的关联度,又要挖掘出这个地方最深层次的文化底蕴,还要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并构建合理的商业模式,比如丽江的新城建设、西安的皇城复兴、景德镇的CHINA坊,都是高投入、高产出的项目,只有大手笔,才能带来大回报。

项目成果如何,检验标准是“三老”是否满意。只有政府、企业、百姓三方各得其所,才是成功的项目。比如成都的“五朵金花”,政府整合了当地资源,带动了经济发展,却不用出钱;企业投资可以获得丰厚回报;老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智纲智库的案例有不少值得借鉴的思维方式。比如中国结构不平衡带来机遇,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穷人与富人,需求各不相同,不同的需求中就蕴含着机遇;比如眼界和思路要开阔,要跳出本地、本国看问题,即使是一个小地方,也要有全球眼光;再比如个体行为要顺应大形势,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都很有启发性。

然而,有些观点不能认同或不能理解,比如说高尔夫球场可以是国土整治的一个途径,理由是美国建高尔夫球场对于环境保护有促进作用,而中国没有建高尔夫球场的地方,环境也保护得不好。实际上,环境保护得好不好跟建不建、建什么没关系,而要看经济发展阶段,看政府的导向,看企业的追求,看百姓的素质。

祝愿中国的绿水青山都能成为金山银山,祝愿中国人民都能过上物质和精神都很丰富、心中畅享“诗酒田园”的理想生活。

《玩出来的产业》读后感(二):旅游的前景

这是著名战略策划家王志纲以旅游为开端,讲解休闲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和若干咨询心得。

中国内需有两个战场:一个是启动农村消费,主要由国家开辟;另一战场,很大程度上,就是启动旅游消费,主要由民间参与(五股不容忽视的力量:返乡农民、返乡创业者、本土企业、都市小资、地产商)。

实际上,消费是有不同层次的:吃住行,游购娱,前三个属于吃饱的阶段,后三个属于吃饱了撑的阶段。未来社会最大的消费是什么?就是体验。体验者能够认这个帐,愿意为琴棋书画、为诗酒田园、为文化底蕴埋单,这就是新的时代,主体就是那些吃饱了撑着的人。有了这样的主体才会有相应的客体,它不再只是硬邦邦、冷冰冰的文化遗产,而是一切可以纳入体验并消费的产品。

要想真正发展好体验旅游,关键在于怎样把硬件做成软件,怎样把死物变成活物,怎样把地下的呈现于地上,怎样让历史可以穿越。这是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许多与文物保护政策以及传统观念意识相关联。就像宗教活动需要营造一个庄严肃穆的体验平台,文化审美同样需要一个激扬神思的体验平台。

具体怎么跨界与整合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一招鲜吃遍天,那是不可能的。关键的关键还是在于方法、业态和商业模式。短期逐利地方政府的发展冲动、地产商的短期暴利冲动、经营机构的‘宰客’冲动、甚至原住民的暴富冲动,被民众强大的需求与快速增长的购买力所诱导与激发。这一切,与中国稀缺的旅游环境资源、脆弱的文化传统、敏感的社会秩序,形成了强烈而复杂的冲突。这些给旅游经典的建设、旅游活动的设计、旅游环境的营造以及旅游经营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对政府而言,需要有‘四划’方法。谋划:必须有想法,不能一步到位搞规划。一步到位的规划看起来很美,但未必科学。策划:把自身放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大背景下掂量掂量,找出自身独特的优势,确定好的发展的方向。规划:把战略落实到空间、时间上去,要不然不可能变成现实。计划:政府把目标分解为考核指标,让所有参与者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最后三五年下来,必撑大器。

以三峡为例,说明如果能够打造合适的休闲产品,确保足够的产品能级,就可以在避免对当地资源破坏式开发的同时,吸引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人来消费。三峡旅游,既要有高端的休闲游,但也应该有背包客、特种游、体验游,此外还要有不可或缺的商务游和政务游。新三峡的旅游不再是沿江的一条线,而必须点、线、面相结合,把以前人为条块分割的东西变成一个全局的思路,共同来做大旅游。

成都宽窄巷子就做到了不能挣钱,不能亏钱,食客们还叫好。大寨的最大优势是大寨的政治品牌,关键是把政治品牌转化为经济品牌(多年沉淀下来的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以及品牌转换后的如何扩张。

对企业而言,首先是实力。今天做旅游项目都不是小投入,无论是基础设施的投入,还是一个休闲产品的打造,企业必须有相当的实力,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不断进行大投入;其次是要有能力。消费者品位在不断提高,而打造一个成功的休闲产品光有钱还远远不够,必须懂这个行道,必须有打造精品额能力,在明确了战略方向的同时要有一流的操作能力,包括执行力和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还有就是有心力,主要体现在老板能否为一个项目尽心尽力,能投入多少热情和精力,这也直接关系着项目最终的成败(告庄西双景:缔造成为前所未有的大金三角泰文明之心,成为文化体验、休闲度假、旅游商贸、国际商务、泰生活、时尚繁华六位一体的特色文化旅游综合体)。

人的互动是推动城镇化的核心力量,城市反哺农村才是真正推动新型城镇化的核心。

书中还介绍其参与的其他项目:宗教项目(青龙寺、黄梅五祖寺、中国佛教祖庭白马寺),禅宗将两类极端者(极贫者:寻求某种意念上的帮助;极富者:寻求一种心灵上的安慰)都纳入其中;丽江的悦榕庄;杭州的安缦法云酒店等。

本书立意新颖,见解独到,实例丰富,可读性高。

《玩出来的产业》读后感(三):一本让你透视“旅游”本质的书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约55.4亿人次,同比增长10.76%;收入约人民币5.13万亿元,同比增长12.3%。预计2019年国内旅游人数将超过60亿人次,同比增长9.5%;国内旅游收入人民币5.6万亿元,同比增长10%。

在这样一组数据下,我们能看到旅游的蓬勃发展。那么对于“旅游”而言,其本质是什么呢?通过王志纲老师这本书的书名就能回答这个问题,旅游的本质是“玩”。在这本《玩出来的产业》书中,王志纲老师从三个视角为我们深入剖析了旅游的本质,这三个视角分别是:政府、旅游企业、游客。通过这三个视角王志纲老师告诉我们:

我很喜欢王志纲老师的“找魂”思想,在我看来,这种思想,才是做实事的思想。王志纲老师,作为智纲智库创始人。最开始在社科院从事经济理论研究,后来到了新华社做记者。在94年的时候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民间智库“王志纲工作室”。工作室主要的项目是围绕城市运营、城市新区综合开发、大型住宅及商业不动产项目开发运营和旅游以及休闲产业展开。

在这本《玩出来的产业》 的书中,王志纲老师讲了操盘旅游项目的方法论,然后结合很多案例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玩什么?玩的是内容,要挖掘出内容,核心在于“找魂”。依靠东方式智慧来找魂。

怎么玩?在这本书中,提供了五条玩法。包括:“一枝独秀”、“两场统筹”、“三方满意”、“四度协调”、“五出效益”。

谁来玩?发自内心热爱旅游的人,有完美主义精神的人,能够持续专注的人,有专业经营能力的人。

这些方法论主要是从企业家或者政府的角色,来提供一些方式方法。如果你是作为一名游客,我们能够从这本书里面,再一次回答一个问题“我旅游是为了什么?”

旅游有三个层次,观光、休闲和体验。我们是不是经常会听到有人说,旅游没意思,就是去看人。如果是这样想的话,那估计对旅游还只是停留在观光阶段,在观光阶段就是去看看旅游景点,吃顿饭,住一晚上。不过,到了休闲阶段,需求就有所提升了,在这个阶段要享受生活,要修身养性,比如:自驾游等等。如果再往上走一层,就是体验了,在体验阶段的需求是,对某种文化、某种心灵体验融合。

有一个很现实的情况是什么?不同的旅游层次,是跟经济能力想匹配的。当我们还在解决温饱的阶段时,体验旅游几乎是不太现实的。到了一个地方旅游,还得考虑怎样更省钱的话,那我们就只能观光一下了。哪里还有心情去谈什么体验。

另外,我们需要清楚的一点是,我们现在的旅游已经进入了“体验”阶段,也就是有了“体验”的需求。所以往往觉得旅游没意思的话,那估计很大可能,是没有找到“体验”的感觉。

这本书剩下的核心内容,主要就是各种案例分析。通过这些案例不得不佩服王志纲老师及其工作室所操盘的项目是多么了不起。比如:云南世博会、重庆三峡、成都休闲之都、西安皇城复兴等等。在这些案例里面,一方面王志纲老师,结合“怎么玩?”的方法论进行了解剖,另外一方面,从游客的角度也能透视出这些地方的“魂”,这也能够让我们去这些地方玩的时候,有不一样的体验。比如:到了成都这样的休闲之都,要通过成都的小吃、宽窄巷子、火锅、盖碗茶这些来体验到成都的休闲。

最后再来总结一下,政府、企业、旅游爱好者都能够在《玩出来的产业》找到与之共鸣的地方,找到“怎么做?”、“玩什么?”。因此,这本书既是一本旅游操盘指南也是一本旅游导游手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