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冻花读后感100字

冻花读后感100字

《冻花》是一本由(日)齐木香津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248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013-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冻花》读后感(一):记忆中的冻花

这已经是我还在读高中时读过的作品了,是里面的一个个细节连接而成的悲剧令我记忆尤深的。

“优雅完美”的长女百合,性格有些吵闹的二女梨花还有三女柚香,三个性格迥异的人是一家的三姐妹。她们被外人称赞羡慕着,直到警察的到来,宣布了二女的死亡和长姐的罪行。

被藏在阴暗角落里的“日记本”,是一切痛苦的“根源”,如果没有因为好奇心而去发现它,那么梨花也就不会死去,百合依旧能把自己的痛苦不满隐藏在纸页中。一家人还可以维持着表面上的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没有如果。

文中似乎让三女承担了一个“侦探”的重任,将一个看似平常的杀人案件一点点的抽丝剥茧,一次次将之前以为的真相全部推翻……将一个令人唾弃的杀人凶手的经历全部展现在眼前。这是一件很残忍的事,是对依赖姐姐的柚香,还是对正在监狱中精神煎熬的百合,或是在车上默默落泪的父亲和本就患有抑郁症的母亲。

这一切不是没有原因的,一切的恶和救赎都在日记本里。最后通过日记本传达给你柚香,百合最疼爱的妹妹。那么她唯一不愿被知道恶的女孩,最开始日记中恶毒的话语是多么的伤害柚香,答案渐渐揭晓时真正被伤害的人是令人疼惜的百合。她不是突然而来的被伤害,而是一点点被一个个生活中的大事小事,被她周围的人,被她自己伤害了个透彻。

这其中的故事情节,走向脉络,细节处理,在我看来绝对是一部值得一看值得深读的小说。百合是值得去爱的女人,她绝不是自己所说的不可饶恕。

《冻花》读后感(二):家人的相处模式

《冻花》是一本不像推理,更像家庭情理剧的小说。没有真凶的逆转,有的是大姐成为弑妹凶手的沉重“理由”。

本书的编辑手记里,将这本小说推荐给几类人看,其中一类便是独生子女。尽管家里没有三姐妹,但身为独生女的我,还是很容易从故事中的三姐妹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大姐不得已在外人面前展现的“好孩子”典范、二姐的活泼开朗口无遮拦,以及小妹的天真爱撒娇。或许正因为是独生女,才让父母将各种期望集中在了唯一的孩子身上,因此就算独生子(女)看这本小说,相信也不会感觉到任何的隔阂感。

不论是多子女家庭还是独生子女家庭,如何与家人的相处都是一大学问。正因为是家人,有时说话或行为更有可能成为无心之失,导致和自己最亲的人心理失衡;正因为是家人,才更有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家人之间,有时很像两只相爱的刺猬,想紧紧拥抱,姿态却无法随心所欲,否则,很容易将彼此刺到鲜血淋漓。

虽然是独生女,但笔者有两个关系很好的表姐,整个家族正好三个女儿,和小说中一样。大姐正巧和故事中的姐姐那样,学生时代起便是全天下学生的典范。别人的父母唠叨的“别人家的孩子”,到我家就成了“我家的表姐”。无需父母管束,每天自觉学习到深夜(当然我也会熬夜,只不过是为了看漫画)、保送重点高中、保送重点大学、拿全额奖学金(当然我也能考上大学,虽然是一本的吊车尾)……家有长姐如此,下面的妹妹们只有望尘莫及、混吃等死的份,一直到自己都工作了,笔者还如此坚信:我的长姐是个奇才,那些我早就还给老师的知识,她绝对还能倒背如流。直到上次家庭聚会,兄弟姐妹们玩着三国杀,不知怎的聊到了高中物理,说到牛顿第一定律,现在的笔者只能嘻嘻哈哈的说出“就是我打你一耳光,你的脸和我的手掌其实一样疼啦”这种不知深浅的话来,我那已成人母的长姐,竟然回了我一句“原来是这样额,都不记得了”。不会吧,她都忘了?!当时笔者真有种长姐走下了神坛、成为一个更可亲的姐姐的赶脚。

絮絮叨叨写了一堆,这篇根本不像书评而变成发散性感想了。不过,也许这才是家人之间的相处模式吧:没有神、只有人,不是外人,而是比外人更能亲近的一群人。

《冻花》读后感(三):真実はいつもひとつ

刚看《冻花》的时候,一开头就被一个几乎完美的大姐杀了自己最心爱的妹妹,而且还自首的案件报道给吸引了,不寻常的背后肯定另有玄机,据说这还是一本“令人潸然泪下的推理小说”,那凶手一定另有其人,而姐姐定是为了某人而甘心入狱。于是,抱着“真実はいつもひとつ”的心态细细读完了这本书,结果有点失望,姐姐依旧是凶手,完全没有看《名侦探柯南》的出乎意料之感。但从人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却是非常的发人深思。

《冻花》全书讲述的是一个美丽温柔体贴的大姐百合因为漂亮活泼开朗的二姐梨花偷看了其日记,触犯了她脆弱心理领地,还言语威胁,导致大姐百合心理崩溃,对二姐梨花使出了一击必杀,然后投案自首,最后小妹柚香为求事件的真相,四处找寻蛛丝马迹,无意中发现百合的日记,慢慢地挖掘出大姐杀害二姐真相的故事。虽然杀人动机有点匪夷所思,而且还很偶然,但根据百合平时的为人处世和周围的人对她的评价来看,倒也觉得其实是必然。

任何一个个体,都存在着“好”与“坏”两方面的因素,而且还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问题在理论上好说,但在生活中,恐怕就不那么容易说得非常清楚。因为“好”与“坏”在人身上本身就是个复杂的概念。就拿百合来说吧,刚开始,她为了讨得大家的喜欢,总是努力扮演符合社会的各种角色,未曾想却总是受挫,一直处于被压抑的状态。直到那一天,先是女同事给她留纸条骂她,再加上妹妹梨花那样言语威胁,内心世界轰然坍塌,“恶”被释放了出来,就很快呈几何级数增长,或者说是完全处于自动生成的状态。心理学上把这个称之为“机能自主”,最后导致百合被操控、被驱使,欲罢不能,才对梨花痛下杀手。

但为什么27年来都没人发现百合的这种极端心理状态,还都觉得她很完美了?因为百合想要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所以总是尽力的讨好别人,甚至可以委屈自己做出一定的自我约束,而且还做得非常好。因此,她身边的人都很难看到她“恶”的一面,就连其从小生活在一起的小妹柚香,也一直认为百合是一个完美的大姐,未曾想到她会因苦闷而失去自我。

说到底,百合完全就是一个悲剧。过于追求完美,又忽略了与他人多沟通、诉说自己心中的苦闷,从而注定了她悲剧的人生……还记得曾看过一本书上说每当有凶杀案发生时,首先调查的就是死者最亲近的人,因为据统计,70%的凶杀案凶手都是伴侣或者家人。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探讨。

《冻花》读后感(四):最熟悉的陌生人

我们每个人的身边,都围绕着或多或少至亲至爱的亲人。但是很多时候,伤害自己最深的,也很可能就是这些亲人。这样的痛,是刻在心里一辈子的疼,永远也无法抹去的伤痕。动辄,就会撕裂开来流出殷红的鲜血,令人触目惊心不忍卒读。

就像日本新秀作家齐木香津的长篇推理小说《冻花》中说的那样:你最熟悉的,无疑是家人;你最陌生的,或许就是家人。你,真的了解你身边至亲至爱的人吗?表面和谐的背后,其实掩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甚至是不可告人的秘密。

“我杀了我妹妹!”说这话的是家中大姐百合,远近公认的职场美女,在一家广告公司上班,一个太过完美几乎没有瑕疵的女子。她口中的妹妹,是家中老二梨花,在一家百货公司的珠宝专柜做销售,性格活泼容貌美丽,备受男生欢迎和青睐。用家中老三柚香朋友们的话来说:“柚香的两位姐姐,长得都超正点耶。”可就是这两位不折不扣的大美女,一个命丧九泉,一个沦为杀人犯。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姐姐杀死了妹妹?难道起因真是梨花摔了百合心爱的布娃娃吗?倒也不至于啊,一个27岁,一个25岁,不会这么幼稚的吧!无动机杀人案,媒体这样揣测年轻人的失控情绪,怒上心头,痛下杀手,百合用一把沉重的熨斗砸向梨花的后脑勺。

大姐冻结的真相,二姐冻结的人生,三妹要如何才能解开这个谜团,查个水落石出?

邮箱,博客,朋友,交际圈子……为了找出大姐杀死二姐犯罪的真实动机,柚香可谓是煞费苦心。在经过千辛万苦地调查之后,越来越多的秘密如河面上浮起的葫芦,冒出无数个。而每一个承载的秘密,都令人咋舌和震惊。那个关于布娃娃、关于写信、关于成长中烦恼的秘密……原来,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两个一模一样的自己在打架,一个是正义的化身,一个是邪恶的代表,难解难分不分上下。

写信游戏,交换日记,霞妹妹……熨斗砸向梨花后脑勺的时候,世界上的恶之花绽放,悲剧发生了。自责得恨不能揪掉自己脑袋的百合自言自语,“就让我遁入这黑暗的深渊,光明请不要笼罩我,希望请避开我,我是这世上唯一的恶之花,让我去到属于我的地方。”人心难测,谁能料到事情的结局令人嘘唏。这些不愉快的记忆,如氤氲的臭气,飘荡的雾霾,把美一次次撕碎给人看。

谜底层层解开,这样的推理过程和意想不到的结局,令读者潸然泪下。是亲情抹杀了一家人的相亲相爱,也是亲情弥合了一家人的伤痕和苦痛。柚香在文章结尾说,“我们姐妹三个当中无论是谁走失,另外两个都会找到她,把她带回家。”这一次,柚香答应大姐百合,一定会握住她的手。

窗外,已是朔风阵阵,雪花飞扬。

幸好小说的结尾,留给这个寒冷的冬季一丝丝温暖和念想。

《冻花》读后感(五):我会握住你的手

家人是什么?我们自认为对他们再熟悉不过了,可事实上呢?我们真的了解他们吗?知道他们有什么烦恼和顾虑吗?尤其处在当今这样快节奏的社会,由于我们的疏忽和应接不暇,家人已经慢慢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实属悲哀。

《冻花》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姐妹情深的故事,可一切却是以一个匪夷所思、让人深感悲痛的结局开始的。为什么无敌三姐妹之间会发生这样惨痛的悲剧,小妹妹决心揭开谜底,读者也一定绞尽脑汁想知道答案。作者用倒叙的手法,以大姐的日记为主线,借小妹的追查,抽丝剥茧,让读者一点点了解大姐一路来的无奈、挣扎、反抗与艰辛。一切都机缘巧合地凑到了一起,在合力作用下,最终酿成了这一出悲剧。

作者在书中借助日记的方式,将大姐的心理表现得真实深刻,让读者在越来越接近真相的同时也越来越理解和同情这个“杀人凶手”。我一口气读完这本书,因为实在是太渴望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一幕惨剧。越往下读,越是觉得胸口堵得慌,在含泪翻过最后一页合上书的时候,心中已满是惋惜和懊恼。如果在大姐慢慢偏离的路上,多得到一些家人的关心,哪怕一次也好,让她能对着活生生的人倾倒积聚在心中已久的苦水,撕去“乖女孩”标签、毫无压抑地吐露,获得多一些的正面指引,那么或许,又将是另一番结局了吧。

我想书中的故事是家庭和社会现象极致的表现,但是作者想要指出的家庭沟通与关爱的问题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如今加班工作已经司空见惯,这势必造成在家里与家人为伴的时间和精力大大减少。我一个朋友曾经笑着跟我说,她每天9点到家,11点半睡觉,她先生每天在她还没醒的时候就出门上班了,“我们两个人能在都清醒的时候看到对方的时间就只有短短两个半小时!”虽然她是用开玩笑的语气说的,但是却能感受到玩笑话背后的无奈。每天忙着工作,回到家已经筋疲力尽,再无说话欲望,相顾无言、倒头便睡,这可能就是多数家庭的真实写照。

给你的家人多一些时间吧,停下来关心他们一下,问问最近有什么烦心事、有什么计划,给他们一个喘息和倾诉的机会。你整天一副忙忙碌碌、闲人勿近的样子,家人如何开得了口。你用自以为好的方式爱他们,是否想过他们真的喜欢这样的方式吗?也许对他们来说,为他们停下手边的事认真倾听、一句感同身受的安慰,已经足够了。

在认识一个人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犯先入为主的错误,因此我们更加不应该带着这种具有误导性和欺骗性的预期来对待家人。这在无形中会给家人带来压力,渐渐地,他们会被这种预期所框住,迷失自我,就像书中的大姐那样,做不回真正的自己了。

虽然我没有兄弟姐妹,但是书中的这种感人至深的手足情撼动了我,书的尾声部分小妹写给大姐的那封信让我们从整部有些压抑的作品中看到了充满希望的前路,造成的损失已经无法挽回,可生活还要继续,每个人都是带着各自的创伤继续前行,让我们握住对方的手,不再彷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