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螳螂》读后感锦集

《中国螳螂》读后感锦集

《中国螳螂》是一本由朱笑愚 / 吴超 / 袁勤著作,西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8.00元,页数:33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螳螂》读后感(一):有爱才能写出好科普

哪个男孩子不想拥有一只自己的螳螂呢?

螳螂是昆虫纲螳螂目的动物的总称,我们北方常见的大多是翠绿色或者褐色,由于其独特的体型及其休息时特殊的姿势而深受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

犹记得儿童时代,经常穿行在山间田野捕捉蚂蚱,而如果发现了螳螂则会顺便捕捉之。和栖息在草丛里的蚂蚱不同,螳螂一般藏身在花生茎叶间或者山林树木之上,加之自身有拟态的特性,非常不容易被发现。但即使发现了螳螂,也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捉住的,看着它挥舞着两把大刀总让我会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螳螂一般体型修长且攻击范围几乎可以覆盖360°,一不小心就会被其锋利的大刀所伤。不过那些被螳螂刀夹住的痛苦也和兴奋地奔跑在田野间的身影一起留在了童年的回忆里,同时留住的还有螳螂因为内脏清洗不彻底而带来的那股酸酸的味道。

这本书大体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螳螂在中国文化中的形象。作者考究了“螳螂”之名的由来,解释了“螳臂当车”和“一叶障目”的原因,解释了螳螂的“弑夫”行为,介绍了中国螳螂拳的发展,并详细介绍了螳螂的卵鞘——它那多孔隙却又紧实的结构曾勾起我的好奇。第二部分是螳螂的分类学研究,这一部分是本书的重点,作者提供了大量精美的微距照片,既有整体的体型特征,又有局部的特征特写,而且涵盖了雌雄性、若虫、成虫和卵鞘等,而对每一种螳螂也都标注了中英文名称、体长、产地和分布范围等,想要知道一种螳螂的分类和学名只要“按图索骥”即可。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螳螂饲养的一些要点,并由此延伸到宠物贸易、野放和物种入侵等相关问题,并增加介绍了10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国外观赏品种。

本书定位是一本较为严谨的科普图书,主要面向对螳螂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所以书中没有特别艰深的生物学理论,语言也比较平易有趣,最重要的是在作者的行文和内容中可以感受到他对螳螂研究的深深的爱,我觉得这是最为难能可贵的。毕竟现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多科普书籍出现的目的要不是为了完成既定任务要不就是为了在履历上增加一项内容而已。

如果您也对螳螂感兴趣,这本书绝对适合入手,不过可惜的是,这本书市面上已经绝版。

《中国螳螂》读后感(二):朱笑愚:还原生物图鉴应有的样子

我和我的同伴们是一群对于自然之物有执着爱好的人。

虽然我们各有偏爱,有人偏好用影像去记录,有人偏向标本与分类研究,而我是典型的饲养控,如果不能把一个物种饲养繁殖出来,我吃饭不香,睡觉可能都不会踏实。

如果没有这样的坚持,就不会有《中国螳螂》这本书。

我们之所以要做这样一本书,首先可能是自我表达的需求,希望别人看到和理解我们所做的事情,而另外一方面,作为“先行者”,我们有这样的一种责任感。

我受到台湾、日本和欧美的昆虫文化与宠物文化的熏陶,了解得越来越多,就知道差距有多大。这种差距不是靠我们这一代可以填补的。如果没有好的中文出版物,很多对生物感兴趣的年轻人在起步阶段就会受到语言的限制,我们的群众基础还将会远远落后于人。我们可以坐着感叹国外的氛围多么好,爱好者的群体有多么大,或者我们可以尽自己的力量去有所改变,用文化去启蒙。

《中国螳螂》就是为了改变的一步。

一部好的文化作品,应当是放之世界皆准的。换而言之,不会受到语言种类的限制。当《中国螳螂》在国外受到众多好评之时,这部作品在许多方面可以和欧美一流的科普出版物比肩的时候,我在中国却听到这样的声音,而且言之凿凿:种类太单一(言下之意,只有螳螂,怎么没有别的虫子),书太专业,没有读者群体云云。对这样的评论,我不能只是一笑置之。《中国螳螂》是一本属于博物学范畴的,以介绍一类昆虫的科普书。

博物学本身是一门经久不衰的科学,因为它植根于人们对于大自然的好奇心,对于未知之物的求知欲,而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是非功利性的。

是不是非功利性的知识在一个功利的社会之中这样难以生存?《中国螳螂》是一块试金石。他的读者群体在中国有多大?大家都知道中国人不爱读书,除了学生还在为了升学去读书,成年人普遍接受快餐文化,无需思考,一笑了之。又多少人有闲暇而沉淀下来,看一本完全描述昆虫生活的书籍?又有多少人会去收藏这些生物类的图鉴?

我的读者将这本书带去了英国,他的房东女儿才5岁,都会兴趣盎然地翻着书中图片,请教书里面说了什么。一本美丽的生物书,可以打动每一个无暇的心。

很多人都不满国内的科普出版物,首先是科学性欠妥,编著者本身都不求甚解,其次是把科普低幼化,好像科普的对象只有中小学生,好像不弱智,小朋友就看不懂一样。

没有原创性的文化作品是最大弊病,法布尔的《昆虫记》被一印再印,再再印,只因为没有版税。出版界一直是急功近利,从日本、台湾引进自然类的图书,对于本来有限的科普图书市场也是一种冲击,这些做法都无益于鼓励我们自己的科普写作。文化导向决定了我们下一代是什么样的人,不应该是任由别人摆布而随波准流,所以我们会坚持自己的风格与主张,用踏实的工作和严谨的写作,为了那些同好们阅读到新知,也为了有朝一日,我们有自己的展会,将这种博物学文化作为主流文化一种而为人所知。

作为昆虫研究者,他们能体会到书的价值;作为在野外观察过螳螂,饲养过螳螂的人,他们会体会书中呈现的长期付出的心血;而对摄影和艺术有所感悟的人,他们应该能体会到这本书所呈现大自然的美也是我们对于美的不懈追求。

生物图鉴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对于那些叶公好龙的人们来说,应该先仔细看看龙长什么样子。

《中国螳螂》读后感(三):这本书的价值难以估量

我拿着一本如此厚重而又不贵的书(译者注:折合20欧)- 这本书全部由中文写作,因而如果没有谷歌在线翻译的帮助,我一个字儿也看不懂。尽管如此,我迫不及待地等着这本书的出版,第一时间预定了一本,然后一天天盘算着日期,等待邮政将书送达,直到书最终到手。因为,这本书是自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有关螳螂的研究开始以来,最为美丽的一本关于螳螂的书籍。

《中国螳螂》是一本非同寻常的书(虽然书中有一些学术的内容),但这本书主要由昆虫爱好者写著,书中千余张在野外和室内的拍摄的螳螂图片,也是由中国的一些微距摄影爱好者所提供。书中的图片质量接近世界最好的微距作品。在Julur.com网站上,可以找到一些关于本书的图片背后的故事和一些图片的相关介绍。(译者注:书中图片部分注明了拍摄者,没有注明的均由作者自己所拍摄。)

当然此书并不是一本仅仅限于图片的影集。书的开头以非常吸引人而具原创性的介绍了一系列关于螳螂的知识。第一部分:螳螂生物学与中国文化。这部分包括了螳螂中文名称的由来、螳螂形态学和行为学:繁殖习性、天敌、寄生物等,螳螂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以及中国功夫--螳螂拳,还有螳螂卵鞘在中医药中的作用。在书中,作者还发表了一些有趣的观点关于螳螂拟态对于周围环境的适应,也解释了包括蜕皮过程、颜色变化、肢体再生和雌螳螂交配中吃掉雄性的行为。

第二部分,螳螂分类学研究,占据了书中大部分篇幅。开篇讲述了螳螂在昆虫中的分类地位,化石研究,以及螳螂在中国的分类研究历史。然后,是到属级的检索表,其中提供一部分关于科,亚科,属的描述,以及标示了异名。这部分作者基本遵从了德国人Ehrmann和Roy 2002年关于螳螂的分类整理工作,并稍作了调整。书中提供了大量图片信息,大部分种类的雌雄性标本、卵鞘、若虫和成虫的生态照片,几乎涵盖了所有记载分布于中国的螳螂属,共计45属100余种类。每个螳螂种类的体长数据、模式产地、分布范围和海拔信息,以及一些螳螂种类喜好的植被类型,还有关于螳螂生物学和繁殖的信息等有趣的内容。

最后一部分,螳螂的观察与饲养。书中围绕这个主题讨论了许多内容,包括宠物贸易的一些情况,呼吁抵制野生动物贸易,预防因随意放生而导致一些物种入侵的问题。介绍了另类宠物文化发展,世界范围人们将螳螂作为宠物来饲养的一些原因。螳螂饲养概要,详细介绍了饲养螳螂所需的各种条件:饲养容器制作、饲料昆虫饲养、疾病问题、繁殖螳螂等等信息。书中又介绍了10种在螳螂爱好者间流传的具有代表性的国外观赏种类。最后,介绍了螳螂标本的制作和保存方法。

这本书的价值难以估量。虽然中国有非常丰富的螳螂物种资源,而由于采集的困难,法律管制标本输出,中文的科学文献也不容易获取等等原因,西方的螳螂爱好者和研究人员都对中国的螳螂种类十分陌生。 1993年出版《中国螳螂目分类概要》(王天齐)印刷量十分有限,而其中只有分类学特征描述,以及十分粗糙的手绘图。因此,这本《中国螳螂》是第一次对于中国的螳螂种类从形态学上的全面介绍,螳螂物种的多样性以全彩图的方式呈现给中国以及西方的读者。作者为此书付出的如此巨大的工作量实在令人惊骇。就像这本书的序言中,作者提到的:他不希望这仅仅是一本介绍死物的书,而希望通过书中详尽的介绍和生态图片,呈现一种生命的多样性,一种生命的在自然界中的乐章。作者为此书亲自奔波于野外收集样本,几乎走遍中国,饲养繁殖的螳螂品种也多达70余种,同时饲养的数量多达百计。最终,才能在书中呈现如此多的关于螳螂的生物学、物候学和行为学的记录和数据。

尽管此书的作者没有把这本书定位于分类学专著,然而还是在此书中订正了许多存在疑问的种类,包括一些由过去学者发表的异名。与此同时,他们避免了重蹈覆辙,将一些鉴定方面有疑问的种类定为sp.(未定种类),而不是仓促发表成新种。此外,增加了许多种类的信息,有一些种类,甚至是属在书中第一次被描述清楚,因为过去的描述过于简单而无法想像他们是什么样子的。这本书包含了亚洲的螳螂区系,有许多非常受欢迎的种类正是在此发源,所以这本书对于饲养螳螂的人来说,都是很有用的,即使他们并不是对中国的种类特别感兴趣。

任何大师之作,也都是存在瑕疵的。这本书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缺少英文的说明。只有学名,一些专业名词给予了英文。其二,这本书对于用来鉴定种类的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主要是没有给予一些种类的雄性外生殖器特征。有些种类仅凭外部形态图片都是难以区分的。虽然许多种类给予了前足的特征图片,但是作者并没有说明,哪些特征是应该注意可以用于鉴别。虽然作者饲养了大量的螳螂,但是在书中也没有列出一些种类前翅花纹和头部特征的变化范围。没有给予雄性生殖器特征和给予一些特征的变化,这些大大削弱了这本书的科学价值。以上这些问题虽然很明显,但是没有因此降低此书的价值。(译者注:我们推出中文版《中国螳螂》的时候,并没有把它定位于一本科学专著,而是作为一本原创的严谨的科普作品,受众设定为中文读者。没有给予很多研究方面的艰深内容,也是考虑到大多数读者是否需要。目前我们正在推进的《中国螳螂》英文版本,将包括更多的种类形态和分子方面的研究,更为专业内容,满足国外读者们的需求。)

综上所述,我推荐《中国螳螂》这本书给那些对于亚洲东南部的螳螂感兴趣的人们。如果你不介意扫描书的每一页,然后用自动翻译的软件帮助阅读,这本书是必须要有的。这本书填补了我们对于螳螂认知的许多空白,对于那些想要靠自己团队合作出版书的人们而言,也是一个很好的激励!

发表于 世界螳螂论坛会刊 2013年 10月

by Evgeny Shcherbakov(俄罗斯螳螂爱好者-研究者)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