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交错卢森堡》影评100字

《交错卢森堡》影评100字

《交错卢森堡》是一部由安东尼奥·卢基奇执导,Amil Nasirov / Ramil Nasirov / Lyudmyla Sachenko主演的一部喜剧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交错卢森堡》影评(一):这才是有温度的好片。

真实,写实,现实。不是完美,也有瑕疵,但不妨碍他成为好片。

双胞胎兄弟,性格迥异。生活在一起,有亲情,有摩擦。每个人物有优点,有缺点。真实又可爱。背景是现代生活。有黑色幽默,有嘲讽,有逗逼,还有温情。导演和编剧一定是洞察了生活,洞察了人性。

那时候乌俄还没有战争。

幺蛾赶紧停止战争。和平是多美好啊。

《交错卢森堡》影评(二):第一次看乌克兰的电影

语言思维不习惯,观念与我有冲突,没有很大共鸣。但作为电影拍的很有意思。镜头语言,最深刻的那个运用推拉,以为是特写,其实是老远放大的,再缩小变远景,好玩。各种耍你的叙述,以为戴金表很老钱的大胖子,实际开的破烂老爷车。开头兄弟俩背道而行的对比最有趣,开始还以为是一个人在生活里有两面。叶子的伏笔,开头到结尾很完整。用文身揭示真相,真正见到父亲却没有一句话,很妙的情节。本来觉得主角很混蛋,看到后来我也会开始理解,被导演洗脑了,这也是精明人。 导演很会讲故事,虽然中途停了一段看不下去,看完了却忘不掉,越想觉得越妙。和东亚和欧美电影不一样,要多看看不同地方的人怎么拍片子,电影是有多样性才有趣味的。 结尾的台词很喜欢:物体越轻,就越难判断它会在哪里着陆,很长一段时间,不可预知的,它的方向不断变化,就好像它选择了要降落的地方。另一方面,重物很快会掉下来,你总是知道它会在哪里着陆。难怪他们说:“苹果从来不会活在离树很远的地方。”然而,没有人说:“羽毛从来没有落在远离鸟的地方。”如果我们考虑到人的生命是有重量的,那么我们跌倒的方式就不一样了。但一个人越“轻”,就越难猜测他们最终会在哪里结束,风会把他们带到哪里。也许在他们家附近,也许在太空深处,也许一直到卢森堡。 也很喜欢这一段情节:讲诉这一段话的时候,主角在桥上喝酒,大巴士来来往往,经过了后主角不见了,只剩桥桩上酒瓶,你以为他被巴士带走了,羽毛一样和风离开了,这时他从桥桩下直起身,用脚把发现的两半心形陶瓷踢拢合在一起,接着他在加油站偶遇父亲。

《交错卢森堡》影评(三):一部温情而克制的喜剧

不是国内近年主流的喜剧片样式,它没有刻意讨好观众,笑点是合理的,就像生活里随机出现的幽默一样自然,不刻意,难得的高级。

剧情主线是两个缺乏父爱的双胞胎兄弟因为不同缘故一起去找爸爸的故事,爸爸的具体情况没有交代,但是从故事的简要交代大概是个黑社会,给家里添了很多麻烦的那种。所以得知父亲病危,哥哥和妈妈的反应都是不要去找他,避免拖累。但最终哥哥还是带着弟弟出发去卢森堡找爸爸了。哥哥是个警察,是个好青年,被爱惹事的弟弟拖累无法升职,被妻子瞧不起,他决定陪弟弟去找生命垂危的爸爸只想把他骗出境,避免弟弟被抓去坐牢,如果弟弟没有再入境他就不存在罪犯家属了,而弟弟的动机相对单纯,只是想去找到那个小时候在他心里很伟岸的爸爸,重温幸福的童年时光。

父亲当然是没有找到的,停尸房里的白胡子老头不是他们的爸爸,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对此表示抱歉决定请他们吃饭。弟弟此时无意接了哥哥的电话明白了他计划抛弃自己的打算,默默出走了。

哥哥一个人开着车回去,路过边境加油站看到了老年员工手上的纹身,认出了这才是他们的父亲。这里呼应了前面大块头给弟弟的线索,只是弟弟当时不肯当真。哥哥坐在车里眼看着父亲给他擦车窗,眼睛一点点湿润了,等到父亲走向店门口捡烟盒看里面有没有烟,哥哥用手揉了下眼睛,然后踩着油门开走了。一言不发,也没有十八线演员的吹胡子瞪眼,除了湿润的眼眶几乎找不到面部表情的变化,但是就能让观众产生共情。

最后哥哥揉碎了十几二十年前弟弟珍藏在磁带盒里的树叶,也一并揉碎了父子三人曾经的旧时光。

电影的结尾不是happy ending,是温情脉脉的,从我的感受看更像是一种和解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