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红色天空》经典影评集

《红色天空》经典影评集

《红色天空》是一部由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执导,葆拉·贝尔 / 马蒂亚斯·勃兰特 / 托马斯·舒伯特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 / 同性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红色天空》影评(一):青年作家成长史

莱昂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他身上混合了各种特质,而这些特质又常常显得格格不入。从表面上看,他有点势利,认为自己的作家身份让他对世界有更多的了解。然而,在这一表象之下却隐藏着更深层次的真相:他暗地里渴望加入别人的欢乐行列,但一丝嫉妒却让他望而却步。

在外表的自信中,莱昂隐藏着自大的一面,他深信自己在智力上的优势。然而,任何针对他的批评都会击碎他脆弱的自尊心,导致他发脾气。他就像一个没有经历过重大生活变故的孩子,在自信和内心动荡之间摇摆不定。

虽然他渴望得到娜佳的爱,但他似乎无意中破坏了任何接近她的机会。他一次又一次地搞砸了与她建立更深层次联系的每一个机会。难怪朋友们的惨死成为他成长的关键转折点。起初,我无法想象他应该有一个幸福的结局,但仔细想想,我发现他和其他人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并没有什么不同--寻求他人的认可,但又不知道如何获得认可

《红色天空》影评(二):一些乱七八糟想法的私人记录

这部电影整体的色调偏暗,大量静态的镜头,背景音乐使用很克制,透露着一种阴郁的情绪,甚至在岔路口分别那个场景会让人有一种看恐怖片的感觉。而一直被提到的火灾以及时不时出现的直升机,也时刻提醒观众灾难的发生。

故事本身讲述了四个年轻人在度假屋发生的情感纠葛。而追随让人难以忽视的元素以及电影整体的质感,让我想要探究电影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结合导演的访谈,我做出如下解读:

首先说说男主,顺着导演访谈的思路,我觉得男主应该象征当下的德国年轻人,这一代的年轻人受过良好的教育,不再像祖辈一般务实,期待于能在优雅的工作中受到赏识。他们被焦虑囚禁在工作的牢笼之中,虽然事实上只是在低效的自我消耗,他们隔绝了一种寻求快乐的本性。他们关注自我而不再关心周遭。他们对一切表达不满以找寻一种解脱。

其次是女主角,她受过良好的教育,但她从不谈论工作,她招待陌生的邻居们用餐,她甚至还在市中心卖冰淇淋。她关心体察周围的人,她似乎就是男主角的对立面。

男主的基友,似乎是一种超脱般的存在,他享受生活,从中汲取灵感。他爱周围的人,并愿意为之而牺牲。他更像是一个理想般的存在。

基于这种分析,我认为导演借助这个本身很简单甚至有点令人无语的故事,实际上是在反映他对社会的一些思考,对年轻人,以及那个似乎很遥远实则近在咫尺的“灾难”,它可能是人类活动所引发的自然灾难,抑或是一种社会灾难。在这种背景下的不同人群,会如何的表现。至于结尾,我觉得导演并没能给出一个答案,一个模糊的处理让这一切介于虚实之间。这似乎是一种高明的手法,把思考的权利交给观众。

总的来说,作品也许想要表达些什么,但是表层故事的处理又过于粗糙。

《红色天空》影评(三):灾难、焦虑与艺术的本源

这部片子对我来说是如此私人,以致我一时不知该如何评价。佩措尔德这次把电影的场景设置在了远离城市的海滨小城,离开了使他之前电影风格赖以存在的都市背景,这次的《红色天空》回归了一种未经修饰的自然和现实主义。

影片一开始佩措尔德便寥寥几笔精准描摹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好友形象。在对人物的洞察方面,佩措尔德的技术无疑是精湛的。故事随后伴着周遭环境的恶化开始滑落,佩措尔德成功地将二位主角的宿命完美嵌入了这个有关艺术、爱欲、生命的诗意神话中。

Felix适应和社交能力极强,对现实环境有绝佳的感知能力,轻而易举地通过冒失可爱的行为获得陌生人的好感和信任。而Leon则是个平庸的稚嫩小说家。我不愿形容这个角色是毫无才华,因为佩措尔德还是仁厚地给予了这个角色作为一个小说家所应具备的基本才能。出人意料的是,我却能和这位绝大多数情况下不识风趣,甚至遭人鄙夷的角色产生更多共情。我能清晰地意识到自己与这位角色之间的的共性。无处释放的激情和敏感、桀骜不驯但才疏学浅、擅长洞见却也习惯抽离,都是我们远离合群与享乐的说辞。

Felix应该是一个enfp。他面对现实中的挑战呈现出的是机敏和勇敢,这与男主Leon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照。然而,这种勇敢似乎也暗示了某种宿命,与整部电影中后期的神秘主义气质暗合。这种宿命感从影片一开头,二人因为汽车抛锚而险些流落森林时,就已经初显。Felix享受海滨度假给他带来的无限灵感,也擅长从周遭汲取养分。他相信经验中的真理,沉迷进入各种新鲜的遭遇,不受单一的目标所驱使,却能在意外经验中获得不可预知的理念与灵感。他的直觉更多是向外的、扩张的、但似乎也是自我毁灭式的,与周遭恶化的环境呼应。

这种客观世界的恶化,在导演的镜头下,似乎根植于一种神秘主义的东西。这种东西贯穿全片,平静稀松的海滨度假之中暗藏炙热的情感。

佩措尔德通过火精灵Nidja将这种情感附身到了Leon的身上。Leon似乎是一个典型的intj角色。对未来的焦虑贯穿了Leon的这次旅行。然而在当下,他习惯于扮演一个抽离的角色,排斥去做任何将自己融入周遭的事情,即使不惜陷入人际关系的尴尬境地。演员的精湛表演也给这个沮丧的角色多少增添了些许幽默与忧郁的气质。在整个故事的发展中,Leon的状态似乎通灵般地能与环境的变化媾和,这种变化在主角的潜意识中植根蔓延。

随着森林大火的趋近,红色天空在降临,灰烬在下沉,山火在蔓延。 电影的氛围也急转直下。Leon和外部世界的关系开始出现裂痕以致难以控制。他的劣势功能Se使他对现实混沌的感知和应对能力非常弱。在面对巨大不确定性时,他甚至完全丧失行动能力,无法做出有效的判断和反应。与之相伴的是对理解当下的无能与恐惧。如Nidja所说:you can’t notice everything around you。这对于一个梦想成为一流小说家的青年人来说无疑是致命的。一系列对Leon这个角色精准的刻画与观察,不难使人怀疑,导演本人作为艺术创作者是否也遭遇过类似的境遇,甚至具有和Leon底层相通的人格特质。

对几位主要角色之间的关系细微剖析,能看出导演对探讨艺术本源的兴趣。艺术从何而来?艺术家呈现的究竟是什么呢?为什么Leon的作品始终不受待见呢?导演充当上帝借助自然给予了他的角色以惩罚和救赎,不禁使人猜测他本人对于创作过程、创作者和被创作者之间关系的理解。

Nidja成为Felix的创作对象,而Felix伊卡洛斯坠落式的消逝最终成为了Leon笔下庞贝古城的隽永。Leon摆脱了惯常性而进入作品所开启出来的东西之中;从而使得本质置身于存在者的真理中时,一个作品才是现实的作品。

由此,真理自行设置入作品,真理在艺术中显现自身,而艺术创作者也顺势成为了真理的去蔽之人。这是我对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理论的一些理解。

整个电影最令人惊叹的,是贯穿全片的焦虑感的外化,如山火蔓延一般,推动着情节的发展。Nidja作为火精灵施展巫术,Leon内心的情绪也随之从理念世界外化到了客观世界,推动着他一步步从疑惑、厌恶发展到了嫉妒、崩坏与毁灭。而最妙的处理是佩措尔德几乎不让观众看到火焰本体,似在暗示一种自然灾害的不可预测,也在凸显蔓延的潜意识和主角一种本体论的焦虑。同时,这种刻意的omission也代表了一种对真理的遮蔽。在故事终局,主角的觉醒时刻,生活的真谛通过感性的方式被艺术作品揭露出来,真理被去蔽。

最终,在那个夏天发生的一切被消解,而真理则出现在它的自持之中。这似乎是佩措尔德一种对艺术本源的态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