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王子与公主》的观后感大全

《王子与公主》的观后感大全

《王子与公主》是一部由Michel Ocelot执导,Arlette Mirapeu(voice) / Philippe Cheytion(voice) 主演的一部剧情 / 动画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王子与公主》观后感(一):特喜欢这一部

女王竟然没有发现自己身边的法布鹭少年,那少年真聪明呢。

不爱公主爱女巫,小伙子真特别。女巫的城堡也不错哦。

埃及女王没有杀死无花果少年,还封他做了侍卫官。女王的头饰真精美啊。项链也好看。

日本富士山真好看,其他地方也美丽。房子和灯笼,充满了日本韵味。

公主王子亲吻的那个故事我不喜欢。讨厌看他们变来变去的。

《王子与公主》观后感(二):最喜欢女巫

很独特的风格,我最喜欢的故事无关王子公主,无关风花雪月,无关爱情,我好喜欢这个导演的表现手法,剪纸与剪影的构成与结合最喜欢了。六个故事:《公主与蚂蚁》《埃及女王》《女巫》《日本老妇》《女王与法布鹭》《王子与公主》。最喜欢的故事是第三个,最不喜欢的是第四个,最精巧的故事是第一个,最有意思的是最后一个。通篇之中最喜爱的女性是女巫。另外第二个故事里的配乐让我想起《天际》

《王子与公主》观后感(三):王子与公主 20210702

用剪影的方式表现也太好看了!背景的色彩变化总是给人惊喜,构图很好,镜头组接很高效,特别是中场后的故事,越来越渐入佳境了!

读日本俳句就像吟唱一样,那个故事的景色真的好好看;如果蚂蚁就是死去的王子,将古埃及法老的性别置换,发出那样歌声的人就在眼前,老太太不一定善良软弱,王子爱上了女巫。

我很喜欢最后一个故事,可爱,异想天开,其中的寓言意味有两重内涵,一是爱情,二是性别。这部电影就算完全不去探讨背后的哲思,本身也非常浪漫。

《王子与公主》观后感(四):魔力之吻/Let’s kiss

在传统理念里,公主亲吻青蛙,青蛙会变成王子。但在这里,公主亲吻王子,王子变成青蛙,青蛙要公主再亲吻他然后就可以变成王子,但公主却嫌弃他是青蛙不愿意接吻。于是青蛙自己跳起来去亲吻公主,结果公主变成了一只蛞蝓。公主请求青蛙亲吻她,这样她就可以变成公主,结果青蛙嫌弃她是蛞蝓不愿意接吻。后来二者相互妥协 “就亲这一次哦” 后,王子与公主每亲一次,他们就会轮流变成猪,牛,鲸鱼,长颈鹿,大象,螳螂,蝴蝶等。不知道亲吻了多少次后,王子变成了公主,公主变成了王子。

王子非常沮丧,要求再次亲吻,而公主却说这是变到现在最正常的了,不如就这样回城堡结婚。但王子却说 “我真的不想变成公主!〞,公主迟疑了一下,失落的问 “为什么?那,是我耶。”

总而言之,喜欢一个人和想要成为一个人,也许真的不一样,而且非常不一样,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喜欢一个不想成为的人呢?我们之间的爱究竟是对什么的爱呢?

《王子与公主》观后感(五):短评不够短18

想不到纪实内容或者说历史资料画面表现方法竟比幻想更多样,出现了素描、线描、相片、石雕、壁画、葛饰北斋的漫画、山水画、浮世绘(没学过美术,所以上述分类法纯属瞎编)而幻想场景以剪影为主,以日本背景故事中则以皮影和水墨增添东方韵味。在以平面为基本属性的剪影动画中也能借助灰度、柔和或锐利的剪影边缘、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来营造小范围的纵深感。剪影中的亮斑有种异乎寻常的美感:钻石、星光、火光等,可能是剪影更能衬出光的耀眼。显然动画结合了相当多戏剧元素:每一出短片(或短剧)开演前的多边形框架应该源自帷幕拉开后观众所见的舞台空间,可以理解对第四堵墙的强调;主角的换装过程竟然以3D打印技术来实现,而这是一部剪影动画;幕间休息一分钟;戏台作为故事后台,创作过程中可以发现虚拟人物的来源分别有灵感、资料库与现实原型:借助书籍或搜索引擎以激发灵感、寻找原型或落实想法,可以将主创的身体作为人物样板,加上太祖母的王冠和太祖父的头盔,便诞生了故事中的公主与王子。可以发现六段寓言故事共用一套简单的叙事法,即以同一动作的变奏来推进情节线,在素描喜剧中,这个动作好像叫做game点,主创分别编排了两次捡宝石、五次进贡无花果、五次攻城一次攻心、几段旅程、四次捉迷藏和无数次接吻,常以行动的成败对比凸显故事所传播的普世价值。最喜欢的故事当然是最后一个啦,万物可亲亲万物可爱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