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经典影评1000字

《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经典影评1000字

《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是一部由路易斯·布努埃尔执导,费尔南多·雷伊 / 保罗·弗朗克尔 / 德菲因·塞里格主演的一部喜剧 / 剧情 / 奇幻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影评(一):失约奇遇记

看过这部喜剧片,我对布努埃尔失望了,或者说我不喜欢。或许我更喜欢香港电影许氏三兄弟的鬼马喜剧风格。故事有点乱,说的是朋友们来到大使拉法尔家中做客,但是他们记错了晚餐的时间。毫无准备的拉法尔夫人对此深表遗憾,但是大家谈兴正浓,于是在外面聚餐。然而在酒店里大家却证了店员为店主守灵的一幕,遂悻悻离去。他们走在乡间的小径上,阴云密布的天空中阵风吹起了麦浪,他们也开始分享失约的奇遇.

《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影评(二):个主角的大小故事与梦中梦拼凑出一个完整的资产阶级

艺术上看,有点像《泯灭天使》再发展,结构更加繁复,超现实主义表达的基础上加上了梦中梦。

几个主角的大小故事与梦中梦拼凑出一个完整的资产阶级,腐朽、贪婪、虚荣、残暴、虚伪、道貌岸然。

资产阶级的道路该如何走?路在何方?前方是什么?何处是终点?

没有答案,只能一直走下去,只有迷茫、疲惫与虚无。

《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影评(三):不算影评的影评

这是六个人共同做的一场梦。

我们醒来,梦的情节在日光中消散,那些或恐惧、或焦急的情绪、那永远追逐着某样东西却永不满足的执念和贪欲却留下来了。

我们穿着形色各异的服装,迈着长短不一的步子,在一条永远望不到尽头的路上奔波——这场梦太长,长到我们早已忘记它仅仅是一场梦。燃起我们欲望的事物、长途跋涉的辛苦都渐渐变得模糊,而那对我们脚下的路上深埋着的荆棘的恐惧却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

是什么让我们不顾一切也要追寻,又是什么让我们变得畏畏缩缩、小心翼翼?

欲望被恐惧杀死了。就算再小心,我们也吃不到那顿并不存在的晚餐。贪欲像傻驴子眼前的苹果,驱使着我们向前奔跑。举着那只苹果,骑在我们头上的人,会是谁呢?

这场梦永远都做不完。

《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影评(四):随记

结构这部影片的是,结构自由的幻影的是“讲述的结构”。结构朦胧的欲望的是偶遇。最后一部更不动声色。并没有觉得讽刺有力度,不是很温和吗。世俗和神学/宗教,资产阶级和修女/主教/教众。不嘲弄剧中人,剧中人也会嘲弄剧中人。权利决定在嘲弄里的位置。有不懂的地方,也有觉得沉闷的地方,看的不过瘾。有点遗憾,没看懂,不知道结构是哪、怎么来的。只能先献上敬意了。阶级和阶级的脱离,阶级之外只是阶级的想象物,想象是必然的偶然,不同是比现实还真实的真实/超真实。懂的太少,想懂的太多。人物落入“之间”的行走部分,难以解释。文化孵化的各种通感,漂浮的能指。神学的位置。需要神父的人、半需要神父的人、神父需要的、还未触及神父的人。在布努埃尔的电影里,因为后窥视角的使用,有时越肩镜头也有了不一样的感觉内容。通篇组织不易,审慎侵蚀梦境。无法确定发生的时间。不需要时间顺序就组织起来的电影。需要再看。

《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影评(五):把真实装满然后在电影里劈开

拿梦来说,资产阶级的梦相比于现实更现实地隐喻和解构了他们角色和权力下的基础和真实的图景——梦境中被观看而展现出礼仪的虚饰给人一种埃利亚斯的感觉、互相诚实地揭短但一言不合就加以消灭、阶级之间残酷的暴力。那些手势符号的表演也颇值玩味。

但现实和梦境也并非二极和分割的状态,所有的情节倒是可以统合在完成和未完成的框架之中: 完成了的一切举动,不管是现实还是梦境,都只有杀戮、淫欲、犯罪、阴谋、背叛,只不过现实中不会发生的是他们消灭自己的事件,即使被逮捕最终也能够“依法释放”,但未完成的举动虽然极其极其之简单和平实——吃饭,以及走路,却把它们都包涵了进来,并象征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乃至永恒的时空中,唯有步履蹒跚地将这些东西塞进美丽的世界中来不断维系他们的存在。这就果真非常符合历史。

那么,童年主教(主教的身份还是很复杂的,但仍毫无疑问地以受上流社会尊敬的身份出现,毕竟他也构成那个权力和身份体系的一部分)、中尉和中士的现实与梦境,则充满生离死别、死于非命,或者起码还有家庭伦理,但也不太能被他们所理解。资产阶级也就在梦里死一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