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好姻缘》影评100字

《好姻缘》影评100字

《好姻缘》是一部由埃里克·侯麦执导,碧翠丝·罗曼德 / 安德烈·杜索里埃 / 费奥多尔·阿特金主演的一部喜剧 / 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好姻缘》精选点评:

●真实笑死 把刀架小姐妹脖子上逼她陪我二刷这片任务完成 看清互相为帮助对方脱单睁眼说瞎话的丑恶嘴脸 为莎宾点一首王若琳《摩登悲剧》新歌:《莎宾娜,不要再结婚了! (Sabrina Don't Get Married Again!)》

●这女的比《绿光》那位更让人烦,真心希望这是候麦最差的一部。

●好姻缘不在计划中。1982年的法国电子音乐很可爱。列车往返,日出日落,郊外田野上的光线、空中映衬的云彩变幻着,却像永远的风景。她的演出自然而丰富,一个外貌普通的艺术系女生,粗钝,倔强。最后她终于发脾气,结束了关系,在列车上看窗外时却忍不住笑出来,知道其实并不爱他,这计划较真可笑。

●其实对律师这角色的嘲讽也很厉害

●感谢新浪潮这个时期的存在,感谢电影史上有侯麦——他关心与人的幸福感最息息相关的题材,并将其赤裸裸地描绘出来。你可以笑女主角冥顽不灵,你可以说这类不明智的感情不值得深究,但这就是人在思维偏执时会犯的错误。将这个错误好意呈现给你让你引以为戒的正是怀着深切悲悯心的侯麦。

●故事略显平庸,唯在整体上置设硬拗的“婚姻牢笼”,却忽略了细节上的幽默趣味。侯麦下定义说,“在没有爱情的情况下也能完成一个爱情故事甚至是婚姻故事,只需要具备某些必要条件我们称之为‘好姻缘’。”

●侯麦电影里的人物既有导演赋予他们的背景性格,也有由演员自己支撑起的独特魅力,于是同一个演员在不同故事中演绎的人物具有一脉相承的灵魂核心,从绿光中走出的Maria和好姻缘里的Beatrice在秋天的故事中继续讲述她们寻找爱情诠释自我的人生旅程

●女主就跟个傻妞似的 跟名字太配了 不愧是莎比。。不过这部我能看进去就不容易了

●女主有点烦人是真的2333 侯麦还是那样,自由自在地讨论着生活与爱。

●令人cringe啊。道理其实浅显得很,只不过Sabine不撞南墙不回头,观众也乐着(cringe着)看下去。想起Baumbach风格。男人在派对上对女孩不辞而别Metropolitan也有,Whit Stillman是从这儿偷的?Sabine is naive, crazy and ambitious, she deserves the downfall, but I'm sure she'll soon recover.

《好姻缘》影评(一):侯麦又在戏弄人

1. 电影本身:一个忽然想要结婚的女人,这个决定却受到了来自闺蜜、母亲、前男友们甚至(自以为的)结婚对象的质疑,多有意思。她当然有权利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但前男友对她想要当家庭主妇的回应是:挣钱的永远支配另一个不挣钱的。

C'est la vie.你怎么想都不重要,反正这个世界的态度已经摆在面上啦。

2.一点展开:侯麦的电影哲学似乎就是你追求的东西总要远离你,但是拐个弯又发现它在冲你微笑。所以克拉之膝到好姻缘再到秋天的故事,天真固执的beatrice就没一次成功谈上过恋爱呢,糟老头子坏得很。

《好姻缘》影评(二):一些感想

发现侯麦的很多电影都有一个对爱情比较偏执 幼稚的女性,无论是《秋》还是《绿光》,而这部简直是《秋》的青年版(刚好还是一个演员演的),同时还有一个比较清醒的女二或者智慧的长辈。这部电影叫好姻缘,导演是用全片述说了所谓的好姻缘,而不是通过故事展示。女主总是偏激 冲动 理想主义,在一项看似非常幼稚的事情后就下定决心要结婚 这里面有多少三分钟热度可想而知。而且,女主又易冲动幻想,在八字还没有一撇的时候,就急于向前任 家长炫耀,宣传自己的见解,秉持着理想主义,偏激到信封连她母亲都说是一百年前的观念。她易于向对方掏心,表达情感,一厢情愿,这样做直接的结果就是一遇到挫折就容易歇斯底里。最终结果也是使然。在这样一个大家都不愿意结婚的年代 这部电影讲述的一个女性急于结婚的故事,值得引起反思,婚姻本质是什么?是爱情,还是相互依靠?亦或者是想展示自己的独立生活观?真正的两个人的生活又是什么?电影给我们举了一个反例,或者与其任性执着于婚姻,不如回归到生活本生,关注自己,爱自己。但是侯麦总是善良的,他的电影几乎没有坏人。男主不是骗子,只是享受独立工作狂而已,最后,女主碰到了电影开头的那个男性,在同样的环境中,或许,更加微妙开始了。

还有,这个女主好像我,我也是个这种性格人 ,同时我也因为这碰壁好多次了

《好姻缘》影评(三):姻缘、女性和女权

女主在不想丢失男女关系的权力的同时试图吸引苏罗,可惜并未意识道自己的一厢情愿,也没有意识到她自私追求的不过是一座空中楼阁:苏罗是她幻想中的苏罗,婚姻亦是她幻想中的婚姻。她的生活似乎很矛盾:自视甚高,反感生意金钱交易,却无法像她的朋友那样做出什么实质性的改变——从观感上来看,她确实很惹人厌。但也敬佩她是个彻头彻尾的婚姻理想主义者——她愿意接受作为家庭妇女的职责,回归家庭,并毫不避讳地指出这不应是男人看低女人家庭地位的借口。这一次的失败不过是下次好姻缘的序幕,这座空中楼阁也不会就此幻灭——女主从一开始期许的本就是婚姻本身,并不牵涉某个固定的对象。有些人可能会说她将婚姻看的太简单、太儿戏,我反倒觉得这是她身上独特的闪光点。

当下的一部分极端女权,在诉求各项议题的同时有意或无意打压着女性本该有的力量,贬低家本位的概念;似乎女性向往婚姻,生儿育女,照顾家庭便是糟粕的“传统”,不够新时代。女性应该追求无上的自由和独立,毕竟男人不都有这样的权利吗?这本身自然没有错,有越多独立自由女性涌现越是有益,社会发展也越均衡,只是我们不该在追求这些的同时拥抱犬儒,挣破所谓困住女性的“枷锁”,从而扼杀了母性的光辉——这是可以与独立、自强、自由的特质共存的。追求“好姻缘”也是作为女性的自由选择。

母性是生命的摇篮、活力的源泉,若一个社会丧失了对于母性的欣赏,那它离崩塌也不远了。当然,种种现象背后更深层的原因其实是是社会民生问题,究其根本无法提供给女性一个舒适自然的追求婚姻和母性特质的环境和条件。卷字当头,人人自危,一份好姻缘更显得弥足珍贵。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