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菊科火石花属有哪些

火石花属学名:Gerbera,属于菊科。截至目前,本属有记录的已达20余种。

菊科火石花属有哪些

火石花属的特征和用途

多年生草本。叶基生,莲座状,有缺齿或羽状分裂,下面被绒毛或绵毛,或两面无毛。花葶挺直,无苞叶或具线形、钻状或鳞片状苞叶,被绒毛或绵毛。头状花序单生花葶之顶,异型,放射状或盘状;有多数异型小花,外围雌花1-2层,舌状或管状二唇形;中央两性花多数,管状二唇形,二者均结实。总苞盘状、陀螺状或钟形,总苞片2至多层,覆瓦状排列,向内层渐长,卵形、披针形或线形,绿色或边缘和先端带紫红色,背面被绵毛或无毛;花托扁平,平滑或稍蜂窝状;雌花花冠具开展舌片,伸出冠毛外,或管状二唇形,无舌片藏于冠毛中,舌片或外唇具3细齿,内2裂丝状卷曲短于舌片,或内唇仅具2齿,花冠管内有退化雄蕊;两性花管状,檐部二唇形,外唇3-4裂,内唇2裂;花药基部箭形,具全缘或撕裂状长尾;花柱分枝内侧稍扁,顶端钝。瘦果圆柱形或纺锤形,有时稍扁,具棱,常被毛,顶端钝或渐窄成喙;冠毛粗糙,刚毛状,宿存。

主要种类

火石花属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翼齿大丁草

主要分布于湖北西部(鹤峰)。

晚花大丁草

多年生草本。叶基生,莲座状,长圆状匙形,长3-5厘米,先端钝圆具短尖头,基部渐窄,边缘波状,疏生点状细齿,上面被蛛丝状毛或后无毛,下面被白色绵毛,侧脉3-5对;叶柄长1.5-3厘米,下部成鞘。花葶单生或丛生,高7-20厘米,下部被灰色蛛丝状毛,上部被白色绵毛;苞叶疏生,窄披针形,长4-6毫米。头状花序单生花葶之顶,半球形,径约1厘米;总苞与冠毛等长或稍长,总苞片3层,背面多少被毛,外层长圆状钻形,长约6毫米,中层和内层长圆形,长0.8-1.1厘米,先端急尖,而直伸,边缘干膜质。雌花1层,花冠舌状,干时紫红色,顶端具3齿,内2裂片线形,花冠管纤细;两性花花冠管状二唇形,外唇具3细齿,内唇2浅裂。

红缨大丁草

多年生草本。叶基生,莲座状,长圆形或匙状长圆形,长7-11厘米,基部下延,边缘波状倒向羽裂,裂片3-4对,上面疏被蛛丝状毛或无毛,有密细腺点,下面密被白色绵毛;叶柄长4-6厘米,具窄翅,被蛛丝状毛,基部鞘状。花葶单生或双生,长30-52厘米,被蛛丝状毛;苞叶疏生,钻形,长0.5-2厘米,基部稍扩大,被毛。头状花序单生花葶之顶,径约2厘米;总苞钟形,高于冠毛,径约1.5厘米,总苞片2-3层,背面被蛛丝状毛,先端带紫红色,外层线状钻形,宽约0.5毫米,最内层长于冠毛,线形,宽约0.2毫米。花小,藏于冠毛中;雌花花冠极纤细,舌状,顶端具不明显3齿,花冠管丝状;两性花花冠管状二唇形,外唇大。

早花大丁草

多年生草本。花葶丛生,稀单生,高3-13厘米,密被灰白色蛛丝状毛;苞叶窄披针形,长3-5毫米,先端渐尖或芒尖。头状花序单生花葶之顶,径0.8-1.2厘米;总苞宽钟形,稍短于冠毛,总苞片2-3层,长圆形,先端钝,带紫红色,背面被灰白色蛛丝状毛,外层的窄,长约5毫米,内层长8-9毫米,先端钝,稍具短尖。雌花舌状,舌片长圆形,干时紫红色,花冠管等粗,退化雌蕊3-4,丝状;两性花管状二唇形,外唇具3细齿,内唇2深裂。瘦果圆柱形,顶端稍窄,被柔毛;冠毛污白色。

阔舌大丁草

主要分布于云南东北部(巧家)。

巨头大丁草

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北部(中甸、丽江)。

箭叶大丁草

主要分布于西藏聂拉木樟木附近。

丽江大丁草

多年生草本。叶基生,莲座状,倒卵形或窄倒卵形,长3.5-7厘米,下部琴状分裂,顶裂片卵形,边缘具缺刻,侧裂2-3对,先端圆,上面无毛,有细腺点,下面密被白色绵毛,侧脉4-6对;叶柄长2.5-6厘米,上部具翅,下部具1-1.5厘米长的鞘。花葶丛生或单生,长15-28厘米,上部被绵毛,下部脱毛,花序下部毛最密;苞叶疏生,线状钻形,下部的长达2厘米,上部的长为下部一半,被疏毛。头状花序单生花葶之顶,径约1厘米;总苞卵状钟形,基部圆,总苞片3层,先端长渐尖或尾尖,外层卵状钻形,长7-8毫米,宽约1.8毫米,中层卵状披针形,宽3-3.5毫米,最内层与中层长1.8-2厘米,先端尖头弯曲或外反。花紫红色,藏于冠毛中;雌花1层,花冠舌状,舌片披针形;两性花管状二唇形,约与雌花等长,外唇具3细齿,内唇2浅裂。

毛大丁草

主要分布于西藏、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福建等省区。

光叶大丁草

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德钦、鹤庆、丽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