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菊科火绒草属有哪些特征?

火绒草属学名:Leontopodium,属于菊科。截至目前,本属有记录的已达80余种。

菊科火绒草属有哪些特征?

火绒草属的特征和用途

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簇生或丛生,有时垫状,被白、灰白、黄或黄褐色棉毛或茸毛。叶互生,全缘,有或无鞘部。头状花序多数,排成伞房花序;小花同形或异形;或雌雄同株,中央小花雄性,外层小花雌性,稀中央的头状花序有雄性小花或同时有雄性及雌性小花而外围头状花序仅冇雌花:或雌雄异株,头状花序仅冇雄性或雌性小花。总苞半球状或钟状,总苞片覆瓦状棑列或近等K;,中部草质,先端及边缘褐或黑色,膜质或近干膜质,外层总苞片被棉毛或柔毛;花托无毛,无托片。雄花(不育两性花)花冠管状,上部漏斗状,有5裂片,花药基部有毛状小耳,花柱2浅裂,顶端平截,子房不育;雌花花冠丝状或细管状,顶端有3-4细齿,花柱分枝细长。瘦果长圆形或椭圆形,稍扁;冠毛多数,分离或基部合生,近等长,下部细,常有细齿,雄花冠毛上部较粗厚,有齿或锯齿。

主要种类

火绒草属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矮火绒草

多年生草本,垫状丛生。基部叶匙形或线状匙形,长0.7-2.5厘米,下部渐窄成短鞘部,边缘平,两面被白色或上面被灰白色长柔毛状密茸毛。头状花序径0.6-1.3厘米,单生或3个密集;总苞长4-5.5毫米,被灰白色棉毛,总苞片4-5层,披针形,深褐或褐色,超出毛茸。小花异形,通常雌雄异株:花冠长4-6亳米,雄花花冠窄漏斗状,有小裂片,雌花花冠细丝状:冠毛亮白色。

木茎火绒草小花变种

主要分布于四川西部(道孚)。

雅谷火绒草

主要分布于西藏南部的藏布河流域和东南部山区。

小头薄雪火绒草

本变种的主要鉴别特征:花茎与不育茎多数密集丛生;茎径约1毫米,稀达2.5毫米,上部被薄茸毛,叶较密集,节间长0.5-1.5厘米;叶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5-4.5厘米,宽3-4毫米,边缘反卷,基部窄,中脉凸起,基出脉和侧脉不明显;苞叶线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头状花序长2-3毫米,径约3毫米,密集或伞房状排列,总苞片先端褐色,有毛。

雅谷火绒草长茎变种

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北部(贡山)、四川西部的横断山谷地区和甘肃南部(西固、夏河)。

钻叶火绒草

多年生草本。根茎粗短,多分枝,疏散丛生。苞叶多数,与茎部叶等长或较长,卵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宽1.2-3毫米,两面被白色或黄褐色厚茸毛,开展成径2-6厘米苞叶群。叶线形或线状钻形,长0.8-3厘米,宽不及1毫米,无柄,边缘反卷,上面被蛛丝状毛或长柔毛,或近无毛,下面被白色茸毛;根出条顶生叶较短,两面被较密长柔毛。

艾叶火绒草

主要分布于四川西部及西南部(宝兴、盐源、木里、永宁等)、云南北部和西北部(丽江、鹤庆、东川、维西、中甸等)。

小叶火绒草

苞叶多数,较叶稍长,宽达2.5毫米,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两面被白色棉状厚茸毛,开展成密集、径1.2-2.8厘米的星状苞叶群。花茎高3-6(-10)厘米,被白色棉毛。头状花序径约4毫米,常4-6密集;总苞长约3毫米,被厚棉毛,总苞片约3层,长圆形,褐色,稍超出毛茸。小花异形,有多数雌花和少数雄花,或全为雄花:花冠长约2.5毫米,雄花花冠管状漏斗状,有披针形裂片,雌花花冠细管状;冠毛白色。瘦果无毛。

华火绒草

多年生草本。茎下部或全部木质,被白色密茸毛,基部常脱毛,叶密集。中部叶长圆状线形,长1.84.5厘米,基部窄,有小耳,无柄,上面被蛛丝状毛或疏茸毛,下面被白或黄白色厚茸毛;上部叶基部渐窄。

匍枝火绒草

主要分布于四川西部(道孚、太宁)。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