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常见的禾本科刚竹属有哪些

常见的禾本科刚竹属有哪些

刚竹属学名:Phyllostachys,属于禾本科。截至目前,本属有记录的已达80余种。

刚竹属的特征和用途

乔木状;地下茎单轴型,顶芽不出土,横生成竹鞭,部分侧芽出土成竹,秆散生。笋期早春至初夏。秆箨革质,早落,具斑点或无;箨叶带状披针形或三角形。每小枝1-数叶,通常2-3叶;叶通常较小,有细锯齿,或一边全缘,方格状网脉明显。节间在分枝一侧通常扁平或成沟槽;髓笛膜状,易与秆内壁剥离;每节通常2分枝,一粗一细,分枝基部具1早落、2裂或不裂的前叶,再分枝的基部均裸露。复穗状花序或密集成头状,由多数假小穗组成,生于枝顶或小枝上部叶丛间;假小穗无柄,外被数枚叶状或苞片状佛焰苞。小花2-6,颖片1-3或不发育。外稃先端锐尖;内稃有2脊,2裂,裂片先端锐尖;鳞被3,形小:雄蕊3,花丝细长;雌蕊花柱细长,柱头羽状,3裂。颖果。刚竹属植物系我国竹亚科中,经济价值最大,种类众多的1属,除著名的毛竹(南竹)长期以来已有大面积栽培外,其他许多竹种因不同的用途而广泛栽培于农村或城市庭园中,尤以浙江省的种类最多,在该省又以安吉县最为集中。解放后经政府倡导,华北地区不断地引种本属某些竹种,多能生长良好,但要注意防旱,尤其出笋时不可缺水。

主要种类

刚竹属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乌哺鸡竹

秆高10-15米,径4-8米,梢部微下弯,中部节间长25-35厘米;新秆绿色,微被白粉,无毛;老秆灰绿或黄绿色,节下有白粉环,秆壁有细纵脊,杆环微隆起,多少不对称。笋期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秆箨淡褐黄色,密被黑褐色斑点及斑块,中部斑点密集,上部及边缘较分散;无箨耳和縫毛;箨舌高约2毫米,弓形隆起,深褐色,先端撕裂状,有纤毛或近无毛,两侧下延成肩状;箨叶带状披针形,皱折,反曲,基部宽约为箨舌宽度1/4-1/2。每小枝2-4叶;有叶耳和縫毛,老时易脱落;叶带状披针形,长9-18厘米,宽1.1-1.5(-2)厘米,深绿色,微下垂,下面基部有簇生毛或近无毛。

贵州刚竹

主要分布于贵州。

早园竹

笋期4月上旬开始,出笋持续时间较长。竿高6米,粗3-4厘米。幼竿绿色(基部数节间常为暗紫带绿色)被以渐变厚的白粉,光滑无毛;中部节间长约20厘米,壁厚4毫米;竿环微隆起与箨环同高。

红壳雷竹

主要分布于浙江。

寿竹

笋味甜,较毛竹笋味美;竿供制作凉床、竹椅、灰板条、蒸笼和竹帘;竿稍可制作柴耙,枝作扫帚;箨鞘作雨帽和包裹粽子用。

强竹

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苏。

云和哺鸡竹

主要分布于浙江,在云和县有零星栽培。

安吉金竹

主要分布于浙江。

乌竹

秆高3-4米,径1-2厘米,中部节间长20-30厘米,有不规则细棱脊;幼秆绿色带紫,微被白粉,有毛,略粗糙,节下白粉环明显,老秆绿或灰绿色,秆环隆起,节内长3毫米。笋期4月下旬。秆箨纸质,暗绿紫色,先端有乳白或淡紫色放射状纵条纹,密被灰白色小刚毛和白粉,边缘具纤毛,下部秆箨先端疏生棕色小点;箨耳紫色,镰刀形或微弱,或一侧发育,疏生縫毛;箨舌暗紫色,平截或微拱形,先端不整齐,具紫或白色流苏状纤毛;箨叶直立,窄三角形或披针形,基部较宽,绿紫色。每小枝2叶;叶耳微小,具少数脱落性缝毛;叶长5-11厘米,宽0.9-1.1厘米,下面基部微被毛。

淡竹

秆高18米,径达9厘米;梢端微弯,中部节间长30-45厘米;新秆密被白粉,呈蓝绿色(小竹秆微被白粉,节下较密),无毛;老杆绿或灰黄绿色,节下有白粉环,秆环稍突起。笋期4月。秆箨淡红褐或绿褐色,有多数紫色脉纹,无毛,被紫褐色斑点,上部秆箨斑点稀疏或近无斑点:无箨耳和缝毛;箨舌紫或紫褐色,高1-3(4)毫米,先端平截,具波状缺齿和纤毛;箨叶带状披针形,绿色,有多数紫色脉纹,有时有黄色边带,平直,下部者开展,上部者下垂。每小枝2-3叶;叶鞘初具叶耳,有縫毛,后渐脱落,叶舌紫或紫褐色;叶带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8-16厘米,宽1.2-2.4厘米,下面近基部有毛。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