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常见的禾本科绿竹属有哪些

绿竹属学名:Dendrocalamopsis,属于禾本科。截至目前,本属有记录的已达5种左右。

常见的禾本科绿竹属有哪些

绿竹属的特征和用途

竿较高大,近直立,单丛生;节间圆筒形,竿壁厚。箨鞘质地坚韧,顶端截形或两肩部广圆;箨耳存在,较显著;箨片通常直立,但亦可外翻,其基部宽约为箨鞘顶宽之半(个别种则为1/3)。竿每节分枝数较多,主枝显著。叶片较大,但在同一具叶小枝上也常混生有较小的叶片,小横脉多少可见。假小穗单生或簇生于花枝各节,通常较短,体圆或两侧扁,先端尖锐;苞片1-5,全部均具腋芽或上方1或2片无芽;小穗含5-12朵小花,小花排列紧密,顶端小花通常不孕;小穗轴短缩,在小花间决不外露,质地较坚韧而不易折断,常使小穗整个脱落;颖1或2片;外稃具多脉,先端渐尖;内箨较其外稃为甚窄,背部具2脊,脊上和边缘均生纤毛;鳞被3,近同形,常为卵状披针形;雄蕊11,花丝分离,花药隔伸出呈小尖头状,其上还生小刺毛;花柱1,稀可2裂,较短或亦可延长,柱头通常3,稀2或1,羽毛状,子房全体密生小刺毛,在横切面上可见有3维管束。颖果。

主要种类

绿竹属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大绿竹

主要分布于广西柳州及南宁。

黄麻竹

主要分布于广东怀集及绥江流域各地,广州有栽培。

苦绿竹

主要分布于浙江、广东,香港有栽培。

孟竹

竿近直立,高10余米,梢端斜出或略弯,直径5.5-7.5厘米或更粗;竿壁厚15毫米或更厚;节间有两类:一为竿基部(离地面高约10-15厘米)的2或3节间,其节间极短缩,长仅1厘米,只有箨环显著而竿环不明显,节内密被灰白色紧贴生的短柔毛,并环列众多芽眼;另一类为正常节间,长20-36厘米,圆筒形,无毛或近于无毛,通常绿色,仅在竿下部数节的节内具灰白色柔毛环,其余的节内则均此项无毛环。箨鞘脱落性,质坚韧,顶端窄,两肩广圆,背面散布有或多或少深棕色易脱落的小刺毛;箨耳微小,长圆形,近等大,质脆易落,边缘生有短纤毛;箨舌之中央高为4-5毫米,其两旁则近截平,边缘具细齿或细齿裂;箨片外翻或向外开展,卵状披针形,基部两侧向内收窄,其宽度约为箨鞘顶端之半宽。分枝习性较低,常自竿正常节间之第一或第二节开始发枝,每节具3或5枝,有时为更多枝,主枝粗壮而较长。末级小枝约有6-9叶,叶鞘长5-8厘米,无毛或近于无毛;叶舌高1.5-2毫米,截平头,边缘近全缘或具细齿;叶耳微小,边缘疏生短纤毛;叶片长圆状披针形,长9-22厘米,宽2-4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两面无毛或近于无毛,次脉6-10对,小横脉在叶片下表面多少可见及,但在上表面则不明显;叶柄长2-3毫米。假小穗单生或簇生于花枝的各节,卵状披针形,长17-18毫米,体扁,先端尖,初时紫色,后变古铜色;小穗含成熟小花6-8朵,另有顶端2朵小花不发育;小穗轴短,坚实而不易逐节折断;颖2或3片,近心形,长达5毫米,无毛;外稃宽卵形,长7-8毫米,先端有锐尖头,无毛,但边缘生纤毛,共有17条纵脉;内稃与其外稃等长,但较之窄甚,先端尖,散生短柔毛,背部具2脊,脊间宽2毫米,并有2脉,脊上和边缘均生纤毛,惟两者的基部均无毛;鳞被3,同形,长卵形,长约1毫米,基部脉纹显著,先端和边缘生有长纤毛;花药长3.5毫米,顶端具小尖头,其上还生有小刺毛;雌蕊全长3.5毫米,子房有柄,长卵形,顶端延伸与花柱融合,其上散生小刺毛,柱头单一,疏生短刺毛而呈帚刷状。笋期6-10月,花期在冬季。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