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茶藨子科茶藨子属有哪些种类?

茶藨子属学名:Ribes,属于茶藨子科。截至目前,本属有记录的已达100余种。

茶藨子科茶藨子属有哪些种类?

茶藨子属的特征和用途

落叶,稀半常绿或常绿灌木。枝无刺或有剌。芽具数枚干膜质或草质鳞片。单叶互生,稀簇生,常3-5(-7)掌状分裂,稀不裂,幼时在芽中折叠,稀席卷;具柄,无托叶。花两性或单性,雌雄异株,5(4)数;总状花序,有时数花组成伞房花序或几无花序梗的伞形花序,或数花簇生,稀单生;具苞片。萼筒下部与子房合生,萼片5(4),常花瓣状,直立、开展或反折;花瓣5(4),小形,与萼片互生,有时鳞片状,稀无花瓣;雄蕊5(4),与萼片对生,与花瓣互生,着生萼片基部或稍下方,花丝分离,花药2室;花柱顶端2浅裂或深裂至中部或中部以下,稀不裂;子房下位,极稀半下位,具短柄,有时具腺毛或小刺,1室,侧膜胎座2,胚珠多数。种子多数,外种皮胶质,内种皮坚硬,具胚乳,胚小,圆筒状。此属植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果实富含各种维生素、糖类和有机酸等,可供生食及制作果酒、饮料、糖果和果酱等,也可作提取维生素的原料。某些种的根和种子供药用。枝、叶繁茂,春季着花满枝,秋季结实累累,是良好的绿化观赏植物。该属植物喜温和气候,但耐寒冷和干旱。繁殖用种子、分根、插条和压条等,栽植容易,管理省工。在欧美各国已久经栽培,培育出许多商用品种。近年来在我国东北地区已引种栽培,有些种类的果实成为制作饮料和糖果等的重要原料,某些种已作为东北和华北地区的观赏植物。在我国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有大量野生资源,尚未开发利用。

主要种类

茶藨子属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光叶茶藨子

落叶小灌木,高1-2米。小枝具柔毛,茎下部节上常具1对小刺,节间无细刺。叶菱状卵圆形或近圆形,长宽均1-1.5厘米,基部宽楔形或近圆,两面无毛,掌状3裂,裂片先端圆钝或微尖,具不整齐钝锯齿;叶柄长0.5-1厘米,无毛。

陕西茶藨子

落叶灌木。小枝具柔毛和腺毛,茎下部节上常有1对短小硬刺,节间无剌或疏生细刺。叶宽卵圆形,稀近圆形,长宽均1.5-3厘米,基部近平截或浅心形,两面被柔毛和腺毛,掌状3-5裂,顶生裂片长于侧生裂片,有粗钝齿和腺毛;叶柄长0.8-2厘米,被柔毛和腺毛。

香茶藨子

落叶灌木,高1-2米。小枝具柔毛,老时脱落,无剌。叶圆肾形或倒卵圆形,长宽均2-5厘米,基部楔形,稀近圆或平截,幼时两面具柔毛,常有腺体,老时近无毛,掌状3-5深裂,具粗钝锯齿;叶柄长(0.5-)1-2厘米,被柔毛。

华西茶藨子

落叶灌木。幼枝密被长柔毛和腺毛,无刺。叶鹿卵圆形,长6-10厘米,基部浅心形,上面散生柔毛,下面被长柔毛,通常掌状3(5)浅裂,裂片角状卵圆形,顶生裂片先端渐尖。比侧生裂片长,具不整齐粗大钝齿或重锯齿;叶柄长3-4厘米,具长柔毛和腺毛。

多花茶藨子

落叶灌木,高达2米。小枝被柔毛,无刺。叶近圆形,长宽均5-10厘米,基部平截或浅心形,两面被柔毛,掌状3-5浅裂,裂片宽三角形,先端微尖或稍钝,具圆钝粗齿,或混生重锯齿;叶柄长3-5(-8)厘米,具柔毛,有时近基部具羽状毛。

曲萼茶藨子

主要分布于四川(冕宁、稻城、木里)、云南(德钦、维西、中甸、丽江、鹤庆、兰坪)、西藏(察隅、波密、米林、错那、亚东、聂拉木)。

浅裂茶藨子

主要分布于四川(天全、石棉)。

三裂茶藨子

主要分布于甘肃(东部)、湖北(兴山)、四川(巫溪、巫山、城口、南川、平武、理县、茂汉)、云南(中甸、丽江、大理)。

裂叶茶藨子

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北部)、西藏(东南部、南部)。

无腺茶藨子

主要分布于四川(康定、天全、理县、壤塘、松潘、平武、雷波、冕宁)和西藏东南部(波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