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蹄盖蕨科双盖蕨属有哪些特征?

双盖蕨属学名:Diplazium,属于蹄盖蕨科。截至目前,本属有记录的已达100余种。

蹄盖蕨科双盖蕨属有哪些特征?

双盖蕨属的特征和用途

中型蕨类。根茎横走或短而直立,有主轴,顶端密生鳞片,鳞片披针形,黑色,质厚,边缘有细齿,或棕色,质薄,有黑色窄边。叶近生或簇生;叶柄长,基部黑色,略生鳞片,向上淡绿或禾秆色,光滑;叶片长圆形,一回奇数羽状或为单一或3出;羽片同形,同大,披针形,卵状披针形或长圆形,渐尖头,基部楔形或近圆,全缘或略有锯齿,主脉明显,下面圆而隆起,上面有浅纵沟,沟两侧边钝圆,无刺,不与叶轴纵沟互通;每组侧脉有3-6小脉,上先出,通直,直达叶缘;叶纸质或近革质,或偶薄草质,光滑。孢子囊群长线形,单生于小脉上侧或双生于小脉上下两侧,自主脉向外,直达叶缘,通常基部1对小脉或上侧小脉能育,间或生于其他小脉;囊群盖窄线形,全缘,单生或双生,或二者混生同一羽片,单生者向上开口,双生者向上两侧开口。孢子两侧对称,椭圆形,有宽翅状或粗剌状周壁。染色体基数x=41。

主要种类

双盖蕨属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双盖蕨

植株高达1米。根茎横走,顶部密生黑色宽披针形鳞片。叶近生,厚纸质,无毛;叶柄长25-32厘米,棕禾秆色,基部有麟片;叶片矩圆形或卵状矩圆形,宽15-20厘米,奇数一回羽状,顶生羽片和侧生的同大,侧生羽片矩圆状披针形,长10-16厘米,宽3-4厘米,基部楔形,全缘,向顶部略有疏细齿;侧脉羽状,每组3-5条。

大叶双盖蕨

主要分布于湖南南部、广东北部(乐昌、连县)、广西(金秀大瑶山、百色、平南、容县)、云南东南部(马关、河口、屏边、金平)越南北部。

隐脉双盖蕨

主要分布于台湾及海南(吊罗山)向北达日本的琉球群岛及屋久岛。

粤北双盖蕨

主要分布于湖南南部、广东北部(乐昌、连县)、广西(金秀大瑶山、百色、平南、容县)、云南东南部(马关、河口、屏边、金平)越南北部。

单叶双盖蕨

植株高15-40厘米。根茎细长横走,有黑色宽披针形鳞片。叶单一,疏生,纸质,无毛;叶柄长5-16厘米,通常中部以下密生鳞片;叶片窄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中部宽1.5-2.5厘米,渐尖头,基部楔形,全缘或浅波状,侧脉羽状。

马鞍山双盖蕨

主要分布于福建(长乐)、广东(番禺)及香港(马鞍山)。

白沙双盖蕨

主要分布于海南(琼中五指山)。

厚叶双盖蕨

主要分布于浙江南部(泰顺)、江西(安福武功山、井冈山、遂川、上犹、祟义、安远、龙南、全南)、福建(武夷山、南平、德化、上杭)、湖南(宜章、莽山)、广东(乐昌、连县天光山、英德滑水山、怀集、信宜、龙头山)、广西(龙胜、兴安、临桂、环江、富川古城、东兰、荔浦、大瑶山、象州、平南、苍梧、大新、龙州大青山)、贵州南部(惠水、独山、贞丰)日本南部(屋久岛及琉球群岛)。

顶羽裂双盖蕨(变种)

主要分布于台湾(台北七星山)、云南(西双版纳勐仑)日本南部(九州鹿儿岛县屋久岛以南至琉球)。

锯齿双盖蕨

主要分布于海南(儋县沙煲山、东方尖峰岭)、广西(金秀大瑶山、平南、龙州大青山、宁明派阳山)、云南(马关、河口、屏边、金平)越南北部(沙巴)。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