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经济增长的迷雾读后感摘抄

经济增长的迷雾读后感摘抄

《经济增长的迷雾》是一本由威廉·伊斯特利著作,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页数:29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经济增长的迷雾》读后感(一):《经济增长的迷雾》的温度

就个人而言,读书的乐趣就是通过阅读与作者腾云架雾,穿越时空来到另一番天地,感受彼时彼景的温度,自己或欣喜,或悲悯。《经济增长的迷雾》即带我去非洲,又带我去北美;既然我感受到“美国建国之初的野蛮生长的暴力”,又让我感受到“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却又让我们停留在冷兵器的时代”的遗憾。“经济增长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利他主义的最高境界,是“梦想仗剑走天涯”少年们的内心追求,他们已经出发了,前面有荆棘、有险滩、有太多的或许......所以我要会这些为了“经济增长”而探索的前行者点个赞!

《经济增长的迷雾》读后感(二):能够拨开迷雾找道路,无论对错,本身就是一种价值

无论是资本的流向、教育的投入、技术的升级亦或是知识的投资,背后无一例外是人类行为。因此全书的核心一直在围绕一句话,“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正确的激励对应正向反应,而错误的激励带来负面结果。

这不是一本指导手册,虽然《经济增长的迷雾》书名让人有一种拨开迷雾见日出的感觉,但”经济学家的发展政策为何失败“的副标题已经揭示出这是一本失败原因的探讨与总结。作者不仅是一位经济学家,一位在发展经济学领域有深入研究的学者,更是一个长期工作在世行的实证主义者,全书使用了大量的模型推演,同时辅以上百个世界各地的实证案例,在理论与实践的交织中挖掘事实的真相并有效简化分析的链条。在反复推演与论证的过程中,看似经验主义的诸多灵丹妙药变的明显反常识,对于“激励”的精确解释和剖析也让读者能够踩着失败的身躯能够拨开迷雾,找寻到对于经济发展思索的道路。

尽管这条道路是否能通向真正的增长,是社会科学永远无法绕过的痛。

《经济增长的迷雾》读后感(三):投资、教育、扶贫、贷款是否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根本动力?

这本书的结构很清晰,虽然不是学经济的,但看目录就可以理清思路,阅读引导做的很好。读起来也完全不同于一般晦涩枯燥的理论书,其中对于教育、扶贫、投资等问题一针见血的分析很有收获。如果物质投资、教育爆炸、扶贫都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那发展经济、提高人均收入的良方究竟是什么呢?譬如作者对教育的阐释,“对于一个渴望增长的社会来说,教育的作用并不比一个呼啦圈强多少,问题的关键是那些有知识的人如何运用他们的知识。在一个存在广泛政府干预的社会里,收益率最高的行为可能莫过于寻租”,“在寻租是唯一盈利活动的国家里,让人们获得技能并不会带来经济成功。如果只有技能而没有技能得以发挥的环境和技术,经济增长也无从谈起。”作者的坦率质朴可见一斑。

作者在本书的后半部分给出了答案。他基于自身对发展中国家实际情况的深入研究,剖析了自“二战”结束后经济学家在欠发达国家推行政策建议的成败案例,破解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之谜,最终得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观点,他认为所有的经济政策都不能违背这一基本原理,这本书算得上是国内最先讨论供给侧改革的书,想更追根溯源地了解前段时间炒的大热的供给侧改革,这本书不可错过(听说也是决策层书单的必备),对于领悟中国经济政策的未来走向、行业大势,有指点迷津之义。

《经济增长的迷雾》读后感(四):数据有点旧,但瑕不掩瑜

Easterly是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本书探讨了为什么经济学家针对贫困国家经济发展的药方都没起作用,对比《国家为什么会失败》来看更好。

这本书花了6个章节分别讨论了援助、投资、教育、人口控制、贷款、贷款减免措施为什么没有发挥作用。归根到底是因为“没有把激励搞对”,或者说违背了经济学的规律—人是对激励起反应的。如果针对受援国政府、私人领域和救援组织(如WB或IMF)的激励不对,那么针对贫困国家的救援自然没有效果。

那么到底怎么办呢?有时候哪怕政府不遏制自由市场,贫困国家的人也没有恰当的激励去发展经济。如果技术是互补的,单个的高技术人才并不会得到应有的回报,所以人力资本积累就不会发生;如果技术是替代的,那么发展中国家会有一些优势,因为不受旧知识的阻拦,实现弯道超车。至于技术到底是互补还是替代,未来的情况难以预料。

单辟一个章节讨论运气的作用。其实经济发展中,运气的作用应该还是有的吧,就像《国家为什么会失败》中讲到,从汲取性体制到包容性体质的转变,有时候是不确定的。有些人有些国家确实运气不好,这也使经济更难预测。但是,不能把所有错误都归于坏运气吧,毕竟抵抗风险或冲击的能力也是国间能力非常重要的体现。

弱政府+多元利益集团的组合,往往比独裁统治更可怕。所以中国权威式治理也没有那么不好啦。“公地的悲剧”原理可以解释很多问题。强大的中产阶级的存在,国家往往更稳定。吾国尚需努力。

《经济增长的迷雾》读后感(五):读《经济增长的迷雾》

作者在世行专门做欠发达国家的扶贫工作,见多识广,有不少经验之谈。按照作者的观点,没有合适的制度安排,无论投资,贷款,引进技术或是豁免债务,对后进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无济于事。这一观察与德索托《资本的秘密》以及《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的结论是相通的。没有合适的制度,资产无法转换为资本,个体消费者无法转换为统一的市场。用张五常教授的话讲,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成功,一定是做对了什么事情。有意思的是作者对教育的看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几乎是国际的共识,但按照作者详细的数据论证,教育与经济增长还真没什么必然联系。这也牵扯到制度安排。没有合适的将教育技能转换为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无论投入的教育资源多大,经济增长都是空中楼阁。几个例子,比如前苏联,东欧地区,同时期的教育广度深度都不亚于西欧美国,但经济结果则是天上地下了;非洲国家的教育投入并不比亚洲国家少,但却依然贫穷;印度培养了出了世界一流的软件工程师队伍,成就的却是美国的信息产业。这些国家地区的共性就是人力激励制度出了问题。这些国家的制度安排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受过教育的人,更偏好从事分配财富而非创造财富的岗位。作者总结到,与其说教育投资是经济增长之因,不如说是经济增长的结果。正是有了持续的经济发展,才使得人们对教育投资回报有了信心,愿意将更多资源投入到教育当中。今年的高考季刚结束,相比于满屏的高考改变命运,有一篇小众文章一直在默默传播:是高考改变了命运还是wto改变了命运。隐含的意思与作者的研究几乎不谋而合。这也符合日常的经验观察。比如同是小学中学同学,上过与没上过大学的,踏入社会之初有差异,但经过十几年发展以后,以物质衡量,这种差异可以忽略不计,甚至很多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进入社会早,生意起步早,身家高过大学同学的不在少数。而事业发展带来的信心又反过来刺激了社会对教育的投入,表现出来便是学区房与教育培训产业的高度繁荣。这种正反馈效应既有所谓儒家文化的影响,更多的还是过往三十年高速增长带来的良好预期。随着经济增速放缓,这种喧嚣也会逐步归于平静。人们会逐步意识到,高考并不是改变命运的机会。经济增速的放缓必然带来社会的固化,从阶层整体来说。无论接受不接受高等教育,最后的人生差异不会如70后80后这班巨大。这当然有负面作用,但好处是使所有的人都平心静气打好一份工,只有这个时候,工匠精神才会成为可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