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上)读后感锦集

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上)读后感锦集

《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上)》是一本由吴晓波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39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上)》读后感(一):[上邪夜读笔记]跌荡一百年(上)

------------------------------------------------

我并不是立意要错过

可是我一直都在这样做

错过那花满枝桠的昨日

又要错过今朝

-------------------------------------------------

《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上)》读后感(二):家国天下:士大夫精神在商业领域的延伸

没有《激荡三十年》精彩。都是编年的企业史,但《激荡》是真正的商业史,讲得是现代企业、市场演变、生产管理、营销手段,而且正好是耳熟能详的品牌,娃哈哈、太阳神、健力宝、联想等等,有风云激荡的情怀。《跌荡一百年》更偏向历史,是在历史大背景下研究企业演变。

近现代企业本身就是在洋务运动下产生的,和官商背景、时代演变、政治势力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做得也是钢铁、烟草、面粉、棉花之类的大宗商品,或是金融、交通等重要领域的支柱性产生。很多企业家遵循的不是商业逻辑,而是家国天下的逻辑,甚至是传统士大夫精神在商业领域的延伸。两种思潮在此碰撞:一种相信市场与民间的力量,一种相信国家的力量。前者如张謇、梁启超,后者如李鸿章、盛宣怀、蒋介石。

书中两块内容让人印象深刻。一个是花了很大篇幅描写蒋介石政府的腐败。杜月笙、孔祥熙、宋子文之类的人物纷纷登场。“蒋介石增加财政收入的办法主要是:勒索、重税、发公债和卖鸦片。”另一个是航运企业家在抵抗日侵时的沉船堵河的壮举。虞洽卿故居仍在宁波慈溪的伏龙山下,门楣上挂着“输财报国”的牌匾。

《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上)》读后感(三):吴老师带我学习中国经济史

读完了60万字的《激荡三十年》,学习和洗礼了最近三十年的中国企业和社会,在这2016年的年末和期末考试到来之际忙里偷闲继续读吴晓波先生《跌荡一百年》,确实精彩值得读者去回味。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遇到了和《激荡三十年》一样的感受:自己读的书太少了,知道的历史太少了,自己的经历也太少了。我觉得读这本书真的是在补短板,还原来没有学习过的债。

晚清以来的历史,我大体还是只知一二的,没有一个丰富的体系和了解,民国时期更是通过碎片化的学习来认识的。这本书写的是企业史,是记载中国企业的历史也算是史书的一种,因此在学习晚清和民国的企业和商业社会环境的同时略有一二的从人物和背景中窥探了一些历史的命运。很多人物让我尊敬也有很多人物让我惋惜和遗憾,还有一些人物让我想去思考和品读。

这本书更加梳理了人与人的关系和人创造出的企业之间的关联,从晚清一直延续至今,这种传承或者说继承有很多是值得今天的我们去反思和回味的。我觉得我还是很喜欢商业和历史的,因为它里面有故事,有血肉。

这本书实际上让我学会了构建一个学习的体系,从关系的角度上去提出和解决一个个问题。也催生了我用思维导图、SWOT等等的习惯。当然,这仅仅是刚刚开始,慢慢的学习路的开始,还有很多的知识需要学习,许多的资料需要掌握,许多的思维需要分享和借鉴。

用序言里的那句话来总结吧,历史没有什么可以反对的。我们只能一路向前,哪怕今天不那么太平,明天更加荆棘。

《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上)》读后感(四):看人、思过、想我

历史总是有血有肉的,看历史总给人一种血肉模糊的揪心。

1.当今企业家的成长基因及精神素质是怎么形成的?特别的焦虑,强烈的家国情结,对超速成长的渴求,隐藏于内心的不安全感,对官商文化的膜拜,对狼文化的痴迷,是一代人特有的心态,还是有深刻的原因?

2.中国的政治环境和制度设计对民营企业的影响?

3.民众对企业家阶层的恶评和讨伐的深层原因是什么?贫富悬殊,社会不公,基层秩序薄弱,掩盖了社会制度的缺陷,这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4.中国现代化道路与没关吗?精英阶层的摇摆、投机来自何方?

5.日本和中国的文化转变的态度的差异及原因?

精英阶层对传统文明的过于自信以及对制度重构的漠视成为中国近代化进步的最大障碍。

6.在颓废的整个体系中,赫德的海关竟然是最有秩序和效率,为清政府带来的财政收入最大,甚至对中国命运的关怀超过了中国人,说明了什么?

7.企业家阶层投机心态固有吗?

8.企业家办社会可行吗?理想主义适合吗,对于企业家来说、

9.前期,工会和国民党结成同盟,站在商团对面。后来,演变成国民党和企业家的暴力合作,为什么?

10.温和的孙科被迫下台,说明了蒋的正确性吗?

参与介入的建构型和决不妥协的批判谁对谁错?

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

科举制的废除,熄灭了精英阶层对清王朝的最后一丝眷恋。

情绪最容易被煽动的劳动阶层以及社会底层人士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永远是被利用和煽动的对象。

在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国有资本的自我瓦解是一个共同的过程。

商人的生存原则就是与强者结盟。

任何一家国有企业,只有烂到骨子里的时候,管制才会稍稍松开,这几乎是一条公理。

对民众而言,抵制运动能够极大地满足民族自尊心,以一种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发泄民族耻辱感。

那些生动的故事,人物,一定在广场的背后。

企业家一次次的非暴力抗争。

商人的缺陷;小圈子、缺乏民众基层、没有执政主张。

与权力结盟的结局是导向一条必然被奴役的道路。

给了这么多钱给G,让他们踏入一条船。

与其说是道德上的堕落,不如说是不良制度必然伴生的罪恶。

所谓时代精神,掀起一个时代的人兴奋的,都未必可靠,也未必持久。

这是上半部分的观点和思考,书还没有看完,但是我想作者最后的客观理想没有达到,因为他已经站在了民企的位置上了。

《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上)》读后感(五):笔记整理

中国的商人在一开始就与官家难分难舍。本书从1870年的招商局开始介绍,这是一个全球化开始的时间,这一年苏伊士运河开通,欧洲到亚洲的路程缩短5000公里,这让欧洲的军队更容易漂洋过海来到中国。这个阶段的中国和日本同时起步,中国的发展方向是加强海军力量,造出威力巨大的战船。日本的发展方向是学习西方的杀戮文化,严格的近代化管理方式。造船的目标,让招商局成为最早的造船企业,三个优秀的民营企业家加盟这个招商局。同时,上海出现了买办阶层,这是外资企业的中国经理人,他们熟悉外国语言,有着娴熟的经营技巧。有一个东山席家更是长盛不衰,第三代传人把女儿嫁给了宋子文的兄弟,家族的势力一直得到延续。

盛宣怀是李鸿章的得力干将,1880年创建了中国最早的电报局。同一个时间,日本却在发生民营企业兴起的变革,日本政府以一日元的价格,把官商共办的企业卖给了私人,这就是后来的三菱。中国的钢铁开始用于武器的制造,可是这些貌似高端的武器,一旦与西方对决,就一败涂地。1900年的时候,慈禧居然相信义和拳可以轻松消灭洋人,主动向洋人宣战,自取其辱。这时南方保持着稳定的形势,地方官员和洋人保持着原来的商业关系,这种管理上的不同,让清政府的权威开始消失。

《雷雨》中的周公馆的原型是周学熙,袁世凯的钱袋,60岁急流勇退,这是商人求稳的优点。1905年,清朝开始改革,这也是托克维尔说的最危险的时刻,清朝激进的改革措施,废除科举激发了一群高智商的愤青,而让清政府倒台的是盛宣怀的国有铁路政策。一个政府,要对自己的政策特别清醒,在改革的时候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尤其要有一个能够自我平衡的决策精英群体。

荣氏家族的面粉厂在1911~1927的“黄金年代”飞速发展,荣宗敬的经营策略是拼命扩张、追加投入,这种粗放的风格在2000年左右的东莞也很适用,可是一旦遇到金融危机,飞速的扩张就缺乏对黑天鹅的抵御能力。日本的二十一条开启了“抵制日货”的魔盒,此后100年,中日一旦发生纠纷,日本的工厂、商品就会受到冲击。

国民党政府创立的时候就是愤青的组合,对商人采取特别的手段募捐,不给就采取威胁的手段,但是尽管如此,却没有明目张胆没收商人的资产。在上海的时候,虞洽卿和蒋介石达成协议,蒋介石消灭工人组织,商会提供资金,这就有了后来的清党。另一边,72岁的张謇在创建了模范的南通城市之后,无奈的接受了破产的命运。光明与黑暗,对于富有的人来说,从富裕到贫穷,更加难以承受。

虞洽卿的企业在29年也遇到了军队征用公司的轮船的问题,虞洽卿和蒋介石熟归熟,可是同样要放弃公司的利益。同一年,蒋介石宣布上海直辖,这是上海的另一个辉煌。故事进行到了抗战,商业发展在战争中嘎然而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