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读懂财务语言的读后感大全

读懂财务语言的读后感大全

《读懂财务语言》是一本由理查德•兰伯特 (Richard A. Lambert)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6.00,页数:2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读懂财务语言》读后感(一):怀疑严重翻译问题,非常不专业

重度怀疑翻译和校对严重外行,尤其从第四章开始,很多公式里翻译错误,“收益率=净利润*转化率”这种,不用看正文就知道是错的;正文里乱用名词,财务讲究精准,一个字差距都有不一样的意思,隔一行的同一名词用了两个不同的译法,这完全是在瞎搞。

还是中信出版,专业书啊!都不找专业校对的吗?!

建议求学的不要看这本了,建议中信重新校对。

《读懂财务语言》读后感(二):严重怀疑翻译有问题

重度怀疑翻译和校对严重外行,尤其从第四章开始,很多公式里翻译错误,“收益率=净利润*转化率”这种,不用看正文就知道是错的;正文里乱用名词,财务讲究精准,一个字差距都有不一样的意思,隔一行的同一名词用了两个不同的译法,这完全是在瞎搞。

还是中信出版,专业书啊!都不找专业校对的吗?!

建议求学的不要看这本了,建议中信重新校对。

《读懂财务语言》读后感(三):翻译者真让人无语

挺好的一本书,翻译实在太烂了,同一个术语以不同词来表示已经很不合理,特么公式还有错的,数字也错,这本书出版前校对了吗?

评论太短无法发表这是什么意思,嫌我骂得不够热情吗?

《读懂财务语言》读后感(四):一本不错的财务入门书

这本书的内容有些浅,但能提供一些非常有益的思路,是非常不错的财务入门的书籍。

1、资产包括金融资产,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折旧和摊销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资产收益率,这一点可以解释为什么部分自有物业的生意反而不如租给别人来得收益更好。

2、负债的长期负债部分,需要考虑负债的现值。万科发行非常短的利率的债券其实是增加了公司价值,而以高成本融资的企业的价值以现值计算价值下降很多。

3、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利息*(1-企业所得税率)】/总资产。

4、企业的实际债务利率应该是:借债利率*(1-企业所得税率),对一个企业来说借债大多是有利的。

5、对于包含大量固定资产和固定开支的企业来说,多生产总是有利的,因为固定成本会被更多的产品摊销,单位成本是下降的,只要还高于变动成本就可以考虑生产

6、带来思考的是?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和资产收益率的关系?风险与债务杠杆的关系?

《读懂财务语言》读后感(五):《读懂财务语言》

浅读了这本沃顿商学院系列的《读懂财务语言》,比预想的要有趣一些。

在里面找到很多共鸣的部分,

笔者用深入浅出的方式说明了会计是一样工具,用自己的一套规则,用于决策判断用。

正如我现在在部门试图推行的,流量数据监控那样,这些数据并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决策的唯一依据,会忽略很多一些无法从数据上体现的因素,但也能够协助产品经理更科学的判断。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项就是指标的制定。

笔者有提及许多指标的作用会被咨询公司夸大。业绩表现是复杂且多维度的,最好仔细检查一种给定的衡量指标到底包含了什么以及忽视了什么。明白到财务报表应该包含什么和刨除什么,以及估值的方法,是有效分析财务报表的必备技能。

而流量监控,原始数据有pv、uv,到底是要看同比、环比、峰值、转化率、预定浏览比,还有设定怎样的指标判断。这些都必须在数据输出之前拟定,而无论如何拟定都是会有忽略的地方。

所以在看这本书的时候真的感觉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书中提及通过资产、利润、现金流的几大方面去分析企业现状,判断现存问题。比如关注那些带来营收的成本,因为它们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从数据中,我们总是能发现很多,企业是否健康,盈利是否可持续,应该加大投入还是出售不必要的资源,这些都可以从报表分析中得出建议。注意,是建议。

里面有一句话很妙: 会计规则负责的是公司应该如何向股东报告业绩,而没义务说明要如何运营好一家企业。

这让我想起之前看到过的一个梗:如果从会计财务出发,人类很多器官是冗余的,其中一个肾就应该用来出售获利。(笑)

但与此同时,财务也是十分重要的,没有会计师即使向亚马逊总裁说明近好几十年都会继续亏损下去这类严峻形势,贝佐斯还是会一意孤行他那套不使用的管理方法,将亚马逊拉回正轨。要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观意识,偏好,而工具是相对客观的,能够协助我们作判断的时候更加理性进行判断。

正如所有工具都有利弊一般,财务也不外如此,视乎用的人怎么去用它。

而书中也提到有的人就利用会计的规则,去获得更好的结果。

比如在结算日前的一些资本操作使报表更好看。

或者在合理范围内提倡使用债务,而非让利给股东,因为债务利息本身是免税的,而以派息或者股票的回购方式回报股东,这些款项对公司来说无法免税。

而里面提及的一些数据计算方式,一方面由于这本是给无会计基础的人看,但从另外一方面看确实相对比较简单,一些感觉就类似高中的数学题。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或许只能说明中国的数学确实有点难了。

总的来说,书中还是提供了不少干货,比如它让我明白不要只关注净利润数据,因为单单这一项无法告诉我们这所公司究竟是如何获得利润的;还有要缴纳的税金与报给税务机关的利润有关,而与税前现金流无关。同时,令我对会计又萌生了一点好感,因为就我而言,我是迷恋数据的,而互联网时代最不缺乏的也是数据。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明确注意力应该放在何处以及哪些需要进行调整,评估现状或者是决定的执情况,甚至是设计新战略来提升企业未来的表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