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信息平台论读后感精选

信息平台论读后感精选

《信息平台论》是一本由谷虹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出版的403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012-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信息平台论》读后感(一):内容简介(中文)

中国式三网融合的道路在全球范围内是独一无二的,国家力推,产业博弈,企业转型。广电、电信两大国有垄断产业相互对峙陷入复制性竞争的僵局。事实上,一个更加重大深远的变革趋势正在三网融合中的第三极——互联网——中逐步显现。

三网融合最直观的影响是消融了传媒产业、信息技术产业和电子通信产业的边界,形成了一个“媒信通融合大产业”,而三网融合最深远的影响则是竞争方式的改变和竞争焦点的转移。“内容为王”、“渠道为王”、“终端为王”等战略将不再奏效,未来的融合产业没有王者,只有盟主,得平台者得天下。以开放、对等、协作、共享为特征的“平台模式”将成为融合产业中最具竞争力的发展模式,而“信息平台”这种新型产业组织形式将成为三网融合产业竞争中的制高点。

本书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信息平台”及其运行机制的学术专著,从“平台构建”、“平台运营”、“平台竞争”以及“平台规制”四个维度深刻揭示了信息平台的相关规律和原理,为三大产业的融合进程提供了一条基于范式转变的增量发展路径,也为中央政府推进三网融合和规制改革提供了决策参考和理论依据。从世界范围来看,数字网络技术的发展正使人类从“匮乏经济”迈向“丰裕经济”,本书最重要的价值还在于从理论层面展现了未来融合产业无限多样的可能性。

《信息平台论》读后感(二):Abstract

The Triple Play mod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unique on a global scale, with state pushing, industry gaming and enterprise restructuring. Confrontation between the two state-owned monopoly industries of Broadcasting Industry and 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y is leading up to a deadlock of copy competition. Actually, a more significant trend with far-reaching impact is gradually emerging in the third pole of the triple play – Internet.

The most intuitive impact of the triple play is fusing the boundaries of the Media Industr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and the 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y, and forming a "MIC Convergence Industry". However, the most far-reaching impact of the triple play is the changes of competition way and shift of competition focus. Strategies such as "Content is king", "Channel is king" and "Terminal is king" will not work anymore. Convergence Industry in future has no king, but union leader. Controlling platform will win the whole world. "Platform Mod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penness, equality, cooperation and sharing will be the most competitive development mode in Convergence Industry. Moreover, "Information Platform" -the new forms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will become the commanding high ground of triple play industrial competition.

This book is the first academic monograph in China to discuss the "Information Platform" and its operating mechanism systematically. It reveals the relevant laws and principles of Information Platform from four dimensions which are "Platform Construction", "Platform Operations", "Platform Competition" and "Platform Regulation". Therefore, it provides an incremental development path for the integration process of related industries based on the paradigm shift. Meanwhile, it provides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decision-making and regulatory reform in the process of triple play. From a global point of view,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igital network technology is leading our mankind from the "Scarcity Economy" into the "Abundance Economy", and the most important value of this book lies in showing the infinite variety of possibilities in the Convergence Industry in future from a theoretical level.

《信息平台论》读后感(三):稀缺是商业的原动力:读《信息平台论》——魏武挥

稀缺是商业的原动力:读《信息平台论》

不得不说的一点是,其实“稀缺是商业的原动力”这个标题在经济学里一点都不稀罕——几乎可以用常识来形容。经济学理论五花八门,但统统建立在一个问题上:如何提高效率。而如何提高效率这个问题的成立,本质就是在于“稀缺”二字。如果没有稀缺,就无需效率了。

信息时代其实极大的丰裕是信息供给。在工业时代里,媒体所生产的信息一开始是稀缺的。在竞争中,虽然信息供给在增大,但供求平衡始终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变化。这也是所谓传统媒体的商业基石。互联网产生后,信息供给忽然增大,并在UGC(用户产生内容)的推动下,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信息爆炸。供求平衡瞬间被打破,传统媒体王小二过年说到底就是这样的:信息不再稀缺了。自然的,作为供给方也就地位下降了。

但正如长尾理论的发明者安德森所提及的:一种丰裕必然会导致一种稀缺。信息供给突然加大,人们就需要一种可以在茫茫信息海洋中迅速找到所需信息的工具。信息生产已经丰裕,信息接触(或者准确的说,是有效接触)成为一种稀缺。效率问题不再是生产环节的,而是接触环节的。搜索引擎,粉墨登场,同时也光芒四射。而基于搜索引擎,信息平台开始出现。当然,今天信息平台的发展,已经不再局限于搜索引擎了。

谷虹博士这本厚厚的《信息平台论》是我所见到的少有的国内从学术角度探讨信息平台的著作之一。这本书虽然一打开入目的是纷繁复杂的若干张图表(客观讲一句,这是排版的失败,读者很容易因为这些图被吓到了而不敢阅读下去,个人以为还是放在书后做附录为宜),但跳过这些图,其实内容并不想象得那么艰深难度。

《信息平台论》的副标题是三网融合背景下的信息平台的构建、运营、竞争与规制研究,这个副标题表明这本书的架构相当宏大。这里所谓的三网融合,倒不完全是指视频领域和电视领域,我更愿意这样理解这里的“三网融合”:谷氏想指的是下一代互联网。由此可见,作者雄心勃勃,几乎是在讲下一个时代的信息生态了(这里包括商业机制和政府管控机制)。

架构如此宏大,本文限于篇幅,也就谈其中的一小部分:稀缺问题。正如文头所言,一切商业规律最终将落实到稀缺和效率提升上。信息平台究竟:1、为什么要提升效率;2、如何提升效率?第一个问题问的其实是信息平台存在的合理性,第二问题问的其实就是商业问题了:如何运作并壮大之?

按照谷虹的说法,信息平台的成立在于“碎片”。这个词已经是很大众的词,但一般意义上,我们看到的只是内容碎片化和注意力碎片化。这只是表象。根本上,谷氏归纳了三个环节上的碎片:生产碎片化、信息传输碎片化和信息消费碎片化。生产碎片化很好理解,就是指信息(内容)碎片,传输碎片则是指顺序结构的阅读体系被打破。在传统媒体中,无论是纸媒还是广播电视,人们的阅读(收看)总是一步接一步的。报纸杂志的确可以翻阅,但很少有人跳来跳去的看,广播电视更是不会允许你跳跃。但网络出现后,文章可以跳跃着看(拜超链接所赐),视频可以快进倒退,剧集可以先看第20集,再回过来看第5集。这种传输碎片造成了故往历史悠久的阅读习惯已被打破。

信息消费碎片化,则直接导致了低卷入、即时性、片段式(谷氏语)。围观这个词微博用词非常精妙地点出了人们对社会事件的关心其实卷入程度很低:有热闹了赶紧聚集过来,事件过去了一哄而散。而所谓的社交网络,鼓吹“弱关系”,也是一种低度卷入、片段卷入(这段时间我有需要和你来往密切,明天没事了各奔东西)。谷氏这样写道“市场从相对稳定的整体裂变成混乱、离散而且不断变化的碎片”。

但人委实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一方面主观上不断制造垃圾和混乱,一方面却希望外部客观环境是井然有序的。人们无法适应混乱和离散,依然需要一种工具来将别人生产出来的混乱和垃圾整理清楚,或者,帮助ta自己高效地整理清楚。“新的利润区就在于找到一种最有效的方式管理碎片化的丰裕的信息资源,为信息生产、信息传输和信息需求三个环节的无限碎片的重组提供最优效率的支撑环境和实现手段”。信息平台,正是如此孕育而生。

但要成功地构建起一个信息平台是相当不易的。网易前副总编现今春雨健康的创始人张锐曾经很犀利地指出过:在桌面互联网上,国内只有两个平台:腾讯和淘宝。他甚至把百度这种搜索引擎都从平台中排除了出去。这种说法其实有一定的道理,因为百度就平台而言,它其实是只满足了两点。

谷氏在平台要素(也就是一个成功的平台所必备的条件)中指出,海量终端、通用介质和交互空间是一个平台的三大要素。海量终端意味着使用者必须足够多(在中国具体这个环境下,亿当量级以下的用户数量都不够海量的资格),必须使用一套标准、一组数据(这其实构成了任何一个平台都不是完全开放的,不然它很难保持一套标准),但交互空间上,百度的确做到了用户和服务器之间的交互,但用户和用户之间的交互,有但不是它的核心地带。

百度交互空间比较有名的是百度百科(含知道)和贴吧。这两者理论上都是UGC,用户和用户互动的地方。但百度百科(知道)其实有一整套水面下运作的灰色地带,利用百度百科的高级别编辑来做有偿营销的事例屡有耳闻。而至于贴吧,就更没有完成交互空间所需要完成的两大核心功能:吸聚和重组。前者它做到了,吸引了不少流量,但后者乏善可陈。这大概也是百度贴吧始终很难找到商业模式的原因吧。

业内有一种说法是,在移动互联网上只有微信拿到了入场的门票。这个说法套用到信息平台论里,其实是在指只有微信才具有移动平台的潜质:海量终端、通用介质和交互空间它都做到了。往下的商业发展只是具体执行运营的问题,必备要件已经齐备。

不过,就互联网而言,信息平台是一个很诡异的存在。谷虹也列举了信息平台内在的八个悖论,其中有一个就是“控制和自由”的问题。信息平台由于它的特性,很难在网络世界中出现“海量平台”,正相反的是,完全有可能只有个位数平台的存在——这很明显是中心化的架构。但互联网诞生之初,却是基于去中心化的思考。中心化架构必然会导致平台自身的骄横,比如腾讯一度有“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称谓,而淘宝呢?双十一虽然创造了日交易近200亿的奇迹,但鲜有听说商家真正意义上在赚钱。双十一马云所谓要商家感恩消费者,但天猫自身也没见去降低交易费率来感恩商家。

平台具有垄断性,垄断性会造成巨型企业,这种巨型企业不仅是指规模而大,更多的是指一条产业链仰它鼻息而存在。而这种发展,无论如何,不是互联网早期的思想家和实践家们所乐意看到的。

《信息平台论》读后感(四):序言:十年探索 汇聚平台(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 黄升民)

十年前,我和我的同事,也有我的学生,不经意之间一腿迈进了广播电视的数字化研究领域。此前,我们积累较多的是传统媒体的经营研究。在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末,也就是“媒体产业化”在业界一片喧嚣的时候,我们感到研究突破的疲惫和乏力。传统媒体的“产业化”在资本与政治博弈之间左右徘徊,唯独在“数字化”领域存在一片亮色。于是,我们的研究开始聚焦于广电的数字电视的这个领域。新世纪之初我们深入苏州等地了解数字电视的进展,召集“数字电视已燎原”研讨会,形成《中国数字电视产业经营与商业模式》,还连续出版年度的《中国数字电视市场报告》,随后有两个重要的出品,一是赵子忠的博士论文《内容产业论》(赵子忠,2004),对于数字新媒体的核心领域进行了一番梳理;二是系统地梳理了中国数字电视产业政策形成过程的周艳的博士论文《我国数字电视产业政策的形成研究》(周艳,2006)。

有一段时间,我们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接近数字媒体,如王伟的博士论文《融合与转型——数字媒体时代我国电信与广电的博弈思考》(王伟,2007),论题触及到数字化过程中广电在网络方面与电信的博弈竞争;再如黄河的博士论文《传媒数字化管理》,通过梳理国内外几个广电集团的内容信息系统建设,指出内容海量信息需在媒资管理系统基础上进行更适应于多种业务需求的开发,而且这个内容信息处理系统的建设正在数字化的冲击下进行升级和创新发展。(黄河,2008)

随着研究的深入,数字媒体的运营机制,组织形态以及交易体系开始进入我们的研究视野,这个时候“平台”的词汇频繁出现且成为论题当中的核心概念。其中,代表性的出品有两个,一是王薇的博士论文《论家庭信息平台:掌握数字传媒时代的家庭需求》(王薇,2008),二是张豪的博士论文《个人信息平台研究》(张豪,2008)。数字新媒体发展的根本在于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个人的,家庭的,延展到社会的。所以,我们的研究重点就从产业链末端的信息需求入手,固定的,以广播电视数字化为基础、以电视机为终端的“家庭信息平台”和移动的,以通信新媒体为基础、以手机和平板电脑为终端的“个人信息平台”的延伸和发展,必然扩展到社区城市乃至国家国际信息平台,形成物联网的信息流基础。

信息平台的研究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网络化的信息呈海量且多元互动,如何收集、处理并与媒体经营接轨?我们的研究团队在去年产生了两个重要成果:一是张余的博士论文《双向多业务数字电视的受众测量》(张余,2010),利用杭州华数搭建的海量信息处理平台,解决了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测量、数据采集、需求洞察和价值评估等一系列问题,为家庭信息平台从理论概念走向产业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抓手;二是周滢的博士论文《内容平台:内容王国的再建构》(周滢,2010),这是对于信息需求平台化,信息传输平台化的一个理论回应,内容生产必然从单极走向多元,融入一个开放的平台体系,不然,所谓的“内容为王”仅仅是传统媒体的一个幻象而已。

十年来对产业的追踪,我们隐约察觉到网络与新媒体产业在数字时代的变革,绝不仅仅是商业模式、产业链、发展战略的简单调整,其传播从内容集成,业务规划和服务营销,都体现在“平台”的运作上,整个产业正在从传统的单一走向多元,从封闭走向开放。那么到底平台是什么?平台怎么发展?平台对数字媒体的海量信息怎样处理和怎样支撑其运营呢?平台在数字时代发展中与以前不同的那些深层规律和内在逻辑到底是什么?于是,我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谷虹,希望她能在我们之前所有的博士论文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全新的理论体系,系统地回答这个影响深远又举足轻重的深层问题。

我们提出的“平台”是一个难以把握的具有复杂内涵的概念。从思想层面讲,它意味着开放、共享、平等。从商业运营层面讲,“平台”有利益、有控制、有竞争性的主体。而上升到国家信息战略层面,“平台”的价值则远远超出经济层面,加入了政府信息监控和公共信息福利等重要考量因素。

我们研究和实践的信息平台理论,跳出了产业应用层面和具体的业务范畴,打破电信业、传媒业和信息技术产业原有的理论边界,一方面从学理层面剖析各种类型的信息平台共同、内在的运行机制和规律,另一方面更是在张余、王薇等团队的实践中揭示信息平台在构建、运营、竞争以及规制方面的原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搭建一个针对未来媒信融合大产业的平台理论体系。

我们的平台理论聚焦于未来社会从信息的“匮乏经济”迈向“丰裕经济”过程中那些根本的、深层次的矛盾,系统地解答了网络与新媒体时代信息产业的本质差异性,为产业融合与演进中的平台化趋势提供了一个理论说明。其核心价值在于从理论层面为未来产业的发展展现了多样的可能性,物联网、云计算、社交网络、微博……平台思想和平台模式正在不同的领域颠覆着传统、创造着一个个新的神话。

谷虹的博士论文《信息平台论:三网融合背景下信息平台的构建、运营、竞争与规制研究》(谷虹,2011)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信息平台和平台运行机制的专著,该论文既是我们十年数字媒体研究的一个核心理论的整理,也为我们未来十年的研究拉开了序幕。平台理论未来的应用是未知的,也是无穷的。尽管平台理论在今天还显得稚嫩,关注和理解的人尚在少数,但我坚信理论的力量并不仅仅在于对现实的解释力,更在于有预见力。而最好和最有价值的科学理论是那些具有预见能力的理论。理论研究如同采矿,真正的宝藏不会摆在地上随人拾取。信息平台理论无疑也是一座巨大的金矿,它埋藏得很深,充满了未知和不确定。2009年初,谷虹在确定这个博士论文选题的时候,我曾将其比喻为一个“爬雪山过草地”的学术苦旅。从确定选题到概念界定,从提纲拟定到观点论述,从研讨汇报到写作成文,在两年多的时间里,谷虹与我进行了多次的激烈思想碰撞,画图、梳理、发表、研讨、修改,往复循环。理论探索的过程是孤独的、迷茫的,必须咬紧牙关,在最终突破的那一刹那,才能迸射出耀眼的光芒。

一个重大理论突破既是对产业实践的深层回应,也是脉络相连的持续研究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我对此坚信不疑。

《信息平台论》读后感(五):中英文对照目录(详细)

目 录

Contents

序言

Preface

摘要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图表目录

List of Figures and Tables

导论:三网融合的产业进程、文献综述与研究缘起

Introduction: The process of Triple Play,the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 Research Origin

第一章 信息平台:未来融合大产业的制高点

Chapter One Information Platform: High Ground of Convergence Industry in Future

第一节 平台的泛化

Section One Platform Generalization

第二节 平台理论的时代价值

Section Two Time value of Information Platform Theory

第三节 信息平台理论的研究框架

Section Three The Research Framework of Information Platform Theory

第二章 平台构建

Chapter Two Platform Construction

第一节 平台的概念

Section One The Concept of Platform

一、平台的概念

The Concept of Platform

二、平台三要素

The Three Elements of Platform

三、关于平台的两个误解

Two Misconceptions about Platform

第二节 平台思想及其对相关信息产业的影响

Section Two Platform Values And the Impact of Information Industry

一、资源观:从“封闭”到“开放”

The Conception of Resource: From ‘Close’ to ‘Open’

二、利益观:从“独占”到“共享”

The Conception of Interests: From ‘Monopolize’ to ‘Share’

三、组织观:从“层级控制”到“对等协作”

The Conception of Organization: from ‘Hierarchical Control’ to ‘Peer Collaboration’

四、价值观:从“产业链”到“企业网络”

The Conception of Values: from ‘Industry Chain’ to ‘Enterprises Network’

五、平台化孕育产业运行的新模式

Platformization Brings a New Model of Industrial Operation

第三节 平台的基本属性

Section Three Basic Properties of Information Platform

一、平台是行业的基础设施

Platform is the Industry's Infrastructure

二、平台扮演中介角色

Platform Plays an Intermediary Role

三、平台是商业生态系统的核心

Platform is the Core of Business Ecosystem

四、平台是一个悖论的混合体

Platform Is a Mixture of Paradox

第四节 信息平台的产业分类与产业结构

Section Four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Information Platform

一、按照平台结构和各要素特征分类

Classif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Platform Structure and Elements Feature

二、按照应用领域分类

Classification According to Field of Application

三、按照平台层次分类:基础平台和应用平台

Classif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Platform Level: Basic Platform and Application Platform

四、未来信息融合产业的平台层级结构

Platform 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Convergence Industry in the Future

第五节 相关产业如何构建各自的平台

Section Five How Did Related Industries Build Their Own Platform

一、传媒业:外围切入,依托内容优势构建平台生态系统

Media Industry: Peripheral Penetration and Building Platform Ecosystem Relying on the Superiority of Content

二、电信业:中心扩张,依托网络优势构建平台生态系统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Central Expansion and Building Platform Ecosystem Relying on the Superiority of Network

三、互联网IT产业:两面延展,依托技术优势构建平台生态系统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Extension on Both Sides and Building Platform Ecosystem Relying on the Superiority of Technology

第六节 传媒业的平台化再造

Section Six Re-building the Media Industry by Platformization

一、传媒企业平台再造的整体构想

Overall Conception of the Platformization Reengineering Media Enterprises

二、传媒业平台再造的四个环节

Four links In the process of Platformization Reengineering of Media Enterprises

本章小结

Chapter Summary

第三章 平台运营

Chapter Three Platform Operations

第一节 平台运营中的各种角色关系

Section One Roles and Relationships in Platform Operations

一、角色分析及相互关系分析

Analysis of Roles and Relationships

二、信息平台的定位及其商业生态系统的构成

Positioning and Business Ecosystem Structure of Information Platform

第二节 平台运营的动力

Section Two Dynamic of Platform Operations

一、信息平台是公共和商业的混合体

Information Platform is a Mixture of Public and Commercial

二、平台运营的动力来源

Dynamic Source of Platform Operations

第三节 平台运营的轨道:生命周期及战略重心转移

Section Three Track of Platform Operations: Lifecycle and Strategic Focus Shifted

一、信息平台生命周期曲线:多边市场的交叉网络效应

Life-cycle Curve of Information Platform: Cross-network Effect of Multilateral Market

二、信息平台在不同生命周期的发展特征及战略重心转移

Development Features of Information Platform in Different Stages of Lifecycle and Strategic Focus Shifted

三、传媒业、电信业和互联网IT产业处于平台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

Media Industry,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Are at Different Stages of Lifecycle

第四节 平台运营规则之一:产品(服务)的设计与开发

Section Four Platform Operating Rules One: Product (Servic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一、信息平台产品(服务)的设计目标是满足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要求

Design Goals of Information Platform Product (Service) I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Mass Customization

二、信息平台产品(服务)的两个关键构件:模块与架构

Two Key Components of Information Platform Product (Service): Module and Architecture

三、信息平台产品(服务)的构造设计

Structural Design of Information Platform Product (Service)

四、信息平台产品(服务)的设计原则:强内聚与松耦合

Design Principles of Information Platform Product (Service): Strong Cohesion and Loose Coupling

五、信息平台产品(服务)的特点

Features of Information Platform Product (Service)

六、信息平台产品(服务)的开发步骤

Development Steps of Information Platform Product (Service)

第五节 平台运营规则之二:多边用户的召集与多属行为的管理

Section Five Platform Operating Rules Two: Convening Multilateral Users and Managing Multi- homing Behavior

一、信息平台多边用户的召集

Convening Multilateral Users of Information Platform

二、信息平台多边用户(多属行为)的管理

Managing Multi- homing Behavior of Information Platform

第六节 平台运营规则之三:定价策略与盈利模式的构建

Section Six Platform Operating Rules Three: Pricing Strategy and Profit Model’s Construction

一、信息产品(服务)的定价困境:在“免费”和“收费”之间摇摆Pricing Dilemma of Information Product (Service): Swing Between "Free" and "Fee"

二、信息平台的定价机制

Pricing Mechanism of Information Platform

三、信息平台定价的影响因素

Factors Affecting Pricing of Information Platform

四、信息平台的定价策略

Pricing Strategy of Information Platform

五、信息平台的盈利模式

Profit Model of Information Platform

六、信息平台的价值规律

The Law of Value of Information Platform

本章小结

Chapter Summary

第四章 平台竞争

Chapter Four Platform Competition

第一节 平台竞争的形成

Section One Formation of Platform Competition

一、平台竞争的内在机制

Internal Mechanism of Platform Competition

二、平台竞争的产业现实

Industrial Reality of Platform Competition

第二节 平台竞争的格局

Section Two Situation of Platform Competition

一、平台竞争的产业背景

Industrial Background of Platform Competition

(一)广电产业:事业和产业双轨制运行的特殊产业

Broadcasting Industry: Special Industry in Two-track Running of Utility and Industry

(二)电信产业:典型的垄断产业的国有企业改革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A Typical State-owned Enterprise Reform in Monopoly Industry

(三)互联网产业:由资本、市场和技术驱动的民营商业

Internet Industry: Private Business Driven by Capital, Market and Technology

二、平台竞争的主体演化

The Evolution of Platform Competitors

(一)电信、广电的平台化

Platformization in Broadcasting Industry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二)互联网的反平台化

Anti-Platformization in Internet Industry

三、平台对局最终成型

Final Forming of Platform Confrontation

第三节 平台如何竞争

Section Three How Do Platforms Compete

一、从平台技术功能层面构建竞争力

Building Platform Competitiveness on the level of Technical Functions

(一)聚合力指标

Cohesion Index

(二)协调力指标

Coordination Index

(三)重组力指标

Reorganization Index

(四)交互力指标

Interaction Index

(五)构建信息平台竞争力评估的理论模型

Constructing Theoretical Models for the Competitiveness Assessment of Information Platform

二、从平台商业生态系统层面构建竞争力

Building Platform Competitiveness on the Level of Business Ecosystem

(一)关于开放与封闭的战略决策

Strategic Decision about Open or Closed

(二)关于创新激励的战略决策

Strategic Decision about Innovation Incentives

(三)关于竞争与结盟的战略决策

Strategic Decision about Competition and Alliance

第四节 平台竞争的双重结果

Section Four Two-sided Results of Platform Competition

一、平台竞争的有利一面

Advantages of Platform Competition

(一)促进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与创新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Related Industries

(二)有利于公共福利的增加

Benefiting the Increase of Public Welfare

(三)高效推进国家信息化战略

Promoting the National informationization Strategy Efficiently

二、平台竞争的不利一面

Disadvantages of Platform Competition

(一)基础设施重复建设,浪费产业资源

Duplication of Infrastructure and Wasting Industrial Resources

(二)恶性竞争侵犯公民隐私,损害公共福利

Invasion of Privacy and Damaging Public Welfare due to Vicious Competition

(三)绝对的自由开放危及网络安全,威胁国家信息主权

Absolute Freedom and Openness Endangers Network Security and Threatens National Sovereignty of Information

本章小结

Chapter Summary

第五章 平台规制

Chapter Five Platform Regulation

第一节 平台在国家信息化战略中的地位

Section One Position of Information Platform in National Informationization Strategy

一、平台是数字网络时代的信息中枢

Platform is the Information Center in Digital Network age

二、平台规制的战略意义

The Strategic Significance of Platform Regulation

三、平台规制体制构建的困难与挑战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to Build Platform Regulation Systems

第二节 三股力量推进三网融合的内在逻辑

Section Two Internal Logic of Three Forces to Promote the Triple Play

一、技术发展是三网融合的原始动力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s the Original Motivation of the Triple Play

二、产业博弈是三网融合的核心动力和阻力

The Industrial Competition Creates both Motivation and Resistance in the Process of Triple Play

三、国家意志是三网融合的主导力量

National Will Dominates the Triple Play

第三节 三网融合进程中平台规制的三极平衡

Section Three Three-pole Balance of Platform Regulation in the Process of Triple Play

一、政府意志:内容规制VS技术中立——信息安全、可控可管

Government Will: Content Regulation VS Technology Neutrality,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Controllability

二、产业发展:自然垄断VS有效竞争——扩大内需、增量发展

Industry Development: Natural Monopoly VS Effective Competition. Expansion of Domestic Demand and Incremental Development

三、公共福利:商业利益VS普遍服务——国家信息化战略

Public Welfare: Commercial Interests VS Universal Service. The National Informationization Strategy

第四节 平台规制的战略设想

Section Four Strategic Conception of Platform Regulation

一、实体网络和信息平台的剥离设想

A Conception of Separating Physical Networks and Information Platforms

二、实体网络的规划建设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Physical Networks

三、信息平台的管理规制

Administration and Regulation of Physical Networks

本章小结

Chapter Summary

结论

Conclusions

后记

附文:老农带小农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