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经营地方读后感摘抄

经营地方读后感摘抄

《经营地方》是一本由孙竞昊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9.00元,页数:4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经营地方》读后感(一):民族志书写与在地性表达

提起济宁,或许很多人并没有怎么听说过这个城市,但说起微山湖则是无人不知。这座城市可谓历史文化悠久,是东夷文化、华夏文明、儒家文化、水浒文化、运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而且元明清时期得益于京杭大运河之便,济宁也一跃成为颇为重要的工商业城市。

孙竞昊教授的《经营地方:明清时期济宁的士绅与社会》便是以济宁这座城市为研究样本,考察士绅阶层在这座城市的活动轨迹和治理逻辑,可以说是一部城市史研究的优秀著作。毕竟,在吴晗、费孝通等人所著的《皇权与绅权》一书中,便提出了士绅在地方治理中的重要作用。这部著作则是解剖麻雀,以济宁这座城市为切入口,深入剖析绅权对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与塑造。

明清时期,中国许多大城市在政治地位、商业经济等方面都远超济宁,那么为什么选择这座城市呢?在作者看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意义:

其一为史学角度。从长期来看,不仅济宁地区,即便开埠前的帝制时期整个山东的地方史,有分量的研究唯有罗昆、景甦先生在1950年代做过的“经营地主”课题和后来许檀教授以临清为中心的社会经济史研究,因此作者的这项研究具有填补空白的学术意义。

其二为方法论角度。作者将济宁商业化、城市化的动因归结为交通条件的改善,以大运河为杠杆考察济宁城市和周边地区的沉浮,从而认定其地方特性和城市认同并不尽然由其所在的地理位置决定,这也是像临清、天津、德州等因运河而兴起的北方城市/城镇的共同经验。

其三为思想角度。济宁的城市化、商业化路径及其兴衰命运反映出国家权利和政策的决定性作用,显示了在具有国家层面战略重要性的北方运河地区所呈现出来的中央与地方关系,这也丰富和深化了“国家-社会”在中华帝国里错综复杂的互动表现和实质所在,也蕴含着来自现实的人文主义关怀。

墨尔本大学历史系教授安东篱在其著作《说扬州》中曾说道,著名的地方往往像一个人一样,而为一座城市写一本书,某种程度上就相当于撰写一部人物传记。一个地方可以获得某种想象出来的人格特征,乃至获得某种性别,并称为自身历史中的一个角色。

是的,孙竞昊教授以民族志书写的方式进行了在地性表达,用一部生动详实、深刻有力的研究著作为济宁这座城市留下了一份难得的备忘。

《经营地方》读后感(二):社会史:历史与社会

本书“导论”做了一个相当标准的文献综述,以“士绅”在地方的行动为核心,引入了社会史研究取向和中华帝国晚期的地方社会史研究。在中国城市史方面则由远及近、从大到小,层层推进,堪称典范。每次读到架构稳定、脉络清晰、定位明确的文献综述,总要哀叹自己太菜了。即使现在已经不做学术研究,在日常的书籍、文章阅读里,也总能直观地感受到其间差别。

社会史究竟是一种方法还是一种结果,在历史学和社会学看来也许不尽相同。

毕竟,史家所窥见的景象既非目睹,也非耳闻,当他在自己内心中操练一套陈规旧习、一组风俗民情、一干人情世故,都几乎不会得到反馈。

与之相反的是,社会学家在活生生的社会里谈话做事,不仅当即就有回答(沉默不语自然也算一种回答),而且说不定还会造成十分深远长期的影响。

故而史家有“后见之明”易于见大,社会学家有切身体验敢于揭蔽。

史学传统多以国家政治、文明兴衰、区域经济和军事战略为务,但也讲到“大人物”的生平事略、为人处世、性情爱好。只不过多数情况下这些“大人物”活在真空里,其禀赋得自上天,人格出于阅历,跟他生活的那个世界好像关系不大。

但只要再往前一步,设想再大的人物也免不了遵循时人的大多数习惯,便开始设法走进古人生活的世界。这个想法发端于古希腊人,复起于孟德斯鸠、托克维尔,原本就是现代社会学的先驱,最终反哺史学,引出了社会史及20世纪中后期的一系列史学革命。

不过,社会史不是历史社会学,终究是史学。

一方面,社会史力图展现日常生活的历史全貌,并非“忽略”政治、经济、地理(区域)和历史的内在结构,而是在日常的惯例行动中实现它们,又在非日常的突发重大事件中凸显它们。

另一方面,古人生活的“真实”终究已经遗失了。更不用说书写的真实并非生活的“全部”,史家所铸之像乃是在史家所看到的“历史”中树立的。就好像我们到博物馆看原始人生活场景复原区,几个长毛人或坐或立或作势要跑,目光炯炯,手持长矛、石斧,脚踩绿荫,身后是一座尖顶茅草屋——但正如你我所知,这些“原始人”看到的不是猛虎或猎物,而是玻璃、围栏和钢筋混凝土。

在这个意义上,社会史研究必定是大小相切的,其意义恰在于这种切磋琢磨之间。

本书抓住士绅在地方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中的中心地位,总其主动与被动、主观与客观的方面,以大运河的兴衰为线索,有力地阐明了区域交通对地方城市发展的影响,描绘出中华帝国晚期国家体制与地方社会的互动模式,加之行文舒畅、图例丰富,十分好读。

《经营地方》读后感(三):《经营地方》:济宁城市研究

孙竞昊先生的这本《经营地方》来源倒也扎实,由博士论文改编,后期又作了不少增补。跟朋友开玩笑的时候说,文科生真不容易,博士毕业相当于要写一本书出来。不是第一次阅读由博士论文改编的书籍了,这种情况在史学界、哲学界似乎常常出现。蒋重跃的《道的生成与本体化》可以说是个人阅读史上的一大噩梦……难度之大让我无法判断这本书到底好不好看,不过,能慢慢看懂的地方还是能感受到一些趣味。毋庸置疑,这些书籍通常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深度,也是历史学研究者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中国城市社会历史研究上存在的一个问题,即重南方而轻北方的情况。这种现象在中国城市研究中比较普遍,主要是因为南方城市在历史上发展较早,以及南方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相对优势。因此,南方城市的研究往往更为深入和丰富,而对于北方城市的研究则相对较少,甚至被忽略或边缘化。这种南北城市的不平衡状况,也逐渐形成了南北对立、贫富对立等刻板印象。为了弥补这种不平衡情况,作者选择了山东济宁作为研究城市,并进行了多层对比研究。

作者还提到了地方认同这一概念。地方认同是人们对于自己所处地域的认同感,是一种基于地理、历史、文化等多种因素的情感体验。在中国,地方认同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大处说,中国人都有着共同的民族认同,但是在具体的地方层面上,人们的认同感更多地与自己所处的地方有关。例如,在济宁这个城市,人们会更加强烈地认同自己是山东人、济宁人,而这种地方认同感又会进一步影响人们的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同时,地方认同也是人们对于自己家庭、家乡等小范围社群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同样也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如此看来,作者通过对于山东济宁的研究,不仅填补了中国城市研究中南北不平衡的空白,还进一步探讨了地方认同这一文化现象。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对于学术界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更有利于我们了解中国文化和社会现象。

读这本书,印象最深刻的是士绅阶层。绅士亦称士绅或仕绅,“绅”为古代官员束在腰间的大带子,因此仕宦又称缙绅,亦作搢绅,也用来代称曾做过官的绅士。古代中国,士绅都是指有一定文化修养和社会地位的人。

士绅是地方上的权贵,拥有一定的土地和财富,同时也是地方上的官员,担任着一些行政职务,主要由科举已考取,未仕或落第士子、当地有文化的地主、赋闲或解职退休归乡的前任官吏、宗族耆老等一批在乡里有影响力的人物所构成。他们在地方上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是地方上的精英,在社会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他们是地方上的领袖,负责管理和维护地方社会秩序。他们还负责调解农民之间的法律纠纷、监督地方学堂与书院和水利工程、招募和训练地方民兵、包揽农民的税收等。

士绅阶层的起源和消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中华帝国晚期,士绅阶层的规模和影响力都有了很大的扩大。这主要是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引发了农民社会和经济地位的变化、士绅阶层的扩大和经济的商业化等根本的社会变迁。士绅阶层的消亡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在清朝末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中国内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危机加深,士绅阶层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地位和影响力。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就是当地的士绅。《中华帝国的衰落》里对士绅的发展和演变有更为深入的研究,有兴趣可以读读。

回看本书,更感意义重大。孙竞昊先生以济宁为点,写出了北方城市的面。通过研究城市的历史,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城市的发展和变迁。阅读的书籍越多,就越能够发现知识是可以跨越领域和国界的。比如,在这本书中,不仅提到了中国名家费孝通等人的研究成果,还吸收了西方学术的精华,提到了哈贝马斯等学者。

说回广西师大出版的大学问系列,不得不令人心悦诚服。这个系列的图书既有严谨的学术性,又包括了广泛的知识面,是相当不错。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