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绿皮火车作文(精选10篇)

绿皮火车作文(精选10篇)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绿皮火车作文(精选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绿皮火车作文(精选10篇) 篇1

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高铁的诞生为人们的出门带来更加的便捷。但在上个世纪我国第一次出现绿皮火车时,那时候人们的眼里也都是充满了喜悦和光芒,因为绿皮火车记载着那个年代的生活水平和美好的回忆。

记得在我年幼时,我曾和妈妈一起乘坐过绿皮火车,它的外表是墨绿的颜色,车厢分为一节一节的,像一间间温暖的房屋将四面八方的乘客汇聚在一起,组成一个大家庭。我和妈妈迫不及待地上了火车,发现车上每个窗户都可以自行向上推开,还可以伸出头去,呼吸着窗外的新鲜空气,慢慢地欣赏着沿途美丽的风景。当火车开动时,虽然车上没有空调,但火车带动的风速也给我带来一阵凉爽的感觉,让我心旷神怡。更令我好奇地是,我能通过窗外看到绿皮火车的车头和车尾,它就像一条绿色的巨龙盘旋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慢慢前行,给我一种乘车的快感。绿皮火车的座位都是一体成形的,车上的人们紧紧相邻而坐,虽然狭窄,但在绿皮火车上,有时可以让人失去时间的概念,车上每个座位无不是生活的缩影,它能让陌生的两人渐渐的熟悉,可以随意地交谈打发时间,在这有限的时间里享受这份难得的悠闲和快乐。

如今绿皮火车的身影还未完全退出舞台,连接许多城市之间的依然还有绿皮火车的身影,在高铁到达不了的地方,绿皮火车还在日夜兼程,把许多外乡人,送到有梦的地方。绿皮火车就像演绎一种慢生活,这种生活方式能让非常忙碌的人们内心平静下来去思考人生的问题,让人们在紧张的生活节奏中放慢脚步。

绿皮火车作文(精选10篇) 篇2

听爸爸说,绿皮火车是从他爷爷的爷爷……的时代就有的火车,那个时候航空和公路交通远不如现在这样发达,因此铁路运输承载着全中国大多数人的出行任务。

在铁路进入电气化时代之前,绿皮火车是由内燃机车和蒸汽机车作为火车头的,整列火车是由硬座、卧铺、餐车及行李车组成。

爸爸告诉我:小时候第一次去北京就是坐的硬座车厢。整节车厢不仅座位是满座的,就连过道上、洗手间里都站满了人,烟味、酒味、快餐味、汗味、大蒜味……充斥着每个人的鼻腔;小孩子的哭闹声、大人的叫喊声、打牌声,不绝于耳。由于人实在太多了,爸爸就在硬座的座位下睡了两个晚上,那时候坐绿皮火车到北京可要三天两夜啊!等到了北京,爸爸也成了一只小泥猴了。

爸爸自北京回来后,就告诉奶奶,以后没有卧铺就不出门了。爸爸说,那时的绿皮火车的卧铺车厢是没有空调的,但是比起硬座车厢来说,可是天壤之别啊!既舒适又整洁。每一节的硬卧车厢一共有六十个铺位,是由二十组,上中下三层组成的。每个孩子到了卧铺车厢,就变成了小猴子,上下铺位不厌其烦地来回攀爬。不一会儿,列车员就会过来,嘴里喊着“换票、换票”。原来啊,每个卧铺乘客上车后都要将自己的火车票换成一张小小的卡片,上面写着**车厢**铺,这样列车员就能知道每个铺位的乘客在哪里下车,快到站的时候再换回原来的纸质车票,就不用担心坐过站啦。

随着科技的进步,火车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了。从最初的绿皮火车变成了红皮空调车,到现在又有了和谐号动车组及高铁。车厢内的设备和环境也越来越好,绿皮火车也只能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去北京玩,乘坐的火车居然也是绿皮的,在旅途中听着爸爸讲述绿皮火车的往事,跟随着爸爸的思维又回到了真正的绿皮火车时代。

感谢为铁路事业奋斗的人们,感谢时代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祝愿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

绿皮火车作文(精选10篇) 篇3

绿皮火车,是指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前运营的火车,外表是墨绿色,故名。典型的有25B型客车、23型客车、22型客车、等系列的车底。绿皮火车,曾是中国铁路客运的主力,低廉的票价,给不少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绿皮车价格便宜,是农民工、低收入者出行的首选。但因没空调等原因,即将被淘汰。今天,妈妈带着我去体验一下“绿皮火车之旅”。

站在站台上,火车滚轴的声音越来越大“哐当,哐当”,“呜——呜——”一声长而低沉的汽笛长鸣后,宛如长龙的火车缓缓地驶入站台。那火车通体墨绿,上面有一条长长的黄线;它方方正正的,让人觉得它很笨重,不像现在的子弹头那样给人们一种轻快的感觉;车厢里是没有空调的,得开上下推拉的窗户才能消暑,窗户是很重的窗框和玻璃做的,要很使劲才能推上去。

这是我第一次坐绿皮火车,我满怀好奇兴奋的心情登上了列车,我拿着票找到了相应的车厢,原来是个软卧车厢,应该很不错的。可是现实令我大失所望,里面无比的闷热,从车门走到床位我已经汗流浃背了,进到房间一看,里面有四张床,分上下铺,空间十分狭小,一个人上了床,另一个人才能走进去。火车拉响了汽笛,开走了。我躺在床上,感觉非常颠簸,滚轴“哐当,哐当”地响,我就在这摇摇晃晃中睡着了。

虽然旅程很累,但是能够体验一次最古老的火车,沿途还可以慢慢欣赏窗外大自然的美景。真是一次美妙的旅程啊!

绿皮火车作文(精选10篇) 篇4

坐在“和谐号”动车组中,身下的动车平稳的行驶着,车厢中只听得到美好的广播铃声,再无其他嘈杂的声音,随着列车到站的提示音,几截绿色的“火车厢”相继映入眼帘。

我的脑海里不禁浮现小时候坐火车出行的情景,想起了原来这就是我曾经坐过的绿皮火车。小时候,我非常喜欢坐火车。那个年代,就只有绿皮火车,有时候还有红皮火车。绿皮火车,顾名思义,就是整节车箱都是绿的,车箱里有绿皮椅,连卧铺车箱的床具都备有一套松软的绿棉被,让出门远行的旅客在火车上有更舒适的乘卧体验。绿皮火车是柴油机车,所以的行进速度非常慢,从湖南长沙到四川成都,需要在路上花费十几个小时还不一定能按时到达。后来,我长大了,出行都坐高铁了,绿皮火车也淡出了我的视线,直到今天,我才再次看到曾经的绿皮火车。

我好奇地问妈妈:“妈妈,为什么现在人们出行很少坐绿皮火车啦?”妈妈笑着回答:“它们都被“和谐号”动车取代啦!”,“为什么会被取代呢?”我接着问。妈妈耐心地说:“因为绿皮火车速度太慢了,已经无法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需要,无法满足现代人的出行需求,所以就慢慢退出我们的生活。你看!我们现在乘坐的动车速度多么快啊!它让人们出行更便利、更快捷,让整个大中国联系得更紧密!”

妈妈的一番讲解,使我恍然大悟。随着动车再次启动的铃音,望着远处那曾经熟悉的绿皮火车,看着它们逐渐远离我的视野,虽说心中有着对童年记忆的不舍,但想想,这一切变化,不正是祖国日益繁荣昌盛,科技愈发进步的体现吗?不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的自豪吗?收起记忆中的珍珠,这一刻,在记忆的长河中,我拥有了一颗更加闪亮的珍珠!

绿皮火车作文(精选10篇) 篇5

我独自坐在绿皮火车上,呜呜的鸣笛声不断地钻入耳中,脑袋里有点乱糟糟。放假了,现在正在回老家,我提醒自己。

“外婆,我回来了!”空荡荡的老房子里空无一人,没有任何人回应,只有朦胧的回声在幽幽响起。我愣愣地走进房子里,客厅茶桌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灰,抚摸着年迈的摇椅,它也散架了。我站在原地不知道,如何是好。突然有人拍了拍我的肩膀,我一回头,原来是外婆,她端着米汤,她一笑,脸上的褶皱立马浮现,她慈爱地说:“回来啦!学习辛苦了,趁热喝了这碗米汤吧!”我笑着伸手,正准备接过,却发现外婆不见了。我又愣住了,脑袋里乱糟糟的,像是有什么想要冲破束缚逃出来。

我捂着脑袋蹲下,突然见外婆躺着摇椅上笑呵呵地看着我,浮满青筋的手里拿着蒲扇一下又一下地扇着。阳光正好,射在她脸上,她安详的闭上了眼睛。我本能的立马冲过去,却扑了个空,外婆又消失了。

脑袋里越来越疼,我干脆坐在地上,我好像把什么忘记了,我伸手用力地打了打额头,疼痛丝毫不减,眼前一花,突然老房子也消失了,我独自一人站在空旷的草地上,什么也没有,只有我自己一个人。

“醒来了,到站了!”我迷迷糊糊中被人推醒,睁开眼睛,发现自己仍旧在绿皮火车上,眼泪不争气地流下来,我想起来了,我正在回家,外婆去世了,我提醒自己,慢慢地走下了绿皮火车。

绿皮火车作文(精选10篇) 篇6

厦门铁路公园这里曾是绿皮火车繁衍生息的一代圣地。三十年前我的爸爸在火车站一代的生活区长大,他告诉我“绿皮车”开过时,感觉自己的家都在颤抖,轰隆隆的声音常常让他从梦中惊醒。如今高铁领跑中国铁路,乘坐绿皮车像是穿越时空。好奇的我便缠着爸爸让他多和我说说这穿着墨绿色大衣的家伙。

爸爸回忆到,读书时坐火车去天津,要晃晃悠悠的左上50多个小时,这50多个小时的火车旅程对他来说是一段特殊的回忆,火车上嘈杂的喧闹声、呜呜的鸣笛声、 空气里交杂着的烟味和食物味……恍惚间,我好像被带到了那个一切都很慢的时代,慢慢的火车、慢慢的邮递、慢慢的日子……“不过你别看它慢”,爸爸的话把我拉回到了现实,“它可是中国铁路客运的主力,票价低,大家出行都会选绿皮火车。”“那多好啊,我也想坐!”我有些期待。“哈哈,我倒希望你可以去体验一下,”爸爸笑了起来,“尤其是夏日,那简陋的车厢就是个名副其实的‘闷罐’;到了三九严冬,又秒变‘冰箱’,全靠人挤人取暖;一年四季都有煤灰作伴,开个窗还能给你来个煤灰‘SPA’。这些老绿皮火车现在基本退役了。”

这条件虽然艰苦,可依旧挡不住我对绿皮火车的好奇。我打开网络搜索绿皮火车,先睹为快。网上的照片比爸爸的描述更丰富,停靠在破旧的站台绿皮火车像个世纪老人,时间匆匆剥落了它原本的光泽,从绿皮中隐约露出了斑驳的铜锈,火车里温暖的灯光似乎在诉说着那个年代的故事……听说现在杭州还有最后一列绿皮火车在繁华的都市里穿梭着,我准备寒假坐着绿皮火车去杭州寻一寻有火车厢改造的餐厅售楼处和旅馆。

虽然绿皮火车离我们渐行渐远,但它承载着上一代人的记忆,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我不愿它就这样消失,我还要继续研究它。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加入中国铁路建设的团队……

绿皮火车作文(精选10篇) 篇7

我在江滨公园游玩时听到:呜呜呜——咔哒、咔哒,大江对面的铁轨上慢呑呑地跑来一辆绿色的火车,呀!绿皮火车!它象条长龙,又象几百棵会动的绿树。

绿皮火车的车箱很大,车箱中间是通道,两边都摆着背靠背和面对面的十组椅子,在面对面的座位中间,还有一张小方桌,每当饭点的时候,小方桌就成了游客们的餐桌,每当这时,我们总会听到列车上的服务员推着餐车拉长了音调唱着:啤酒可乐矿泉水,花生瓜子卤鸡腿。嘈杂的车箱伴随着咔哒咔哒的铁轨声带着游客进入梦乡,驶向远方。

随着科技的进步,绿皮火车越来越少了,取代它们的是跑得更快,车箱也更干静的动车和高铁,人们的出行也有了更多的选择,但我还是非常喜欢绿皮火车。

绿皮火车作文(精选10篇) 篇8

新年的脚步近了,街上张灯结彩,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与欢笑,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喜气洋洋年的味道。路上的行人,有的拉着行李箱,有的提着大包小包,步履匆忙地奔向归途——那魂牵梦绕的故乡。恍惚中,一阵阵“呜呜——呜呜——”的汽笛声,伴随着“哐当——哐当——”的列车声,我想起了承载着美好时光的绿皮火车,它在岁月中虽渐渐远去却愈久弥香。

那年,爸爸因工作需要调到外地,无法回家过年。于是,妈妈带着我高高兴兴地去找爸爸。带着满满的期盼,我们终于踏上旅途。来到站台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列长长的军绿色火车,两条黄色的色带点缀其上,庄重又不乏活泼。我和妈妈坐了一回最古老的火车——绿皮火车。找到座位后,我想到马上就要见到爸爸了,顿时心花怒放,喜悦飞上眉梢。

绿皮车上人流涌动,各种不同的方言交汇其中,每个人脸上都充满欢笑。我第一次感觉到年味如此贴近,如此美好。我喜欢坐在绿皮车窗边的位置,打开窗户,凉风习习,沿途的各种美丽的风景不停变换,让我一刻也舍不得挪开眼睛,尽情欣赏这大自然的美景。我尝了一口奶奶为我们准备的年糕,啊,真甜!原汁原味的家乡味!爸爸一定也会喜欢这家乡的美味小吃!火车一路往前开,离爸爸越来越近……

如今,我已经听不见绿皮火车的小故事,摸不到它车顶的温度。它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那缓慢悠闲的时光,已凝成我美好的回忆,成为绝版的珍藏!

绿皮火车作文(精选10篇) 篇9

前些年坐绿皮火车回家途中,遇到了一位性格坚强的阿姨。她上来时,便在车厢过道的拥挤人群中引起了一阵骚动。人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开来。出于好奇,我也从座位上望了过去,可惜视线被走道里那些身材魁梧的男人给挡住了。

“你个女人背这么多行李回家过年,我真是头一回见!”

“两个大尼龙袋,还加个绑满了东西的小推车。”

“这得要怎么拿啊!说实话,我一个男的都自叹不如!”

“辛苦——辛苦!”

……

人们纷纷表示惊讶和佩服。

“把尼龙袋给我!”这时,一个热心的男人说道,“真沉……”

后面的人都加入其中。不一会儿,两个行李箱大小的红白相间的尼龙袋被传了过来,并由最后一个年轻小伙稳妥地放上了行李架。

整个过程有条不紊,仿佛凭借一个人的手顺利地完成这一连串的动作。

“谢谢——谢谢!”一个充满感激的女性声音在走道间响了起来,仿佛具有某种神秘的力量,瞬间使车厢弥漫着一种轻松、友好而亲切的氛围。人们立即让开道。终于,那位阿姨拖着小推车挤了出来,面带真诚而感谢的笑容。

她在我对面的空位上落座,并安顿好推车。看上去四十多岁。那副模样和穿着透露出一种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淳朴。

她很健谈,很快便与我攀谈起来。

从她的话里,我的知她是在南方一个城市的大学餐厅里打工;她抱怨车票难买,差点不能回家过年;她提及儿子,眼神里流露出无比的骄傲和幸福,她的孩子今年刚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我问她怎么能一个人拿这么多行李,不累吗?她笑笑说,还丢下来不少东西咧;她详细地列出公司过年发的物品,像巧克力、饼干、饮料等等;她说自己不喜欢吃零食,全给带回来了,准备给儿子;她一个也在南方的亲戚怕她拿不动,特意开车送她到了车站。

她谈的眉飞色舞;我从她的脸上看不到一丝觉得辛苦的痕迹,有的只是回家的愿望,见家人孩子的心切以及一种使人感动的莫大幸福。

窗外的雪飞速地向后延伸。我们虽来自五湖四海,但此刻却只有一个共同的终点,它叫——故乡!

绿皮火车作文(精选10篇) 篇10

姜维站在站台前,看着绿皮火车一节一节的从眼前闪过,眼神恍惚。阿珂从后面搭上了她的肩,阿珂知道,姜维又在想那件事了,今天来送乔雅前就劝她别过来,免得触景生情,这不又成这样了。

姜维感到左肩有一股温暖,转头看向旁边的阿珂,示意她没事。曾几何时,爸爸就是这样踏上了绿皮火车。她依稀还记得,温暖的笑脸靠着车窗与她挥手的那个男人,或许是车窗模糊了,她觉得笑脸变味了。那个北漂的男人,就这样抛弃她和妈妈走了。绿皮火车,给了她回忆,却延伸了她的思念。

乔雅也走了,亦是北漂。姜维表面上没说什么,但她其实一直不支持,因为她觉得一个习惯了江南烟雨朦胧的人,怎么再去融入北方的粗犷豪情?乔雅是高她们一届的学姐,因为宿舍问题,大家成了亲近的闺蜜,如今她也要走了。如是想着,姜维往外面走去,阿珂从后面赶上来,似是看破了她的心事,耸耸肩,傻瓜,不是还有我嘛。

手机响了,姜维不好的预感又起来了。是从医院打来的,姜维在接到电话的一瞬间,坐上的士,示意司机赶快赶往医院。妈妈的病又发作了,自从爸爸走后,妈妈在接受不了现实后突然跑到马路中间,很凑巧,一辆货车就这样肆无忌惮的撞开了妈妈,造就了今天躺在病床上的那个人。

阿珂在旁边不断安慰着姜维,她知道姜维的情况,她能做的,也就只有安慰了。在接到医院下发的病危通知书后,姜维没有血色的脸又白了一层。两年了,家里能卖的都卖了,亲戚朋友已经不敢再把钱借给他们了,自己还做三份着兼职,只为换来妈妈一丝健康的好转,可病魔有多么的无情!姜维没看手术内容,而是一直盯着那个6万元的数字,嘴唇有点僵。“请在医院大厅把钱先交掉,三天后我们会动手术,时间当然越快越好,拖一分病人就会有危险。”白色的影子从面前闪过,姜维的身子往后倾了倾,阿珂从后面扶住了她示意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姜维开始疯狂地借钱,来到亲戚家,面对别人的冷嘲热讽,她能做的只是双膝碰地,发颤的求救声以及头碰到水泥地清晰的血肉碰撞的声音。一次又一次冷漠的拒绝,额头上的新伤覆盖着旧疤……阿珂偷偷从家里拿出两万元递给姜维,姜维什么都没有说,她犹豫不决的手终究还是颤巍巍地伸向那笔钱。姜维当然知道这笔钱是阿珂偷出来的,可一想到在病床上痛苦的母亲,她就没有犹豫的念头了。

姜维带着三万元钱来到医院,那个象征着天使的白大褂恶狠狠的对她说:“穷娃子,没钱来什么医院,动什么手术!”姜维来到病房前,看着插满导管的妈妈,她的脸上都是痛苦。姜维进门,看着熟睡的妈妈,她有一种冲动,可手刚碰到氧气输送管的时候,她不敢在向前——那是妈呀,那个生她养她并爱着她的人。她替妈妈掖好被子,静静地走了出去。

没有人看到那双突然张开的眼睛——满目的慈爱。

姜维来到医院的第二天是来拿母亲的尸体的,满目的冰冷,僵硬的表情,不会再有生气了。姜维把钱还给阿珂的时候,看到阿珂满脸的鼻青脸肿,她知道,是被她爸妈联合打得,她爸妈一直很讨厌自己,呵。走进医院,接到尸体,搬运尸体,所有的动作如机械操作般生硬。

妈妈的葬礼很简单,只有姜维和阿珂。阿珂在说了几句话之后便又匆匆离去。姜维没有说什么,她知道原因。在拿到妈妈的骨灰的时候,眼泪便如断了闸的阀门,倾泻不止。她听护士说,是妈妈亲自拔掉了氧气管,那是她最爱的妈妈啊,为了成全她,牺牲了自己,悲恸,寂寞,苍凉,哀悼……

姜维失踪了,阿珂从那天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她。

有人说在北漂的火车上曾经好像看到过抱着一个罐子的古怪女孩,但又恍惚,好像从来没有看到过。

绿皮火车一节又一节的前进,带着燃烧的青春,带着江南的优柔寡断,驶向北方。

绿色的影子,不断从眼前飘过,从未间断。

火车上,承载的是满满的回忆,延伸了漫长的思念。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