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跟着考霸记笔记读后感摘抄

跟着考霸记笔记读后感摘抄

《跟着考霸记笔记》是一本由[日] 确井孝介著作,后浪丨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1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跟着考霸记笔记》读后感(一):记对了笔记,每天都能高效记忆,通过考试没问题

对于这本书,我印象最深的三点内容如下:

1. 用记忆笔记帮助考试成功,通过记笔记的方法能够更好地掌握考点知识。

2. 把要学会的内容图像化更有利于记忆,按照固定的格式去复习笔记也是很重要的。

3. 要对自己的学习做到心中有数,能把写下来的内容给自己全部复述出来那就说明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

用框架学习的方式去看这一本书的话,书的前沿就是一个概述,是对整本书内容的一个提炼。记忆笔记分成四个部分,在记笔记时有三个步骤,其中,前四章对应的是三个步骤,也就是笔记的前三个部分,第五六章讲的是最后一个部分,以及记忆笔记还有什么好的用法。这本书的实用性太强了,所以说要去练习才行,把它运用到你的考试和学习当中。

作者之所以说记笔记的方法可以提高记忆力,只是说用这样的方法记了笔记之后,那些知识点会让你掌握起来更容易一些,而真正需要你下功夫的地方,还是你记完了之后去记忆的过程,不是说你记了笔记之后就万事大吉了。记笔记只是一个开始,把笔记整理好了之后接下来才是重点,要去记要去背,要根据笔记的内容把那些知识点实实在在地记住。

作者用这种记笔记的方法提高记忆力,是为了让我们不记硬背。虽然他在书里面说我们要先记忆再去理解,但实际上在记笔记过程中就是一个又记忆又理解的过程, 还包含了整合、联想、思维发散,这些也会让记忆跟着加深,这样下一整个过程下来,提高记忆力也是理所当然的。

其实对于一些考试来说,整理笔记是一个挺庞大的工程,因为知识点太多,得挨个去写笔记去记忆。需要整理很多的内容,一开始肯定会慢,但我觉得慢慢就会快起来了。因为很多知识之间并不是没有联系的,既然是一个专业的考试,那科目彼此之间肯定是有联系的,通过一门的内容就能联想到另一门的内容。而且这种考试都是有习题有真题的,通过真题找到知识点找到考点,然后有针对性地复习,这应该算是一种快的方法才对。

《跟着考霸记笔记》读后感(二):叮咚!助你考试通关的宝藏笔记法已上线

高考考完最后一门后,我将所有的书都扔掉了,发誓这一辈子再也不看书不考试了,可是那时候我还不知道等待我的还有大学的毕业考试、研究生考试,进入工作后的各种资格证考试、升职考试……怎样才能通关各种考试呢?你要的答案就是《跟着考霸记笔记》里。

这本书的作者确井孝介曾经也是一枚学渣:

高一时,在日本全国模拟考试中偏差值为35(低于合格线)。这个分数在日本,只能去只要在考卷上,写上你的大名,就能被录取的F级大学(零门槛大学);

他痛定思痛,开始研究应对方法,独创了“记忆笔记法”;

高考时,运用这种方法,考取了关西学院大学法学系;

大四时,通过了合格率仅3%的司法考试;

毕业后,从零开始备考注册会计师,只用了16个月就顺利通过。

确井孝介在考试频频通关的秘籍就是“记忆笔记法”,这是一种任何人都能使用的、极为有效的记忆窍门,作者将这种方法经由系统整理后形成《跟着考霸记笔记》一书,带你走向通往考霸的快速路。

下面请你准备一个A4笔记本和一支笔,然后按照聚焦要点、整合相关信息、利用图像记忆这三个步骤一起来体验一下这种神奇的“记忆笔记法”吧。

聚焦要点——把书读薄

为何聚焦?

面对教材中纷繁复杂的信息,许多备考人把关注点放在“怎么记”和记忆技巧上,殊不知“记什么”才是考试通关的关键,这时“聚焦”就非常重要了。聪明人懂得把时间和精力,聚焦在需要记的信息上,也就是“聚焦要点”。

聚焦就是把书读薄,只留下需要记忆的内容。作者以备考为例,告诉我们如何找到“聚焦”内容。

在备考中,一般会有三种教材:基础教材、应用教材和习题集,三本书中都有的内容就是必考点,是一定要背的;两本书中都有的,可能会成为考点,也需要记;三本书中只有一本书有的,一般不会考,就不用记。

找到这些“聚焦要点”后,还要将其内容进行简化,长句变成几个短句,短句尽量用主语+谓语的方式表达,这样越“记的简单”就越能记牢,然后把简化后的内容写在“聚焦栏”里,这第一步“聚焦要点—把书读薄”就完成了。

整合相关信息——把书读厚

聪明人的记忆是“把要记的信息和相关信息串联起来,整合后记忆!”

聚焦要点把书读薄以后,第二步需要做的就是把与知识点相关的信息串联起来,形成记忆链,把书再读厚。在这一个部分,作者介绍了几种方法,如接龙联想法、图表法、关键词法等等, 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开阔视野法,想到什么就联系到其他信息,不拘泥于单元信息。

二混子在《半小时漫画世界史》中,通过手绘和段子,就捋出了清晰的历史大脉络:美国往事三部曲、一口气就能读完的日本史、肌肉猛男斯巴达300勇士、酷炫无比的加勒比海盗……通三千年历史,脉络无比清晰,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他将日本历史与中国历史的时期对应起来,形成记忆链,帮助读者形成一种大历史观,开阔了视野,更容易记忆。

利用图像记忆——把书读牢

聚焦要点、整合信息后,第三步就是通过图像、图表的形式加深记忆,将内容记牢。

“梅拉宾法则”显示,人们会受到视觉的强烈影响,用百分比来表示影响程度,视觉占55%,听觉占38%,语言占7%,可见人类非常依赖视觉。在笔记中将信息可视化会更加直观,也更便于记忆。

如何实现“视觉可视化”?作者在这个部分给出了以“回答、为什么、也就是说”三个要素为核心的三点记忆法、“编成故事”法、表格法、标点法等等诸多方法,比起密密麻麻的文字记录,大脑更喜欢简洁的图表。

通过以上三步,我们就可以用最短的时间记牢最重要的内容,这就是神奇的“记忆笔记法”。如果最近你有学习或考试需求,推荐你阅读这本《跟着考霸记笔记》不错的工具干货书哦。

《跟着考霸记笔记》读后感(三):记了这么多年的笔记,你用对方法了吗?

前几日,在整理书架的时候,意外地翻到了高中时期的笔记本,上面记录的笔记密密麻麻,满是老师所说的知识点,每个部分都记录地非常详细。但是回想那个时候,虽然我记得笔记非常认真和仔细,但是临近考试的时候,发现自己却总是没有办法取得好成绩,甚至被自己记在本子上的内容都没有办法完全记住。直到昨天,我翻阅到了一本书,名字叫做《跟着学霸学记笔记》,我这才意识到了,自己考不好试,很多内容记不住原来是因为自己没有掌握到记笔记的技巧。

这本书的作者确井孝介,曾经是学校里成绩垫底的学渣,在高一的时候,考试成绩还一度不及格,后来他开始发奋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摸索出一套记笔记的方法,也正是这个方法,帮助快速地提升了成绩,并一跃成为考霸,顺利考上大学。他在大学期间,运用这套学习方法,考上通过率只有3%的司法硕士,毕业后只用16个月就考取了注册会计师资格证。而这本书就是他多年实践总结的记笔记的方法合集,我相信看完,你会发现新天地。

这本书的方法其实并不复杂,只要按照聚焦要点、整合相关知识和利用图像或图表记忆这三个步骤去完成,不管是学习成绩,还是记忆力,都能够有很大的提升,而且还能帮助你高效地掌握知识,完成版逆袭。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实施这3个步骤来帮助我们学习和记忆吧~在实施之前,需要准备A4的笔记本,将页面一分为四,并标记上“聚焦栏“、“整理栏”、“记忆栏”、“笔记栏”。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就像我翻到的笔记本一样,内容多而杂乱,有些甚至已经记不得了,这样一来,做的笔记就失去了作用,再次翻阅已经无从下手,还影响学习效率,这就让我们自己做了重复的”无用功“。那么我们该如何才能够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呢?首先我们要对学习资料及笔记进行聚焦,不要什么内容都记录下来,内容一旦过多,容易养成”松鼠病“,此时的我们要断舍离,将需要学习和记忆的内容放在”聚焦“栏目里,将重点内容进行提炼,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一来,我们能够减少学习上的”无用功“,效率能够有所提升。

比如我们以考试为例,我们该如何进行聚焦呢?首先我们需要的就是将课本、习题和辅导书三本书放在一起,找到他们之中都有的内容,那么说明这部分内容是会考的内容,需要我们加强记忆;如果有两本同时出现,我们就可以视情况而定,一般来说,这些内容可能会有简单的考察,所以我们也需要记录;如果仅只有一本书有相关的内容,那么一般来说就是超纲的,这类内容是不需要记录的。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就省下了很多的时间去对重点难点进行突破。说到这里,我要和大家一起来纠正一个误区,那就是先看书再做题,大家都认为只有消化了知识才能够答对习题,事实上,先做习题再看书,能够帮助我们筛选出没有掌握而且需要记忆的内容,有效地帮助我们减少”无用功“。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模拟考试的正确率来看,如果题目正确率为70%以上,说明问题并没有难度,只需稍加注意即可;如果准确率在30%以上,这些内容就相对比较重要,这就是我们需要记忆的题目,需要牢牢地掌握它们,如果低于30%,这说明内容的问题的要求比较高,一般来说为压轴题之类的,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再对他进行探究。这样一来,你会发现复习效率有了质的飞跃。

那么我们该如何记录呢?书中作者就给我们举了下面的例子:按人口从多到少的顺序对世界城市排名,第一位是印度的孟买(1191万人),然后是巴西的圣保罗(1049万人),韩国的首尔(1028万人)。我们经过聚焦后的信息是“人口数量排名前三的城市:孟买、圣保罗和首尔”,这样记忆起来是不是就轻松多了。其实这里用到的方式就是将内容简单化,将长句缩写为易记的“主语+谓语”的短句;如果简化后还是觉得复杂,那么就可以继续简化,直到不能简化为止,这样留下来的就是内容的核心,不仅方便我们记忆,也让我们对内容有了深刻的印象。

大家都知道,人的记忆是存在艾宾浩斯曲线的,如果聚焦的内容没有进行整理的话,它会慢慢地被我们遗忘掉,这个时候,整理信息就起到了巩固知识,加深记忆的作用。那么我们该如何整合,才能够有好的结果呢?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以下方法——接龙式联想法,上一步我们已经概括出了重点内容,接下来,我们通过WHAT、HOW、WHY等角度进行探究,围绕关键词进行探索,最后将内容串联成线,这样我们就能够对内容有更加深刻的印象,也方便日后进行复习。

比如作者书中提到的(路德提出的是九十五条论纲)为例,通过这条信息,我们展开联想,它的目的是为了(批判赎罪券)、售卖赎罪券的是(利奥十世)…你会发现,当内容进行展开之后,我们对于内容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刻了。运用发散思维进行联想的时候,我们要尽可能地扩展自己的视野,不要只限于本知识点的内容,也可以与其它单元或其它科目的知识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比如说数学的内容和物理、化学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当搞定一个问题,可以一通百通,学习成绩能够有明显的提高。

我相信大家肯定都有这样的经历,就是脑海中总是有些画面虽然就只是匆匆看上几眼,却一直记忆犹新,这就是常说的图像记忆法,图像记忆相对于文字来说能够更好地被记在大脑里,甚至能够做到经久不忘的效果,书中作者就像我们举例了最简单的图像记忆法-——三角形记忆法。将要记忆的内容(答案)、回答背后的原因(为什么)、唤醒记忆的关键词(也就是)填入这个三角形框架。具体方法是在“记忆”栏里画出三个摆成三角形的框架,然后再这三个框架上方写上“回答”、左下角填入“为什么”、右下角写上“也就是说”;将需要加强记忆的知识填入“回答”里;将背后的原因写到“为什么栏”里;最后唤醒“回答”内容的线索写进“也就是说”栏里,你会发现内容就变得不再难了,内容为例,把“亚罗号事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填入“回答”里;然后把引起导火索的原因“亚罗号事件中,英法的所作所为成为导火索”写进“为什么”里。接着在“也就是说”栏里写上“亚二鸦”——取亚罗号事件的“亚”字,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二”和“鸦”两个字。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图表来梳理书本逻辑,也能够帮助我们很好地进行记忆。

跟着学霸记笔记,让记忆力不再成为考试的短板,让你的大脑充满活力,不管什么考试,都不再是你的难题,如果运用到你的工作中,效率也将会有一个不错的提升,相信会离你的目标越来越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你打开新世界。

《跟着考霸记笔记》读后感(四):《跟着考霸记笔记》全面剧透

本篇评论是我在喜马上一期音频节目的大纲,欢迎关注我的专辑“拿起来读吧”!

作者提出观点:

1.学习始于记忆-不记忆没办法产出-产出才算有结果

2.先记忆再理解-婴儿学语言,不是先理解再记忆,而是先记忆(婴儿学语言这个例子有一点不太恰当,在语言环境中习得语言,与长大后再去学知识还是有一点差别的。我觉得先记忆再理解最恰当的例子是背古诗词。我们小时学的诗词一般都押韵,朗朗上口,背下来之后,随着我们的成长和阅历的增加,逐渐对内容有所体悟。)

3.作者的三步记忆法:

聚焦——整合——利用图像记忆

A.聚焦-记什么?只记不得不记的重要信息

B.整合-避免遗忘,将知识整合成记忆链-视觉刺激

C.图像记忆-重复进行记忆,记笔记就是为了沿用固定的模式来记忆

4.推荐工具:

A4笔记本:这和高桥政史的书《聪明人都用方格笔记本》的推荐是一样的。A4本够大,展开后就可以一次容纳一个主题全部内容,还有空间可以补充信息。如果大于A4,就无法一眼看全。(小一自己觉得A4不够便携,这就需要你再随身携带一个小号的本子,比如A6的手札本做随手笔记,而大号本则可以放在固定的地方,这里可以参考另一本书,美崎荣一郎《别告诉我你会记笔记》。可不可以用手机上的app做呢?也是可以的,但手机上的信息干扰太多,如果自律力不够高,还是用原始的方式比较好。)

可擦除的笔:铅笔、自动笔、可擦除圆珠笔等

红色笔

5.笔记分为四栏:聚焦栏、整合栏、图像记忆栏、笔记栏

具体操作:

一.聚焦栏:尽量简化信息—只保留必须记的—记在聚焦栏

1.聚焦目标:目标是什么就记住对应的那部分知识。

例如,应对考试,就要花精力记住那些考试范围内,保证达到及格分数的题目(基础、初、中级);只有少部分学生会的(高级)题目少花或不花时间记忆;考试范围外仅作为兴趣的(特级)题目不用记忆。

以下为提取信息的方法:

2.考试的三本书

A.基础教材——教科书

B.应用教材——参考书

C.习题集

在一本书上发现知识点,查看另外两本书:

三本书都有——必考,要记

两本书有——可能成为考点,要记

一本书有——高级、特级题目,不用记

3.输出型学习

要应对考试先做题,因为习题中信息一般都来自考点,教科书为了完整性除了考点还会有别的内容,习题则是进行了考点提取。

模拟考后,如果能看到每道题的正确率,也能获得重要信息。

70%以上必考必记。

30-70%决定能不能及格,要记。

30%以下不用特意记。

划重点:记忆重点在那些做错的并且正确率在30%以上的题。

做真题,了解过去预知未来

出题者怎么想?不能和以前的题一样,也不能偏离太远(超出考试范围)

工作也一样,要先了解过去的案例(所以,我建议你读人物传记,看看前人是如何面对各种问题、境遇的)

4.填写聚焦栏:简化“形态”

教材一般是以编者视角写成的,适合解释说明,不适合记忆

如何简化形态:

一个长句,拆分成多个“主+谓”的短句

一长传无规律数字,拆分成几组有规律数字

用“也就是说”压缩信息——和已知信息关联

二.整合栏:要记的信息与相关的信息的串联(叫“联想栏”更恰当)

1.先把聚焦信息写在“整合栏”左上角,对某个词有求知欲,用红笔圈出来,对其在意的事进行联想

在下面接出连线,写出这个联想的信息,依然采用“主+谓”形式,对其中某个词再进行联想。

联想信息会增加接触信息的机会

2.聪明人不只停留在眼前的信息

不要被“单元”限制住,单元是为了教学划分的区块,学习到一定深度后,就要跨越单元,甚至跨越学科。例如:学习中国史时,联想到同时期的世界史,学习公司法、商业法联想到民法

3.题型:通过真题,预判考试中会遇到什么题

4.图表:与聚焦栏中信息有关的图表非常有价值。找出其中的共通点,也就是整合的标准,与聚焦的信息进行整合

例如:一战后各国签订《凡尔赛条约》,联想到参战国家(同盟国、协约国),再联想到导火索是萨拉热窝事件。相关图表是对比一战和二战的表格,再整合出二战的参战国、导火索和战后签订的条约。

5.一段信息,用两种形式记忆。

聚焦栏的信息只是简单一句话,在整合栏,可以换成简单题的形式。例如,门罗倡导的外交战略是门罗主义——换成简答题:什么是门罗主义?门罗主义是倡导美国与欧洲互不干涉的思想。此外,如果是备考的话,要先研究题型,在整合的时候也要考虑到这方面。

6.记英语单词有所不同,把要记的单词或短语写在中间,向四周延展惯用语、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例句等等。

三.图形记忆栏

1.利用图像记忆-记忆栏上半部分-以三角形框架的形式记录

2.利用图表记忆-记忆栏下半部分-以流程图、图表等形式记录

三角形框架-把整理栏中需加强记忆的信息写在“回答”一项,就是三角形的顶点,

把背后的原因写进“为什么”一项,把思考的线索写进“也就是说”一项,这是三角形两个底点。

举例:回答-亚罗号事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为什么-亚罗号事件英法的所作所为成为导火索-也就是说-亚二鸦

预见输出的输入。作者强调,在输入阶段,(笔记阶段)就要想到如何输出。

写记忆笔记栏,不要誊写整合栏。一次只选一个关键词,在记忆栏组织三角形结构。给这个三角形和整合栏的信息短句编一个编号。

自己给自己解说。在复习笔记的时候,想象自己正在讲演。如果能出声解说,让自己能听见声音效果更好。

对于知识点,了解原因更容易记忆。例如,东海道新干线上三列火车,“回声”“光”“希望”,其速度正好是由慢到快,原因是,最早的一列车大家觉得很快,就起了“回声”一个名字,第二列车比第一列还快,就叫做“光”,第三列比第二列还快,大家觉得没有比光更快的,除非是希望,于是给它起名叫希望了。

有一些信息,你也不知道原因,那就自己估计一个大概可以接受的信息。只要能推导出正确结果就行。

将信息具体化:例如,关键词是文艺复兴,“也就是说”一项就再列出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人;信息是董事任期2年监视任期4年,具象化后就是,小李的辛苦程度是小高的两倍。

避免遗忘:如果信息有多条,在“也就是说”一栏,记下具体的数字,比如:销售额记入的条件有4条。把这句话记下来,复习记忆时就回忆具体是哪4条。

笔记不是记下来就完了,重要是使用它复习记忆。

缩略信息。用一些有规律的方法缩略信息,例如首字母等。这样既好记,又节约时间

将信息视觉化、图表化。各层级信息以箭头串联。

模式1:A到B,B到C,以此类推顺序画出。

模式2:A到B1和B2,B1到C1和C2,B2到C3和C4,以此类推,金字塔结构。

除了串联的箭头,还可以再增加一些其他符号来标记,比如用圆点 · 表示“并列”关系,用数学里用的 ∵ ∴ 符号表示“原因”、“结果”,用↔表示“转折”,等等,也可以发明自己的标记系统。

记忆有“意义记忆”和“体验记忆”两种,意义记忆的印象明显没有体验记忆深。因此,可以将做错题的经历制作成图表的一部分。例如记下错误的回答,再划一个大大的×号,每次看见都能回忆起当时的体验。(小一觉得,这种方式适合简答一类的题型,如果是选择题那种有近似干扰项的题目,还是有可能失误,最好是只记忆正确结果)

考试中的作文,是按照文中关键词的个数决定的。老师会给每个关键词一定的分数,最后累计,而如果在学习笔记中就是以这种方式进行的,自然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里说的是日本的考试,我国的考试是不是也按照此方法评分?欢迎听众中有判卷经验的老师来评论留言)

如何记忆图表?

先记住整体大致的形状,再记住关键词,也就是线索。回忆时,即可通过先整体后详情的顺序,回忆起整个图表。

四.记忆笔记栏——备考的利器

活用其他记忆工具:习题集

在最后一栏“记忆笔记栏”中,记下习题中的哪道题应用到此信息,简略的记录哪本书,哪道题,哪个选项。再记下关键内容和易犯错误。用红笔在“整合栏”中标出重要信息点。

在习题集上也标出,哪页笔记记录了此信息(笔记也要按页编号)。这样就可以在笔记和习题间穿梭,复习习题时看到标记,就去看笔记,复习笔记看到标记就去看习题。

预想-确认-修正的过程:看到笔记上某条,就可以先预想习题中的问题和答案,并且联想题目中还提到哪些信息,再去检查,如果错了再修正记忆。

看习题时,可以顺带花少量时间看一下前后的题目,增加对考点的接触次数。

如果做题量很大,记忆笔记栏会记满题号,此时需要把已经记得很熟的题号删掉,只留下还没有熟练掌握的。否则反复记忆已经记住的信息浪费时间,就没有时间去记没有记牢的了。

保持学习热情,学习量可视化。

例如,给每个知识点做标记,已经记牢的标○,未记牢的标△,未记住的标×

复习时,○三次复习一次,△三次复习两次,×每次都要复习

五:总结复习

聚焦栏-聚焦最重要信息、精简阐述

整合栏-发散联想有价值信息,以线索问题进行引导

图形记忆栏-以图形记忆信息,以固定顺序复习

从聚焦栏提取关键信息,写在整合栏,关键词用红笔标出,用箭头引导出联想的信息,在箭头旁写出问题,就是联想的线索。

联想阶段,可以尽量发散出更多的信息,将有价值的也记在整合栏

复习记忆笔记:

每次以L的顺序记忆,也就是先复习三角框架的顶点,然后是左下角,最后右下角。换句话说,先复习回答,再复习背后的原因,最后复习回忆的线索,每次以固定的顺序记忆。

多动脑:

预想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回答,如果和正确答案不同,也就找到了知识薄弱点,加强复习

在复习时预想,看三角框架“回答”项,就回忆“背后原因”项,看“背后原因”项,就回忆“也就是说”项的线索。

从整体到局部的回忆,先回忆整体图形,再回忆具体细节。

按照复习笔记

设定一个固定的周期,比如每周三把之前的笔记拿出来回忆一遍。

如果做过标记,就知道哪些还不太熟悉,重点复习,而已经很熟悉的就不再多花时间。

《跟着考霸记笔记》读后感(五):利用这个方法,他学渣变考霸,零基础通过注册会计师,逆袭命运

最近和朋友聊起有关读书的问题,我们两个快奔三的人,萌生了大龄考研的想法。

因为年龄越大越觉得,对于普通家庭出生的孩子,没资源没背景,读书真的是一条改变命运的最好捷径了。

读书读不好,意味着你的发展比别人落后了一大截,而人生的选择权,也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少。

读书优秀最直接得到的结果是什么?对于孩子而言,能考取一个好的大学,系统学习某个专业知识,链接高质量的同学,找到优秀的圈子,眼界也随着提高。

对于职场人士而言,想要争取到稀缺的职位升迁资源,在事务繁忙的情况下,也不得不面对一些有难度的专业技能证书的考取。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中国大多数考试以应对形式为主的情况下,一个人的应试能力有多强,决定了他人生的起点有多高。

而你可能不太相信,有个人在大四凭着自学就通过了合格率只有百分之3的司法考试。要知道,司法考试一共得考11门,复习消化前30年的考题只是考试的基本条件,难度同比登天。

更可怕的是,他如法炮制,在零基础、跨专业的情况下,他备考16个月就通过了别人可能考三年也考不上的注册会计师……

看到他这么诱人的成绩,对于计划考研的我而言,无疑像是挖到了个某个惊天宝藏。

于是,我快速读完了他所写的这本《跟着考霸记笔记》,在书里得到几个深受启发的学习方法。下面整理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的确井孝介。值得一提的是,他高一时是个学渣,在全国模拟中没过及格线。受到这个打击后,他奋发图强、从此一顿埋头研究,最终研究出一套应试的方法,在自己身上试验,结果效果超好。

确井孝介的这套方法其实很简单,总结出来就是三个步骤:“聚焦要点、整合相关信息、利用图像记忆”。

01、聚焦要点。意思是只看考试的内容,其他的一律跳过。在聚焦学习上,我们只需要用到三本书就行,分别是:教材书、参考书、习题册。

如果你在教材书上看到某个觉得需要记忆的知识点,你就去翻看其他两本,看看有没有记载同样的信息。

看到三本书上记载了同一知识点,那么就快速锁定这就是重点知识,需要记到的笔记本“聚焦栏”里。

那确井孝介的学习顺序是什么呢?是先做习题册,然后看书。

因为如果你是为考试而学,检验你读书效果就是最终试卷上的分数。因此,使用“输出型学习”更加有效。

确井孝介的看法是,习题册里面涉及的,是最有可能考察的知识点,也就是是,习题册已经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信息提取。

所以,我们先做习题册再看书,也是“聚焦”重点知识的手段。

“聚焦”还有一个杀手锏,那就是做往年真题。

如果你在生活中有大量考试的经验,你就会秒懂,真题里面隐藏某些规律,能总结相似的知识点,也能猜测出题老师的一些思路。

比如我上个月中旬参加了一场英语类型的考试,虽然基础比较薄弱,但是在大量刷真题的情况下,我用最短的复习时间顺利通过了考试。

这就是刷真题的强大效果。

02、整合相关信息。当我们把重要的内容,用“聚焦”的方法找出来,写在我们记忆本子的“聚集栏”以后,我们就要进行一些整合啦。

怎么整合呢?作者确井孝介在书里介绍了多个方法。我个人觉得这2个方法对我启发比较大。

第一个方法是打造记忆链。记忆链很好理解,就是把知识串联起来,以帮助你记牢你必须要记牢的信息。

举个简单例子。你要记住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如果你只是一味去记他名字的拼写,可能很快就会忘记了。

但是,如果你在记忆他名字的时候,能记住他的是个胖子,考试总是不及格,永远坐在教室垃圾桶旁,课间喜欢大声说笑话逗乐同学们……

难忘的记忆都与其他知识结合在一起。记忆链的效果就显著在这里,运用这个方法,你很难忘掉这个同学的名字。

第二个方法是自由联想法。这个方法就是你把想记住的某个知识点,把它单独拎出来,然后自由联想其他的知识。

自由联想不需要有约束,想到什么就是什么,只要你的联想能帮助你记忆你要记忆的信息。

作者在书里提到一个关于考历史的例子。

打比方,我们需要记忆的内容是:“‘九十五条论纲’出自路德”。那么,我们可能联想到的内容是:“为什么要提出九十五条论纲?”得出的答案是“批判赎罪券”后,我们可能还会继续往下想:批判赎罪券是谁提出来的?等等。

疑问是引发联想的契机。当我们有了一大串的联想以后,再回头来看我们需要记忆的信息(答案),发现它已经深深留在我们的脑海里了。

03、利用图像记忆。图像记忆,如下图,利用“回答、为什么、也就是说”这三点来加深记忆。

这个方法的目的是,除了记住需要记住的信息,同时也能记住“原因”与“唤醒记忆的线索”。

这就有明显的好处,一般考试不仅会考某题的“回答”,如某个名人的名字,某件著名事件,还会考“原因”,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等等。

我们利用这三点记忆,就一次性搞定了多种题型。不管是选择题、填空题还是简单题、论述题,我们都能够记忆起来从容作答。

“也就是说”这里可能有人不理解。这一栏的主要作用是为了提醒记忆点,好想起答案。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是,信息分两种,一种是抽象的,另一种是具体的。我们很难记住抽象的概念,所以越具体的东西,我们记得越牢。

因此,“也就是说”这一栏,我们尽可能把信息具体化。比如"圣彼得大教堂始建于文艺复兴时期”这个回答,直接记忆容易忘记。

那我们就可以在“也就是说”这一栏,写下“米开朗琪罗、达芬奇”用来提示答案。

因为看到这两个人的名字,特别是达芬奇这个可爱的老头子,我们脑海里基本上会很快想起文艺复兴的事情。这就是答案提示!

写在最后:

不管你是在读学生,是家里有孩子上学的家长,还是在职的打工人,只要你有面临快考试的需要,这本考试工具书都能给到你一些关于“记忆考点”的方法和启发。

加油吧,读书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