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人间有味是清欢经典作文

人间有味是清欢经典作文

提升写作能力,做到手到擒来,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作文能力提升有帮助,希望以下这些人间有味是清欢经典作文,能对您有帮助。

第一篇

谨以此文献给疫情肆虐期间宅在家里的人们。

春节,本是万家团聚,举国欢腾的日子。

往年的春节期间,街头巷尾总是人头攒动,热热闹闹;城里乡下,总是人来车往,络绎不绝;亲友之间,总是你来我往,欢聚一堂。而今年的春节期间,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肆虐,人们都只能宅在自己家里,不能窜门,不能聚会,不能走亲访友,邻里之间也不能来往。街上,乡里,到处是冷冷清清。人们每天关注的都是疫情,各种媒体宣传报道的都是抗疫。

宅在家里,是疫情肆虐期间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的表现,是一种应有的态度,是对生命的敬畏。这期间,有的人天天昏睡,日以继夜,并有人以睡觉为题编成了顺口溜广为传播,还自认为传递的是一种正能量。有的人觉得宅在家里很无聊,宅不住了,实在想出去,于是有人大声喊出了“我要出去玩!”并将其拍成小视屏发到了网上。可是很多人不知道“人间有味是清欢”。

平时,人们总是忙碌,很多人的内心是浮躁的,在这疫情期间,宅在家里,除了关注疫情之外,正好可以整理心情,思考人生,反思过去,规划未来;可以静下心来,读一读书,写一写文章;可以拿起手机,向不在身边的亲人朋友报一声平安,道一声祝福;可以好好陪一陪家人,享受享受家庭的乐趣。平时漂泊在外的打工一族,正好,可把这段时间作为亲子的好时光或是孝敬父母的好机会;家庭主妇,正好可以利用这一段清闲的日子整理好家务,为家人做一些美食,使它成为家人最难忘的日子;学生,可以利用这个不同平常的寒假好好温习一下功课,独立地完成好寒假作业;可以在线学习,停课不停学;可以阅读经典,可以诵读美文;可以帮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趁此机会收起自己的玩心,让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真正体会一下什么是宁静,什么是静心……

“昨日不可追,来日犹可为。”疫情期间宅在家里的人们,在剩下的等待疫情过去的日子里,让我们努力使自己心灵宁静,让自己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吧。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让我们共同期待:疫情赶快过去,真正否极泰来,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春暖花开!

第二篇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他出生名门,生性放达,文采飞扬,初次进京应试便名动京师,却一生无大展身手之处,他反对新法,被迫离京,数次遭贬,却仍从容淡定,无喜无悲。他是苏轼,在风雨的逆境中,天马行空,我行我素;在坎坷的仕途中,仍用满腔豪情,笑傲江湖。

只有一个内心真正明净豁达的人,才能以这样的襟怀去面对生活,才能在无数次的失意中依旧热爱生活,才会在品过人生百味之后,拥有一颗淡泊的心。生活本就写满逆境,何不给自己一份平和的心态,学会淡然,学会旷达,才不会让自己在一次次无为的追逐中变得庸碌,在一次次无果的纠结中失去生活的味道。“雪沫乳花浮午盏,廖茸高耸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找到属于你的生活,才能感悟你的清欢。

他年少有为,心有大志,才情横溢,却在已然腐朽的朝廷中倍感压抑,一朝得以“赐金放还”,他终于可以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觅得一方安静的天地,与山水为伴,与飞鸟为友,与清风畅谈,与明月对酌。

或许他向往山高水阔,但内心仍放不下报国之志;他渴望离开这世俗的喧嚣,也不免被世事销磨。但选择了云淡风清,你就可以找到心灵的宁静;摒弃了矛盾纠结,你才能真正享受生活,感悟生活。找到自己所热爱的,追求自己所向往的,放弃自己所不愿意的,生活简单一些,才能自在一些,平常一些,才能安然一些。生活的清欢,或许就在午后的阳光里,微凉的清风里,开放的一朵花里。

生活清欢,有味是清欢。

第三篇

踏过景后一块被岁月打磨得坑坑洼洼的石板,迎面而来的是水泥大道上的车水马龙,扬州东关街的白墙黛瓦静静地消失在身后,有如忽从遥远的曾经步入另一个社会穿越,不觉涌起几分怅然。

秋风扫着落叶擦过地面,“沙沙”的怨艾声与车辆驶过“呼呼”的喧嚣应和着,笛鸣充斥着人耳,惊走了满天的飞鸟。不远处传来一对男女的讲价声,几辆手拉观光车在旁停靠着,隐约可见男人身后一位静坐在树旁的老人,如竹枝般的手指托捧着一杯热茶,任茶叶在杯中浮浮沉沉。老人漫不经心地抬眼,视线忽然交汇,“要坐车吗?”,他打着褶皱的嘴唇抿出一个和善的笑,脸上的皱纹也似乎有了弧度,在袅袅烟雾中溢满了柔和。

我一愣,许是因为被老人在闹市中的那份恬淡所感染,不由地竟答应了,与刚才那对男女不同,不知为何,我们很快便讲定了价钱。

老人耐心地等我坐稳后,才不疾不徐地骑起来,连贯的动作却如一组放慢的镜头。老人的背随踏板的节奏左右微晃着,迎面吹来的风如棉花般渐渐溢满了老人单薄的外衣,路边景的过往也愈发匆匆了,视线模糊之间,依稀可见行人匆匆的步伐,店老板匆匆的叫卖,那被“匆匆”带起的风匆匆卷走的落叶,印证着社会匆匆的节奏。

如海上浪潮般涌来的鸣笛声嘈杂四起——堵车了,我的心绪也不由地杂乱起来,一如搅乱的稻草。老人刚刚被风吹得几欲飞腾的外衣此时已如一只白色大鸟似的徐徐降落在似木板般的幕背上。不知何时笛鸣阵阵中,已夹杂着老人不成音的曲调,仿佛在舞台的背后响起,若有若无,却如一瓢清凉的水缓缓渗入夏日被骄阳晒得干裂的土地,莫名的清爽如花香般飘人心田,让我的心平复下来。

倏忽间,几声鸟鸣若有若无地响起,目光掠过一旁拥堵的车俩,不经意的一瞥,却望见几片黛色的瓦点缀在前方街角的树丛间,如薄纱似的阳光笼罩着它们,也许其中正有一位恬淡的老人静坐于竹椅之上,没有峥嵘岁月,不理尘世喧嚣,只是静静守住一方净土,一份淡淡的日子。

不知何时,车已到达目的地。老人用竹枝般的手指拿过车费,折叠整齐,置于袋中。用唇边弯弯的皱纹勾勒出一个微笑,不疾不徐地转身,静坐路边等着客人,捧一杯香茗,任岁月在袅袅烟雾中飘散,如那老屋般,在喧嚣的社会中静守。

第四篇

“人间有味是清欢”一句出自苏轼《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词句之间描写了早春之景,虽是春景宜人,苏轼词中却多少有些消极之意,他极力躲避世俗烦恼,想要在春景中沉浸自我,以此忘怀。千年前的苏轼在历经波折之后所得到的人生的领悟,而千年之后的于丹在自己的书中向我们展现了她对于词句的领悟。她所谓的清欢是一种回归本真,洗尽铅华的人生态度。她想要的是一种遵循本心的体验。

也许不同的人对于词中“清欢”一词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同样的是我们想要的清欢是我们对人生的选择,苏轼用他所理解的清欢演绎了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于丹为寻找自己的清欢选择了行走,她带着问题行走,走过繁华的都市,走过宁静的乡镇,慢慢寻找生命的真谛。

千年之前,有过这样一个女子,她美艳绝色却冷若冰霜,明眸皓齿,不卑不亢。双八年华,已出落得楚楚动人,她以这个姿态震惊周朝,同样也虏获了那个男人的心。幽王为她烽火戏诸侯,这是荒谬到后世君王没有勇气模仿的举动。

她不给他一个笑,却替他担了祸水之名,他偏给她一个玩笑,待他拱手江山讨她欢,如此,为她负上“幽”的亡国谥号。后人以她美色祸国,将一切错处归咎于她,其实有没有褒姒都是一样的,女人不过是昏君亡国的一个借口,周朝注定该亡,只是她的美丽加速了这个王朝的湮灭。余以为褒姒是值得人敬服的女子,她的所作所为都不失率性,她不笑时,哪怕幽王再怎么费尽心思,她也不笑;她要笑时,哪怕代价是倾国倾城,她也照笑不误。

史书记载,烽火戏诸侯是褒姒的最后一个亮相,此后再没有了她的身影,但在我心中,她始终是那个一笑倾城的女子。她的清欢是脱离于世俗之外的安逸,她虽处于深宫之中,却依旧保存着乡野女子的率性。她不需要金银珠宝,不需要绫罗绸缎,于她而言,所要便是执君之手,携手余生。

这是她的清欢。

还有一人,罗贯中书中的周瑜,不得不说的是,真正的周瑜并不像他书中所写的一般小气奸诈,急功近利。

历史上的周瑜,真真当得起”风流“二字。江南山水飘渺自古为人所叹,其地地灵人杰,养得江南儿女多情。只是其中出类拔萃者多,得天独厚如周郎者少。周郎俊逸,周郎儒雅,周郎妙解音律,周郎安邦定国。我今念及周郎,仍可思至其谦谦君子,撩拨人心悸动。可想当年,赤壁之战后的周瑜是怎样的雄姿勃发,正如苏轼所言,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浅浅一笑,不知误尽多少红颜年少。自周瑜之后,出了谢安谢太傅,其风流高雅为世所重。

当年的谢安是王谢两家最出色的子弟,东晋王朝最有才华的人。只是谢安本身无意仕途,二十岁隐居,四十岁初出山,一隐东山二十年,是为了一鸣惊人。二十年前,他抛去了家族,抛弃了荣华富贵,放下尘缘俗事,只为了寻找一方心灵的净土。二十年后,他出山救国,淝水之战,打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甫一出手,为东晋王朝打了一场漂漂亮亮的翻身仗。

可谢安又是周瑜之后的多少辈。我们难以猜测,还在隐居东山的谢太傅是否会想到当年的周瑜,但不可否认的是,先人因循着周郎凤仪才开出了魏晋风流,育出无数文人墨客。

周郎已去。

周郎不知,他无心成就的高度令多少凡夫俗子望而却步。其实赞咏他的子瞻本身已是出类拔萃,也不由得在他面前自惭形愧。他想要与世无争的生活,但同所有男儿一样,他也想要建功立业。江山折腰,功名误人,谁不一样?只是,同别人不一样的是,他做得极为出色,自由的在朝堂与江湖之间转换身份,他可以是战场上率领千军万马的将军,卸下盔甲,他也可以是宴会酒席中儒雅的温润公子。

他是军人,也是文人。他选择了这样的道路。在纷纷扰扰的世间,他用自己的方式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这是他的清欢。

所以说人间有味,其味无穷,我们在追寻心中梦想的同时找到了人生的清欢。这是我们遵循本心之后找到的答案。当我们选择回到刚开始的清朗与质朴,想起了初心,想起了出发的理由,则找到了人间清欢。

正如李白辗转乡野与朝廷,虽有心仕途,却终不得志,最终选择了相忘江湖,做一个四海为家,潇洒坦然的诗人:仓央嘉措被禁于布达拉宫,高坐于龙床之上,却选择了做回拉萨街头最美的情郎,宁负如来不负卿,他选择了一条比还俗更彻底的背叛之路;范蠡助勾践重振国家,却深知勾践此人可共苦却无法同甘,继而选择了隐居深山,不问世事。

人间有味是清欢,我们不停地追寻着,不停地探索着,往往忘记了最初的本意,一头扎进历史的洪流中,被现实打击得体无完肤。纵观历史,找到人世清欢的人必是不忘本心之人。正如于丹所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若有一日,你也迷失在现实所搭建的迷宫之中,无法自处,不若循着本心,回到起点,找寻最质朴的清欢。

第五篇

几千年前,孟子就告诉我们: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今天,我观看《大自然在说话》这部公益短片,倾听了大自然的声音,也由此引发了我们对自己行为的思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的核心。所谓的“天人合一”就是人在自然中的和谐。人生活在天地之间,以天地自然为生存之源、发展之本,创造和发展了人类文明。在这个历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从依附自然到利用自然、再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历程。时至今日,人类社会正日益形成这样的普遍共识: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个客观规律谁也无法抗拒。

但是,当人类欢呼对自然的胜利之时,也就是自然对人类惩罚的开始。随着人类活动的扩大,洪水肆虐、物种减少、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等严重后果接踵而至,特别是这次因野生动物的非法食用和交易而爆发的凶险疫情,就直接威胁了我们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促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改造自然的能力。

对此,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健全了相关法律。今年2月24日,十三届人大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的草案,并加强了法律的制裁力度。但即使有了法律的保障,我们也要认识到,法只是社会的最后一道防线,它往往滞后于实际。在利益的驱使下,原本建立在法律之前的良知和道德的关卡就一失再失。眼一红,心就黑了。雨果说过: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面对当下严峻的形势,我们必须树立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唤醒对自然生态的敬畏之心,维护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的生命共同体,否则警钟就有可能变成丧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与大自然同呼吸,共命运。人类只有携起手投入到保护环境绿色发展的事业中来,才能最终应对环保难题,共创美好家园。

因为,大自然不需要人类,但人类需要大自然。

第六篇

早春的微风,带着丝丝潮润润的寒意向我迎面扑来。触手间,却又觉得带了些温婉的轻柔。放眼望去,尽是浅浅薄薄的雾,细细的雨帘又使眼前添了一份朦胧的美感。依稀可见的只有那杨柳嫩嫩的绿意,婀娜的倩影在薄雾中更添几分妩媚。

低头望向杯中,那墨绿的茶叶在热水中上下沉浮,映衬着茶水也带了些温润的绿意。轻轻地尝一口,起初似乎没什么味道,但再细细品下去,又感觉到一丝若有若无的甘甜,在唇齿间留下一抹醇香。

从杯中升腾而起的水汽和外面薄薄的雾一起模糊了我的双眼。恍恍惚惚之间,竟似乎看到了一个人男子的背影,虽身着粗布麻衣,却依旧透出悠然自适之情,而他面前,只有一盏清茶,一盘小菜。

水汽慢慢消散了,脑中的图景也渐渐淡去。我唇角却勾起一抹浅笑,莫非刚才所想的竟是被人们称为“全才”的苏轼?不过我现在之境倒也有几分应了他那首《浣溪沙》之景: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好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读过他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豁达乐观,也读过他“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情怀,却不想“人间有味是清欢”的平淡如水亦有其动人之处。

曾以为那是落寞,是哀叹,但现在才知此话之中亦有其豁达之情。这一种风清云淡,恬然自适无人能敌。这一种认为平平淡淡才是真,其中自有其隽远流长所在的想法,又将会引起天下间多少文人雅士的共鸣呢?

幸福的真谛与物质无关,而与精神息息相关。人间真正有滋味的生活还是素淡、自适的生活。“人间有味是清欢”仅七个字,却意蕴无穷。杯中的茶渐渐泠却,周围的雾渐渐褪去,心中益发清透……

第七篇

记得曾经读到过苏东坡的一词。这首词的最后一句,便是“人间有味是清欢”。

无论你离家有多远,亲人之间的思念总会像一根透明的细线将彼此的心联系在一起;无论你离家有多久,对家乡的怀念总会不时冲上你的心头让你魂牵梦萦。

我的家乡坐落于浙江象山,临近大海,自然有许多海鲜和土特产。

“今天的螃蟹特新鲜。”妈妈外出拎着菜篮子,刚从菜市场回来。从妈妈带着喜悦的声色中,不难听出今天挑选的食材极为不错。妈妈熟练地将螃蟹清理干净,并将它们“五马分尸”,放在一个大碗里,倒入醋、老酒,放入几块生姜,并撒上小把盐和糖,给螃蟹做一个“马杀鸡”。这样腌制一个上午,中午便可以吃了。

盛上一碗泡饭,再夹一块醉蟹,可美滋滋了。待我夹了二三块还想伸出筷子时,妈妈轻轻地用筷子击打了一下我的手背,我赶忙缩回了手:“吃几块够了,不然晚上要拉肚子的。”“哦。”我满不情愿地应着,只得悻悻地低下了头,不过每每趁母亲不注意,便神不知鬼不觉地拿上一个蟹脚。吃完还意犹未尽地嘬嘬手指。每当母亲问我时便狡辩道:“姐姐刚刚吃的。”嘿嘿,嘴里还回味着醉蟹的味道。

临近清明节,便要做糍粑。做糍粑可不是件小事儿,事先都要商量好,在谁家做,材料由谁来采购。这次做糍粑是在大姨家的院子里,好几户人家聚集在其中,都注视着今天的主角——糍粑。经过前面一系列流程的铺垫,终于到了最重要的一步。只见三个强壮的男人搬来了一口大缸,大缸外是棕红色,纹理分明,摸上去还有点儿扎手,但大缸里却截然不同,缸内呈深棕色,明亮的反光彰显着其极为光滑的内壁。舅妈把初步形成的白色软塌塌状的糍粑放在缸中,一位只着薄衫的大汉,抡起一把约5斤重的木锤便开始敲打,这力劈华山的气势让观看的人都心惊肉跳起来。敲打几下,便让舅妈翻个面,没过多久已是汗流浃背,这情景让人看了都差点忘记这还是初春,天气依旧寒冷。打糍粑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一个人可完不成,经过几轮更替,糍粑终于有了正形。再经过七大姑八大姨的几经操作,糍粑终于做完了。

刚做出来的糍粑是最好吃的,不用经过二次加热,刚拿手就可以吃。是温热的,软软糯糯的拿在手中,有一股艾草的味,在齿尖留香。

这糯米糍粑可煎,可炸,可烤等等。总之,糍粑的吃法,千奇百怪,口齿中一次又一次地涌出那魂牵梦萦的清香,那是家乡的味道。

故乡其实和许多地方一样,只不过其间包含了一种无法诉说的情感。有的人对家乡的景物念念不忘,有的人提起家乡的亲人热泪盈眶,也有的人在异地听见家乡方言欣喜若狂。而对于我这样一个小吃货,我最惦记着的是我家乡的美味情状。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