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人间有味,旧时光读后感摘抄

人间有味,旧时光读后感摘抄

《人间有味,旧时光》是一本由月满天心著作,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间有味,旧时光》读后感(一):回忆“旧时光”

本书是河北作家月满天心的最新作品,内容如其名,以回忆的形式,记录了“旧时光”里人与物,语言生动有趣,结合传统的习俗,儿时的趣事,一幅幅画面很容易就跃然纸上,让人回味无穷,可谓是“人间有味”。初读,惊叹于作者对儿时回忆的深刻,也惊叹于作者文字表达的清晰。原来,大家都有相似的童年,有相似的童趣。

童趣始于天真烂漫。在父母家庭的庇护下,儿时的我们总是无忧无虑,怀着对未知世界的向往,时而一往无前,时而畏畏缩缩,不论结果如何,不问收获几多,世界的绚丽多彩在我们面前一一展现。我们可以在田地用脏手一边挖土,一边剥着花生;可以在玉米地里来回穿梭,直到身体瘙痒难忍,满是红包;也可以在夜晚的水沟旁,听着癞蛤蟆不停的嚷嚷声,一有风吹草动,吓得直跑路。那时的生活简单而有趣,在作者的刻画中不免也让我们回忆过往。那一篇篇破碎的,若有若无的童年画卷逐渐从我们的心田浮现,带给我们无穷的慰藉。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的精神却有着极大的满足。在那个年代,不论是小孩还是大人,都有着务实、朴素的价值观。这正是在那个年代,涌现了无数艰苦奋斗,不论能力大小,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的功勋。相比当下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人们似乎对物质的要求更高了,相反精神世界的建设似乎显得捉襟见肘。人与人之间,社会的不同阶层之间,少数的资源拥有者与被剥削的大多数人之间,似乎有了更多的矛盾。

诚然,当下社会存在诸多矛盾,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显然不是矛盾出现的根本原因。而是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带来的物质生活满足以及个性解放,人性中的阴暗面过多地主导了社会关系,导致了矛盾的出现。我想,在这样的时代,我们更需要的,是找到真我,找到生活的意义。

回忆 “旧时光”,就能找到生活的意义。他告诉我们,我们曾经一无所有,也将归于一无所有。他告诉我们,物质的追求是有价的,而精神的丰盈是无价的。他也告诉我们个人的满足是有限的,而对社会的奉献,才是无穷的。我们应该像儿时的我们一样勇于探索,艰苦奋斗,也应该像儿时的我们一样乐于生活,懂得知足,更应该像儿时的我们一样,懂得尊重,学会感恩。感谢生活,让我们已经拥有了如此之多,经历风雨,不忘初心。

《人间有味,旧时光》读后感(二):如何评价《人间有味,旧时光》?

小时候,我们盼望着快快长大,总是幻想着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现如今,我们在儿时幻想过无数次的外面的世界中漂泊奋斗,却又在无数夜晚时分想着或梦着儿时的欢乐时光,还有遥远的故乡。《人间有味,旧时光》结合作家月满天心的儿时记忆,通过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那个时期北方地区,准确来讲应该是河北地区的乡情民俗与淳朴自然的乡土人情(因为月满天心是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人间有味,旧时光》共7章,分别围绕农耕篇、食物篇、生灵篇、乡村人事篇以及各类童年趣事等内容,还原了作者童年时期在这片土地上的喜怒哀乐,还原了乡村生活的悠然质朴、淡定从容和随意随缘,让人不禁怀念悠长而美好的童年时光。《人间有味,旧时光》语言风格质朴、自然,与作者想要表现得主题十分相符。值得一提的是,《人间有味,旧时光》中,50幅精美的国画插画,精准表现了书中每个故事的主要情节,与作品主题异常贴切。 从阅读体验上讲,一方面,《人间有味,旧时光》共讲述了58段回忆,每一段回忆都非常简短,且基本上是以短句为主,符合当下碎片化阅读习惯;另一方面,大部分回忆片段都只是单纯地讲述童年回忆,并没有过多说理或者论述,给读者留下了无数遐想的空间。 正如前文所讲,《人间有味,旧时光》讲述了那个时期北方地区,准确来讲应该是河北地区的乡情民俗与淳朴自然的乡土人情。本书的内容可以给为有这种经历的读者带来新的视角,但每个人的记忆都是独一无二的,再者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地域环境等因素都不尽相同,所以在情感共鸣上并没有像图书推荐中所讲的“能够引发一代人的共鸣”。对于经历不同的读者来说,即使产生情感共鸣,那也仅是童年和故乡这个话题所产生的。这是客观存在且不可避免的因素。 综合评估《人间有味,旧时光》,综合推荐指数三颗星⭐⭐⭐,毕竟地域不同,情感难以共鸣。当然,如果是河北地区的读者或你对上一辈农村生活感兴趣的话,那还是非常值得推荐的。 我们每次谈及故乡,心底都会升起满满的亲近和熟悉,都会有说不尽的故事和回忆,因为在长大的过程中,虽然故乡是一座渐行渐远的城,家人、亲人成为我们与故乡之间最无法分隔的连接。远的是城,近的是人。 洛夫在《边界望乡》中说:“故乡的泥土,伸手可及,但我抓回来的仍是一掌冷雾。”哪怕随着时光流逝,家人、亲人都已不在,那份我们与故乡之间最无法分隔的连接断开,但我仍爱我的故乡,这不光因为故乡的样子,还因为在故乡的时候我的样子。

《人间有味,旧时光》读后感(三):平淡人间的美好

一场初冬的雨,将北方的寒冷发挥到淋漓。虽说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但是都不说,记忆就被雪藏了,难以见天日。作者月满天心用细腻的笔触,敏锐的目光,捕捉住旧时光点点滴滴的美好,这才有了《人间有味.旧时光》。 熟悉和陌生 中国小城镇建设,正把从前的农民引流进城,能够接触土地庄稼的人越来越少。本书的文字质朴,带着一股“新翻的泥土的气息”,吹向被隔离已久的“城里人”。七零后八零后是个分水岭,之前出生的,对于他们来说是记忆犹新翻出的浪花;对之后出生的人来说,却是个新奇的世界。 花生的一生不是花而是果,有果才有用,有用才有未来。对于农民来说,“野芳发而幽香”是不务正业,只有“晨兴理荒秽”才能填饱肚子。《花生的一生》 布谷鸟,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是农民的好帮手,提醒农时“布谷布谷,播谷播谷”。然而布谷鸟却很不善良,把后代产在其他鸟类的窝中,把其他鸟类的蛋踢走。连刚出生的小布谷鸟,出生就自带残忍,踢走不是自己同类的鸟蛋。《布谷》 吃货的天堂 炒带壳的花生要先把沙子炒得滚烫,然后放入花生,直至炒到酥脆,花生壳却依然光洁;玉米杆是可以当甜甘蔗吃的;鬼子姜需要肉片来点燃灵魂;奶奶肩头挑起的不只是金雀花的香甜,更点燃孩子快乐的童年。 马兰头可以吃,芦苇包粽子,蚂蚱菜、青麻菜、猪毛菜更是人间美味。 更重要的是作者为吃货们找到正当理由:“挖野菜其实是对春天的一种尊重。如果春天来了,你什么都不做,好像不欢迎春天到来一样。”吃货原来是最欢迎春天的人,大大方方地吃吧。 诗意地栖居 研读中国古代诗词的发源地,往往都与农村有关。一花一草一木,闲情逸致很难发生在脚步匆匆的都市人身上:忙着上班,忙着挣钱,忙着买地买房子,安身立命,谁有工夫关注一棵草的命运?农村就不一样了,工作就是闲居,不出门,风景不远万里奔赴而来。 “梨花开,春天就真的来了,梁间飞燕子,春风拂面,梨花落如雪的时候,河边细草也绿如茵了。”去想象一下梨花如雪,枝头灿烂,零落雪纷飞,要多美有多美!《梨》 这还不算完,连狗尾巴草都来凑热闹:“秋天的萧瑟中,风又急又冷,水波涌动,毛毛草独自在摇曳,给深秋增添一层寥落之美。”《毛毛草》 从乡下走进城里,从城里回归乡下,悠悠香韵,令人流连忘返。 而这些,伴随着同龄人的成长,走进六零后七零后的灵魂深处。久被雪藏,而今突然就翻晾出来。 文字里浸润着回忆点点滴滴,细细碎碎,选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或者台灯别太耀眼的光芒,回忆就满满地斟满酒杯。 把美好分享出来,幸福快乐就更容易看得见摸得着了。 行走人间,一边捡拾,一边前行。这是穿透灵魂的文字才能达到的境界,《人间有味.旧时光》想要的结果吧。

《人间有味,旧时光》读后感(四):追忆旧时光

平日里扯闲篇的时候,总有人打趣:“中国人往上数三代,都是农民。”这不仅仅是对祖国这些年来发展的反思,也是一种思乡情怀。是啊,谁不是从农村里走出来的呢,那些花鸟虫鱼,街坊邻里,春耕夏作,秋收冬藏,不都是一种思乡情怀嘛。

我们家里也是从农村出来的,我爸是他们那一辈十里八乡为数不多的大学生,小时候在嫲嫲(我们这对奶奶的称呼)家院子里,我爸不止一次给我回忆他带着一包袱煎饼咸菜,步行几十里路去县城上学的故事。那时候嫲嫲家院子里有棵大槐树,树下盘着一方大石磨,夏天不敢坐在树下乘凉,因为树上会长桑么架子,这虫子的毛沾到人身上会往肉里钻,又疼又痒,别提有多难受。老家的屋子是后来翻新的,大概是我出生前后那几年才用红砖重新盖的,以前都是泥坯子墙。院子预算不够,仍然还是泥坯墙。有一年冬天,东邻的老太太老了,屋子空着常年没人住,在第二年夏天的大雨过后轰然倒塌。为了防止“东屋失火,殃及池鱼”,院子东墙紧急抢修,换成了红砖,西墙呢,因为靠着村里的大路,没什么危机就先暂缓了。

嫲嫲家的院子是小时候最快乐的所在。每年暑假我都会回老家住上一段时间,爷爷做农活用的钉耙锄头都被我从西屋里翻出来,披上被单拿上钉耙我就是天蓬元帅,把嫲嫲家平整的院地院墙给捯饬地像是被飞机大炮轰过。爷爷是名抗美援朝的老兵,打过上甘岭,小时候我拿一大张白纸,照着幼儿园的奖状给爷爷也画了一张,只不过照猫画狗除了名字改了其他都没变,乐的秦炳旗“小朋友”哈哈大笑。后来爷爷得了脑血栓,右边身子行动不便,再后来过了七八年又栓了一次,这次左手也不好用了,爷爷就彻底离不开嫲嫲的照顾。为了让爷爷能在冬天也能活动活动,晒晒太阳,院子里撘了一个塑料棚。用几根木头撑一下,扯个塑料膜,就成了一个阳光房,冬天爷爷撑着拐杖可以到门口走走,坐在门口摆的旧沙发上,等孙辈来看他的时候,给他修剪修剪花白的胡子。

夏天的夜晚是最舒服的,睡觉前打开窗户,躺在土炕上看着天外的繁星银河,真美。嫲嫲对着几个调皮捣蛋,不肯睡觉的孙辈一点也不气恼,开着昏暗的电灯给我们讲着她从她的嫲嫲那里听来的瞎话。故事的内容我一点都想不起来了,但是那种感觉这辈子都不会忘记。

转眼我们都长大了,爷爷嫲嫲也都老了。18年我结婚前3个月,曾“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老战士离开了我们。今年春夏之交,嫲嫲也走了,生活压弯了她的背,也耗尽了她的一生。回老家上坟的时候,我去了趟老屋,院子里的石磨搬走了,槐树也早就砍掉了,刚下过雨地上长了不少杂草。只有刚翻修的院墙还没有破败的样子,但怎么看也没有原先那泥坯子墙顺眼了。

《人间有味,旧时光》读后感(五):随身的记忆

偶得一本北京日报社出的《人间有味旧时光》。作者月满天心,专职作家,代表作有《愿得一人白首不相离》《一轮圆月耀天心》等。文常以烟火与婉约并进,犀利伴温柔同行。其笔名即来源于弘一法师圆寂前所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也是作者曾痴迷研究弘一法师的一种显象。而从本书的题目,就不难看出作者想要讲述的就是关于从前闲暇清奇的时光里那些物与人的故事。

初翻开读来窥见,本书共分为“农事、生灵、乡野、长大、人们、味道、日子”等7大章,每一大章中又会分述出若干个多以乡村为背景的小故事,层层相通,行文结构完整流畅,而正是这些细微的枝节让本书读起来的时候与他人能更有共情。

不论我们身在何处,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底色中总会带有一些不可掩盖的幼时记忆与彼时的乡土气息。如果说费孝通老先生的《乡土中国》讲的是宏观上对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进行深层剖析,深入浅出地讨论了结构的构成、功能、运行体系等等,展现了社会结构是如何支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那么这本《人间有味旧时光》就是通过诉述个人经历的种种点点滴滴表达出对那些慢下来的旧时光中乡村记忆的美好。

而在旧时光乡村记忆中,不可避免的就要提到“农事”,这也是作者开篇起手之处。“晒秋”这一段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秋晒的作物是棉花,因防潮、防污,故需要置于房顶晾晒,放眼处皆是片片洁白,如文中所说“如云一般圣洁,宛如国画中的留白,藏着无限诗意”。颇有画面感般的写意!虽是丰收之时,但难免会在秋风之中带着些许的萧瑟,却在这乡村的屋顶上写有这雪白的诗篇。在写完这如画一般的静谧后,往往接下来就会出现打破这一镜像的有趣人儿。站在房顶骂人的女人出现了。是农村一景,“我受委屈了,但我也不是好欺负的”,这才是农村生活真正的烟火气!如雪一般的静谧与火爆的女人之间突然又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一静一动,显出了落差,但确实有那般的真实感,让人忍俊不禁。

除了秋收时节外,在乡村就属过年的时候最热闹。而过年时候的零嘴小吃也是最多的时候,深受小孩子的喜爱。“散状”和“年糕”即是作者在书中所说的两种让老家乡村小孩子有盼头的零食,都是由米做出来的。而这种带有童年记忆的零食,用现时的词来说,更是一种过年的仪式,有了年糕的寓意-年年高升,才会有年味!又让我想起小时候在外婆家做年糕的场景……

国际动漫大师宫崎骏曾这样说到“小时候,幸福是一件简单的事,而长大了,简单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是啊,本书写的都是逐渐离我们远去却又扎根在我们身上的幼时美好乡村记忆,记述的就是小时候的幸福,不断支撑着我们长大时候的顺遂!即使有一天会忘记其他,但恐怕从前的无忧虑、娴静、美好这些生命的自由始终不会散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