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上好高中历史课 中外历史纲要 上》的读后感大全

《上好高中历史课 中外历史纲要 上》的读后感大全

《上好高中历史课 中外历史纲要 上》是一本由王少莲 主编著作,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页数:2019-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上好高中历史课 中外历史纲要 上》读后感(一):主编 王少莲 前言

前 言

2014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要求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修订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15年11月,首届“浙派名师班”培养对象赴首都师范大学学习,笔者在聆听徐蓝教授的讲座中,首次较系统地了解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与制定过程,开始认真思考核心素养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影响。2016年3月,笔者以“基于区域教研的普通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路径研究”为名申请浙江省重点教研课题,力图借助温州市的教研力量探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路径。在为期两年半的研究中,各项工作得到了浙江省高中历史教研员戴晓萍老师的大力支持。在课题组同仁、项目组骨干教师和青年成长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课题成果获得浙江省第八届基础教研成果一等奖,这为本书的编写与出版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2018年5月,教育部部署在全国11个省份推行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统称“新课标”)编写的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下)的试教任务。温州市作为浙江省四个试教单位之一,在戴晓萍老师的指导下,通过网络培训、集中研讨、磨课、试课以及拍摄录像课等方式展开对新教材的试教工作。通过试教,我们深刻体会到,新教材的编写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和价值观引领,注重培育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回归通史体系,强调历史的时序性及政治、经济、文化等专题相融合,符合历史学科的逻辑思维和学科特点,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每个历史时期的主要史实,认识历史发展的特点与趋势。同时,新教材素材选择多样,体现了浓浓的历史味;栏目设置多元,内容丰富精彩,体现了新时代的成就和特色。因此,试教任务完成得非常顺利。

在试教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两个问题特别突出:一是课堂教学容量问题;二是对新增内容的理解问题。关于课堂教学容量问题,无论是从单元整体来看,还是从课时内容来看,教师们普遍认为教材内容总体容量过大,涉及史实多,结论性语言多,过程性语言不足,“骨感”有余“丰满”不足。从对学生的调查问卷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亦认为教材内容过多,很多史实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难以形成具象的认知。教师需要花费大量教学时间讲授史实和概念,使本已紧张的课时更是所剩无几。关于对新增内容的理解问题,无论对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还是对刚立讲台的年轻教师来说,这都是一个新挑战。

解决以上问题,笔者认为,需要深刻理解“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本书即是对贯彻该理念的一次尝试。第一部分为“专题设计”,从“课标内容”“专题解读”“重要概念”“专题示例”“推荐阅读”5个方面,剖析新课标设定的14个专题。第二部分为“课时设计”,从“课标要求”“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5个方面,详细展现了《中外历史纲要上》30课的教学设计。每个课时的教学设计,均经过了真实课堂的检验,希望其中所积淀的史料、所构思的教学环节,能对高中历史教师用好新教材、上好每一堂高中历史课有所帮助。

本书的编者,一部分是执教10年左右的骨干教师,一部分是执教不足5年的青年教师。他们的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是未来新课标落地、新教材推进的最好力量。对于他们来说,此时也正是成长的最好时期。笔者相信,他们的经验、努力、智慧和勇气会给新课标、新教材的新征程创造更多的可能,亦会探寻到顺利推进新课改更有效的路径,更会给予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更平稳的落地空间。

王少莲

2019年7月

《上好高中历史课 中外历史纲要 上》读后感(二):新课标 新教材 新征程——黄牧航:为《上好高中历史课 ·中外历史纲要 上》序

2017年年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统称“新课标”)颁布后,根据新课标编写的高中历史新教材也进入了试用阶段。浙江省温州市的高中历史教师在王少莲老师的带领下,先行先试,深入研究新课标和新教材,并进行了广泛的试教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本书就是王老师团队近年进行试教工作的结晶。我虽然未能亲身参与温州市高中历史教师如火如荼的试教工作,但通过阅读本书,就如同目睹教师积极投身试教工作的场面,为他们的热情所感染,也为他们的成果而高兴。

这是一本用心编撰的教学设计案例集,它在符合教学设计规范的基础上,突出改革意识,力图把新的课程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每一次课改都会给师生们带来新的东西,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作为中学一线教师,最重要的工作并非进行理论创新,而是通过自身的实践,检验新的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以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新课标和新教材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和内容,温州的高中历史教师们则用自己的实践初步展现了这些理念和内容的落实效果。他们的努力,为教师们深入理解新课改的精神、准确实现新课改的目标,提供了第一手的优质素材。

在本次课改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和理论成为广大历史教师关注的重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要真正理解和落实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我认为,要把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精神和内容落实到位,需要从六个方面下功夫。第一,要准确理解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精髓。要做到这一点,不能只停留在解读新课标的表述上,还需要查找和阅读更多的历史专业书籍,准确把握素养的内涵。第二,要扎实提升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没有教师素养的提高,学生素养的提升是不可能的事情。近十年来,从教育部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高度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所举办的专业培训也真正做到了高投入、重效果。历史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大好时机,结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切实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水平。第三,要从课程的观念、角度和内容去理解课程改革,不能够仅仅把课程改革停留在课堂教学的层面。这一方面需要强化国家课程要求和内容的落实,另一方面需要结合自身的资源条件开发校本课程。第四,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向课堂要效率,向课堂要质量,在日常教学中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第五,要加强对发展性评价的研究。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目前单凭传统的纸笔测试已无法完全检测学生的素养水平,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呈现发展性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第六,要积极探索在纸笔测试中体现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路径。对这六个方面的研究,必须并驾齐驱,才能实现新课改的初衷,达到良好的效果。

王少莲老师的团队已经在课堂教学设计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教师们认真钻研新课标,反复研读新教材,结合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努力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体现课改精神,追求理想的改革效果。

对于本次课改,我认为不应该是穿新鞋走老路,不应该是贴上改革的标签、实际固守过去的做法,而必须要大胆改革,勇于创新,闯出一条新路。近一年来,很多教师问我,我也在苦苦思索的问题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跟过去的课堂教学究竟有哪些不同?哪些做法应该成为教师们共同追求的目标?我的理念大致有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在王少莲老师团队的实践中也较充分地体现了出来。

第一方面是主题引领。主题有别于专题,我把有明确价值导向和价值追求的专题称为主题。历史教育的终极目标是立德树人,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原理是在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下运用知识和能力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家国情怀和唯物史观都是与价值观紧密结合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应该非常明确本节课的价值取向是什么,而这主要是通过主题设计呈现出来的。

第二方面是任务驱动。任务驱动是一种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核心素养是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品质,意味着必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素养才能体现出来,也只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素养才能够不断地提升。简单说来,任务驱动的教学设计意味着课堂教学应该是活动课,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这是核心素养教学的重要特点之一。

第三方面是情境创设。新课标非常重视情境的教学与评价,并且对情境做了四方面的界定——陌生的、复杂的、开放的和真实的。创设好情境,培养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要求。历史学科的许多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得并不太紧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好的真实的情境,是一个值得大力研究的课题。

第四方面是问题解决。新课标提到,学生学业考试命题的主要原则之一是“以新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为重心”。问题解决既与任务驱动有关,也与情境创设相关,还与考试测评相关。既然有了任务驱动,意味着必须完成某个任务,也就意味着必须要有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因此,在以任务驱动为思路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最终都需要呈现学习成果,这才能体现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养。

第五方面是评价反馈。素养能否评价?如何测量?这都需要有全新的思路和实践。我们不能仅仅盯着终结性评价,也要研究发展性评价;不能仅仅关注学生纸笔考试的结果,也要看重学生过程性学习的成果;不能仅仅追求选拔性的评价,也要探索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

上述理念是一个大的系统,而不是五项互不相干的环节。当前兴起的项目式学习、“做中学”等教学方式,都是对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学改革的积极探索。王少莲老师团队的教学设计在主题引领、任务驱动、情境创设和分层评价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尽管这些探索还是初步的,但方向是正确的,起步是扎实的,在新教材全面铺开之前交出了一份良好的答卷。相信王少莲老师的团队能够在此基础上稳扎稳打,继续积极创新,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和评价闯出一条新路。也期待有更多的历史教师在温州高中历史教师所取得成果的基础上,有效地借鉴利用,举一反三,真正把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和评价落实到实践中。

黄牧航

2019年7月于华南师范大学

《上好高中历史课 中外历史纲要 上》读后感(三):部分专题、课时试读(图片无法显示)

专题1

早期中华文明

一、课标内容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二、专题解读

本专题是中国古代史部分的第一个专题,展示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及早期发展情况。中华文明的组成是多样的,既有来自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的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方式的华夏文明,也包括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的少数民族文明。中华文明是多元的,不同地域的文明、不同民族的文明,在长期交往过程中整合为一体。整合的模式是以中原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心趋同,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格局最晚在西周就建立起来了。此后,虽然历经战乱与分裂,不断有新的文明元素加入,但没有任何一种文明分支分裂出去,这个大格局始终保持着它的完整性而没有被打破。

大约200万年前,我国就有人类居住,此后连绵不断地发展。约1万年前,原始农业产生,经济持续发展,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逐渐发生变化。“到了公元前4000年前后,社会所有层面的变化其积累似乎达到了一个临界点。此后,原本简单、平均、平等的氏族社会开始了文明化的进程,第一个王朝——夏王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华文明史的正式开始。先夏大约两千多年的时间,显露出中国文明的曙光。这个阶段,大致相当于古史传说的‘五帝’时代;在考古学上,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晚段和铜石并用时代。”①

① 袁行霈,等. 中华文明史·第一卷[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总绪论第12页、绪论第1页.

2

专题1 早期中华文明

与“禅让制”的“五帝”时代——龙山时代相比,夏代——二里头文化时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天下为家”“货力为己”“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的私有观念等都逐步形成并深化。大型宫殿象征着权力与威严,各类墓葬体现着尊卑与贵贱,青铜制品代表着礼制的存在和战争的状况等,这些无不说明国家已经出现,社会已步入文明时代。

商朝灭夏而起,西周又代商而起。据文献记载,夏朝大约存在了470余年,商朝存在了600余年,西周存在了275年,合计约存在了1300余年。三个朝代的文化传承,有继续,有发展,有创新。三个朝代文化的辉煌成就,为后代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其思想道德和政治制度更是被后代许多帝王、政治家和学者奉为圭臬。事实也的确证明,三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时期,而商周两代又是三代文明最兴盛的时期。

三、重要概念

旧石器时代 考古学上石器时代的早期阶段,人类历史上从原始人群到母系氏族社会出现的阶段。当时人类使用比较粗糙的打制石器,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

新石器时代 考古学分期中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人类已发明农业和畜牧,生活资料有较可靠的来源,开始定居生活。广泛使用磨制石器,能制陶和纺织。

部落 原始社会的一种社会组织。由若干血缘相近的胞族或氏族构成。通常有自己的地域、名称、方言和宗教习俗,以及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原始社会后期,有些地区又由若干个部落结成部落联盟。部落及其联盟组织随原始社会的解体而趋于解体,渐为部族或民族所代替。

国家(1) 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统治机关,包括国家立法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军队、警察、监狱等,是统治阶级行使权力的工具。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使社会分裂为阶级时产生,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恩格斯指出,国家具有和民族组织不同的以下特征:①不是按血缘关系,而是按地区划分和组织它的国民;②设立了公共权力,并由于阶级对立的尖锐化等因素而日益加强。今后,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随着世界上私有制和阶级的彻底消灭,国家将因其丧失作用而逐步地自行消亡。(2) 在中国古代,诸侯的封地称“国”,士大夫的封地称“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分封制 中国古代帝王分封诸侯的制度,商代已开始分封诸侯,有侯、伯等称号。周灭商和东征胜利后,将封地连同居民大规模地分赏给王室子弟和功臣,诸侯在其封国内有世袭的统治权,对周天子有服从命令、定期朝贡和提供军赋、力役等责任。战国时分封制发生变化,各大国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以食邑分封功臣和贵族子弟,君侯在其食邑有征收田税和工商业赋税之权,而没有世袭统治之权。秦建立统一王朝后,推行郡县制,但仍分封有“列侯”和“伦侯”。西汉继续推行分封制,在“列侯”上增设“诸侯王”一级。诸侯王在其封国不仅有征收赋税之权,更有“掌治其国”之权。吴楚七国之乱平定后,诸侯王“治国”之权才被削除。魏晋以后还有分封的事例,但性质不完全相同。

四、专题示例

本专题教学的主要立足点是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考古遗存,理解甲骨文、青铜铭文以及其他文献记载的相关内容,认识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少数有重大影响的原生性文明之一,理解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文明发展的上古时期,中华古代文明在物质、制度和精神诸方面都有高度发展,基本特质已基本形成。

以考古研究发现的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为切入点,认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聚焦《中国史前农业分布图》《中国新石器文化分区图》和《仰韶文化的早期、中期、晚期发展阶段图》,勾勒出中华文明逐渐朝着多元一体、中原核心方向发展的轮廓。

通过对《姜寨聚落遗址复原图》的解读和《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图》的分析,认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分层化、复杂化和文明化,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通过对《二里头遗址图》《安阳殷墟图》以及甲骨文、青铜铭文和其他文献记载的解读,了解夏商周早期国家的特征,认识三代文明的发展。

五、推荐阅读

[1] 李济. 中国文明的早期[M]. 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0.

[2] 金景芳. 中国奴隶社会史[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3]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 新中国考古发现与研究[M]. 北京:文物出版

社,1984.

[4] 夏鼐. 中国文明的起源[M]. 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5] 瓦西里耶夫. 中华文明的起源[M]. 郝振华,译. 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6] 陈星灿. 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7] 苏秉琦. 文明起源新探[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8] 杨宽. 西周史[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9] 吕思勉. 先秦史[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0] 袁行霈,等. 中华文明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1] 刘莉. 中国新石器时代——迈向早期国家之路[M]. 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7. [12] 李泽厚. 美的历程[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13] 许倬云. 西周史[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14] 张光直. 中国青铜时代[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15] 宫本一夫. 从神话到历史:神话时代夏王朝[M]. 吴菲,译. 桂林:广西师

范大学出版社,2014.

[16] 李济. 中国民族的形成[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17] 孙庆伟. 鼎宅禹迹:夏代信史的考古学重建[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18.

[18] 张光直. 商文明[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

[19] 晁福林. 论中国古史的氏族时代——应用长时段理论的一个考察[J]. 历

史研究,2001(01).

[20] 沈长云. 关于中国早期国家的几个问题[J]. 史学月刊,2001(2).

[21] 王震中. 中国王权的诞生——兼论王权与夏商西周复合制国家结构之关

系[J]. 中国社会科学,2016(06).

专题2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社会及思想变动

一、课标内容

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二、专题解读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政治变革、文化活跃的社会转型期,三者相互促进,在时空上具有一致性。长期以来,不断有学者对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逐渐形成了“战国者,古今一大变革之会”的观点。20世纪末,学者杨宽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动概括为“关键性的时代变革和发展”“连年进行合纵连横的兼并”“从分裂割据趋向统一”“百家争鸣、英才辈出”“科学技术的重大创造和发展”五个方面。随着先秦史研究的日趋深入,以上概括已基本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方面,周天子“天下共主”的政治格局被打破,代之以群雄争霸的多元政治格局。频繁的兼并战争一方面使各国君主产生了通过变法富国强兵的强烈政治追求,另一方面也推动了文化交流,“华夏认同”“同源共祖”的观念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多元政治格局下不存在统一的政治力量钳制思想,“士”阶层崛起,成为“百家争鸣”的载体。经济方面,土地私有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井田制逐渐崩溃,铁器的发明、推广与牛耕技术的出现成为井田制和分封制崩溃的催化剂。随着经济发展,制度开始变革,这首先体现在土地所有权和赋税制度上。文化方面,“百家争鸣”局面形成,它一方面是政治、经济发展变化的产物,另一方面又巩固了社会变革的成果,为以后封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论证与预设。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社会及思想变动是西周社会向秦汉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渐进性是其重要特点。这一时期在续接早期中华文明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中华文明,是中华文明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时期,为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

巩固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三、重要概念

春秋五霸 春秋时代先后建立霸权的五位诸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也有说法认为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战国七雄 战国时代的七个强国,包括函谷关外的韩、赵、魏、齐、楚、燕六国与函谷关内的秦国。

华夏认同 唐朝孔颖达认为“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谓中国也”。华夏作为族群、文化、国家政权,既有国家认同的背景,也有同一地域“中”国)、同一心理(“大”邦)、同一文化(“雅”)交融之民族共同体认同之意。

商鞅变法 公元前356年和前350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进行了两次变法。主要内容为:废除井田制和世卿世禄制;奖励公战,禁止私斗;按军功授爵位;推行耕战政策;废除分封制,推进郡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统一度量衡制度等。商鞅变法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奠定了基础。

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发生大变革,众多思想流派、著作学说相继出现,如“九流十家”,相互论战,学术上蔚为一片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

四、专题示例

本专题教学应注重将春秋战国时期看似碎片化的历史进行结构化关联。

第一,以事连轴,以图带事,引导学生分析史事间的逻辑关系,培养时空观念核心素养。如“华夏认同”是本课出现的一个重要概念,但是对学生而言,这一概念非常抽象。通过解读《春秋列国形势图》《“中国”地区图》《战国形势图》等地图资源,可使学生从空间概念上明确华夷之辨的“族群”“区域”之分,从而在后续史料的研读分析中建构华夏认同观念的产生与地理环境、政治活动之间相互影响的逻辑关系。

第二,创设情境,问题探究,助力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的提升。如讲述战国时期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时,教师整合《春秋战国诸侯数量统计图》、经济发展年代尺等教学资源,通过编辑、解读材料,引导学生运用初步形成的唯物史观解答问题。

第三,情感体验,理解内化,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动是西周、秦汉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这一时期既承接中华早期文明的诞生,又顺接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因此,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充分感受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突出特点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其中既包含对“华夏认同”的教学,也包含对“百家争鸣”意义的探析等(应重点围绕这两点叙述)。

五、推荐阅读

[1] 方诗铭. 中国历史纪年表[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2] 翦伯赞. 先秦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3] 田昌五,漆侠. 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第一卷[M]. 济南:齐鲁书社,1996.

[4] 沈长云. 秦汉史[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 范文澜. 中国通史[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6] 陈槃. 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撰异[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 [7] 梁启超. 先秦政治思想史[M]. 长沙:岳麓书社,2010.

[8] 晁福林. 春秋战国的社会变迁[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9] 晁福林. 天命与彝伦:先秦社会思想探研[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2012.

[10] 王明珂. 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 [11] 平势隆郎. 从城市国家到中华:殷周春秋战国[M]. 周洁,译. 桂林:广西

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12] 杨宽. 战国史[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13] 童书业. 春秋史[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

第1 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一、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

二、教材分析

本课共三子目。“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一目介绍了石器时代,尤其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向学生展示了史前时代中华文明取得的辉煌成就,体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中原核心方向发展的特点。“从部落到国家”和“商和西周”两目,借由古史传说和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描述了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及其特征。本课与考古学关联甚密,可在考古史料探究中渗透史料实证的学科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形成严谨治学的态度。

三、学情分析

从认知结构来看,学生在初中已简单学习过史前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对几大代表性新石器时代遗址的特色手工制品有所了解,但其对石器时代的时空感知比较模糊,加之对考古知识比较陌生,无法较好地体会、理解早期中华文明取得的辉煌成就。

从发展需求来看,学生阅读原始史料和对历史理论问题的概括及理解能力有限,对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之间的关联缺乏认识,导致其对经济基础影响上层建筑演进的作用认识不深刻。

四、教学目标

1. 通过了解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玉器的特征,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元一体、中原核心方向发展的特点,形成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认同。

2. 了解父系社会是出现私有制、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的表现,了解我国境内大批有代表性的石器时代文明皆已迈入父系社会等史事,认识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同时感受我国境内典型文明遗址的文明发展高度,形成对祖国的深切自豪和深情大爱。

3. 通过阅读青铜器毛公鼎铭文等史料,认识中国早期国家特征,并锻炼恰当运用史料论述所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关系;早期国家的起源及特征。

教学难点:早期国家的起源及特征。

五、教学过程

(一) 教学主题

在跨区域文化交流中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中原核心方向发展的特点。在男女分工转换和尧、禹召会对比等史料研读中认识文明火种如何在生产力作用下从母系社会演进为早期国家,并在中外异同的探讨中深化对我国早期国家特征的认识。

(二) 教学过程

导入

展示杭州城市景观中玉琮造型的建筑物和路灯。

浙江良渚遗址位于杭州良渚,是新石器时代我国境内颇具代表性的文化遗存,

玉琮是其特色玉器。

设计意图:从生活细处切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任务1:认识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

材料1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的各色玉器。

图1 来自浙江良渚 图2 来自山东大汶口文化的玉钺 图3 来自辽河流域红山文化的玉璧

学生活动:观察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的玉器,认识陶寺遗址所出现的颇具地域特色的玉器,了解这一区域与各文明区域间存在较广泛的文化交流。理解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而陶寺遗址证明文明中心黄河流域也曾受到各地各色文化的影响,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出多元一体、中原核心方向发展的特点。

设计意图:深化对新石器时代我国各区域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理解,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明在形成过程中融会了不同特色的地方文化,理解中华文明的丰富厚重与多元一体的起源特征,以此涵养家国情怀。

学习任务2:认识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与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材料2 玉琮一般多出于规模较大、随葬品丰富的墓葬,出玉琮墓的主人均为男性。

——王巍《良渚文化玉琮刍议》

材料3

图4 甘肃武威皇娘娘台遗址齐家文化M48 平面及随葬品出土位置示意图

教师活动:经统计,在良渚遗址中,出土玉琮的墓葬主人多为富贵人物,社会贫富分化明显。而富贵人物多为男性,表明良渚社会同时也存在男尊女卑现象。

学生活动:解读图4,获取信息。武威皇娘娘台遗址合葬墓中,男性仰面居中,两位女性侧身屈肢于旁,且贵重陪葬品玉璧多铺陈于男性身下,证明齐家文化也存在男尊女卑现象。有史料表明,此墓陪葬玉璧达80余件,而一些简薄墓葬中没有

任何陪葬品,贫富分化可见一斑。

材料4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母系氏族社会,由于生产力十分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父系氏族社会,父权制取代母权制,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的萌芽开始出现。

——《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5 裴李岗文化中晚期(新石器时代早期)女性墓随葬劳动工具多数为石磨盘、石磨棒等谷物加工工具,偶有伴随石斧之类农业生产工具。男性墓随葬多数是……骨镞、骨镖之类狩猎工具。

——韩香花《史前至夏商时期中原地区手工业研究》

材料6 龙山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在男性墓葬品中大多数是磨制的石斧、石铲等农业生产工具,砺石、石凿等手工业工具,而女性的随葬品大多是陶质和石质纺轮以及骨锥、骨针等纺织、缝纫工具。

——刘式今《从墓葬发掘试探我国父系氏族社会的发展与解体》

材料7 原始农业产生之初,不耕不锄,处于“刀耕火种”的阶段,不需要太多的体力劳动。随着生产经验的积累,特别是石铲、石锄等农耕工具的发明,原始农业由“刀耕火种”阶段向锄耕农业发展,即在农业播种到收获的过程中,出现了中耕的环节,农业生产需要更多的体力劳动,男子体能的优势使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韩香花《史前至夏商时期中原地区手工业研究》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4,了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母系社会转而进入父系社会,社会出现贫富分化和不平等的现象。阅读材料5、6、7,了解新石器时代早期和晚期男女分工情况和他们在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理解男性逐渐替代女性成为主要的生活资料谋取者,女性与男性在生产中尤其是农业生产中角色的转换,与农业生产对生产者的体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密切相关。

教师活动:在学生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指出父权逐渐取代母权、男尊女卑和社会贫富分化等现象逐渐出现。由点推面,让学生认识我国境内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经有众多文化遗址呈现出该特点,体现了当时我国文明发展已达一定高度。

在父系社会中,男性因体力的优势代替女性成为主要的生活资料谋取者,经济地位提升。当生产力发展,出现剩余产品时,男性就可优先获得剩余产品,积累私有财产。此时他们需要有固定的子女继承财产,于是处于弱势的女性跟随男性生活,生养的子女亦以父系一脉计数,母系社会由此转为父系社会。随着积累私产成为主流思想,人们为了更快地积累财产而挑起战争,为应对战争,一些氏族选择联合,形成部落乃至部落联盟。

材料8 据《尚书·尧典》记载,为战胜前所未有的大洪灾,尧召集部族联合体议事会,与会者有“四岳”和“十二牧”等人(以联盟内负责公共事务的人员为主)。尧在会上询问有谁能领导治理洪水,“四岳”都推荐鲧,尧认为鲧恐怕不能胜任,“四岳”说“试乃可已”,认为不妨试用一下。尧接受“四岳”的意见,任命鲧领导治水。

——李亚光《大禹治水是中华文明史的曙光》

材料9 昔禹致会群神(各部落联盟首领)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

——《国语·鲁语》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8,了解尧召集会议时,与会人员多是部族内部成员,且会议气氛和谐民主,尧贵为部族首领却仍与诸臣有商有量,以“公意”定是。阅读材料9,了解禹召集会议时,与会人员是各部落联盟首领。会上一首领迟到,禹定其死罪,体现禹的权位远在诸部落联盟首之上。

学生活动:对比材料8和材料9可知,禹的权力从广度和高度上都已经大大超越前人,禹可凭借个人意愿决断大小事务。之后,他将此权力世袭传子,使最高权力在一家一姓间流传,形成封闭的“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在经济财富转变为私有后,政治权力也最终完成了从公有向私有的转换。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工具——国家已经形成,部落联盟进入早期国家阶段。

设计意图:解析考古材料和文献史料,提高史料实证能力。直观展示伴随生产力发展人类社会形态的演化,体现唯物史观。

学习任务3:认识早期国家的特征。

材料10 昔禹致会群神(各部落联盟首领)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

——《国语·鲁语》

材料11 商代陵墓皆按亲族图谱事先排定,生前握有重权的部落首领死后也将葬入预定墓位。

——晁福林《商代社会性质研究》

材料12 ……以乃族干(护卫)吾王身。

——西周晚期毛公鼎铭文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10、11、12,认识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十分重视血缘关系,以血缘纽带维系社会组织。

材料13 夏王是最高的统治者,称为“后”。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夏朝社会仍然是聚族而居。除对夏后氏生活的地区直接统治外,夏朝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实行间接统治。商朝国家机构更加完善。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商朝的国家管理结构是内外服制。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西周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史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周王将王畿直接控制的镐京之外的广大地区,封授给王族子弟、功臣和前朝贵族,在地方建立世袭的诸侯国。诸侯在国内也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卿大夫,卿大夫再分给士。这样,统治集团内部形成了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

——《中外历史纲要上》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13,认识夏商周时期我国早期国家一直致力于建立和完善国家机构和职官体系,通过内外服制、分封制等制度强化中央权力。

学生活动:综合分析材料10、11、12、13,认识夏商周早期国家依然沿用氏族时代的血缘组织形式,并建立完善的政府体系,意图对国家施展强有力的管理,由此理解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至少有二:血缘组织和专制萌芽。

材料14 美国人类学教授肯特·弗兰纳里认为:国家是一种非常强大(通常是高度中央集权)的政府,具有一个职业化的统治阶级,大致上与较为简单的各种社会之特征的亲属纽带分离开来。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

学生活动:分析材料14,理解中西早期国家的特征有异有同。中国早期国家既有世界早期国家强调集权的普遍特征,又兼具中国氏族时代重视血缘的特色。这证明研究我国历史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避免生搬硬套他国理论。

设计意图:通过对史料的解读与理解,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素养。对比中西方对“国家”这个概念认识上的异同,进一步理解中国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同时,在理解的过程中,认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在涵养家国情怀的同时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三) 板书设计

(四) 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水平1:能够从体现玉琮墓主人陪葬品情况的史料中概括出有效信息,得出玉琮所在的良渚社会以男性为尊的结论;能够从齐家文化武威皇娘娘台遗址M48平面及随葬品出土位置示意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得出此墓葬以男性为中心的结论。

水平2:在探讨男女分工差异及其原因时,能尝试运用体现新石器时代早期和晚期男女分工差异的史料作为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

水平3:能够利用出土实物、后人记载及今人研究成果等不同类型的史料,对“夏商周早期国家具有重视血缘组织的特征”这一命题展开互证,以形成对该问题更可信、全面、丰富的解释。

水平4:在探讨中西早期国家特征的异同时,能够恰当运用体现中国早期国家特征和西方学者对早期国家特征之论的若干史料,对所探讨问题进行论述。__

第2 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一、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二、教材分析

本课共四子目。“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一目描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周天子“天下共主”的政治格局被打破,代之以群雄争霸的多元政治格局;频繁的兼并战争推动了文化交流,华夏认同、同源共祖的观念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一目描绘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变革,土地私有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井田制逐渐崩溃,铁器的发明、推广与牛耕技术的出现成为井田制和分封制崩溃的催化剂。政治经济的变革使各国君主产生了通过变法富国强兵的强烈政治追求,商鞅变法即是典型。“孔子和老子”“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三、四两目,叙述了春秋战国时段的思想变革。“百家争鸣”局面形成,一方面是政治、经济发展变化的产物,另一方面又巩固了社会变革的成果,为以后封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论证与预设。

三、学情分析

从知识结构来看,学生在初中学习中对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纷争、各国的变法运动、百家争鸣等历史现象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变动的内在关联缺乏认识;学生知道各国进行了变法,却较难理解变法是由政治、经济变动所导致的必然结果。从情感认知来看,春秋战国时期是民族交融的重要时期,学生缺乏对时代大变动下华夏认同观念产生的认知,所以教师需要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

四、教学目标

1. 认识春秋战国之际的社会变迁,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经济发展和思想活跃在时空上具有一致性,相互促进。

2. 分析春秋战国时期政治格局的变动,理解民族关系的重要变化——“华夏认同”观念的产生,增强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3. 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必然性和总方向的分析,提高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之间关联性和逻辑性的解释能力。

4. 了解百家争鸣中的各家思想尤其是儒、道、法三家思想,理解“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奠定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文化形态。

教学重点: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迁,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经济发展和思想活跃在时空上具有一致性,相互促进。

教学难点:理解变法运动是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大变动综合作用的结果。

五、教学过程

(一) 教学主题

在宏观背景中认识春秋战国为“古今一大变革之会”,深化关于“为什么变”“变什么”两个重要历史问题的认识;在建构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动和经济发展状态中,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具体措施、目标导向;由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动、变法的需求,进而理解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及其意义。

(二)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活动:设问,东周大致的起止时间是多少?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明确历史发生的具体时间。

学习任务1:理解春秋战国时段的政治变动。

材料1

表1 春秋时期的部分政治事件

材料2 据《春秋》记载,鲁隐公执政十一年间,从未朝见周王,而周天子却三次派使臣到鲁国“聘问”……242年间,鲁国仅向周天子朝觐7次,其中鲁君亲自去的只有3次。但同时鲁朝齐11次,朝晋20次。

学生活动:回忆西周分封制下诸侯的义务,阅读材料1,了解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处境与困难。以鲁国为例,了解周天子与诸侯之间关系的变化。

设计意图:以纪年表的形式和史料中的统计数据,创设历史情境,探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与鲁国的关系变化,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春秋时期开始天子式微、礼崩乐坏的政治局面。选择以鲁国为例,在于鲁国是周公封国,姬姓“宗邦”,“周之最亲莫如鲁”。

学习任务2:理解“华夏认同,同源共祖”的观念。

材料3 《左传》一书中与战争有关之名词的出现次数共计“侵”60次,“伐”212次,“围”40次,“入”27次。

——整理自翦伯赞《先秦史》

教师活动:春秋战国时期,天子式微、礼崩乐坏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学生活动:春秋战国时期天子式微,礼崩乐坏,诸侯纷争,战争频繁。但伴随诸侯纷争,各民族之间得以进一步交融。

材料4

图1 春秋列国形势图 图2 诸夏所认为的“中国”地区图

学生活动:观察材料4中的两幅地图,了解当时诸夏认为吴楚等地仍属蛮夷的原因。

材料5 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等中原诸国。季札对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诗歌,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对各国政治现状,也能作出准确研判。各国原本视江南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

——整理自司马迁《史记》等

材料6 公元前9世纪,楚国先祖雄渠自称“我蛮夷也”;楚国崛起后,其国君宣称“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

——整理自易中天《从春秋到战国》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5与材料6,认识原属蛮夷之地的吴楚等国逐渐融入华夏文化,认同华夏先祖,进而理解春秋战国时期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进一步加深。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地图、解读史料,引导学生理解春秋战国时期“华夏认同”的渐趋形成,为学生深切感受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奠基。

学习任务3:理解变法运动的必然性和变法的总方向。

材料7

图3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变化图

说明:此处仅统计了史料记载有明确存灭时间的诸侯国数量。

——以上材料整理自方诗铭《中国历史纪年表》、

陈槃《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撰异》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7,提取材料信息,了解从春秋到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的变化,即数量不断下降。

教师活动:大规模、频繁的军事竞争对“国家能力”是巨大的考验。试想如果你是各大国国君,若想取得军事战争的胜利,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材料8

——整理自田昌五、漆侠《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教师活动:概括从春秋初年到战国末期,制铁技术的进步带来的一系列变化。

面对这种变化,各诸侯国会如何对待?

学生活动:制铁技术的进步带来耕作技术的进步,助力水利工程的修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农耕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已经向社会提出了变革的必然要求,即政治变革,改变分封制下权力分散无法集中人力、物力的现实;经济变革,实行对所有耕地的普遍征税,扩大财政收入。春秋战国时期科技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也为社会形态转型孕育了深刻的变革因素。

教师活动:改革成为社会的主流。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著名的变法?

学生活动:商鞅变法被认为是战国时期最为深刻和全面的变法,它顺应了历史潮流,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设计意图:立足时空、立足史料,将变法运动置于春秋战国的时代背景下进行考查,帮助学生理解变法运动的必然性和变法的总方向。

学习任务4:理解百家争鸣。

材料9

教师活动:变法以哪些流派的思想为主导思想?法家思想为何成为主导思想?儒、道两家思想在当时为什么没有被广泛采纳和推行?有什么局限性?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9,运用已有知识,理解儒家、道家、法家等的基本主张,理解它们与社会环境的适用度。

教师活动:在动荡结束之初,社会凋敝,生产破坏,道家的无为政治有助于与民息,恢复发展生产;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轨道之后,不宜一味实行严刑峻法,儒家思想就颇为有用。

设计意图:整理组合、反观思考春秋战国时期的史事,理解“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及其意义,理解百家思想尤其是儒、道、法三家思想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大历史观。

小结:春秋战国是充满矛盾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学术却空前繁荣;道德普遍混乱,思想却充分自由;百家虽然争鸣,但大一统却是大势所趋;华夷间虽争锋不断,多元文化下的民族交融却又是众望所归。动荡与争锋终将为多元一统所取代,一个统一的大帝国正在酝酿。

(三) 板书设计

(四) 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水平1:能够辨识材料和历史地图中有关春秋战国的时空表达;能够说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如三家分晋、商鞅变法、“百家争鸣”等,在描述历史事件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春秋战国时期各社会变动之间的逻辑性、关联性;能够认识华夏认同的形成,表现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水平2:能够从历史地图中认识“华夷之辨”,进而通过春秋、战国时期地图的对比,理解华夷之间民族交融的过程;能够在史料中发现线索和获取信息,利用史料形成新的问题视野,理解春秋战国时期各社会变动之间的关系,历史地解释战国变法的必然性;通过对“百家争鸣”的学习,感受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璀璨光辉。

水平3:能够把握战国时期变法运动与政治、经济之间在时空上的联系,并能用特定的时空术语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动加以描述和概括;能够以史料为基础,对春秋战国的大变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述,进而从历史的角度深刻地认识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三者之间的时空一致性;能够从春秋战国民族交融的过程中,体会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特点。

水平4:能够自觉地将春秋战国时期大变革的分析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之下;在对春秋战国社会变革的探究过程中,能够尽可能地运用史料,阐明观点,如春秋战国的社会变动是西周、秦汉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具有渐进性的突出特点等;能够在探究过程中,表现出对变法运动和“百家争鸣”的历史反思,从历史中汲取经验,从而更全面、深刻地认识现实问题;通过本课学习,感受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对中华历史文化的认同,形成正确的民族观价值观。__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