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端午节诵读经典作文

端午节诵读经典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端午节诵读经典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端午节诵读经典作文篇1

春天到了,在暮春的绿阴里,我走进瘦西湖,一眼就看见了,那一片凄厉的红色——虞美人

虞美人,别名“舞草”,意为跳舞的草,又名“丽春花”,是艳丽的春花。虞美人只是一种草花,但她的花色如鲜血般红,红的勾人,甚至红的有些不吉利。

如此美艳的春花,如此不吉的颜色,不由得让人们与历史上一位绝色美女连在一起——虞姬。

公元前203年,楚霸王项羽被困在垓下,霸王夜饮之后,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吟完,虞姬也和歌一曲:“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虞姬歌毕,拔剑自刎,香消玉殒。美人的血淌地上,在月光的照耀下,红的格外刺眼,令人隐隐作痛。虞姬,一个烈女,试图用自己的死亡,来唤醒夫君的斗志,然而,这个威慑四方的人,哦,不,是曾经,那个曾经将天下踩在脚下的人,似乎无视爱妾的“警告”,只是用泪水浇灌出这朵鲜红的花——虞美人。也许,这是虞姬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哀号。

这个生前得到无数爱与荣耀的美人呵,却似乎与“众”不同,她怀着一颗精诚的忠贞之心,她胸怀天下。为了分清她与“红颜祸水”的区别,人们让她成为词牌名,在千古词人中永垂不朽。

时隔一千多年,同样国破家亡的李煜,在禁所中,继无数位“前辈”之后,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虞美人》。

公元978年的七夕之夜,已是大宋陇西郡公的亡国之君李煜,独自站在栏边,看着天空中那一牙残月。淡淡的月光洒下来,一切似乎都笼罩着一层深深的哀愁。多年以前,同样的月光洒下来,洒在那现以消失的南唐的记忆里。月下南唐,千里银波,几步朦胧?

往事渐渐涌上心头,那些不知是该欢喜还是该悲哀的往事慢慢的清晰,让他有一种无法说出的绝望。万籁俱静,黑暗吞噬了,就连往日的沉风也被孤寂所击碎。林中的鸟儿不敢再惊鸣,似是怕夜色把它掠去,又似是怕命运把它抛弃。茫茫夜空中中还有几曲笙歌,哦,那是大宋的臣民们在欢歌吧。他们并不怕这夜色,因为他们却已经掌握了命运。他静静的聆听,直至它慢慢的消失在令人窒息的空气中……

历史是轮回的,一千年以前的情景,又一次在李煜身上重演:同样的月光,同样的夜色,同样的处境,同样的心境……不同的,只是人而已。瑟瑟微风,吹过他们并不太老的面庞,偶然间,吹起了头上的丝丝华发。此情此景,怎叫人不心痛?

夜色深处,一轮惆怅当空,一江春水东流。月光缓缓流逝,哀愁却仍在流淌,无眠且无言。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端午节诵读经典作文篇2

那些清澈明亮的青春,那些寂寞飞扬的年华,那些干净甜美的梦想,那些繁琐忧伤的岁月,那些一直流淌在我们头顶上沉默的浮云,那些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呼啸的风声,那些一碰就不见了的过往,那些淡淡消失了的昨天,那些曾经的曾经,我都怀念,并且珍惜。

伴着最后一声音嘶哑的蝉鸣消失,伴着最后一片枯黄的叶子从枝头飘落,真可谓秋意阑珊了。在这个萧瑟的季节里,我拥有着《余秋雨文集》。

我对雨总有着一种莫名的感情,特别是绵绵的秋雨。望着它从很高很高的苍穹落下来,落到很远很远的田野那边去,心也就会像一泓新涨的秋水,明晃晃的,让细细的雨丝儿款款牵起。夜阑人静时,我坐在为灯下,注视着窗前的秋雨,忍不住翻开了这本还散发着墨清香的书,开始了一段寂寞的旅程,走进了一段尘封的历史。自己仿佛一位踟蹰的旅人在沉重的历史中艰难地跋涉着。

从商风到唐雨,从秦朝焚书坑儒到康乾文字狱,从晋魅赋文到宋元词曲,一路走来,只有秋雨陪伴,雨打在身上,心上,都痛了;从道士塔到柳公司,从庙宇到青云谱,从沙中的清泉到西湖的风景,从都江堰到吴江船,一路走来,只有秋雨陪伴,雨咂在身上,心上,重得使我无法抬头,难以呼吸;从竹林七贤到天一阁范成大,从泼墨挥毫的八大山人到酗酒潦倒的酒公,从掌握朝权的重臣到花街抚琴的女子,一路走来,只有秋雨陪伴,雨刺在身上,心上,我只有谦卑地低下头,生怕手放错了地方。

再美好的景色,难道只要沾上了中国的历史,就一定会变得如此沉重吗?重重的青石台阶,厚厚的石城墙,就连路边偶坐的老人,脸上的皱纹,都已爬得密密的……

这便是秋雨,无法在西湖边赞叹水好绿,无法在沙漠中感慨沙好黄,更无法在阳关边上说:“雪真白!”这便是秋雨。不像“自封”的文人那般,将风花雪月反复呻吟,将鸡毛蒜皮尽量扩充。中国真正的文人,只能是孤寂的,沉重的,即便流连于风月场也依然,因为,即使是青楼女子,也算是半个文人。

秋雨从很高的九重天上落下,太高了,便有了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和滋味。来雨渗入深深的泥土里,太深了,便显得苦涩而艰难。秋雨——如一壶上好的碧螺春,需慢慢地沏,慢慢地品。在速食一切的今天,又有谁会去慢慢品尝那苦涩的清茗呢?于是,连续几年来文人的清高与尴尬在秋雨身上继续。

于是,我依然喜欢秋雨,静静一人,坐在窗前听雨,更愿意变成一滴水,融入秋雨……

人生,就是一节在铁路上飞驰的列车,而我,则是那个怀里抱着书本的乘客,瞳孔里纷飞着黑玫瑰般的铅字,望着窗外那飞舞的人生,不停地转动的时光,我陷入了深思……

经典,仿佛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翻开书本,一切的烦恼忧愁,都离我而去。在我的脑海中,只剩下那壮阔浩瀚的故事,一次次冲击着我的心房。

经典,让我学会了坚持。翻开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我仿佛看见那多日无猎物的老渔夫,仍然无悔地选择踏上那渔船,又一次踏上了途。这一次,他是幸运的,却又是不幸的,他捕到了一条大马哈鱼,可血腥味吸引了鲨鱼,来与他争抢猎物,他并未灰心,在狂风暴雨中与鲨鱼战斗,终于带着大马哈鱼的骨架上了岸,傲然说出:“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是的,人不能被打败,无论前方的路怎样,我都将一如既往地走下去,该来的总是会来,无法逃避时只能一战,纵使毁灭亦无悔!

经典,让我读懂了人情冷暖,世事无常。翻开莫泊桑的《羊脂球》,我看见了善与恶。妓女羊脂球和一群法国贵族去逃难,贵族们没有带食物,羊脂球慷慨地把自己的食物分给了他们,路上他们遇到了一位普鲁士军官,说必须让羊脂球陪他一晚上才肯放大家走。为了大家,羊脂球只好含泪顺从,第二天,他们又能出发了,这次,羊脂球没有带多少食物,可贵族们却冷漠地看着她,辱骂他是一个无耻的妓女。看到这,我久久无言,一群贵族竟不如一个妓女。我终于明白,善与恶并不在于职位大小,心中有爱,就已足够。

翻开《围城》,我看见世俗的人生;品读《红楼梦》,我明白了感情的最难割舍;翻读《母亲》,我明白了父母那份不变的爱……

在成长的岁月里,我一直享受着读书所带来的快乐。翻开书本,我默默地成长,合上书本,我看见百变的人生。

一本本经典让我们成长,看懂人生中的花开花落,我已停不下成长的脚步。

经典,伴我一生!

端午节诵读经典作文篇3

读完了《经典诵读》,我受益匪浅。它让我明白了如何修身做人,如何为人处事;让我明白了要珍惜时光,让我明白了要努力学习……《经典诵读》中,每一句话都蕴藏了一个深刻的哲理,细细地去品味,总能从其中悟出一个道理来。

“螳螂捕蝉,岂知黄雀在后?”让我明白了不要只顾眼前的利益,而不顾一切;“世上无难事,只怕不专心”,让我懂得了只要专心致志,朝目标奋发,就不会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乞丐无粮,懒惰而成”,告诫了人们要勤劳,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不能懒惰;“积钱不如积德,闲坐不如看书”,让我明白了不要虚度时光,要多干些有好处的事,让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满好处;“勤奋读,苦发奋,走遍天下如游刃”告诉了我,只有多读书,才能出人头地,才能在社会中立足;“船大不怕浪高,志大不怕艰险”让我明白了有远大的志向,就不能害怕眼前的困难与艰险;“人心齐,泰山移”,告诉了我要与朋友团结一心,共同进取,任何困难都拦不了我们;“欲知天下事,须读古今书”,令我明白了书能给予人知识,要多去阅读;“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令我明白了只有多学习才能够取得进步;“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告诉我,当别人犯下错误时,要懂得宽容、理解……

端午节诵读经典作文篇4

经典是什么经典就是能够影响一代人,并不被人们遗忘,能够代代相传并影响触动着每一份人的伟大著作,中华经典就像中华。文明从未断流,自古千年以来。影响了无数人的成长路程,所以让我们诵读经典,丰富我们的人生,为了我们的人生去领航。

谈起中国经典,人们总是会想起四大名著,我也就想起了自己阅读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这本经典,来谈谈阅读经典对我的影响,每当谈起西游记时里面一心向善的唐僧,斩妖除魔的孙悟空,好吃懒做的猪八戒和非常勤快的沙僧便会浮现在大家的脑海中,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并非是这些人物,而是这一路上这九九八十一难的取经路上的过程。

最初接触西游记并非是在书中了解,而是小时候观看的翻拍版电视剧里面的情节难免会在脑海里定下固定的印象,但之后拿起真正的经典阅读后才发现其中的,一同在书中更能品味出每个人在内心的世界每个情节的情感表达。

西游记中一路上经历才是让我感触最深的从悟空蹦出石头的那一刻起,一切都是经历磨难,一切都不能轻易得到,觉得七十二变需要不断的练习,学得火眼金睛,得受到炼丹炉的折磨,被唐僧从五指山下救出后,必须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取得真经,在我们全网成功的路途中也是这样,所有的一切都要给历经磨难,这一路的磨难之中,你虽然会承受痛苦,但你得到的也会更多更完美,更有意义。

所以每当我在成长路上遇到困难时,总会想起西天取经的,一路惊险一路困难,想起经历过这些,才能真正的体会,取得真经的修成正果。

此外在西游记中我看到的也不仅仅只有丑陋的妖魔鬼怪和暴力的棒打妖怪,我看到的是更多的每个人内心的温柔,每个情节都充满着温情,即使是妖怪也有,只要兄弟之情,亲子之情甚至是爱情,所以西游记也让我懂得了换个角度看世界,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美好。

经典影响了我的成长,让我理解了,不经历风雨哪能看见彩虹的真理,你让我学会了用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学会啦换个角度看世界,因此我们应该诵读经典并从中吸取营养,丰富我们的人生,经典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就是提高我们内心品质的途径之一,不求每个人读多少书,但是知识是学无止境的。只有让知识充满在自己脑海中,才能更好的走完一生,而不是碌碌无为的过了这一生。

端午节诵读经典作文篇5

人生,就是一节在铁路上飞驰的的列车,而我,则是那个怀里抱着书的乘客,瞳孔里纷长着黑玫瑰般的铅笔字,望着外面那随风而逝的景色,不停地转动时光,我陷入了沉思……

经典,仿佛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当我翻开书本,一切的烦恼忧愁,都离我而去。在我脑海中,只剩下那壮阔浩瀚的故事,一次次冲击我的心房。随的书中的故事情节一起跌落起伏着……

诵读经典,让我学会了坚持。当我翻开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我仿佛看见那颗粒无收的的老渔夫,仍然无悔地踏上那渔船,有一次踏上了征途。这一次,他是幸运的,却又是不幸的,他捕到了一条大马哈鱼,可血腥味吸引了鲨鱼,来与他争抢猎物,但他并未灰心,在狂风暴雨中与鲨鱼战斗,凭借着它坚韧不拔的毅力,终于带着大马哈鱼的骨架上了岸,傲然的说出:“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是的,人不能被打败,无论前方的路怎样,我都将一如既往的走下去,该来的总是会来,无法逃避时,只能一战,纵使毁灭亦无悔,因为我努力过。

诵读经典,让我懂得了人情冷暖,世事无常。翻开莫泊桑的《羊脂球》我看清了善与恶。妓女羊脂球和一群法国贵族去逃难,贵族们没有带食物,羊脂球慷慨地把自己的食物分给了他们,路上他们遇到了一位普鲁士军官,让我体会到了人生险恶,我终于明白善与恶并不在于职位大小,地位高低,只要心中有爱就已经足够了。

翻开《母亲》,我明白了父母那份不变的爱与关怀……

《巴黎圣母院》里,借由雨果的笔,我看清了美与丑并不是外表所决定的,心灵的美丑更为重要。

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带领我们走进了他趣味横生的童年。

一本本经典让我们成长看懂人生中的花开花落,我已停不下成长的脚步。经典,伴我一生。

端午节诵读经典作文篇6

身在中国,心在中国,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国人。中国,这个熟悉的名字,早已在我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中国的一切,当然,包括那份经典,那部历史,我也无比地崇敬和喜爱。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小时候,爷爷总喜欢教我念唐诗,我也乐此不彼地学着,总觉得这个东西读起来很好玩,《咏鹅》就是我第一次接触的诗,再大些,“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等一首首唐诗,一直伴随着我。等上了小学“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等诗,我已能背诵地朗朗上口了,到现在,我仍是那么喜爱唐诗,“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等诗是多么优美,多么传神啊。

我有时也会问:我为什么喜欢唐诗呢?可能是因为这是我最先接触的经典?现在我觉得唐诗比宋词元曲更押韵,更能让我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更能体现文言文化的丰富多彩。在唐朝诗人中,我最喜欢杜甫,是因为他是现实主义诗人,很真实,很准确,而不像浪漫主义,总是夸张地表现理想。我喜欢杜甫的诗的语言,沉郁顿挫;我喜欢杜甫的诗的风格,淡雅真挚;我喜欢杜甫的诗的内容,寓意深远。

杜甫的诗,首首是精华,句句是精髓所在,杜甫的诗,大多表达的都是忧国忧民的情感,“三吏”“三别”就是他经典代表作品,深刻地写出了民间疾苦,在乱世之中飘零的孤独,所以杜甫是一个热爱祖国,眷怀家人,忧国伤民,念家悲己的人。

虽然杜甫仕途不顺,被皇帝贬諦,在战乱流离中生活,但是杜甫也是一个有远大抱负,雄心壮志的人,这都表现在我最喜欢的他的一首诗《望岳》中: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首诗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透露了作者早年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远大抱负,敢于攀登人生顶峰,做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壮志和一种乐观地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我们应该学习杜甫的精神,也要有自己的梦想与追求,在成长的道路上要调整好心态纵使结果不那么完美,但拥有过、努力过就足够了。

唐诗教给我很多,这仿佛是那一位位诗人跨时代想要跟我们说的话;唐诗,是中国的经典,我们有义务继承它们,把伟人的话传递给中华的子子孙孙,这就是一个梦想,一个中国梦。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些文化,这些经典,都是国家的精髓所在。我崇敬和喜爱中华经典,因为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国人。我行走在成长的道路上,跟随着时代在奔跑,我的中国梦,我们的中国梦,在无数炎黄子孙的心中传递、在血液中流淌……

端午节诵读经典作文篇7

记得一句俗语说过:“书可以医愚,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我的实践,此话还真有道理。

小时候,读书全靠妈妈和老师教。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学起来枯燥无味,好吃力,也不情愿。随着年龄的增长、学识的增加,我竟情不自禁地爱上了读书。在书海里,我感悟到了无限的奇妙世界,也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这对我的健康、茁壮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书海里遨游,我与一个个诗人由陌生到熟悉。我了解了古代很多诗人的创作经历,坎坷人生,诵读了他们的作品,我佩服,我赞叹。尽管长路漫漫,人生际遇不如意,可他们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丝毫不动摇自己坚定的信念,一如既往地在逆境中奋发,在大浪中搏击,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春天。从他们的身上,我感受到了生活是条不平静的河,关键是自己要把好前进的舵。我也深深地明白,只有经历风风雨雨,才会更加地自信、自强。我感谢古代的伟人,是他们不止一次地催我奋进。

在书海里遨游,我领略了中华汉字的神韵与奥妙。你看,“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僧敲月下门”,一个“绿”,一个“敲”,作者颇费心思,反复的推敲、琢磨,足见古人的严谨、认真的态度、钻研的境界。反思自己,在作文时曾经一止一次想要摆脱老师要求的反复修改是多么的荒谬,也是多么的幼稚可笑。如今的我渐渐懂事,也更加走向成熟与稳重,我要努力地向古人学习与借鉴,力争让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在书海里遨游,我感受到了古人的情真意切。你听,“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所有的悲观离合,尽在不言中,多么难得的友情呀!是的,正如“高山流水”所说的知音难觅,为什么不好好珍惜呢?在自己的生活中,常因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不能宽容,仔细想想真不应该,读着这些,常让我心潮澎湃。

在书海里遨游,我对中国四大名著又近了一步。《西游记》让所有的人喜闻乐见,作品中的孙悟空着实让我喜欢,因为他忠心、仗义、本领大;《红楼梦》展现了古代社会的黑暗,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我庆幸,社会主义多好呀,生在这样的国度,我深感幸福与自豪,相信将来的共产主义更让人有着美妙无比的感受。《三国演义》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里面的人物也让人牢记于心。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周瑜的妒贤嫉能让我毫不欣赏。《水浒传》展现了一百零八将的豪举。它们,真是让人百读不厌。

在书海里遨游,我学会了不少做人的道理。如“百善孝为先”特别让我心动。每当看见身边的老人受虐待、婆媳不和时,我是多么的不安,也是多么的痛心。那时我真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宣传员,能让更多的人明白更多做人的道理。

在书海里遨游,我深深地知道“科学是把双刃剑”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如今,科学在飞速地发展,时代在飞快地进步,网络已经将全球连在了一起,学习、交流等各方面既方便又快捷,但也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少数人走向极端,没能充分、合理地运用,结果误入歧途,悔恨终生。所以我真诚地希望:大家都能正确对待网络,较好地运用网络。

在书海里遨游,我也知道了到目前为止,地球是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星球,保护地球,人人有责,破坏地球,破坏环境,等于是自毁其命,所以大家都要携起手来,共同为保护环境尽自己的最大力量。

在书海里遨游,人会变得充实,知识会一天比一天丰富,感悟也日渐深刻,这里有和风细雨,有甘甜与乳汁,只要你愿意时时刻刻去吮吸,去领悟,去诵咏,那我们的理想之花一定会开得更艳更久。朋友们,来吧,好好地拥有它,诵读它,让它伴随着我们一路成长,人生一定会更有味道。

端午节诵读经典作文篇8

我是四年级四班的韩冯博睿。我喜欢读书,特别喜欢读一些国学经典类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读来既有趣,又蕴含着许多道理。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宅在家,我有了大量的时间读我喜欢的这些小故事。

我曾经读到过一个成语故事“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说的是宋朝的时候有一位有学问的人名叫杨时,他对老师十分尊敬,一向虚心好学。程门立雪便是他尊敬老师,刻苦求学的一个小故事。

杨时在青少年时代非常用功,后来中了进士,他不愿做官,继续访师求教,钻研学问。当时程颢、程颐兄弟俩是全国有名的学问家。杨时先拜程颢为师,学到了不少知识。

后来程颢先生去世了,为了继续学习,他又拜程颐为师。这个时候,杨时已经40岁了,但是他对老师还是非常恭敬。

有一天午饭后,杨时为了找老师请教一个问题,约了同学游酢一起去老师家里,当时老师正在睡午觉,他们不愿打扰老师的午睡,便一声不响地立在门外等候。

天上飘起了鹅毛大雪,雪越下越大。

他们站在门外,雪花在头上飘舞,凛冽的寒气冻得他们浑身发抖,但他们仍旧站在门外静静地等着,过了好长时间,老师醒来才知道他们已经在门外的雪地里等了好长时间了,便叫他们赶快进来,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得有一尺多厚了。

杨时这种尊敬老师的优良品德一直受到人们的称赞,正是由于他能够尊敬老师,虚心求教,学业才进步得很快,后来终于成为一名全国知名的学者。

联系我自己的学习过程,从目不识丁到现在,都是老师用辛勤的汗水浇开了我们的知识之花,所以我一定尊重我的每一位老师,尊敬给我送来知识源泉的园丁,如果不是老师这些园丁的辛勤培育,我们怎能结出美丽的知识硕果?

我读到《论语》中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的时候,头脑中浮现出一个故事。

颜回在随孔子游历期间,在陈、蔡居住的时候绝粮了,子贡费了许多周折,才买回一袋米。颜回和子路在破屋墙下做饭,有灰尘掉进了饭中,颜回便取出来自己吃了。子贡在井边远远地看见了,以为颜回偷饭吃,很生气。

子贡便跑去问孔子:“仁人廉士也能改变自己的节操吗?”

孔子说:“改变节操还叫仁人廉士吗?”

子贡问:“像颜回也不会改变节操吗?”

孔子说是的。

子贡便把自己看到的情况告诉了孔子。

孔子说:“我相信颜回是仁人已非一日,你虽然如此说,但我仍然不会怀疑他,这里边必定有缘故,你等等,我去问他。”

孔子把颜回叫到身边说:“日前我梦见先人,大概是启发佑助我,你把做好的饭送进来,我想要祭奠先人。”

颜回恭敬地说:“刚才有灰尘掉进了锅里,米饭不干净了,丢掉又可惜,我就把被灰尘污染的那一块吃了,这样一来就不能用来祭祀先人了。”

孔子说:“是这样啊,我也一起吃吧。”

颜回出去后,孔子环顾了一下身边的弟子说:“我相信颜回的人已不是从今天开始的。”从此以后大家更信赖颜回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知道了遇到事情应该冷静对待,既不能说风就是雨,也不能人云亦云。我们应该理智判断,不随便怀疑别人。

国学经典中的小故事很多很多,我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阅读。妈妈告诉我,天地广大,书海浩瀚,我们每一个人都很渺小。所以,我要通过诵读经典来强大自己、武装自己、丰富自己!

疫情结束后,重返校园,我将不是现在的我,我将是一个全新的韩冯博睿!

端午节诵读经典作文篇9

在今天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们学校举办了中小学诵读经典展示活动现场会。薛城区的个个校长老师都来了!哇!那个景象叫一个壮观,太酷了!

这么多的领导和我们共同作在同一个操场上,让我感到自豪,还有,20多个班级表演的情景剧,只有我们班的选上了!我们班演的是《赠汪伦》。这节目实在太精彩了,让我觉得这就是当时的真实景象。当然,其他班级表演节目也不错,但是,我始终认为我们班是最好的!

端午节诵读经典作文篇10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智慧的启迪,宁静的知己,黑暗的晨曦。读一本好书,就是一次美好的心灵之旅……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当然读书也一样,书上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每一个字……都代表着作者的一份心情,一份纯真,一份快乐。阅读多了,你的写作水平不仅提高了,心灵也仿佛被雨水所冲洗,变得清澈、明亮,整个人都会变得轻松多了,有一种被白纱轻抚、被美玉滋润的感觉。读书的道路,不仅是学习知识和展现自我的道路,还是一条通向快乐的道路。在书中,你会感觉快乐是需要付出的;在书中,你会感觉到外貌并不重要;在书中,你会找到自信……

在夕阳升起的那一刻,我又开始翻开了那一本已经被我看了很久的书——《冰心作品精选》。这是一本让我开启知识大门的道路的书,它伴着我成长。它好像我的一个伙伴,在我天真的童年里带给我知识,它教会了我生命是短暂的,要珍惜自己的生命。童年是美好的,不要等童年已经抛弃你时,才会去找童年。生命虽然是无法控制的,但是回忆却是抹不掉的,就像冰心奶奶说的一样:“假如生命是无味的,我不要来生。假如生命是有趣的,今生已是满足的了。”在冰心奶奶的每一篇散文、诗歌、小说中,我都能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感受到爱的价值。

在这本经典作品中,有对宇宙的精妙的探索,有对生命的意义的思考,有对童年欢乐的回忆有对少年友谊的礼赞,有对未来的憧憬,有对春光的赞美,有对弱者的同情……在艺术表现上,作者从细处落笔,撷取生活中一个片段,凝结在美的意境中,引发诗的情意,在行云流水般的倾吐中,闪射出智慧的光华。

这本书还让我知道,母爱是伟大的,我们的爱是渺小的,世界上有许多的人得不到母亲的爱,渴望着母爱的存在。试问鸿蒙初辟时,又哪里有贫富贵贱之分,这些人造的制度之分?遂令当时人类在母亲的爱光之下,人人自由,个个平等,大家有这个经验么?因为母亲,使我承认了世间的一切其他的爱,又忽略了世间一切其他的爱……

这本书告诉我们的不仅是这些道理,还有许多的有趣奥妙,等着你去阅读,等着你去感受。

好读书,读好书,会读书,智慧性阅读,走向智慧型人生。这就是我们的追求。从名著中汲取知识,在读书中感悟人生。与名著同行,与经典为伴,相信这样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