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描写李清照的作文800

描写李清照的作文800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描写李清照的作文800,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篇

易安,我着一袭白衣,撑一只竹篙,跨越历史长河,走近你……

--题记

“争渡,争渡,惊起一摊鸥鹭。”豆蔻年华,女儿们本该好好守着闺房,你却不同,三五成群的好友,一同“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无拘无束,天真无邪,不顾忌封建礼教,把酒言欢,欢歌笑语中,只有易安,你那率真的本性!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爱情总是那么一瞬间就诞生,来来往往的客人中,唯有那气宇轩昂的赵明诚,吸引了你,在那不经意间的回眸,似乎就认定了对方,注定是今生的宿命。“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西。″欲见还羞,欲见还羞!

不久,易安你凤冠霞帔,十里红妆,与赵明诚,朝朝暮暮……

易安,多希望你少女时的欢歌笑语能一直回荡在我的耳边,可命运多舛,总有些难以预料的遭遇……

许是上天嫉妒你的甜蜜,一封诏书,将赵明程与你分开,“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涎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再无人陪你秉烛夜读,再无人与你鸾凤和鸣……

总有些重要的人,就这样不经意间从你的身边溜走,拽也拽不住……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在不知不觉中,时间也悄悄溜走了,易安已从少女到了晚年,面黄消瘦的她,孤苦伶仃的坐在庭院中,赏这黄花,花开花落,百转千回,如今已是物是人非……

易安,我着一袭白衣,撑一支竹篙,跨越历史的长河,倾听你的心声……

第二篇

手执一袭书卷,于午后缱绻的阳光下,纵意畅游在诗词的海洋。品味淡淡墨香,于古人细腻的情怀中,感受诗词所带来的惬意与美好。——序

对于古人来说,咏诗题词不仅仅是一种抒发情感的方式,更甚是一种独特而雅致的生活方式。而对于我们来说,诗词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将语言的韵律美感升华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或许正因如此,诗词所带给我们的不再只是文学知识,还被赋予以一种美的传递,于不同的境界中感受诗词不同的美学效果。

对于李清照的清丽婉约,我总是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这位享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词人可谓是真真切切的经历了人生的大悲大喜,尝尽了生活的甜美与辛酸。

早期生活颇为优裕的她,当年那个“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小姑娘,仍然对世事懵懂,怀着一份天真无邪的单纯与娇羞的可爱。年少时的她正如所有处于花季时期的少女一样,无忧无虑,毫不拘束的思想也在文学的世界里放任自如。很多人都以为她是位感月吟风,悲悲切切的黛玉葬花式人物,其实不然,她的性格中所流露出的是一种率性而洒脱的不羁。又正是这种性格造就了她少女时期独特的气质与才情——

钟情山水,爱慕自然的她曾以欢快明朗的笔调写下了“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闲情逸致,也曾以多愁善感的笔调写下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爱花惜花。

不过好景不长,婚后不久李清照就与其丈夫分居两地,后来丈夫又病死在异乡。境遇的困苦转变了她的写作风格,曾经的美好不复存在,或是离情别绪,或是哀婉悲凉,亦或是凄美忧伤。于重阳佳节留下“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叹息,于轻舟之上吟出“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的无奈,于深深凉秋唱出“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哀怨。独自一人,孑然一身,正如她所写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真实写照。然而即使是在这样的境况之下,她依旧笔耕不辍,以文字来诉说自己的凄惶。因而她后期的诗词尽管是处处流露出她沦落天涯的深沉的悲哀,但却也逼真性地重现了那个时代的凄惨场景。每首词甚至是每个字仿佛都经过了她的凝神提炼,悲叹却不落魄,感伤却颇典雅,尽显其卓越的才华。

其实,李清照的一生就仿佛是一场绚烂花事。不论是绽放还是凋零,似乎都在诠释着美学的意义。以诗词来诠释美学,就算是悲凉也是凄美的——

这大概就是她的诗词所带来的美学享受吧。

只可惜,彼年花事了。

第三篇

尊敬的李清照:

您好!很早听说您的名字,知道您是宋代词坛上的一颗明珠,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性。但您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茫然。很想走近您,直到那一天,我打开书,才真正了解到您。

进入初一,我与您相遇,知道您是宋朝的一朵奇葩。您从小就生活在书香之家,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成年后,嫁给了金石考据学家赵明诚,可是很快靖康之变,南宋灭亡。您被迫南逃,从此开始了颠沛流离的异乡生活,南宋建立三年后,赵明诚染病身亡,您的情感大厦轰然倒塌,亡国之痛,丧父之悲,流离之苦,灾难好像在嫉妒您这位才华横溢的女子,一次次打击着弱不禁风的您,然而您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化悲痛为力量,再词作史上创在了辉煌的灿烂。

初一下册,我开始读您的前期词作,欣赏您少女的多愁善感,欣赏您“惜春一去,几点催花雨”的寂寞,欣赏您“露农黄花瘦,薄汉青衣透”的惆怅;欣赏您“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的风情万种;欣赏您“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的无奈;欣赏您“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处”的安逸与陶醉。

进入初二,我与您相知,走进您的内心世界。读你后期的词,感受到的是苦难与悲痛画作的美丽。一股浓浓的哀愁随风袭来,您的“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无奈;您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哀愁;您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悲苦;您的“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的思乡之苦;您的“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的清冷无奈。您的后半生颠沛流离,正是因为生活经历的变化铸就了您的悲伤和婉约之美。

开启历史的隧道,撩开忧愁的门帘,我给您写信。您▁▁李清照,虽饱受风吹雨打,却不甘屈服,也不曾萎靡凋谢。您依然倔强的挺立枝头,尽情绽放,溢出特有的清香,用倔强的傲骨谱写了一曲激越的人生之歌!您的才气和倔强铸就了您的孤独,您那绝世的孤独成就了您冰冷凝觉的美丽。

此致

敬礼!

张月秀

2014年11月10日

第四篇

宋朝是一个用一阙词换一壶酒的时代,也是一个可以用一卷词换一座城池的时代。宋朝的帝王善绘花鸟图,会写瘦金体;宋朝的百姓皆是春风得意,能即兴填词。作家白落梅曾经说过:“我喜爱的仍是宋的光阴,那里江山壮美,秀美风流;那里岁月清雅,明净无尘;那里文人俊秀,婉兮清扬。”

我也喜欢宋朝,因为宋朝女子的人生深邃回转端丽有情。不信,请看李清照,李清照是宋朝世界里的一代才女。她的一生,可说曲折,因为她经历了宋的繁荣与败落;可说简单,因为她就是一卷宋词,几坛佳酿。

记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知道了宋代有这么一位著名的女词人了。想来是从那首《如梦令》开始的,“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首小令,只选取了几个片断,就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了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读着这首如梦令一个率直开朗、不受世俗束缚的女子出现在了我眼前。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父亲李格非是济南历下人,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家学熏陶,加之聪慧颖悟,才华过人,所以从小学诗作词就“漫有惊人语”。曾受到当时的文坛名家、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的大力称赞。南宋文学家朱弁也在《风月堂诗话》上说李清照“善属文,于诗尤工”。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李清照18岁,与时年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成婚,夫妻琴瑟和鸣。“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教郎比比看。”这妩媚娇憨的姿态是婚后的幸福。

可惜好景不长,赵明诚在“元祐党人”事变中受牵连,不久染疾,英年早逝。从此李清照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国破家亡的严酷现实,颠沛流离的悲惨遭遇,让李清照发出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咋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的悲叹。但是李清照生活的意志并未消沉,诗词创作的热情更趋高涨。《夏日绝句》就是明证:“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子昂首天地间。李清照从个人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之后,把眼光投到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上。

有人曾说李清照的前半生比林徽因美满,而后半生却比张爱玲凄苦。看来的确如此。“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春晚》)那个沉醉不知归路的少女,已然随着时光一起老去。

遥望千年前的南宋,脑海中,总有一轮素月,总有一叶孤舟,衬着一个孤零零的倩影,随着历史的长河漂流。

第五篇

是她,吟出了“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幸福与欢乐。是她,诉出了“人比黄花瘦”的思念之情。是她,唱出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愁肠百结。

笑了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荡完秋千,出了一身汗,忽感背后一股凉意,哦,原来是“露浓花瘦”啊。用手接住花中的露水,是多么欢乐。一个纯情少女的害羞模样,就被放大,放大,展现在我眼前了。

醉了吧?“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几杯薄酒入肚,玩得竟忘了路。在池中央,到处乱闯,惊起了一滩欧鹭。几经周折回到家,提笔作词。我想,清照怎么也不会想到,明明是自己随意间所作的词却流传千古。

十八的大好青春年华,她却嫁了赵明诚,两人都天资聪颖,情投意合,过着如胶似漆的生活。两人恩恩爱爱,不忍分离。一年,丈夫赵明诚外出做官,清照万分思念他,在寄给丈夫的词中,想到了雁足传书。《一剪梅》中的“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清照的快乐,无忧无虑渐渐随时间溜走了,她的青春,也跟着流逝。

哭了吧?“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丈夫赵明诚因病去世,清照整天哭啊,愁啊,都愁出了几根银丝—时光已悄悄流逝,夺走清照幸福的同时,也夺走了她的快乐!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清照想借酒浇愁,可这“三杯两盏淡酒”怎消得了她那浓浓的愁情呢?“靖康耻,犹未雪”借一首岳飞的《满江红》来诉说当时皇帝的昏庸无能。金国人打了过来,这些野蛮人占领了北宋的都城,北宋灭亡了!而国破带来的,就是家亡。清照开始了她颠沛流离的生活,但与此同时,她也显出了她豪迈的一面,《夏日绝句》中“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还有这一句“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她,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呢。读了这首诗,谁说女子不如男?

此刻,我手捧一卷书,徜徉在清照的世界中。荡着秋千,看着黄花,划着小船,我流连忘返……

第六篇

亲爱的易安:

真想时光再到退几百年,那么我会否能结识你,易安。

仿佛一切都定格在那个雨后。你款款从大明湖畔的荷花丛走来,那娇嫩的荷花似乎都不及你的一半。你那清秀的身影,宛若雨后春笋、空中彩虹,而有谁可曾想过,这清秀的背后却是一片荒凉,一片寂寞……

你从容地走着,而此时,我的心却乱了。我开始有写嫉妒你脚下的青石路,它们是做了多少的好事,才换得与你的擦肩而过。我开始有些憎恨,恨那已逝的却带走了你的一切的光阴;恨那光阴不饶人。也许是它们寂寞了罢,可竟让你从那如歌似火的青春走向古稀,从那倾城的容貌走向苍颜白发,真是可恶。

“生当为人杰,死亦做鬼雄”的你也未曾抱怨过岁月,只是将生命中现有的时间度好。即使那青丝绕头,你也那么坦然。这是何等的豪气!这又是何等的勇气!敢问自古至今,哪位女子可以与你媲美?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你的痛,我怎会不明白?失去了对自己唯一了解的人,那滋味,是痛彻心扉所不及的吧。独倚门窗自叹息,那昔日之约已不再。若有来世,你必定还要与其相约,是吗?也许你会回想起那遗失的美好,嘴角有浅浅的笑。可是现实终归是现实,纵然你万般想念,他也已不在。“这次第,怎一个‘疼’字了得。”真想自己可以去抱抱你,告诉你一切都会过去的。

但,易安,纵然你有那么多的不舍,可是忘了吧,把所有的愁苦、凄楚忘了。或许这样,便不会再有那些让人愁绪万千的诗词,没有那些动人的故事了。可是,你却是快乐的,这比什么都好。不过是些离愁,淡然笑对,好吗?

不知怎地,读了你的诗,我总觉得幸福。那大概是因为诗的逐字逐句都是你的内心独白,都是你的血、泪,而我何得何能却可读到你的诗,与你交流,这难道不算是幸福吗?此刻,脑海中浮现出你倚窗时浅吟着诗词,时而双眉紧蹙,时而露出孩童般的微笑。那痴痴的,相信打动了不少人吧!

呵,我竟有这种荒谬的想法,倘使我也生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是不是能碰巧遇见你?那么,在那时,我一定会在大明湖畔的小亭中斟一壶好茶,邀你一同品尝。会不会,我们可以成为朋友,你将那些痛分给我一些,让我同你一起承担?会不会,这种荒谬会成现实。我倒真愿如此。那,你一定要记得,走过那间湖畔的小亭前,要看看,是否有个女子以笑迎。

似的,易安,我们相约,一起共游荷花丛,可好?

第七篇

印象中的文人墨客,大多都是男性,浪漫主义“诗仙”李白,与他同时代的“诗圣”杜甫,还有能够兼美诗与美景于一体的苏轼。这种在我儿时就产生的印象致使我先前一直认为所有的诗人词人都是男性,直到我读到李清照的作品。

从随园散人的《半生烟雨,半世花落:李清照传》中读到的李清照绝对没有她“千古第一才女”这个称号那样飞黄腾达,而更像是一个被上天恩赐,却又被岁月捉弄的人,但是李清照的形象,一直都是正义凛然,栩栩如生的。

一开始接触到李清照的作品时,我的思想还停留在“所有诗人都是男性”这个阶段,所以我也理所当然地认为李清照是个男的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首《夏日绝句》写得是多么的豪情壮志啊!这怎是一个古代女子可以写出来的?当时我读到的是她写得几首《如梦令》,词句如画,通俗易懂,我仿佛身临其境。当我翻到背面的注释时,有一些惊讶,甚至怀疑这一页是不是编辑错了,那上面写的是: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咦?李清照居然是个女词人,写诗填词的不是只有男的吗?带着将信将疑,我打开电脑查了查,李清照果然是个女词人啊!真是才华横溢,是个文人墨客中的巾帼啊!

李清照所处的那个时代,追求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但她从小就学富五车,平日里也很有自己的见解。当然她的父母也是非常开明,不计较别人的看法。如果李清照没有这样支持的父母,也不会有如今这种成就。李清照自己也是一个很执著的人,没有因旁人的纷纷议论而在文学道路上就此罢休。可就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竟有许多明眼人欣赏她,赞美她,喜欢她的诗词作品,也喜欢她的性格。

李清照和她的丈夫赵明诚感情非常深厚。赵明诚病故后李清照把几乎所有精力都花在了帮赵明诚完成原先的事业上,沉浸在赵明诚离世的痛苦之中。应该很多人都认为李清照这样做很对得起自己丈夫,是一种对丈夫的思念之举,可能连作者自己都有这样的想法。但是我个人觉得李清照在风华正茂之时深陷在伤痛之中会很颓废,会让心胸狭隘之人有机可乘,但这也是她自己的选择。

当时的宋朝就好像随着李清照的衰老而衰落。奸臣秦桧害死英雄岳飞,在其他女子对这件事置若罔闻的时候,李清照却能因自己年老体弱又是个女子不能为此做点什么而叹息不已。也就是她的这种与众不同,才造就了她传奇的一生。

李清照的一生,饱尝了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她只是一个柔弱女子,对世间万象触景生情;她是一个风流词客,将自己的万千思绪网罗于诗词之中;她更是一个传奇,值得敬仰,值得传诵。

第八篇

小窗灯澜,此夜静凉。我一步步,和她一起走过……

我见她,从藕花深处来。

碧水清波,荷塘墨色。清丽少女荡舟而来,饮酒微醺,尽显憨态可爱。微风起,在粼粼波心拂出温和色调。待她尽兴而归时,醺醺然误入藕花深处,于是他急着划桨,竟惊起岸边栖息欧鹭,回程后,易安素手执笔,写这段奇遇。其父李格非见了大喜,予天下文人墨客评,人们居然以为这是宋朝当代文豪苏东坡所作,“文章落纸,人争传云。”

自此,小荷初露尖尖角,无人不知李府有女清照,上下千年,宋坛独盛一枝女儿花,烟火初绽。只是经久忆起十六岁的你,是否会叹息。

我见她,浓艳嫁衣入赵府,怨憎会,恨别离。

易安嫁给了初见羞涩的小生,一对壁人。连纳兰追悼亡妻时都写到“赌书消得泼茶香”。一年,秋风萧瑟,明诚离家,易安思念不止,便独自散心。荷花香气残留,玉簟如秋。解罗裳,独上兰舟。抬头望天,云间大雁过。其中是否是你带来的爱意。花独自飘零,相思是你我两处之愁。这情怎能消散?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我见她,独行于蝺蝺乱世。

山河破碎乱江山,醉酒难消心头愁。明诚竞一去不返,天人永隔。思君如流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时,她梦,梦里天地苍茫,云涛激猛,一连晓雾,星河流转,千帆竞舞,魂似在天帝殿中。他问我将归何处?我报日长嗟日暮,平白此生阅尽万书,愿像这大鹏水击三千,扶摇而上。

易安心怀腾达志存天地,报国之心令男儿也惭愧。可叹生得女儿身,报国无路,有心无力,我不服。为何上天予她一身才气,却落得如此结局?难道定要历往风波才能给作品平添郁雄之气吗?

但她熬住了,虽然,丈夫故去,亲人离散;虽然国破家亡,文书尽失,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但她还是熬住了。

原来,上天要看这女子会不会被尘世的惊涛骇浪所凐灭,会不会被夫亡国破的哀痛挫败,毕竟这上下千年,这样不一样的烟火,除了易安,也没有第二个。

原来只有等到风住尘香烟火散,才见风清月朗人如依。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第九篇

敬爱的李清照:

您好!

我自打小学无意间读到您的诗后,就把您当作了我的偶像。曾经,我自己都感到奇怪——别人的偶像大多是歌星、影星,我的偶像竟然是您!再一细想,便不足为奇:您是这样一位如兰花般淡雅别致的女子!您知道吗?我不仅仰慕您的才华,更佩服您骨子里透露出的坚强!

或是晴空万里,又许是丝雨如愁,您遇到了他——那个令您心动的宰相之子。一见钟情,两情相悦,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是,在某一良辰吉日,他迎娶了您。本应是新婚燕尔,但随后等待你们的,先是相隔两茫,后是生死相离。心一下从云端跌落到了地下。可坚强如斯的您怎会在众人面前露出一幅悲戚肠断的小女儿家姿态?又若是您认为无人理解您对他的那一份爱,只得故作淡然,把思念与痛楚化作一首首委婉却又细腻的诗词。这么多年来,诗词一代代的传下来,被许多人铭记传诵。我不敢说我理解您,但您在我心目中,就是这样一个无人可替代的伟大的奇女子。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看到眼前的落红、流水,心中不禁相思发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尝试着让自己从哀愁中走出来,但无奈,紧皱的眉头虽已展开,心里的愁绪却蓦然蔓延开来。每当我读到您的这首诗时,一股疼惜之情不由从心中涌起。您——一位与世无争的女子,为何却遭遇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的一系列打击?不过万幸,您还有坚强。坚强,不会被时间磨灭,而是越磨越锐利。

假若时间可以倒流,我想与您共赏佳句,共看海棠;共凝眸楼前流水,共守黑夜听梧桐细雨声。

我现在的梦想,是做一位像您一样伟大的词人。所经之处,若能触感,便用清新的文字诗句记录下来。您,无时无刻在鼓励着我,催我奋发努力!

此致

敬礼!

杨艺璇

2012年11月20日

第十篇

生于书香之家,长于灵秀之地,你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隋侯之珠、和氏之璧,漱玉清词直欲压倒须眉;国破家亡、夫死物散,寥寥数语道尽半世辛酸。你既有小女子的温婉俏丽,又不乏大丈夫的慷慨激昂,你的清芬无人不爱,你的寂寞鲜为人知。我不敢以知己高攀词宗,更不忍以秽语唐突佳人,惟愿趁着良宵淡月,觑觑那风流疏影,嗅嗅那盈袖暗香,略微慰藉平生诗词情结。

年少不知好文章,初读《李清照集校注》,免不了牛嚼牡丹,做些寻章摘句的煞风景事。然览遍全书,方知:若为女子,当如易安。于是你便成为了我至今无法释怀的情结……

年少不知春愁为何物,只爱你“绿肥红瘦”一语的新奇别致,错把那一缕朦胧的伤春气息轻易放过——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以前我对诗词中频频出现的春恨秋悲颇有微词,私底下疑惑诗人词人放着魏晋名士不学,偏要作小女儿态。其实虽有微词,却实乃羡煞不已。如今明白有些情绪是逃不开的宿命,情郁于中,势必发之于外,人生不可太过压抑。姹紫嫣红都付与断井颓垣,如花美眷不敌他似水流年,倘若杜丽娘静守闺中、老死牖下,想必终其一生也发不出这般感慨,因为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不知春色如许怎会枨触闲愁?茜纱窗外寒梅一朵,香脸半开娇旖旎,犹如玉人浴出新妆洗。空对如斯美景,可惜没个人携手游遍芳丛。你好似赌气一般,对他说:“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是啊,梨花欲谢恐难禁,荏苒时光不待人,俱是无可奈何之事,他若真心怜香惜玉,必定如约翩翩而来,共赏金尊沉绿蚁,花前醉倒谁能恨,更何况,花面交相映,说不尽无穷好。

“江梅已过柳生绵”,这句词隐约含有摽梅已过、桃夭无期的惆怅,你似乎开始考虑终身大事了。他虽然长在绮罗丛,却并无半点纨绔习气,反而醉心于金石书画研究,着实当得起才貌仙郎四个字。芳龄十八,你成了他的新嫁娘,琴瑟在御,岁月静好。幸福与才情都满溢,于是你写词论,将北宋词坛巨擘指摘殆尽,又作桂花词自况:“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这样讥诮别家、锋芒毕露,只惹得那些须眉浊物群起而攻:“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忌也。”好一群道貌岸然的文人,或以狎玩之态作香艳之词,或以男子之心度女子之思,唯独不许你直抒胸臆,不许你说寂寞深闺。

他们写“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是天经地义的,你写“柔肠一寸愁千缕”就是离经叛道的。突然很难过,你和那个目下无尘的潇湘妃子都是不讨众人喜欢的,稍微学一点蘅芜君的玲珑手段,也不至于成为众矢之的。饱读诗书的你未尝不懂明哲保身的道理,之所以不为,非不能也,是不屑也。你作词咏白菊,不用荒淫的杨妃醉脸和媚惑的孙寿愁眉比拟,只说“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追慕前贤的心迹一目了然。陶渊明著有《归去来兮辞》,于是你把青州故居唤作归来堂;陶渊明说“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于是你自号易安居士。你主张“词别是一家”,故此词风与诗风迥然不同,前者大多婉约如“红藕香残玉簟秋”,后者大多雄健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你在诗中评论安史之乱“何为出战辄披靡,传置荔枝多马死”,使得理学大家朱熹惊呼:“如此等语,岂女子所能?”你分明是脂粉队里的英雄,完美得无可挑剔,命运似乎对你钟爱有加,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你和他聚少离多。

你天生对春来春去很敏感,若他不在身边,闲愁就会一发不可收拾。某一年春天,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你不像王昌龄笔下那个不知愁的少妇,她有心情凝妆上翠楼,直到忽见陌头杨柳色,才会悔教夫婿觅封侯。你更像诗经里那个用情至深的少妇,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只为悦己者容,大概是情到深处的一种表现吧。他不在家,你就二年三度负东君;他一回来,你就着意过今春。真是情痴啊,由他左右着你的喜怒哀乐。也难怪你对他一往情深,你在《金石录后序》中说,“意会心谋,目往神授,乐在声色狗马之上”。

青州十年堪比燕尔新婚,但是政治格局一变动,他即刻重返仕途,出任莱州知府,任你独坐一室,只有寒窗败几做伴,他却在别处依红偎翠,对你无半点温存。秋扇见捐倒在其次,毕竟他蓄养侍妾和歌妓是当时社会风气使然,何况他以为你无力生育子嗣;更为可叹的是你们在生死关头的人格操守大相径庭。他身为江宁知府时,理应全力保一方黎民平安,却在部下起兵作乱之际借夜色掩护弃城而逃,丢下你和文物不管。你一向激赏西楚霸王自刎乌江的悲壮,岂料枕边人竟是个千夫所指的逃兵,不难想象你心中无法言说的羞耻与悲凉。恕我不恭,他已经逐渐蜕变为你有苦难言的选择,当年莱州《感怀》尾联“静中吾乃得至交,乌有先生子虚子”是否早已透露了你的心迹?不管怎么说吧,少年夫妻老来伴,况且他还勉强算半个知己。他撒手人寰之后,你更觉得拭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常常不卸妆就和衣而卧,午夜梦回方觉微寒,此时只有鬓上梅花残、烛底凤钗明。昔年归来堂上赌书泼茶,建康城中踏雪寻诗,而今你已不敢轻易叩开回忆门扉,怕往事又催下千行泪。你常年颠沛流离,萧萧两鬓生华,身体很难调养得好,竟至于病到牛蚁不分、灰丁已具的地步。“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这一句给了我些许安慰——你还是在勉强照顾自己的,因为茶里是放了姜和盐的。

你自号易安,实却难安。命运的捉弄使你的词风陡然一变,少了些儿女情长,多了些家国忧思:“元宵佳节,融合天气,次第岂无风雨?”少女时期的你绝不会作此哀音,那时候你生活优裕,红稀香少的暮秋之景在你眼里都是与人亲昵的,而同样的景色在失意者柳永笔下是“满目败红衰翠”。无他,一切景语皆情语耳。鲜花着锦的安逸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辗转避难的恐慌。

坎坷的身世使你有了强烈的忧患意识,每一秒都惧怕下一秒会有噩运降临,真如惊弓之鸟一般。当年在汴京那个富贵温柔乡里,你有大把时间摆弄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等闺阁爱物,喜欢盛装之后与其他闺秀争奇斗艳。“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真是沉痛至极。今日境遇并非不堪忍受,只是当年记忆太过美好,相形之下自然有黍离之悲。你晚年想将平生所学传授给一个颇有灵气的孙姓小女孩,不想她却给了你无情一击:“才藻非女子事也。”在寒彻骨髓的寂寞中,你终于沉默了,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幸好还有窗外那一枝木樨花终日蕴藉。这一幕多么像冯小青与她那一潭碧波,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你生前遭受白眼冷遇,死后漫赢得嘉赏美誉。

掩书探向窗外,虽已春残,但偶有暗香浮动,其实阳光还是很好。我只愿说你不是有林下之风的谢道韫,亦不是枕于花间柳下的柳三变,你是我心目中独一无二的李清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