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话题作文国以民为主民以食为天(通用10篇)

话题作文国以民为主民以食为天(通用10篇)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话题作文国以民为主民以食为天(通用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话题作文国以民为主民以食为天(通用10篇)篇一

人,之所以被称为万物之灵,并不是说人可以主宰万物,而是因为,人得万物之滋养而具有了万物不具备的精气神。“民以食为天”,“天”,比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东西。意为,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

从人的生理特征来看,人不像虎、豹等肉食动物,有尖利的牙齿用以撕咬;人的肠道又相对较长,利于消化植物性食物。而且,除一些受自然环境限制,不得不以肉类为主的人群之外,大多数人以五谷为主食,辅以蔬菜水果。在日常生活中,人可以很多年每天食用家常饭,都不会觉得腻,但是,即使喜好肉食的人,如果一日三餐只吃肉,过不了几天,就会难以下咽。

据科学研究表明,宇宙万物都是由信息、能量和物质所组成的。

古时肉食,来自自然生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动物的需求量增大,现在所供之肉,多采用人工养殖,且为了提高产量,追求经济效益,养殖密度不断加大,动物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不同程度上受到“虐待”,还有人采用生长激素缩短生产周期。在动物被宰杀的过程中,会产生恐惧、怨恨等情绪,这些负面的因素都是带有负能量的,严重的会产生毒素积聚在动物体内,危害食用者的身体。再加上一些人为了猎奇、炫富,滥食野生动物,导致肉食更加不安全,甚至人得的许多前所未有的疾病,和肉食相关,这便得不偿失了。

我们所食用的五谷,从表面看,是蛋白质、维生素等物质所组成。其实,它们在生长的过程中吸收了太阳给予的能量,大地提供的养分,还有水肥的滋养等。所以,每一粒粮食都蕴含着无尽的天地之正能量。它们穷其一生,开花结实,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为人的生命提供营养。在粮食经过无数道工序,端上我们餐桌之前,除了它们蕴含的天地能量之外,还承载了无数人付出的心血,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比如,农人在田里播种、除草、施肥、收获时对它们给予的希望;工人在脱粒、运输、制作成食物过程中的期待;家人在将它们加工成美味之后,端上餐桌时的喜悦……这些正能量都凝聚在或美味或平淡的食物中,滋养着我们的身体,使人一天天健康成长。

我们在享用食物的时候,要心存感恩。感恩天地恩赐给我们的食物,使我们赖以生存;感恩无数人在我们得到食物的过程中,辛勤的付出;感恩五谷和各种果蔬,将自己短暂的一生中积蓄的能量毫无保留地奉献给我们。怀一颗感恩之心,满含喜悦细细品尝,慢慢享受食物带给我们的快乐。这样,食物在进入我们的身体时,便会和我们的心念产生同频共振,哪怕是粗粝的食物也照样滋养我们的生命。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每一粒粮食,每一种食物,都是自然之精华,生命之结晶。我们在享用的时候随时要想到,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在饿肚子,有多少人因缺乏食物挣扎在死亡线上。从而长养爱惜食物之心,并落实到行动中。它不止是钱的问题。也许,你不在乎那点钱,可你是否想过,当危急时刻,多少金钱也买不到救命的食物!暴殄天物,必遭天谴!爱惜食物,得福增寿。

“民以食为天”,食物,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有在饱腹之后,才会考虑其它的问题。连肚子都吃不饱,生命都堪忧,还谈何理想、信念、成功、幸福!让我们感谢上天的恩赐,敬惜珍贵的食物吧!

话题作文国以民为主民以食为天(通用10篇)篇二

在军训生活中,我真正体会到了饿肚子的感觉。早晨一觉醒来,肚子便开始发出了抗议。熬过了半小时的晨练,终于可以用食物“对付”肚子了。进了饭堂,便直奔饭桌,盯着食物“发呆”。这时候,最“顺耳”的词就是“开饭!”。平日里吃得极少的我,如今见了食物就不要命了,连白切馒头那一类我最讨厌的杂粮,也都吃得特别的香。其他同学也好似一周没吃东西似的,狼吞虎咽,白切馒头被一扫而光,一大盆粥也你一碗我一碗地瓜分光了。“再添一点,再添一点!”的喊声不断在我耳边响起。我一下子也吃了两碗半粥和一个馒头,虽然很饱,但这样保险,训练时肚子就不会提抗议了。

午饭时间到了,训练了两个半小时的我们,很不情愿地排着队伍,颤颤巍巍地喊着口号,拖着沉重的步子来到了梦寐以求的食堂。进了食堂,那诱人的香味被我们不经意地吸进了鼻子,我顿时精神了许多。在这儿,每天的饭菜都是比较可口的,今天也不例外。我盛好饭,便和同桌的同学拼命地抢菜吃,因为我们知道,饭能添,而菜是不能添的,所以,不吃白不吃——抢!当肚子满足了,我自然也满足了,便信步走回了宿舍。

晚餐是大家最期待的,因为,那是四个半小时训练后来之不易的“战利品”,对于我来说,是很珍贵的。来到那熟悉的地方,熟悉的饭桌,听到熟悉的歌声,遇到熟悉的同学……以上那些熟悉的东西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看到了熟悉的饭菜,闻到了熟悉的香味。随着一声“开饭!”令下,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动起手来。只见丁佳萌抄起勺子在饭盆中“刷刷”地盛饭,盛好后,满意地笑了笑。虽说我在笑她,但自己的碗里也盛满了,只是没有被察觉罢了。蔬菜是我在家不太吃的,但在这儿,一盆菜吃完了,就连剩下的几片菜叶也给我扫干净了。

话题作文国以民为主民以食为天(通用10篇)篇三

说到“吃”,我就不由自主两眼冒光。于是我情不自禁打下标题“民以食为天”。现在我斗胆来盘点一下我去过的地方有特色的菜肴。

常州,生我养我的地方。有特色的要算萝卜干和大麻糕,不知是吃多了还是怎么样,总感觉这两样都是泯然众“物”的存在。不过有一次外出坐飞机看到飞机餐里有常州玉蝶萝卜干,还是蛮激动的。

再讲河北。说实话,北方菜真是粗犷。主食“面鱼”是用土豆泥加山药和莜面一起搓成形状不明的一团(虽然店家说那是“鱼”)。我吃不惯,觉得它像观音土一样难以下咽。唯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烤全羊,虽说小羊的脂肪层还不够厚,烧烤之后没有令人赏心悦目的琥珀色油滴下来,但一个人独霸一条羊腿啃,看着那么大一块肉,幸福感就油然而生了。

不得不吐槽一下广东。粤菜如此精致,都是一口一个的小可爱。左看右看欣赏半天,舍不得下口,感慨良多,不由仰天长叹:不够吃啊!

最使我惊奇的是桂林。想想啤酒是近些年才在中国流行,所以啤酒鱼应该算是现代的产物。活杀的鱼烧好端上来红亮亮油乎乎满满一大盆。就是桂林有名的啤酒鱼。装在搪瓷碗里的油茶上漂浮着油果子,姜辣味和一种奇怪的烟熏味怪异地混合在一起,喝一口辣得愁眉紧锁,喝两口呛得涕泗横流,第三口........呃,好在我没喝第三口。在桂林,后起之秀与乾隆年间的老字号隔街遥相呼应,成了街边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话题作文国以民为主民以食为天(通用10篇)篇四

“民以食为天”这句老话确实好。人这一生,受用最大的就是美食。谁不喜欢吃上一顿美味呢?

倒是,您对这句话又有多少了解呢?大伙肯定都知道,这句话意思是“人民把吃看的跟天一样重要”。可是要说到起源,那就得牵扯到中国人餐桌上少了盘子也不能少的东西——筷子。

我们平常吃饭,没筷子不行,就算有刀、叉也用不惯啊,对不对?那么,作为一个正统中国人,我们都得明白筷子的结构对吧。

筷子细头叫做“筷头”,粗头叫“筷肚”,也有叫“筷腿”的,都是一个地儿。在八卦图里,这粗细就叫“乾坤吉象”。筷头是“乾”,也就是“天”,往嘴里啃,也叫“民以食为天”。但意思不一样,这次,它的意思就是“把天往人嘴里啃”。

还有关于人吃饭的规矩,咱们下回再讲。

话题作文国以民为主民以食为天(通用10篇)篇五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几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美味。

就来说说看南京的鸭血粉丝汤吧!鸭血粉丝汤是由鸭血,鸭肝,鸭肠,油果,香菜做出来的。口感香,爽口怡人。

鸭血粉丝汤闻起来香气扑鼻,赞不绝口。开始吃了,我先夹起一根粉丝慢慢的吃了起来,感觉粉丝润滑可口,而且又软又嫩还有弹性,吃了粉丝,喝了汤,我感觉世界上没有比鸭血粉丝汤更好吃的东西了。

话题作文国以民为主民以食为天(通用10篇)篇六

成语典故 民以食为天

成语拼音 mín yǐ shí wéi tiān

成语解释 天:比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东西。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指民食的重要。

成语故事或出处 《汉书·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

成语造句 国以民为本,~。(董必武《挽沈骊英女士》)

近义词 国以粮为本

成语用法 复句式;作宾语、定语;指粮食的重要性

话题作文国以民为主民以食为天(通用10篇)篇七

童年的欢乐挂在果树上。毛桃毛杏刚从花苞里出来还带着残留的花蕊,我们就开始偷偷地摘着吃,青涩让我们龇牙咧嘴;“麦子上场,核桃半瓤”,用小刀翘开青皮核桃,挖出白嫩的果肉,两手被染得乌黑;麦黄杏外青内黄,杏核发黑,酸中带甜,脆而不硬,骑在树杈上,躲在浓荫里,边摘边吃,特别解馋,吃饭时牙软得咬不动饭菜,才知道牙酸倒了。

秋风吹过,黄叶纷飞,庄前屋后的果木树上顶着几片稀疏的叶子,再也掩不住累累硕果。核桃掉在地上,裂开了青翠的皮,滚出白的光核桃;梨子在浓绿厚实的叶子下随风晃啊晃啊的;红元帅、黄元帅苹果随风飘香,让人心醉;下到沟里,狗尾巴草轻轻摇曳,水秋子红玛瑙似的缀满树枝;黑黄的大杜梨、红红的酸枣更是农家孩子的美味,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安慰了孩子们的馋嘴。潮湿的朽木桩上,乌黑柔软的木耳扎成堆;林间落叶下,一簇簇蘑菇拱开地皮,露出圆圆的白伞头。采摘了回去,饭桌上就有了难得的饭菜。为了馋嘴,我们大多练就了爬树的绝技,不管是低矮的桃杏树还是高大的核桃树,我们都会像猴子一样轻而易举的爬上顶端。我们还有神不知鬼不觉的“偷窃”本领,大爷大奶、大叔大妈家门口的果子,只要被我们瞧见,就难逃被偷光的命运。村里“快嘴”大妈的桃杏先红脸,“老革命”大爷家的“六月鲜”苹果甜,隔壁婶娘家核桃绵,我们都了如指掌。他们即是发现了也不责骂,只是说:“嘴物东西,想吃就吃吧,操心别掉下来”。现在总是迷惑不解的是:那时不管是家里树上摘到果子还是沟里的野果,怎么就那么香甜可口呢?让人回想不已。而现在那些新鲜的、价格不菲的时令水果怎么吃都觉得索然寡味。

童年的欢乐洒在乡间田野里的劳动和玩乐中。耕读传家是农家常见的门额,也是农家孩子童年真实的写照。“儿子娃不吃十年闲饭”。七八岁时,我们就开始打绊脚帮大人干力所能及的农活。在玩耍中劳动,在劳动中玩耍。春天来了,活路开了。甩掉了棉衣的我们可劲的疯跑。杨柳吐出了新芽,水桃花在乍暖还寒的风里怒放,杏花也绽出肥大的花苞,解冻的田地软绵绵的,风和日丽,挎着篮子拾荠菜,挖姜姜。帮着大人拔麦地里的杂草,麦苗把珍藏了一年的绿色都拿出来,把蓄了一冬的劲儿全使出来,一天一个样。猛地,不知从哪里窜出一只精瘦的野兔,在我们的惊叫声中箭一般瞬忽不见了。眨眼间,绿满了的山塬,绿满了山沟,我们再也闲不住了,下沟割牛草,硷畔上拾猪草,提着小镢头上山挖药,积攒学费。跟着大人点瓜种豆,帮奶奶从草窝里摸出温热的鸡蛋,还喂养着自己的小兔、小鸡,盼着它们长大,流火七月,鸣蝉高唱,麦子上场了。戴上用杨树枝编的“凉帽”,跟着大人捡麦穗,收麦蛾拖着肥胖的身子笨拙地飞来飞去,蚂蚱此起彼伏地对唱着;刚满月的小野兔在麦茬地里一扭一歪地乱跑;抓一只蝈蝈关在麦杆编的笼子里,清晨就能听到带着水音的鸣叫声;松鼠跷着毛茸茸的大尾巴跳来跳去,用前爪捧着东西优雅的吃着;黄鼠躲在窝边兴奋地吱吱叫,听见响动就嗖地钻进洞里去了。灌黄鼠是我们的拿手好戏,几个人运水,一个人拿着口袋等在窝边,边灌边听,果然一会儿,里面咕咚咕咚地响起来,准会有一只湿漉漉的黄鼠钻出来,拖着灌饱了水的大肚子,行动迟缓,逮住了用绳子拴了拉着玩。

大场上晒着滚圆的麦子,拉一只麻袋躺在荫凉里看场,是农村孩子份内的活。平时叽喳乱叫,大惊小怪的麻雀三五成群的悄悄飞来,一扬手,飞走了,刚躺下又飞来了,有时还飞到场边的高挑树上,叽叽喳喳,像在嘲笑我们。知了扯着嗓子起劝地叫着,不时被雀儿叼住或被小伙伴捉住,发出了气急败坏的吱吱声。小麦入囤,麦地翻过后,进入秋伏,太阳的热情减了,夏天过去了。

秋风渐紧,天气渐凉,人们都忙着收秋,我们也帮着大人剥金黄的玉米,削高粱穗、谷穗;或是去挖肥大的土豆,拔粗大的红、白萝卜,拖着绿辫子地大蒜,摘去挂在硷畔上的大番瓜,田野里到处充满着喜气洋洋的丰收景象,包括孩子在内大家都一种满足的、舒服的疲累。很快的,秋粮归仓,蔬菜归窑,雁字南飞,冬天来了。

冬季满地柴禾,我们就拿小刀找个隐蔽的地方挖一个类似灶台的土坑,拣拾了枯枝败叶,寻几个玉米,偷家里几只鸡蛋或是用弹弓射麻雀拿泥糊了烤着吃,算是野炊。一个个吃得满脸乌黑,像秦腔里的老生,有时不慎把衣服烧一个小洞,少不了挨大人的骂。如果不能出门,我们在暖窑热炕里借着昏暗的光,乱翻有头无尾的连环画和小人书。

大雪一夜之间悄无声息地白了高原,乡间犹如童话的世界,穿了厚厚的棉衣去溜冰、堆雪人、打雪仗,就连扫雪也是我们最乐意干的差事。

童年的快乐温暖着年前年后的每一天。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农村最值得看的是杀那头喂肥的猪,猪放开嗓门做最后的抗议,我们先是远远地看:明晃晃的长刀深深捅进,鲜血哗哗流出,猪四肢颤抖,声息渐无,被放入装满沸水的大缸,大人蹭蹭的拔光猪毛,白晃晃的猪高高吊在撑杆上,开膛剖肚,想要猪尿脬的我们急切的围过来,挤进大人的缝隙里,伸长脖子看猪肚里奇形怪状的内脏和弯弯曲曲的肠子被一股脑地拽出来。“给,拿去”诱人的猪尿脬被顺手扔得老远,我们就一哄去抢。抢到了也是大家的,七手八脚的都来帮忙,许多手捧着,一个人用一根竹子边吹边揉,吹到足球一般大后用绳子扎住了踢着玩。

跟着大人赶拌年集,在人头攒动的人群中像小鱼一样的游来游去。鼎沸的人声让本来寒冷的冬季变得热火起来。吆喝的小贩,流动的人群,为数不多的商品实在让人眼馋。如果有一根麻花或是几颗水果糖安慰总是犯馋的小嘴,才算是不虚此行。

不知不觉间大年三十到了。火红的对联贴出来,火红的炮仗在因兴奋和害怕而颤抖的手中点燃,炸成四飞的纸屑,心里的快乐也跟着沸腾了。饺子端上来了,街上买来的糖果,家做的年糕,面果子都端上来了,因为少,吃起来就特别香。奶奶裹兜里的核桃、枣发出快乐的响声,捏一捏新衣服兜里那嘎嘎新的压岁钱,想着快要到手的玩具,让人眼馋不已的零食,总觉得新年的夜那样的长。

话题作文国以民为主民以食为天(通用10篇)篇八

高府相遇,怦然心动;

忽而回首,一见钟情;

迎你为妻,三生有幸;

出征忧尔,卿慰我心;

含笑相送,盈盈而立;

瓦岗寨内,不卑不亢;

洛阳城头,巾帼英雄;

玄武门变,与尔并立;

君临天下,凤行千里;

风平浪静,贤良淑德;

十三年间,撒手而去;

悲哉悲哉,吾独立世;

天若有情,星亦为君;

贞观长歌,长孙厚德。

话题作文国以民为主民以食为天(通用10篇)篇九

如今,我们所吃的一些食品中,添加了一些有害的物质:毒黄瓜、毒大米、膨大西瓜……让人忧心忡忡,食品安全成了一个大问题。如果我当了一位农民会怎么样做呢?

以前有一个农民有两块地:一块地,施大量农药,一块地,不施农药,留给自己吃。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农民是最基本的食物来源者。我当了农民以后,不会种两块地,我会种良心地,我会合理施肥,而不会为了一己之利,去加添加剂、色素、膨大剂……科学家发明这些东西却用错了地方,后果不堪设想!四十天就成熟的东西我不会让它五天就成熟,我不会为了让它好看加色素。我种的西红柿、黄瓜摘下来就好吃。虽然我收获少,收量会受到影响,但我种的是良心菜。虽然有些黑心的厂家卖给我有毒的化肥,黑心的种子,让我卖不出菜,但我不会以德报冤,不会冤冤相报。

尽管自然生长的蔬菜,产量和外观都不能满足要求。但是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当了农民以后,一定要种良心菜,良心地,让吃得放心不再是个梦想,而是个现实。大家一起努力,让这个社会人人讲道德,而不是一个连吃都不放心的社会。

话题作文国以民为主民以食为天(通用10篇)篇十

早在办晓庄师范学校的时候,陶行知就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等理论,教导师生们与劳动人民相结合,“教人民进步者,拜人民为老师”。

山海工学团刚成立的时候,农民的孩子有了读书的地方,烧香拜佛的红庙成了教室,可是没有孩子们用的桌椅。上课的时候,同学们带来自己的凳子,有大有小,高低不一。一星期以后,学校请来了木匠师傅,他闷着头做凳子,一天能做好几个。陶行知走过来,看见木匠师傅满身是汗,就递给他一杯水,说:“我们不是请你来做凳子的。”木匠疑惑地望着陶行知:“那叫我来做什么?”

“我们是请你来做‘先生’的。”

“我可不识字。”木匠慌了。

陶行知笑着说:“我是请你来指导学生做木工的。你如果教会一个人,就可得一份工钱。如果一个也没教会,那么就算你把凳子全做好了,还是一文工钱也得不到。”木匠显出为难的样子。陶行知亲切地说:“不要紧,你不识字我们教你。我们不会做木工,拜你为先生。我第一个向你学。”说着,陶行知拿起一把锯,对准木板上划好的线就“吭哧”“吭哧”地锯起来。

第二天,广场上摆着木匠工具,老师带着孩子们来学做凳子。有个小朋友嘟囔着:“我们是来读书的,不是来做木匠的。”一个大人看见孩子拿起工具,不小心就很容易弄破手,也皱起眉直摇头。这时,陶行知笑着说:“我有一首诗读给大家听听:‘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你们看写得如何?”小朋友都拍手说好,那个大人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从此,每天孩子们都学做凳子,他们也当“小先生”,教木匠师傅认字。3个月后的一天,教室里的50个孩子,都坐着自己做的凳子。讲台上还有孩子们自己制作的杠杆、滑车等玩具和仪器。家长们挤在窗口、门外,信服地点头叫好。陶行知在讲台前,念起了一首刚写好的诗:“他是木匠,我是先生。先生学木匠,木匠学先生,哼哼哼,我哼成了先生木匠,哼哼哼,他哼成了木匠先生。”孩子们看看坐在他们身边一起听课的木匠,大家都笑了。

姚文采是陶行知的同乡,陶行知请他到晓庄学校教生物课。第一次上课,陶行知就让他先把书本摆到一边去,要“随时教育、随地教育、随人教育”。姚老师教了10多年生物课,从来没有不带书本去上课的时候,他弄不懂陶行知是什么意思。傍晚,他看见陶先生与两个叫花子在亲热地交谈。陶先生和那两个人谈完话,就叫学生领他们去洗澡,然后告诉姚文采:“这是我从南京夫子庙请来的两位老师,来教大家捉蛇。晓庄附近有许多蛇,经常咬伤人,让蛇花子来教大家捉蛇,你看怎么样?”姚文采没说话。蛇花子开始为晓庄师生上生物课了,课堂就在山里。

几天以后,最胆小的女孩子也敢捉蛇了,她们说:“只要击中要害,蛇并没有什么可怕呀!”大家还懂得了蛇没有脚为什么跑得快,蛇没有耳朵怎么听得见声音,以及蛇是老鼠的克星等知识。姚老师终于理解了陶先生的用心。他带领学生采集标本;把挖草药的老农请来教认草药;请种花木的花匠来教种植花木的方法;请中国科学社的专家来教怎样辨别生物科别及定学名。晓庄附近的花草树木都挂起了学名牌,生物课从此上得生动活泼。

陶行知身为高等学府的教授、全国着名的教育家,却没有一点架子,时时注意拜普通的劳动人民为老师,他是我国千百万教师的楷模,更是知识分子最早和劳动人民相结合的先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