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3001:太空漫游》读后感100字

《3001:太空漫游》读后感100字

《3001:太空漫游》是一本由[英]阿瑟·克拉克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2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3001:太空漫游》精选点评:

●看到尾声又想起了南京市民钟某人说的:没有谁需要被拯救。

●再次佩服作者的脑洞和严谨的科学严谨态度!

●都3001了,为什么感觉想象力还不如2001。我以为起码可以出太阳系嘛,既然是小说不妨大胆点。那个环地球的星城,理论上是可行的吧,只是成本太高,经济效益太低。总的来说,还是佩服作者瑰丽的想象力,四部曲完成了,留一些其他路给其他人走嘛,比如大刘。

●跌一颗星 外星人太好搞了吧!不过也看来独立日就是抄袭这个idea的。。。

●挺来劲 (得在家里备点轻松有趣吸引人的书)

●觉得后面2061和3001,没有前两部精彩,虽然各种想象还是很惊艳,但是翻译也不好,让人看不下去,并且最终石板的秘密太简单,毁掉也更简单,没有继续深入开展,有些无力的结尾。不过总体四部曲还是很经典的

●本以为主人公会延续前三部的弗洛伊德,没想到神来一笔。单从情节上来看后两部明显不如2001和2010那么让人震撼,稍显平淡了。 考虑到这一系列作品的写就年代,作者的惊人想象力还是令人叹服。

●作者描述的1000年后的世界感觉不是很有意思,也可能是不大合我胃口。前半部分关于1000后世界的描述吸引不了我,中间的哲学探讨也吸引不了我,最后终于又回到激动人心的欧罗巴星上了。非常感谢作者在最后一部让我再次看到了普尔、戴维、哈尔,好感动。我很高兴能够读到这么一部有意思的科幻小说。把书合上时,我再次看到了腰封上刘慈欣那句话:“我所有作品都是对《太空漫游》的拙劣模仿!”刘慈欣说这句话真的不是谦虚。

●《3001:太空漫游》:四部曲的文字并不算长,但是却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宏大的大宇宙,而且起点还是人类开始起以前,这段漫长的历史里,克拉克除了提供强大的硬核科幻之外,也发挥了无以伦比的想象力,更植入了精彩的剧情,涉及星际航行,外星殖民,ai叛变,不断的挖坑填坑,还有1000年后可能的生活!而最后,拯救人类的竟然是人类最讨厌的东西! ps:不满足,不服从,不认命!这到底是人类的缺点,还是人类的优点?

●今天看来,黑暗森林震慑是比计算机病毒高级了。

《3001:太空漫游》读后感(一):这本书也是狗尾续貂,没有什么逻辑

这本书也是狗尾续貂,没有什么逻辑,故事情节也很单调,故事内容就是,第一集飘向太空的普尔在一千年后被地球人截获并救活了,然后作者用一半篇幅介绍了一千年后的地球高科技的生活和社会,但作者缺乏更广阔的想象。 然后普尔去欧罗巴星球和电子化的鲍曼见面交谈,鲍曼告诉普尔,一千年前发给太空神的信号,终于回复了,太空神决定毁灭地球和所有生物。 地球人用地球人的电脑病毒由鲍曼负责感染外星方块,地球就得救了,而鲍曼被封存在光盘里。

《3001:太空漫游》读后感(二):就这么结束了?

作为四部曲的结尾篇 结束的很平淡 甚至看完会感觉“怎么就突然结束了”

在第一篇的时候被人工智能坑害的角色普尔被重启 在宇宙中飘了上千年居然能被救活 真是佩服书中未来的科技 而他的主要功能就是联系上已经成为虚拟态的鲍曼 进而在最后揭秘宇宙主宰对人类私自登陆主宰划定的禁区的处罚 以及最后人类如何应对

人类最后自保的方式简直是描写的简单到不能再简单 就是对着主宰上传计算机病毒 随后就成功了 看似无敌的主宰就下线了(本以为会有一系列的经常对决或是最终决战)所以我感觉作者对这一部分兴致并不高 总体来讲四部曲更多展示了两部分的内容 一 硬核的科技描写 二 人类的探索欲望 总体来讲 我认为作者是鼓励人类不断探索未知领域的 因此在人类明显犯规的情况下 也没有受到任何处罚 甚至还简简单单就把主宰打败了 这种天性也许是作者欣赏的

当然主宰选择自己的代理人时也是没有选好人选 如果选择一个更加倾向规则而不是情感的人 人类也许就被终结了 给我们的启示就是 选择接班人和代理人时一定要慎重 请尽量找三观相差不大的 不然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毁灭性打击

《3001:太空漫游》读后感(三):爱与死亡

7分!对于阿瑟来说,第三个千禧年对他来说已经是想象力的极限了,即便这是在20多年前完成的创作,今天的我看来也仍然难以想象到那个超现实超科幻的未来。

本书转向人类的未来发展前景,更多的探讨人类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外星文明,实际上整个四部曲除了大石板,都没有出现过外星文明与人类接触,自始至终地球都处于被观察的状态。

最后一部有点失望,回到人类文明,许多古人的观点和智慧仍然会对后人起作用。

未来的人类居住环境会向空中发展出星城,地球不再适合居住;监狱会被服务的方式取代服役;能源越来越清洁;宗教逐渐淡化,因为那是基于对未知恐惧的产物;食物将以合成食物为主,动物的尸体将从餐桌消失;地球表面的交通方式是飞行椅;脑机将成为每个人的必备工具,可检查所有心理及思想变化,预防犯罪,输入知识,检测健康。

3001年的未来,作者仍以这个假设为前提“爱因斯坦是对的,没有任何信号或物体能超越光速。”

未来,人类和智能计算机友好互助,彼此尊重。

关于鲍曼和哈尔对人类的情感促使它们做出的协助人类摧毁石板系统的行为,我只能说是作者的一厢情愿,这已经超出了科幻的范畴了,不过是出于人类情感的自我安慰,就像本书最后的总结:

>>不管隐身在星辰后面的,是什么天神般的力量和主权,普尔提醒自己,对普通人来说,重要的只有两件事,那就是“爱”与“死”。

“多讽刺啊!拯救人类的竟然是人类的疯狂制造出的产物!普尔想,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3001:太空漫游》读后感(四):虎头蛇尾,读完3001之后的小结

0524~0608读完 《太空漫游3001》。这是阿瑟克拉克太空漫游系列的收官之作。故事讲了一个2001年的死人被3001年的人类科技复活,然后成功融入“当代”生活,接着去金星、木星旅行,最后带领人类捣毁了外星人在木卫二和地球上留下的“机关”。自此外星人留下的石板就从太阳系永远消失了。这部《3001》故事架构平庸,和前作设定接续不畅,自相矛盾,而且结尾非常潦草,虽然是开放式的,但也看不出作者背后有什么深邃的思考。总之,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真正意义上的“烂尾”。阿瑟克拉克这样的伟大科幻作家也逃不过烂尾的厄运。

今年我花了四个月时间读完了整个奥德赛系列,它们分别是《2001》、《2010》、《2061》和《3001》。不可否认《2001》是经典佳作,而《2010》则是差强人意的续作,但这两部书可以看成是完整故事而且基本上讲圆了。但是《2061》明显是狗尾续貂,《3001》则只能算是狗尾草续狗尾了。在我看来,强行续写还不如不写,纯粹为了恰饭写出来的东西大多不值得一读。

伟大归伟大,烂尾归烂尾,换个角度来看可能正因为后三部不同程度烂尾,才衬托出第一部的伟大。

PS:伟大的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十分敬仰伟大的火箭学家钱学森先生,而钱老在70~80年代从国家发展大局出发,公开抵制科幻,将其斥为“贩卖资产阶级破烂。”1996年克拉克把自己的《2010》和《2061》送给钱老,并计划将写成以后的《3001》也送给他,唯独没提《2001》。嘿,真的是送破烂来了,钱先生还是我钱先生。

PPS:刘慈欣老师曾说:我的作品都是对阿瑟•克拉克的拙劣模仿。读完太空漫游,我发现《三体》里面确实对该书很多细节都进行了致敬,还有刘老师这么说,真的很谦虚,情商好高啊,佩服。

PPPS:尼采说:“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刘慈欣老师一生以阿瑟克拉克为榜样,终于写出《三体》,刘老师一生都在追求科幻文学的“最强”,而自己也终于成为了“最强”。所以人活着还是要有点榜样,有点目标。

以上完结,告别。

《3001:太空漫游》读后感(五):无题

普尔是在第一部中与鲍曼一起乘坐发现号去木星的宇航员,由于意外,他死在了飞船外(但同时却成为了第一个到达木星的地球人,如果死人还能称为人的话)。在这一部中,时间已经过了一千年,他的遗体被发现,然后在更先进的医学技术下复活。本书最开始的内容就是关于普尔面对跨越千年的时间维度所带来的文化震荡以及不可避免的痛苦。书中说他是最幸运的人,但同时也可能是最不幸的人。他虽然复活了,身体还是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损伤,他已经无法承受地球的重力了,再也无法真正的返回故土;他在千年以前登录发现号之前,他的恋人答应如果他无法回来,就给他生个孩子(大概是通过人工受精),他不知道恋人是否遵守了诺言,也不知道假如她真的遵守了诺言,地球上的谁又是他30代的后人。

我觉得作者低估了科技的发展速度。千年后的人类世界出现了一种叫做“脑帽”的装置,人类不再需要头发(都变秃了,也都变强了),而是都会带上这个脑帽,然后就可以通过意识进行操作了。我觉得意识操作这个技术,恐怕用不了一百年就能全面普及了。作者还认为生于11世纪的人来到21世纪的适应能力会不如生于21世纪的人来到31世纪那么强,说因为比较重要的科学发明都已经出现了。我就没有那么乐观了,我觉得人类的科技应该是按着指数级别增长的,千年后的科技如何,绝对不是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的人可以想想出来的,也许要拿300万年前的原始人来比较呢。

我觉得作者也低估了人对宗教的信仰程度。书的中间部分有很多关于宗教的内容,普尔从一个人们还普遍拥有信仰的时代出发,与千年之后那些已经完全没有信仰并且“上帝”二字都已经成为他们嘴里的脏话的人们进行讨论,这些内容十分乏味,完全没有看进去,不过在之前有一点关于弗洛伊德的评价(不是这个系列的主人公弗洛伊德,而是那个“大名鼎鼎”的弗洛伊德)。作者在书中写到:“真是搞不懂,为什么那个骗子——我是说弗洛伊德哈哈——的胡说八道可以持续到现在——”其实弗洛伊德跟宗教还是有点像的,他的学说相较于科学而言,更偏向于信仰,而所谓的信仰,就是相信明知道是虚妄的事。弗洛伊德是伟大的,毕竟一般人也没有能力让自己几乎所有的女病人都认为自己曾经被自己的父亲诱奸过(见《现代心理学史第十版》),不过我还是比较认同卡尔·克劳斯的说法:“精神分析本身就是一种它声称能治愈的心理疾病”(见《心理学史第六版》)。在后面的章节中,作者提到:过度关注病态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病态,与此观点不谋而合。人类的宗教信仰啊,怕是要跟人类一起灭亡呢。

最后的结局,也即整个系列的结局,是人类在曾经属于人类的人工智能哈尔和曾经是人类的能量体鲍曼的帮助下,进行了一个特洛伊计划,摧毁了太阳系内的所有黑石(好像跟电影《独立日》的结局撞了,但我已经忘记了《独立日》的剧情了)。外星人的母星在500光年之外,这个消息的传播还是无法超过光速,所以人类还有1000年的时间来准备。

“不管隐身在星辰后面的,是什么天神般的力量和主权,普尔提醒自己,对普通人来说,重要的只有两件事,那就是‘爱’与‘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