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小桥·流水·人家的作文

关于小桥·流水·人家的作文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关于小桥·流水·人家的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小桥·流水·人家的作文篇一

晨钟暮鼓,白云苍狗滚滚而过。

岁月就像那过山云一样飘走了……飘远了……

一、小桥

记忆里,总抹不去家乡的那一弯小小石桥。

它以儒雅的姿态横跨在湖的中央,安静地平躺着。从爷爷那一辈开始一直到现在,将近快六七十年的时间,风雨飘摇……却始终如大慈大悲的神佛般坚定地存在着,迎来送往安安静静地守护着每一位过桥的人。

我知道,它不会像岁月一样悠悠而过,不留任何痕迹。我亦知道,它更不会像流水一般匆匆逝去,不做任何停留。它将永远只留在那儿,留在那如画一般的山水之间……

这石桥

是我家乡靓丽的风景

是我脑中虔诚的记忆

亦是我对故乡最深沉最细腻的眷恋

二、流水

小桥的底下,便是那一汪清清的湖水。

总忘不了的是。小时候,每次跟着妈妈去洗衣服,我都会赖皮地溜进水里去游泳——虽然,那所谓的游泳只是抱着那充了满满的气的游泳圈。每到夏天,村子里的小孩子总喜欢跟着大人一起到水里玩游戏,几个孩子一堆,或是玩那永不厌倦的过家家,或又是玩那四处乱泼的打水战……那样的日子就如这湖水一般清澈而悠然……

可现在,能留下的也只是记忆而已了。它被淘沙的人淘得深不见底,清清的湖水中,已看不见往日那些被我们嬉闹过的石头,我们再也不敢放肆地游玩耍闹,爸爸妈妈也不再允许我们亲近于它……

这湖水

是我家乡靓丽的风景

是我脑中虔诚的记忆。

亦是我童年里最温暖最美好的初光

三、人家

还是那几户人家,炊烟袅袅,吴侬软语。

记得。记忆里最美好的画面,便是小时候那热热闹闹淳朴好客的家乡。那时候,还是很热闹的。虽然人家不多,几十户而已,可也正因为小,所以村子里的都是兄弟都是姐妹,不同的姓氏却同是亲人。没有纷争,没有烦扰。百来个人,既善良敦实,勤劳简朴。亦互帮互助,邻里和睦。

如今。虽还是一样地和睦美好,可人却渐渐地少了。父辈的都到了大城市里打拼,少一辈的都到了县城里的大学校里念书,村子里剩下的只有那些老到走不出那个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的老人。只有到了过年的时候,风景才会和平时截然不同。那时,恍惚大家又一起回到了以前的那些日子,一起呆在一户人的家里,围在火炉旁,聊着那些奇闻趣事、回忆着那些美好时光,似乎,有着永远都讲不完的话……

这人家

是我家乡靓丽的风景

是我脑中虔诚的记忆

亦是我一生中最明媚最不舍的恋想

小桥——流水——人家

随着这岁月时光无情的变迁,或许模样有些改变,或许味道有些偏差,但它们在我心中的记忆永远都不会更改。它们如一首意境优美的古诗,又如一幅古色古香的画作——耐人寻味,发人深思,且愈久味愈浓……

关于小桥·流水·人家的作文篇二

春风三月,春雨霏霏,“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的景象拂入脑海,深知,此时已是草长莺飞的明媚时节,故乡便踩着春风的节拍送入眼帘。

故乡是一个有溪有水有野趣的静美之地,可那仅仅是在记忆之上。

记忆中,小桥,流水,院落,原野与宽广与悠长构成一幅三维而多彩的田园风景画。

故乡有一条小河,那时它是一条不知名的小溪河,多少年来躺在地球的一角,既无大江大河的奔腾汹涌,也无沧海桑田的宽广深厚,但却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地把自己的每一滴甘露献给了大地,献给了小河流经之地的人们……

无名的小河,流经之地水质清澈、溪草茂密,河岸滩、石密集,河边柳竹成行,小河在柳竹的庇护下摆出一幅巨大洗练的银带一路向前,悠长宽广的一幅江南溪涧美景,一览无余的呈现,这样的景致总唤起人们美好的遐思与向往,于是,便有了依水而居的人家。

故乡因水而妩媚,乡间因桥而多情。

有水就定会有桥,水隔一方,桥连一脉,有了桥才有了生活的起伏和变化。

在河岸较窄的地方,一石板桥横亘于小河之上,远远看去,小桥厚厚墩墩,结实无比,三根桥柱牢固地支撑着上面敦实厚重的桥板。小桥很平常,长不足十米,宽约两米,在广袤的农村,实属常见。但小桥却透出淡淡的质朴与古老,说它是石板桥,但经过岁月的洗涤却变成一条石沟桥,桥面被历史的刀锋深深的剜去形成一道沟壑,向世人道出小桥厚重的历史与沧桑。尽管人们总抱怨桥面倾斜,走着不那么舒适坦然,但只有桥墩仍忠贞的、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这古老而坚强的小桥,一如守护自己婴孩般的专注与刚强。

据老辈人讲,这座小桥相脉承的石板路,是著名的“宗大路”,它起自何方,我不知晓,可路向北再行60里地便是大足县城,再向北行20多里为“宝顶山大佛湾”,那是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大足及那的石刻因路增添诸多神秘,路因石刻蒙上多彩的外衣,于是便蹴就孩童们从小就爱听老辈们讲的传奇故事,思绪也总在古战马是如何膘悍与强壮、乾隆皇帝下江南又是何等的盛世空前、安史之乱中的工匠是如何逃往那偏远之地开凿石像的等等如影随形的暇想中荡来荡去,如电影镜头般从脑海划过,让人痴迷,让人费解。但不管老辈们讲的传奇是如何精彩,是否属实,但至少这曾是古驿道,该是千真万确的,桥面的沟壑正是当年铁蹄踩踏下一道无法抹去的铁证。

庆幸的是,忠厚的小桥不孤单,那时小桥两头岸石叠加,石依水而生,依岸而立,两棵参天榕树紧紧拥抱着坚硬的石坡,才使小桥有了铁定的基石与依靠,经风遇雨接受着时间的磨砺,使小桥突显几分韵致与质朴。小桥一端的榕树下,修有小房一间,为明清时期的青色砖瓦砌成,房内沿墙根修有马蹄形的石凳,老辈人说那是专为路人休憩而建的。小桥、大树、小房子、大石坡、小石块、流水、农家院落便组成一幅极具田园风光的乡间美景,于是这里的人们便以此为乐园,释放着心中的欢快与喜悦。

从上而下的流水经历一路的艰辛与洗涤,明澈而亮丽,清爽而甘甜,这是上天赐予的人间甘露。每每到春夏,溪美人畅,看水里的鱼儿浅戏水草,观桥下流水峰回路转,看柳竹倒映河水的妩媚,逐柳絮飞舞的欢畅,都是农家人的乐子,农家院落里的大人孩子,便尽享这天赐的纯净与美好,于是寂静的乡间有了欢笑,生出了遐想,便有了一幅幅晨洗及晚霞落尘时的洗衣、淘菜、锄犁、浇灌、洗澡、捕鱼、打闹的人间美景,这样人欢溪畅、人勤春早的景致,总让世人羡慕与前往。在离小桥两里地的几幢高楼里的富家子弟再也不闲置,邀三约四,欣然的前来,伴随他们的还有那偏分头、喇叭裤、花衬衫、连衣裙、高跟鞋和带有几分挑逗的爱情歌曲,刺激并入侵着乡间人的思想和神经,把带有几分羞涩的乡间妹子和小伙那种欲近又惧的落寞与惆怅提到极致,时时燃起乡间夜晚的梦呓,装点着年轻人的梦想。

可是这样的场景在记忆中并存的岁月短暂而苍凉,时代变迁,小河有了名姓,曰沱江水系的小安溪河,并用代号给予了标注,其流入的是滔滔的长江母亲河。代号给予了小河的姓名,却给予不了故乡人的幸福,有名有姓的小河也生活得并不那么开心快乐。着先是河岸的人家将坚硬的石头开凿成条,纷纷搬自家院落,做着修房造屋的基料,农家人住上了新房,而大榕树却缺少了根基,不是被暴雨盘根拔起,就是孤单萎靡而去;再不久小河的上游有了工厂,耸立起了大烟囱,乡间有了诸多喧嚣,田园风景有了诸多杂乱无章,清澈的溪水消逝,水草糜烂,鱼儿翻转着鱼肚,溪水散发着腥味,农家人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源泉,随后,两岸修葺的楼房人去楼空,仅留下年长者孤单的守护着它的辉煌与苍凉。

这样的侵占与剥夺无休无止,推土机、压路机的吼声宏大如钟,迫击着故乡人的心灵,驱赶着故乡人的生活,看着母亲愁容满面的脸颊,便知故乡那“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胜景,将永远封存在记忆深处了!

关于小桥·流水·人家的作文篇三

每当看到那弯弯的小桥、清澈的河水、低矮的房屋,我就会想起远方的故乡。

我的故乡,在一个遥远的小山村,那里有一条小溪。它绕着村庄,缓缓流过。溪里的水真静啊,静得仿佛是一面镜子;溪里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溪底的沙石和小鱼;溪里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故乡的溪水,真让我魂牵梦绕!

在村中央,小溪上横跨着一座小石桥。小桥是拱形的,由许许多多的石块垒成。它任人走,任人踏,从不抱怨,就像一位忠诚的守护神,默默地守护着这条小溪,守护着这个村庄……夕阳西下,这儿就成了人们乘凉聊天的好地方,也成了孩子们玩耍嬉戏的乐园。故乡的小桥,不仅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更是人们情感的纽带。

石桥边上的人家,也别有一番风味。你看,黑瓦白墙,古色古香。春天,牵牛花从小院的墙角爬了上来,吹起了各种颜色的小喇叭,红的,白的,蓝的,粉的……夏天,孩子们光着小脚丫,呼朋唤友,跑出老房子,来到石桥上,一会儿捡起石子打水漂,一会儿提来竹篮玩打水,“扑通扑通”“滴答滴答”“嘻嘻哈哈”,玩得不亦乐乎。秋天,东家送西家地里刚摘的一个大南瓜,张家送李家架上刚剪的一串紫葡萄,处处瓜果飘香,时时欢声笑语!冬天,房前屋后,银装素裹。快过年了,家家户户挂起了大红的灯笼,贴上了喜庆的对联,整个村庄呈现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一年四季,质朴的乡村人家都能自得其乐。

小桥,流水,人家,好一幅充满诗意的故乡画,让我怎能不想它?

关于小桥·流水·人家的作文篇四

春光明媚的一天,我来到乌镇。

乌镇不像其它江南古镇,它特别静,清静、幽静、恬静。

一进乌镇,就是逢源双桥。乌镇多的是桥:逢源双桥、仁义桥、仁寿桥、仁德桥、仁惠桥、福惠桥、永安桥……几乎每座都是砖筑石砌。船从桥下悠悠荡出,摇晃着温暖的阳光和游人的欢声笑语,不一会儿又突然折向另一条河道中去,河面上又响起另一船的热闹。我们在桥上行走,船上的人们笑着看我们,真弄不清到底谁才是真正的风景,可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看你”。

有桥,必定有水。乌镇的水很柔,弯弯的小河从镇中穿过,在阳光的照射下,犹如撒了满湖碎金。粼粼波光反射在河旁的粉墙上,那墙似乎也流动起来。小木船在河中慢慢地摇啊摇,船夫轻声地哼着民谣,小曲在河上轻轻地飘荡。水赋予小镇以生命的流动。河岸上树木很多,远远望去,绿云片片,像是少女的柔发,诉说着这江南水乡的万种柔情。古旧的护栏竹竿,锈了铁链,光亮滑润的驳岸,悠悠水巷,绵绵船歌,这一切都把人的思绪拉回昨日的梦境……

“人家尽枕河。”乌镇的房静静地站在水中。一座座古老的房屋似乎在讲述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游客们在古老的青石板路上匆匆而过,给这个古老的小镇带来一丝丝现代的气息。那是清一色的石板街,豆腐一样平整,每块石板都磨得光溜溜的。巷子深深,站在高处,一户户人家只见片片屋顶,跟船一样,一层层浮下去。只要有人从巷子深处走来,身后总会衬着一片金光,好像仙境一般,遥远又神秘。

听说雨中的江南是最美的,我却不这么认为,雨中是朦胧美,阳光沐浴下的古镇则是另一种美,不是吗?

我曾在甪直呆过一段时间,甪直多雨,不知乌镇怎样。闭上眼睛想象雨中的乌镇,细碎的雨打在屋顶上,石板上,树叶上,渡船上,落啊落。那声音真的跟音乐一样,“沙沙”,耳朵里全是这么柔和的一片。一块块石板闪着幽幽的光,远处的河这时似乎睡着了一般,几艘小船摸模糊糊的只辨得出个影。

虽然我没有目睹晚上的乌镇风光,但我可以想象——夜晚,月中升天,那些傍水而筑的人家,哪家的吊桶“扑通”一声打碎了“满河的灯笼”。谁家的少女从桥上走过,那才是“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下午三点,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乌镇,然后把一路的心情埋进车子,只是似乎还没回过神来,就已离开了乌镇——这个小桥、流水、人家的千年水乡。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