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微感动作文

微感动作文

提升写作能力,做到手到擒来,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作文能力提升有帮助,希望以下这些微感动作文,能对您有帮助。

微感动作文篇一

今天,妈妈让我去小区门口的门市部买牙膏,我就爽快地答应了。

我迅速地下了楼,买了牙膏。刚要回头走时,却见一对夫妇正在烈日炎炎下整理他们收来的破烂,那么投入,一个捋顺,一个捆扎。我把买来的牙膏从牙膏盒子里掏了出来,然后把空盒子随手一扔,扔在破烂堆里,我以为这小小的举动根本引不起他们的注意,一是太轻,二是他们正投入地整理破烂,不会注意这微不足道的东西。谁知,我刚扔进去,那个老爷爷很感激地说:“谢谢!谢谢你!”我笑着说:“只是一点纸片而已,没必要谢谢。”他说:“有少积多嘛!”他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我根本就没想着让他来感谢我,再说拿回家也是当垃圾扔了,提前把它扔了可找不到垃圾桶,所以顺手就扔在这里了。

他不感谢还好,一感谢让我很惭愧。我出发点是把这里当垃圾桶,他反而还感谢我。真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我从老爷爷身上受到启发:有时不经意的一个善举却能给别人带来微感动,同时也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微感动作文篇二

小区门口有一家小澡堂。澡堂内装潢简单,设备普通,并无任何引人注目之处。或许是为了在寒冷的日子里寻求一份温暖吧,周围的居民总是愿意前来。

那天晚上洗澡的人似乎特别多。浴室里热气腾腾,温暖的白气包裹着人们嘈杂的谈话声,在我周围四处滚动。在我身旁洗澡的,是一对母女。女儿帮母亲搓着澡,两人低低地谈着话,不时还发出一阵笑声。我好奇心顿起,可惜“哗哗”的流水声掩过了她们的谈话声。

洗澡结束后,我跟随她们进了更衣室。更衣室内人不多,我便好奇地打量起这对母女。女儿少说也有50来岁了,矮小的身材,粗短的四肢,显得和蔼可亲。母亲则比较瘦小,一道道深深地沟壑烙印在她的身体上,皱巴巴的皮肤上虽是残留着些许水分,却仍显得有些干皴。

女儿草草地用毛巾擦干全身,套上秋衣后,便开始帮母亲穿衣服。想象力丰富的我见此情景,忍不住天马行空地胡思乱想起来:“这位母亲是不是手脚不方便啊?还是她精神上有什么障碍?”好奇心被点燃,我的目光越发舍不得离开。女儿先是小心翼翼地帮母亲用浴巾揩干了身上的水,然后又一件一件地给母亲递衣服,帮她抬一下胳膊或腿。秋衣、背心、毛衣、棉衣,女儿不紧不慢,每穿一件便让母亲休息一下。她们笑眯眯地注视着彼此,眼神里涌动着脉脉温情。我注意到,母亲的眼神有些异样,接衣服时也略显迟钝。但她望着女儿时,呆滞的目光中又增添了几分温柔。穿衣的整个过程,女儿一直围在母亲的身边,不时地问上一句:“妈,你看你穿着的衣服有没有臃着的,要不要我帮你拽平了?”

不知怎的,就是这一句再普通不过的话,在我的心里,激起了一阵涟漪。这一幅画面,似曾相识,像极了我幼年时的某一片段,却又大相庭径。我想大声感叹几句,想走上前将这对母女的容貌看个真切,可又像是敬畏某个神圣温馨的事物一般,欲言又止,踯躅不前。

就在我犹豫不决之际,这对母女都已穿戴整齐。可能是怕里面热外面冷,突然出去会着凉感冒,她们坐在靠门边的沙发上,一边用浴巾抹着头发上的水分,一边开始聊天。从侧面看,她们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还有她们的声音,几乎分不清彼此。

“妈,你还记得我是哪一年出生的吗?”我听见女儿装作不经意地问母亲,语气里却带着些试探的意思。

母亲看了看女儿,沉默着,并不作答。

女儿瞅了瞅母亲又问:“是不是19xx年?”说完,她有接着自己的话问了一句:“是不是啊?”话音里,竟透着几分着急与担忧。

“这是你哥出生的年份,你以为我不晓得?”一来二去,我注意到一脸褶皱的母亲,眼里似乎闪着狡黠的光芒,“那我倒要考考你了,你晓得我是哪一年出生的吗?”母亲反倒问起了女儿。

“哈哈”女儿咧嘴大声笑了起来,“我怎么能忘了我妈的出生年份呢?是19xx年,对的伐?”

“呵呵呵……”母亲不等女儿说完,自己便眯起了眼睛,像个小孩子一样,乐不可支。

离开澡堂时,我忍不住回过头,隔着起雾的玻璃门,远远地,又看了一眼她们的身影。

回家后,我手舞足蹈地比划着,向妈妈描述着刚才的情景。妈妈沉吟着:“大概是那位母亲曾得过老年痴呆症吧。”

“什么?”我挠挠头,“原来如此……”

时至今日,每每想起,回味这份微感动,我的心就像暖暖的咖啡里放入了一颗方糖,一圈一圈地香浓起来。

微感动作文篇三

我很喜欢一种生活状态,阳光很好的照着,连心底都变得暖洋洋一片,走过很多行人,走过花草树木,步子不急不缓,一切都显得温和悠闲,每当这时,心底就会萌生出一种细微的感动。

在街口的拐角处,每日的热闹总是不间断。卖水果的老板坐在破旧的小木凳上,听着老式收音机的歌曲,望着街上的车水马龙。身旁的妻子低头打着手里的毛衣,一针一线,勾起一片火红,偶尔两人目光交汇,尽是淡淡的满足和享受。大妈们拎着刚买回的菜,顺道来挑两个水果回去解解馋,老板就站起身,熟练的挑出几个红红的大苹果,装袋、打结、过称,嘴里还不闲着,和大妈们唠唠嗑,讲两个笑话,热情也不招人讨厌,分寸拿捏的刚好,常常是惹得众人一阵爽朗的大笑。一阵微风吹过,两边的炒菜馆里饭菜的清香和烟火气息飘出来,我轻轻吸一口气,便顺着钻入心底,每当这时,幸福两个字就无端闯入心底。

小区的亭子里年轻人很少涉足,几乎是老年人的天地,我却也喜欢过去瞧一瞧。早上老人们聚在这里,或是两人对坐,杀上一盘棋,周围总是围了一堆人,给下棋的两位出谋划策,那两人却是不慌不忙,随着一声声棋子落盘的声音,斗的难舍难分,颇有高人风范。也不乏对戏曲感兴趣的,跟着收音机唱上两句,偶尔还会像模像样的舞上两段,铿锵的唱腔配上灵活的动作,全然不像是年过半百甚至古稀的老人。戏词我不懂,但看着看着,我的嘴角也不禁勾起一个弧度,我常常会想,这应该就是生命进行到那时最好的样子。

老妈一直是个爱花之人,前段时间,她又兴致极高的捧回了一束干枝,说是叫“干柴烈火”,开花的时候绚烂夺目,老妈把它当成宝贝。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便是给它换水,默默期待着它的花开,这花自己却是不急,半点动静也没有,一晃十几天也就过去了。我本以为它是不会开花了,却没想到出去旅游几日再回来后,竟然惊喜的发现干枝上已经绽开了许多火红的小花,单看都是极普通的模样,但数十朵抱成一团,就像天边的火烧云一般,动人心魂,向下看是平凡的干枝,弯弯曲曲,但向上看却是绚丽夺目的花朵,似乎更加令人震撼,不禁感叹起生命的神奇。每每回家看到这样一捧花,心中就有难以言语的感动和快乐。

其实我们每天都在接受各种各样的感动,它们或许来自你的家人,或许来自一个陌生人,亦或,它们来自于一株植物。大多数时候它们很细小,小到如果没有一颗细腻的心就无法发现,而当你学着接受它们,并且将它们赋予其他人,你会发现,生活的快乐、幸福都在这短短两个字里。

微感动作文篇四

“雨一直下,气氛不算融洽”我的脑海里闪过这句歌词。夏天,是台风狂欢的节日;而深圳,就是这疯狂的party的举办地。凉飕飕的风刮在身上,但我也顾不着这个,一心只想快点去学校避雨。

“同学?”我下意识回了头,只看到了一个素未谋面的少年,我一边打量着他,心里一遍盘算着怎样接话。“那个,能不能帮我挡下雨呢?”他一边说,一边摆了摆他空无一物的双手。我看了看自己手中那不大的雨伞,又抬头看了眼阴沉沉的天空,答应了他。他的表情明亮起来,又夹杂着几分惊讶,还不忘说上句谢谢,之后才钻进伞下,小心翼翼的注意着不让身上的水蹭到我。

这段路不长,仅仅几十米罢了,要不了多久便到了学校门口。他跑了几步,抢在我前面冲到雨棚中,转过身来,又一次说了句谢谢,然后转身消失在了人群中。凉风依旧吹着,大雨依旧下着,但我的心,却因这件事而微微感动,想必他也是如此。在这漂泊大雨中,有两颗心因一点举手之劳而感动,而温暖。

这一细小而美妙的变化,因这一细小而美妙的动作而悄然发生,这便是感动,这便是温情。而生活处处,从不缺少美好,更不会确少微感动。从陌生人的举手之劳,到好友的两肋插刀,再到父母的悉心关怀,和自己的赠人玫瑰之举,有哪一个很少见吗?古代的大家孟子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我认为,这是对的,毕竟人生活在微感动之中;古代的大家荀子则认为,人之初,性本恶,我认为,这也是对的,毕竟生活处处是微感动,本来的恶性总是会被感化的。

雨一直下,但气氛早已变得融洽,温暖,而这一切,只是源于那微动作,微感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