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故乡的月作文(通用4篇)

故乡的月作文(通用4篇)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故乡的月作文(通用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篇

关于月,自古就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和诗歌来赞美它:“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关于我的家乡——扬州的,更是数不胜数。“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因此,扬州又被称为“月亮城”。

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在《寄扬州韩绰判官》中写道:“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站在二十四桥上,皓月当空,朦胧的月光洒在台阶上,像是一层薄薄的白霜,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陶醉在其中。

五亭桥是每年中秋赏月的绝佳之处,传说每年的八月十五这一天,可以看见十六轮明月。为什么呢会有十六个这么多呢?因为五亭桥,顾名思义,共有五个亭子,远看就像一朵盛开的莲花,所以又被称为“莲花桥”。每个亭子下还有三个桥孔,共十五个,孔孔相通。八月十五,水平如镜,和谐的月光照在水面上,每个桥孔中都会出现一个月亮的倒影,再加上天上的一轮明月,就有了十六个月亮。

“月”字在我们扬州随处可见,在新城河上,每座桥都有一个“月”字:望月桥、赏月桥、得月桥……还有许多有名的酒店:星月大酒店、得月大酒店、明月轩……甚至许多小区:栖月苑、望月苑、月亮园……月亮还真是与我们扬州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啊!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每年八月十五,那些在海外的游子们,仿佛受到了家乡的月的召唤,从四面八方赶回家乡,与亲人们团聚。

啊!我爱家乡扬州,更爱家乡的月……

第二篇

夜未央。一弯弦月,清辉荡漾,不染纤尘,悬于浩淼的暮色中。我站在窗前,轻轻拾抹柔和的月光,思绪却缓缓飘向远方。不知此刻故乡的月,是否如现在这般明亮?

记忆中故乡的夏夜,是清凉的,也是温暖的。我总爱搬一把小矮凳,趁着薄暮轻垂,坐在院中赏月。月亮才刚刚爬上枝头,像弯弯的银钩,一片一片的月光,温柔地酒落下来,酒在老屋的屋檐旁,洒在高耸入云的树梢头,酒在藤葛垂垂的青墙边,洒在磊据的溪水里,很色的光辉将方物衬的诗情画意。

渐渐的皎月当空,映着漫天星河闪烁。朦胧的夜色给大地罩上一层轻纱,微凉的晚风习习吹过,屋内的点点灯火映出的光线与天际的星光连成一片,让人仿佛置身于浩构无垠的天空中。

接着便有一两声犬吠打破宁静,蝉鸣此起彼伏,夜一下子热闹起来。蛐也跟着轻唱起了一首小夜曲,池边荷叶上的小蛙便也加入到了这小小的乐队来。树上的麻雀似乎很害羞,偶尔叽喳叫上几声又立刻停住了。小路上空无一人,石板泛着点点白光。已听不见汽车杂乱的喇叭声,几棵高大的梧桐仍如往常一样,立在路边与小路窃窃私语。池边,几棵垂柳轻轻地拂过水面,荡起一道道波纹,月光还是那么柔和。

父亲拿着我的外套踱步而来,他将外套轻披在我的肩上,提醒我不要着凉。我便缠着他给我讲故事,他在我身旁坐下,嗓音低沉,却像那被月光照耀着的溪水,带着银辉淌入心间。我就在这月色中,伴着耳畔的风还有父亲的声音沉沉睡去……

明月何曾是两乡?如今夜半惊醒,再也不是在父亲怀中,只有一个人的房间,和那清冷月光。它淡淡的,柔柔的,如流水一般,穿过窗户静静地泻在房间里,将地板点缀得斑驳陆离。

我望着头顶的月亮,与记忆中的那抹弯月渐渐重合。月光倾泻,我只能把它当作是流向故乡的信笺,目送它随风而去,带着我对故乡无尽的思念。

故乡的月啊,挂在我思乡的梦中,一如今晚般明亮。

第三篇

风儿拂过,思绪随着蔓延的铁轨向远方延伸,往事如风,却记忆犹新。

夜晚赏月

我忘不了故乡的月,是那么的洁白和纯净。小的时候我,喜欢在故乡的小院子里赏月,看着出神。这洁白的月,穿行在云朵之间,淡淡的光洒在地面上,明月横卧在天际之间,若隐若现。月亮这么漂亮,那上面都是银砌的吧,我也想去月亮上走走,再摘下一颗星星送给我的奶奶。

水中捞月

明月的面纱开始清晰,月光穿过油田,唤醒熟睡的泥土;穿过松林,照亮孤寂的松树;照在河面,河面上出现了一轮皎洁的月。我踮起脚抓着渔网要捞水中的月亮,月就像一张照明镜,可她真是调皮,浩浩荡荡的,我的渔网也开始稳定不下来,摆好了姿势,一捞,却什么也没有捞到。一旁,奶奶还在笑着,眼角的皱纹在月光的映衬下显出层层沟壑,噘着嘴的我一把搂住奶奶,在怀里撒着娇,一缕轻柔的月光跳跃在水面,倒映着我和奶奶紧紧依偎的身躯……

院里寻月

点点星光在天穹中交织。寻觅在此,心怀越发显得幽静。冷风徐徐,凉凉的,我伴着月光来寻乐,随着月影我找到了一堆草丛,看到了月光,我兴奋地指着闪闪发光的草丛,迫不及待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奶奶,奶奶扬起那粗糙而温暖的大手为我鼓掌,我在草丛中跳跃着、奔跑着,我又找到了一处月亮,在高高的树枝上,还在那被风拂动的帘子上、还有房里书桌上……月无处不在,点亮了孤寂的院子,一切变得亮堂了,月下我依偎在奶奶胸前,我的心也是热乎乎的。

每每看见那一轮明月,仿佛又能梦回故乡,又能看到我的奶奶,那月中景、月中人萦绕在我的思绪中,值得我细细地咀嚼、怀念。

第四篇

“童谣,娃娃唱;月儿船,我来摇……”

还记得这是孩提时代妈妈在乡下庭院哄我入睡的摇篮曲,隐约着,晃过,七年,晃过碎碎风风的童年,晃过斑斓的竹影朱阁。

那故乡,真与我别了七年了。时光,倒是如此的淌过了。

月与梦

似乎,每一次从梦里惊醒,梦到故乡,都会有一个满月的背景,清辉倾泻下来,银白色的缎带萦绕着村庄,无言的静谧。

惊醒,总是由自一个看似幼稚的梦,梦境的湖里摆着个月亮,湖是晶亮的颜色,和湛蓝了的天一样,月倒是金黄的,像是在庆收肥美的庄稼。

突然一个孩子嚷嚷起来,看那月啊,掉湖里了,于是他就伸手去捞,却有一个趔趄,呵呵,摔湖里去了,其他的孩子哇哇叫起来,他倒是真寻月影去了,像条人鱼。

月被支离破碎地化开,又在期盼中陷入圆影。

月与画

父亲要我学画,我选了国画,然后把对故乡的印象画出来。

荷塘的月色,或是那种秀气,在林间,在乡畔;四周是安静的空气,我沉在自己的墨水里,或思考,或遐想。

月儿就静静地攀上枝头,爬过我的额头。老屋的空旷,氤氲的空气,昏黄的灯,好像是一丝历史的尘垢,被遗忘在这里。

墨水把对故乡凌乱的记忆,收藏。

月与歌谣

一把摇摇椅,摇过我的童年,摇过庭院里外婆轻声的歌。

“月亮粑粑,里面坐个爹爹,爹爹出来买菜……”

不可洞悉的熟悉,渗入童年的梦。

歌谣与月,总给人莫名的熟悉,只不过都市的月,美得僵硬,没有山水的映衬,没有林间,没有乡畔,没有安静的空气,有的只是几双思乡的眼睛。

麦田里升腾起丰收的味道,天上的璀璨和地面零散的灯光,外婆打着时有时无的蒲扇,美丽的歌谣,潺潺的流水流过院子的门前,月的光就这么无比清澈的照进来。

照亮一个幼小的影子。

外婆的歌又从庭院那头,传过来。

月与离开

每当天空露出鱼肚白,月就要落了,山间还是寂静的深灰色,没人为他送行,他会孤独么?

或许是自己太快乐,或是幼稚。我从没想过,这一天会这么快。

六岁零两个月,我要到城市读书,然后离开这山村,离开这湖畔,离开我碎碎风风的童年时代,离开这个破旧的庭院,离开老外婆。

我也不知道自己倔强了多久,爸爸说,该回去读书了。我就回头去看,那些陪我嘻嘻哈哈的伙伴,掩在那丛灌木里;外婆倚在门口,泪眼婆娑,我想起她在禾田里轻声的歌;母亲倒是抹泪了。

荷塘里的,沼泽里的,天际里的,湖里的,这些都是曾经月的存在啊,可以后,故乡的月就只会隐在记忆里了,也不知会不会在我的念念不忘里,终于忘记。

月即使落下了,他还有明天,他还有期盼,而我的明天,就再也没有大家的影子了。

月顺着车陪我,车尾就冒起一团浓烟

我惊喜的大叫,快看啊,那月,跑来住我家楼顶了。

爸爸笑了,妈妈也笑了,月弯成一个嘴角。

一晃眼,故乡已不见七年了,时光,确是如此淌过了。

城市的节奏太快,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好在有故乡的月哦,代替我向故乡捎带平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