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老子今注今译读后感精选

老子今注今译读后感精选

《老子今注今译》是一本由陈鼓应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352,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老子今注今译》读后感(一):持续更新中的学习体会

1.道由物理规律(熵增原理)~人性规律~人类社会规律。

2.正与反都是人为的结果,也是人主观的判断,自然遵循熵增原理,因此趋势是抹平一切差异,因此有反者道之动的结论。

3.反者何时发挥作用难以确定,对人来说这一点是致命的,也因此决定了老子所言道对于很多人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人类个体的生命短暂,很可能等不来这个反向的变化。

4.反者道之动决定事物发展是一个循环,因此了解循环的规律非常重要。

5.老子所谓德与儒家所谓德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老子的德是规律(道)在人类社会的体现,儒家的德一开始既是老子的德,但随着事物的发展,儒家一成不变的德逐渐与规律相偏离,不再符合实际,也就不再是老子所谓的德了。

6.自然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实事求是根据现实情况选择做适合现实的事。

《老子今注今译》读后感(二):23/01/10读完,书评记录

偶然看到一个观点讲读书不要贪多,要少,找回经典的书目作为知识体系的骨架,反复地看。回顾了一下,《坛经》《人生的智慧》《曾国藩传(张宏杰)》是值得一读再读的书,为了继续补钙,又找到了《道德经》。 本书《老子今注今译》是《道德经》的注释本,在注的方面做大量引用,汇集了前人可取的注释,其中不乏相互冲突的观点,让读者可以一览全貌;译的方面因为原文五千字的语言太美,相形难免见绌,但有翻译的存在仍然可以帮助快速理解文义。 道德经,道、德之经,“道”是无形,不可名,不可及的终极,“德”是“道”向下落实到经验世界、人生层面的产物,可为人所取。全书具有浓厚的形而上学色彩,但讨论的仍然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人生及政治问题,通过陈鼓应先生的注释本,其思想我们得以窥见一二: 1. 自然无为:“自然”不是名词,作状语;“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妄为; 2. 辩证思维: 对立: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二章) 美与恶,善与不善的对立概念相伴相生。 循环: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十六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强字之曰“道”...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二十五章)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三十章) 事物的发展历程:芸-归-静-复,大-逝-远-反(返),物极必反,物壮则老。 3. 无神论: 象帝之先。(四章) 道似乎生于天帝之前,撼动了人格神的地位,2500年前的无神论思想。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五章) 天道无亲(七十九章) 故万物自生自死,死非吾虐之,生非吾仁之也 -苏辙。刍狗万物,乃天地无心而不相关,非天地忍心而不悯惜 -钱钟书 4. 人大: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二十五章) 人亦大。 5. 虚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四章)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五章) 道是虚状的,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好似风箱,生生不息,不会穷竭。 6. 静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十五章) 重为清根,静为躁君。(二十六章) 清净,静重,老子理想中得道之人的人格特质是凝静敦朴的,庄子的则是高迈凌越的。 7. 柔弱 柔弱胜刚强。(三十六章) 弱者道之用。(四十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四十三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七十六章) 柔,柔韧,生存之道。刚强易折,死亡之道。弱,道在无声中蓄养一切,无为而非强力,好似万物自生自长,本自然。 8. 不争 功成而弗居。(二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八章) 守雌,取后,处下。 9. 去兵 以道佐人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三十章) 兵者不详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三十一章) 反战,慎用兵。 10. 贵身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二十六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五十九章) 贵重,爱惜,保养己身。贵身而能重天下。 11. 尚俭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十二章)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四十四章) 不贵难得之货,知足可以常乐。 12. 尚愚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五十七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六十五章) 愚民并不是使民愚蠢,而是使其愚朴、敦厚,摈弃巧诈。《道德经》 偶然看到一个观点讲读书不要贪多,要少,找回经典的书目作为知识体系的骨架,反复地看。回顾了一下,《坛经》《人生的智慧》《曾国藩传(张宏杰)》是值得一读再读的书,为了继续补钙,又找到了《道德经》。 本书《老子今注今译》是《道德经》的注释本,在注的方面做大量引用,汇集了前人可取的注释,其中不乏相互冲突的观点,让读者可以一览全貌;译的方面因为原文五千字的语言太美,相形难免见绌,但有翻译的存在仍然可以帮助快速理解文义。 道德经,道、德之经,“道”是无形,不可名,不可及的终极,“德”是“道”向下落实到经验世界、人生层面的产物,可为人所取。全书具有浓厚的形而上学色彩,但讨论的仍然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人生及政治问题,通过陈鼓应先生的注释本,其思想我们得以窥见一二: 1. 自然无为:“自然”不是名词,作状语;“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妄为; 2. 辩证思维: 对立: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二章) 美与恶,善与不善的对立概念相伴相生。 循环: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十六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强字之曰“道”...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二十五章)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三十章) 事物的发展历程:芸-归-静-复,大-逝-远-反(返),物极必反,物壮则老。 3. 无神论: 象帝之先。(四章) 道似乎生于天帝之前,撼动了人格神的地位,2500年前的无神论思想。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五章) 天道无亲(七十九章) 故万物自生自死,死非吾虐之,生非吾仁之也 -苏辙。刍狗万物,乃天地无心而不相关,非天地忍心而不悯惜 -钱钟书 4. 人大: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二十五章) 人亦大。 5. 虚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四章)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五章) 道是虚状的,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好似风箱,生生不息,不会穷竭。 6. 静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十五章) 重为清根,静为躁君。(二十六章) 清净,静重,老子理想中得道之人的人格特质是凝静敦朴的,庄子的则是高迈凌越的。 7. 柔弱 柔弱胜刚强。(三十六章) 弱者道之用。(四十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四十三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七十六章) 柔,柔韧,生存之道。刚强易折,死亡之道。弱,道在无声中蓄养一切,无为而非强力,好似万物自生自长,本自然。 8. 不争 功成而弗居。(二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八章) 守雌,取后,处下。 9. 去兵 以道佐人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三十章) 兵者不详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三十一章) 反战,慎用兵。 10. 贵身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二十六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五十九章) 贵重,爱惜,保养己身。贵身而能重天下。 11. 尚俭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十二章)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四十四章) 不贵难得之货,知足可以常乐。 12. 尚愚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五十七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六十五章) 愚民并不是使民愚蠢,而是使其愚朴、敦厚,摈弃巧诈。

《老子今注今译》读后感(三):【摘记】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2020年。

老子哲学系统的形成和开展

1 中国哲学一向是较关注人生和政治问题的。这些问题的讨论,又常落到伦理道德的圈子里,这样一来,思想范围常常被框在某些格式上。老子哲学的特异处,就在于扩大了这一个局限,把人类思考的范围,由人生而扩展到整个宇宙。

1 老子的整个哲学系统的发展,可以说是由宇宙论伸展到人生论,再由人生论延伸到政治论。然而,如果我们了解老子思想形成的真正动机,我们当可知道他的形上学只是为了应合人生与政治的要求而建立的。

1-2 老子哲学的理论基础是由“道”这个观念开展出来的,而“道”的问题,事实上只是一个虚拟的问题。“道”所具有的种种特性和作用,都是老子所预设的。老子所预设的“道”,其实就是他在经验世界中所体悟的道理,而把这些所体悟的道理,统统附托给所谓的“道”,以作为它的特性和作用。当然,我们也可以将“道”视为人的内在生命的呼声,它乃是应合人的内在生命之需求与愿望所开展出来的一种理论。

一 “道”的各种意义

(一)实存意义的“道”

甲、“道”体的描述

3 “道”之不可名,乃是由于它的无形。为什么老子要设定“道”是无形的呢?因为如果“道”是有形的,那必定就是存在于特殊时空中的具体之物了,存在于特殊时空中的具体事物是会生灭变化的。然而在老子看来,“道”却是永久存在的(“常”)的东西,所以他要肯定“道”是无形的。为什么老子又要反复声明“道”是“不可名”的呢?因为有了名,就会把它限定住了,而“道”是无限性的。

4 由于“道”的不可限定性,所以无法用语言文字来指称它。……真常的“道”是不可言说的,无法用概念来表达的。现在勉强地用“道”字来称呼它,只是为了方便起见。

4 “道”乃是一个变体,是一个动体,它本身是不断地在变动着的,整个宇宙万物都随着“道”而永远在“变”在“动”(任何事物在变动中都会消失熄灭,而“道”则永远不会消失熄灭——“独立不改”的“不改”,就是指不会消失熄灭的意思)。由于“道”的变动,产生了天地万物。

乙、宇宙的生成

5 老子认为,“道”是一切存在的根源(“万物之宗”),也是一切存在的始源。“道”是自然界最初的发动者(The primordial natural force),它具有无穷的潜在力和创造力。万物蓬勃的生长,都是“道”的潜在力之不断创发的一种表现。从万物生生不息、欣欣向荣的成长中,可以看出“道”有一种无穷的活力。

6 “无”和“有”是指称“道”的。这里的“无”、“有”是老子哲学的专有名词,“无”、“有”似对立,而又相连续的。“无”含藏着无限未显现的生机,“无”乃蕴涵着无限之“有”的。老子用“无”、“有”的别名,来表示形上的“道”向下落实而产生万物时的一个过程。

6 由于“道”之“不见其形”,所以用“无”来形容它;而这个“不见其形”的“道”却又能产生万物(“物由以成”),所以又用“有”来指称它。可见,老子所说的“无”并不是等于零,只因“道”之为一种潜藏力,它在未经成为现实性时,它“隐”着了。……总之,“无”、“有”都是用来指称“道”的,是用来表现“道”一层层地由无形质落实到有形质的一个先后而具持续性的活动过程。

(二)规律性的“道”

7 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四十章)老子认为自然界中事物的运动和变化莫不依循着某些规律,其中的一个总规律就是“反”:事物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发展;同时,事物的运动发展总要返回到原来的基始状态。因而,“反”字可作“相反”,也可作“返回”讲(“反”即“返”)。它蕴涵了两个概念:(1)相反对立;(2)返本复初。

甲、对立转化的规律

乙、循环运动的规律

(三)生活准则的“道”

12 形而上的“道”,落实到物界,作用于人生,便可称它为“德”。“道”和“德”的关系是二而一的,老子以体和用的发展说明“道”和“德”的关系。“德”是“道”的作用,也是“道”的显现。混一的“道”,在创生的活动中,内化于万物,而成为各物的属性,这便是“德”,简言之,落向经验界的“道”,就是“德”。因而,形而上的“道”落实到人生的层面上,其所显现的特性而为人类所体验、所取法者,都可说是“德”的活动范围了。在这里,我们还可以把“道”和“德”作这样的区分:“道”是指未经渗入一丝一毫人为的自然状态,“德”是指参与了人为的因素而仍然返回到自然的状态。

13 老子认为凡是自然无为、致虚守静、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柔弱、不争、居下、取后、慈、俭、朴等观念都是“道”所表现的基本特性与精神。其中“自然无为”的观念,成为《老子》一书的中心思想,其他的重要观念都是环绕着这个观念而开展的。“自然无为”是意指顺任事物自身的状况去自由发展,而不以外在的强制力量去约束它。

二 道德脉络的意义

三 自然无为、虚静、柔弱

(一)自然、无为

28 “自然”,常识对天地的运行状态而说的;“无为”,常是对人的活动状况而说的。“无为”的观念,可说是“自然”一语的写状。“自然”和“无为”这两个名词可说是二而一的。

30 老子处在那样的时代,深深地觉察到那些自认为是他人命运的裁定者,自以为有资格对别人的理想专断的人,他们的作为,正是造成人间不平与残暴的根由。老子看到当时的统治者,不足以有所作为,却偏要妄自作为,结果适足以形成人民的灾难。在这种情形下,老子极力地呼吁为政要“无为”。在他看来,这是惟一釜底抽薪的办法。我们可以说,老子著书立说最大的动机和目的就在于发挥“无为”的思想,甚至于他的形上学也是基因于“无为”思想而创设的。

31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的意思。“无为”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误解,尤其是“无为无不为”这句话,许多人以为老子的意思是表面上什么都不做,暗地里什么都来,因此,误认为老子是个阴谋家。其实老子绝非阴谋家,他整本书没有一句话是含有阴谋思想的。导致这种误解,完全是因为不了解老子哲学术语的特有意义所致。所谓“无为无不为”的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无为”乃是一种处事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乃是指“无为”(不妄为)所产生的效果。……他鼓励人去“为”,去做,去发挥主观的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他又叫人不要把持,不要争夺,不要对于努力的成果去伸展一己的占有欲。

31-32 老子主张允许每个人都能依照自己的需要去发展他的禀赋,以此他提出了“自然”的观念;为了使不同的意愿得到和谐平衡,他又提出“无为”的观念。老子“自然无为”的观念,运用到政治上,是要让人民有最大的自主性,允许特殊性、差异性的发展。也就是说,允许个人人格和个人愿望的充分发展,但不以伸展到别人的活动范围为限。对于统治者来说,“无为”观念的提出,是要消解独断意志和专断行为的扩展,以阻止对于百姓权利的胁迫、并吞。

(二)“虚”、“静”

(三)“柔弱”、“不争”

39 老子的“不争”,并不是一种自我放弃,并不是对于一切事、一切人的放弃,也不是逃离社会或遁入山林。他的“不争”的观念,乃是为了消除人类社会不平的争端而提出的。他仍要人去“为”,而且所“为”要能“利万物”。“为”是顺着自然的情状去发挥人类的努力,而人类努力所得来的成果,却不必擅据为己有。这种为他人服务(“利万物”)而不与人争夺功名的精神,也可说是一种伟大的道德行为。

四 总结和批评

40 老子“道”的论说之开展,乃是人的内在生命的一种真实感的抒发。他试图为变动的事物寻求稳固的基础,他更企图突破个我的局限,将个我从现实世界的拘泥中超拔出来,将人的精神生命不断地向上推展,向前延伸,以与宇宙精神相契合,而后从宇宙的规模上,来把握人的存在,来提升人的存在。

40 老子所说的“天”,都是指自然而言,他消解了意志的天、作为的天,他把前人视为无上权威、不可侵犯的天,拉下来,屈居于混然之“道”的下面,而成为漠然存在的自然之天。总之,老子解释宇宙现象时,破除人格神创造的说法,而重视万物的自生自长,纯任自然。

41 老子立说的最大动机,是要缓和人类社会冲突。而人类社会冲突的根源,就在于剥削者肆意扩张一己的占有欲。所以老子提出“无为”、“质朴”、“无欲”、“谦退”、“不争”种种观念,莫不是在求减损人类占有的冲动。老子所处的社会——事实上从古到今所有人类的社会,有形和无形的争夺无尽期地在进行着。而战争的残杀,是有形争夺的事件中最惨烈的。战争的意义,令人感到惶感,追根究底,这些屠杀的事件多半只是为了剥削者的野心和意气,而迫使多数人的生命去作无谓的牺牲。

42 我们常听人说,老子的思想是消极的、悲观的、出世的,这完全是一种误解。老子倡导“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功成而不居”、“衣养万物而不为主”、“为而不争”、“利万物而不争”。可见,他仍要人去“为”,去创生,去养育,去贡献自己的力量(“衣养万物”、“利万物”)。事实上,老子也并不反对人成就功业,只是他眼看到这个社会大家都急急忙忙地求名、取利、争功,大家都想出风头、占便宜、贪图利益,无功的想争功,有功的更要居功。所以,他要人功业成就了,也不必去占为己有(“功成而不居”);事情做了,也不必去争夺名位(“为而不争”)。他还呼吁大家要拿出自己有余的去帮助不足的人(“损有余而补不足”),要尽自己所能去贡献给人类(“有余以奉天下”)。

42 “虚静”的生活,蕴涵着心灵保持凝聚含藏的状态。唯有这种心灵才能培养出高远的心志与真朴的气质,也唯有这种心灵,才能道引出深厚的创造能量。反观现代人的生活,匆促浮华,自然难以培养出深沉的思想;繁忙躁进的生活,实足以扼杀一切伟大的创造心灵。老子恳切地呼吁人们重视一己内在生命的培蓄。就这一个层面来说,对于现代这种浮光掠影式的生活形态与心理样态,老子的呼声,未尝不具有深刻的意义。

43 老子常使用类比法(Analogy)去支持他的论点。……这种类比法的使用,虽然有相当的说服性和提示性,但是并没有充分的证据力。因为你可以用同样的形式例举出不同的前提而推出相反的结论来。……当然,我们了解老子的用意,只求在经验世界中寻找说明他的道理的论据,这些论据虽然无法保证他的结论之必然性,然而并无碍于他的道理之能在经验世界中得到运用。

43-44 老子的思想内容,有许多可批评的地方(七点)。一、“本初”状态是否能达到?是否像老子所设想的那样美好?是否有碍于事物的向前推展?二、事物的发展状况是复杂多端的,未必是单一的往复循环。三、老子主张“无知”、“弃智”,但忽略了“智”和“学”也可引人向上、导人向善的趋途。四、老子认为祸福相因,如环无端,然而忽略了主观力量的重要性。五、老子一再强调人顺应自然,但结果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值得怀疑。此外,人与自然事物在本质上究竟是否同一?人事有意志、有理性、有感情的,这都使得人之所以为人,和自然事物在本质上有很大的差别。六、在老子所构想的那种单纯而单调的生活方式中,人究竟还有多少精神活动可言?七、一个人如果长期浸淫于“清静无为看,柔弱处下”的气氛中,奋发精神会被侵蚀,向观念探索以及向思想禁地推进的勇气会被消解。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