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老子的心事》读后感1000字

《老子的心事》读后感1000字

《老子的心事》是一本由雪漠著作,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47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老子的心事》读后感(一):老头的心事

说实话书里是有他的价值所在的,但为了展示自己来抨击一些东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了,你并不是多么牛逼,只是和别人稍显不同罢了,可能老头接触的人太少,或者说太狭隘了,有点革命理想主义的激情在燃烧,写东西也带有一种宿命感的味道,你看到的东西,遇到的东西也并无什么不同,人都是平凡人而已,我觉得老头把胡子刮刮,脸上多点笑容,别总是苦大仇深,也许就是另一种境界了

《老子的心事》读后感(二):内丹解老——读《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经>》

这本书洋洋洒洒很多内容,然后只解到《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书的出发点是好的,即是不要变成思辨的道德经,而要做成实用的道德经。

而作者的几大主题,不外乎3件:解读、佛学、丹道。

《老子的心事》读后感(三):道中藏心事

中国人,很少有不认识老子的,学子们大多也都能摇头晃脑吟上几句“道可道非常道”,或“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至少“上善若水”几乎被用烂了,但背后真正的意义和价值,则未必够明晰。大多是入了文人的俗套,但求一知半解,偶尔掉个书袋,便怡然自得了。 相较而言,孔子的《论语》还好一些,至少不用过度解释。而老子的《道德经》因为更偏向于哲学思辨,所以可解读的多重性和广度深度都是因人而异的,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境界的区别。 那我们今天是不是一定要读《道德经》呢?特别是老子的时代已经久远,今天的大众心理以及社会发展较过去有了很大的差异性。 答案是肯定的! 第一个,正。正本清源。也可能是我们走的太快,来不及回望来时路,结果走着走着,就丢了初心。而没有了心里最坚定的“心源”,很可能就迷了路。 不用我说,比比皆是。那些每天出现在社会和法治新闻里的丑恶嘴脸,也曾是个天真少年,结果要么乱了分寸,要么入了心魔,总之离了正道,只能在悬崖边走险。 第二个,根。根基所在。中华民族虽然繁衍千年,历经多个朝代,但是东方民族的精神一直是和西方有显著的差异性的。虽然世界趋于大同,融合是必然趋势,但相对于西方经济至上的原则,一切把“效率”摆在最前面,而人成了社会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被替代。东方的智慧更着重于指出我们是谁?我们应该怎样做,应该去何方?在面对终极问题上,留下更多的指向性。 这里就不得不提老子创立的道教,尽管有强烈的宗教性,但终归它是用来修行的。既可以坐下听风雨,又可以随云游四方,不管是听自己内心,还是听他人,听万物,听最初的声音,又几乎回到世界诞生之初,调整自己的呼吸,去见不可能见到的,去听不可能听见的,去感受不可能感受的,白驹过隙,一眼万年。或者再跨越生死,似乎一切都明白了,又似乎什么都不明白,但不管如何,风在动,云在动,心在动,宇宙万物在动,一重重,如梦幻,如泡影。重叠,走马灯,人生,步履不停。 我们是制造问题的人,却一直寻找着解决问题的道,殊不知,当问题不再是问题时,另一个问题就出现了。 说回到这套书,看上去有些厚重,却是极其温柔的,它的着眼点并不在于把《道德经》摆上多高的神坛,尽管它早已高高在上。而是把它烟火化,像极了你的一个长辈,试图苦口婆心,劝一劝,在你沉在生活里,牛角里,缝隙里,尘埃里。有一道光,从遥远的过去,穿过来,也曾绕着你的脐带,也会见证你的腐败,物质的背后,给原子归类的那双手,累的抽了筋,该歇歇啦。 来,听一听《老子的心事》,然后莞尔一笑,留下了什么,留不下什么,都隐入,尘烟……

《老子的心事》读后感(四):寻“道”

不同的人生哲学对于我们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我们始终走在一条寻找自己生活意义的路上,哲学上的引导和探索常能够带给我们一些信心和鼓舞。

最近我读了《老子的心事》这本书,本书旨在告诉人们如何将《道德经》“学以致用”,如何运用传统智慧,如何解决心灵问题,如何改善生命质量,将哲学化为生活的方法论,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老庄都是我非常喜欢,非常敬佩的历史人物,他们对人生的态度是那样豁达。从宏大的时间角度去看,每个人的人生其实都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对我们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来讲,如何能够在短暂的生活过程中,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是重要的。老庄追求天人合一,人与天地同在,这是一种非常崇高的境界。倘若我们真的能够领悟到这种境界,自然也就会从内心里涌现出一种幸福感和自豪感。

作者以《道德经》的文本为基础,一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解读,另外一方面也提出了很多自己独到的见解。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如果说我们在阅读《道德经》的过程中带着某种目标的话,那这个目标就应该是去探索老子的“道”。

在作者看来,道可能是宇宙间、法界中的一种原创力量,它有本初性,也有规律性,是一种本体的存在。我们常说“智慧本体”,这个本体就是道。所谓的本初性也罢,原创性也罢,都仅仅是一种表述。 《道德经》讲“无为”,这是一个关键的思想点,也是一个比较容易让人误解的内容。

可以肯定的是,道家所说的无为,不是不做事,而是指不人为地做事。但事情不都是人在做吗,如何又不人为呢?

人为,这两个汉字合起来,又是一个汉字:伪。这一合,意义就出来了。伪就是造作。你做事情若在天道之外,人为的因素就来了,这就是伪,就是造作。

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无为是指一种没有明确功利心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以自私为出发点。

“生而不有”,很多事情因为他而成功,很多事物因为他而出现,但他不认为自己做了什么。“为而不恃”,做了也不指望依靠它得到什么。

我们可以反观现在许多人的行为方式,我们做一件事情很容易就带着某个公立性的目标,带着某种期望,如果这种目标达成了,我们就会感到暂时的快意,如果没有,我们就会感到失落,愤怒。

以这样的行为方式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自然会有无数的烦恼,因为有太多的事情不是可以由我们控制的。

儒家和道家,都是中国哲学,是中国哲学,便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天人合一。儒家也主张天人合一,道家也主张天人合一,但它们两者有差别,儒家的重点在人,道家的重点在天。道家认为,人类生活的幸福都来自天,人类生活的苦恼都来自人自己。

在这本书中也谈到了非常多其他哲学人生,关于人生,关于生活。作者谈“道”,谈“因缘”,也谈到了“缘起性空”。

我们还需要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去实践这些哲学理念,去感受“道”,去体验人生至乐。

《老子的心事》读后感(五):大智慧就藏在生活里,故事中

提起《道德经》,大多数人都觉得里面的语言太过晦涩难懂,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千来字,但里面包含的道理,却是非常的深奥,也正因为如此,古往今来,对这本书做注解的人生数以千计。现在我们国内甚至成立了与《道德经》有关的学习和研究机构,以此来继承和发扬光大我们古人的智慧。

《道德经》面市到现在已经快三千年了,而人们对他的研究却有增无减,它具有什么样的魔力呢?以至于在2016年底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总销量zui高的世界文化名著。那么今天我要跟大家推荐的这套《老子的心事》,也是针对《道德经》做的研究,也许你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这套《老子的心事》总共是四本,是国家yi级作家、文化学者雪漠的研究心得,而且这套书的di一辑还曾经上了畅销榜,可见大众对它的喜爱。

这套书看下来,个人喜欢它的几个点:

1、 作者用的是口语化的语言,试图让更多读者能看懂,并喜欢它,这点从它上畅销榜就能得到验证;2、书中用大量的生活化场景,当我们在读的过程中可以对照;3、书中还会引用一些让我们意想不到的一些科学知识,这些看着很普通,但它却又是跟”道“有关系的;4、书中引用了一些古代的故事,这些故事里的主人公为什么能成,为什么失败呢?

以上是本人读了这本《老子的心事》的小小体会,如果你也对《道德经》感兴趣,欢迎你翻开这本书来看一看,说不定又有一个不一样的感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