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三年级作文我爱端午节

三年级作文我爱端午节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三年级作文我爱端午节,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年级作文我爱端午节篇一

我喜欢的节日作文900字篇一_我爱端午节

我一年里最喜欢过的节日就是端午节了。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五节”等,是农历的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是: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草、喝雄黄酒等。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

端午节一早,我刚睁开眼,就看到妈妈在门外忙着什么。过去一看,原来妈妈在插艾草,餐桌上还摆着用艾草煮成的鸡蛋和几个香喷喷的粽子。这时,我才想起今天是端午节。看着煮的绿绿的鸡蛋和香喷喷的粽子,口水都忍不住要留下来,几分钟,两个鸡蛋和一个粽子就没了影。

到了晚上,我们到爷爷家一起过端午。饭菜上完了,爷爷从柜子里拿出一瓶像是药酒的什么东西,还要我们每人喝一口。我问爷爷:“这是什么呀?”爷爷笑着说:“这是雄黄酒喝了能避邪的。”我端过雄黄酒,喝了一口,感觉辣辣的,但心里想着:“这样我就能避邪了,辣算什么。”

吃完饭,我们全家一起到大明湖去看龙舟。来到大明湖,发现有许多人在湖边等着看龙舟比赛呢。我们找了一块“绝佳”的观看场地,来观看龙舟赛。只见参赛的龙舟一字排开,龙舟大约10米长,半米宽。龙舟上的人,有的在商量战术配合,有的在做热身。岸上的观众都为哪条龙舟能夺冠猜测着。我看中了一条绿色的龙舟,这条龙舟上的人都很健壮,热身做的也很充分。正想着,比赛就要开始了。站在船上的发令员一声枪响,几十条龙舟像蛟龙一样,在水中穿行着。那条绿色的龙舟处于第五名,船上的击鼓手奋力地呐喊着,激励船员们奋力前行。我也呐喊着,用全部的热情我支持的龙舟加油。观众们也都紧握双手,期望自己支持的龙舟夺冠。我呐喊着,为那条绿色龙舟加油。船员们仿佛听到了我的加油,更加奋力地划着。只见绿色龙舟超越了另外两支龙舟成为了第三,这时,他们又超越了一条龙舟。我更加卖力的呐喊,希望他们能夺冠。绿色的龙舟已经于第一名齐头并进了,这时距离终点还有50米,船员们奋力地划,终于取得了第一名,这时绿色龙舟已经冲过了重点。“14号龙舟是冠军”随着裁判员的宣布,全岸观众沸腾了。我也为绿色龙舟的好表现欢呼。顿时,大明湖成了欢乐的海洋。

我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大明湖,端午节虽然过去了,但它留给了我许多美好的记忆。

我喜欢的节日作文900字篇二_端午节

“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桃,初五插艾……”每当姥姥念起这些歌谣,我就知道端午节快到了。

每年端午节前后我们小孩子便会挎上篮子和姥姥、姥爷一起上山去采艾草。到了初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门上都会插上艾草,据说艾草会镇邪辟灾。当然在我们看来,只要闻一闻那清新又奇异的艾草的清香和采集艾草的过程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所以每年我和伙伴们都争着到山上去采集大片的艾草,也采下大片的快乐,并且把快乐分享给大家。

包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之一,今年端午这一天姥姥、姥爷早就准备了粽叶、糯米、大枣、豆沙和草绳……一些材料来包粽子,糯米要用凉水泡一泡,包出来的粽子才会粘。等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我和姥姥便会坐下来包粽子,先拿出一片粽叶把它卷成三角锥体形状,往里面装入糯米和大枣,再将多出的粽叶折回包好,再用草绳一捆一个立体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不长时间我们就包出了满满一盆形态各异的粽子。可以下锅煮了,只见姥姥把包好的粽子像赶鸭子似地倒入锅里,和粽子一起入锅的还有圆溜溜的鸡蛋,一小时过去了,终于可以出锅了,姥姥和妈妈一起把粽子和鸡蛋从锅里捞出来,全家人围在一起吃粽子、吃鸡蛋。

吃完了粽子我又和姥姥学起了缝香包,姥姥一边缝一边对我说:“以前香包一是避邪,二是为讨吉利。传说屈原投江的时候正是夏天,蚊虫四飞,老百姓唯恐屈原遗体遭叮咬,就纷纷用艾草点燃,用艾草烟熏蚊虫,后来有人建议,可以用布来包裹檀香……延续到后来人们用针线缝好香包后,再串上一根布绳,挂到脖子上,每人一串,预示着蚊虫污物不敢靠近,慢慢地流传下来,端午做香包就成了中国的传统习俗”。边说边缝,一个漂亮的香包做好了,带在脖子上一丝淡淡的香气散发出来。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看着电视,这时电视正在播映的节目是“赛龙舟”,只见每支龙舟上都有好多的人奋力的挥舞着小桨整齐地划着,我们被节目中紧张的气氛和壮观的场面吸引着,姥爷告诉我:“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候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却不见屈原的踪迹。从那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用划龙舟,借划龙舟驱散江中的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延续到现在端午赛龙舟就成了一种习俗”。

今年是我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端午节,我过得很有意义,我参与了采集艾草、包粽子、缝香包还了解了赛龙舟的典故。

和家人在一起过节很幸福!

三年级作文我爱端午节篇二

我最喜欢的节日是端午节,因为我喜欢吃粽子、看龙舟比赛、插艾叶。

每当我看到龙舟比赛,就会想到爱国诗人屈原和他的故事。屈原是战国时期的士大夫,他爱民如子、嫉恶如仇,因而被奸人所害,被流放至江南一带,在极度苦闷下,他跳汨罗江而死。

从那以后,每年的这一天——农历五月初五,人们都会通过包粽子、划龙舟的方式,纪念屈原,这便是端午节的由来。

三年级作文我爱端午节篇三

啊!又到端午节哪!我可以吃上我最喜欢的粽子哪!

每次端午节都是大人包粽子,我都看惯了!这次就让我学着包吧!我先看奶奶忙,只见她端了一口很大的锅,把荷叶放进锅里,生了火加热。然后奶奶就去准备好肉馅和红豆还有米。

奶奶一直忙到下午才开始包粽子。她把荷叶放进水里,我和时高文一起帮奶奶包,我把荷叶叠一次,然后弯过来,形成一个圆锥形,把肉和米放了进去,在折叠一次,盖住米,再把粽叶的“尾巴”圈几圈,用绳子绑好,放进盆子里,多好看哪!方方的头,尖尖的尾,像小妹妹似的可爱。我按照这个程序又包了好几个。

我们包好就和姐姐一起把粽子放进锅里煮,到了下午5点钟,粽子终于熟了,奶奶给我和时高文各一个热腾腾的粽子。

我吃着自己包的粽子,感觉和以前的端午节都不一样,粘粘的、香喷喷的,特别好吃。哈哈,因为这次是我自己动手包的粽子呀!

三年级作文我爱端午节篇四

就要过端午节了。想到这些,心里就美滋滋的。是啊!端午节,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

过端午节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吃粽子。我还记得去年我和奶奶一起包粽子的情景。奶奶提前把红枣和糯米,还有苇叶,马莲草都用温水浸泡好了。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包起粽子来。我首先取两张苇叶,折成一个漏斗形,然后放入糯米,再放入红枣,用糯米盖住红枣,压实,合上粽叶,最后折出尖角。就是这个尖角,我怎么也折不出来,我的头上开始有汗珠了,就在这时候,奶奶看到了我的“难处”笑着对我说,小孙子,看奶奶是怎么折这个尖角的,我仔细的看着,认真的学着,咦!不知不觉我这个也成功啦!我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紧接着,再用马莲草把它扎上。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奶奶开始烧水,把一个个漂亮的小粽子放入锅中,然后,我们就慢慢的等待着。奶奶说:“开始捞粽子啦!”我飞一般的跑了过去。看到煮熟的粽子出锅了,我高兴跳了起来!奶奶说:“不能急着吃,必须要把粽子泡到冷水里,这样才会好吃!”过了好一阵,我终于吃到了我自己包的美味粽子,好开心呀!

我听妈妈说,我国的北方过端午节没有南方热闹,包粽子主要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在南方还有赛龙舟,是端午节最主要的习俗。我想那场面应该是人山人海,气势如宏。无论是在我国的南方还是北方,我们都会在这一天感受传统佳节的氛围!

三年级作文我爱端午节篇五

今天是端午节,我早早的起床了。因为伙伴们跟我约好,要好好的玩个痛快。电话铃响了,伙伴们叫我来了。

我拿起滑板飞快的下了楼,果然他们也都带着滑板。我们一起来到了凤凰广场的假山上,玩起了“卡丁车”的游戏。我们分别都坐在自己的滑板上,从山顶向下滑,富有挑战性,特别刺激,特别是我们这些淘气包给这种“卡丁车”也添加了“攻击”和“防御的技巧”,那种现代化的攻击措施的确是很有创意的,所以我觉得特别有趣!

中午,我们回到家,妈妈已经做好了粽子,并且说要好好的过一个端午节。我最喜欢吃糯米红枣馅儿的粽子,我一口气吃了六个。香甜可口的粽子让我回味无穷!

吃完粽子,妈妈告诉我,过端午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古代时人们把做好的粽子扔进了汨罗江中,是为了避免鱼虾吃了屈原的尸体。所以吃粽子的习俗延续到了今天。

我爱端午节。

三年级作文我爱端午节篇六

我一年里最喜欢过的节日就是端午节了。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五节”等,是农历的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是: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草、喝雄黄酒等。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

端午节一早,我刚睁开眼,就看到妈妈在门外忙着什么。过去一看,原来妈妈在插艾草,餐桌上还摆着用艾草煮成的鸡蛋和几个香喷喷的粽子。这时,我才想起今天是端午节。看着煮的绿绿的鸡蛋和香喷喷的粽子,口水都忍不住要留下来,几分钟,两个鸡蛋和一个粽子就没了影。

到了晚上,我们到爷爷家一起过端午。饭菜上完了,爷爷从柜子里拿出一瓶像是药酒的什么东西,还要我们每人喝一口。我问爷爷:“这是什么呀?”爷爷笑着说:“这是雄黄酒喝了能避邪的。”我端过雄黄酒,喝了一口,感觉辣辣的,但心里想着:“这样我就能避邪了,辣算什么。”

吃完饭,我们全家一起到大明湖去看龙舟。来到大明湖,发现有许多人在湖边等着看龙舟比赛呢。我们找了一块“绝佳”的观看场地,来观看龙舟赛。只见参赛的龙舟一字排开,龙舟大约10米长,半米宽。龙舟上的人,有的在商量战术配合,有的在做热身。岸上的观众都为哪条龙舟能夺冠猜测着。我看中了一条绿色的龙舟,这条龙舟上的人都很健壮,热身做的也很充分。正想着,比赛就要开始了。站在船上的发令员一声枪响,几十条龙舟像蛟龙一样,在水中穿行着。那条绿色的龙舟处于第五名,船上的击鼓手奋力地呐喊着,激励船员们奋力前行。我也呐喊着,用全部的热情我支持的龙舟加油。观众们也都紧握双手,期望自己支持的龙舟夺冠。我呐喊着,为那条绿色龙舟加油。船员们仿佛听到了我的加油,更加奋力地划着。只见绿色龙舟超越了另外两支龙舟成为了第三,这时,他们又超越了一条龙舟。我更加卖力的呐喊,希望他们能夺冠。绿色的龙舟已经于第一名齐头并进了,这时距离终点还有50米,船员们奋力地划,终于取得了第一名,这时绿色龙舟已经冲过了重点。“14号龙舟是冠军”随着裁判员的宣布,全岸观众沸腾了。我也为绿色龙舟的好表现欢呼。顿时,大明湖成了欢乐的海洋。

我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大明湖,端午节虽然过去了,但它留给了我许多美好的记忆。

三年级作文我爱端午节篇七

我爱端午节_快乐的节日作文300字

五月五日是端午节,又称重五节,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快乐的节日。

在端午这天,一大早就听见奶奶在干着什么,我赶忙起床,穿好了衣服就跑了出去,走上前一看,哇!香喷喷的粽子正要出锅。奶奶看见我笑眯眯的对我说:“宝贝孙女闻到香味了?别着急,奶奶马上把粽子给你盛到盘里。”

我剥开绿油油的竹叶,哇!一粒粒糯米就像一个个胖乎乎的小娃娃,向我眨着水汪汪的眼睛,好像在说:“馋了吧?别犹豫了,快尝尝我们的味道怎么样吧?”我看着这只粽子,似珍珠,如玛瑙,色泽鲜艳,晶莹剔透。透过翡翠般的糯米看到了红枣泛起的红晕,一阵阵清香侵入心肺,我一口咬下去,啊!香香的、粘粘的糯米包含着淡淡的枣香。我仔细的品尝还有竹叶那种特殊的香味,那种味道真是让我回味无穷啊!

我爱端午节,爱着香甜的糯米粽子!

记端午节_快乐的节日作文300字

今天是端午节,我很高兴,终于又可以吃到奶奶包的香喷喷的粽子了。

端午节,奶奶和大妈一起包粽子,我在一旁欣赏,看来包粽子是一门手艺活,所以必须要看会。只见她们把水里的两片竹叶拿出了,和在一起,左手不动,右手旋转,呈三角形。然后把泡好的米舀在里面,用竹叶把口封住,像折星星一样再用绳子捆上。就这样,一个小巧的粽子就做好了。我看得差不多了,也做了起来。绕三角、舀米、封口、折好、捆上。就这样我做的粽子就闪亮登场了。还不错,成功!于是又做了几个。

到中午的时候,粽子已经包完了,我强忍口水看着锅里的粽子。过了一会,粽子新鲜出锅了,我连忙拿出一个解开绳子包开吃。真香啊,糯米里有一丝香甜,竹叶的味道已经融入到糯米中,香啊!

呵呵,这次端午节,我吃到了我自己包的粽子,真高兴啊!

三年级作文我爱端午节篇八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的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他气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罗江。当地的渔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船来纪念屈原。大家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才每年都过端午节。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妈妈。所以每年过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许多粽子。我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准备工作就做好了。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雉体的模样,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夹几个枣,最后把叶子用线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虽然我妈妈包的粽子的原料极其简单,但是包出来的粽子却是香喷喷的。香得使你只要一闻到味,就会挑起你的食欲;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我每当吃粽子时,总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说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妈妈包粽子有什么“秘决”,每次包的粽子总是香喷喷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馋诞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当然也少不了赛龙舟哟!

我最喜欢看得就是赛龙舟的情形,几十个水手都手拿着桨,用尽全身的用手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势气高昂,用力地敲着有规律的鼓点儿。“加油,加油!”,场边的拉拉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地加油声、呐喊声、助威声,使水手们不得不更加使劲划船。整个赛龙舟的场面多么壮观、激烈,可以说是独一无二,是端午节传统的象征。

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三年级作文我爱端午节篇九

我爱端午节作文500字

因为天刚亮的时候,采艾蒿的人并不多。我跟随在父亲的侧面,父亲一边采艾蒿,一边教我认识艾蒿。

艾蒿高大约有三四十公分吧,细细的杆子上支撑着片片艾叶,艾叶不大,无柳叶的纤弱,却有柳叶的线条,无梧桐叶肥硕,却有梧桐的叶脉,形状独特,傲然遍野。在五月初露花绽放,气象万千的季节里,艾蒿是屈原的心,艾蒿是屈原的魂。

晨风吹拂,一片片艾蒿象集体做着晨操,微微的弯腰,轻轻的点头,晶莹的夜露在叶面滚动。我多想用小手掌去接几颗露啊!然而,我的小手却情不自禁的使劲地将艾蒿连根拔除。一股股艾叶香迎面扑来,留在了我的小手上,浸在了我的幼小的心中。于是,端午节的清风把我童年的记忆存储着满满的,满满的艾叶香了。

我爱端午节作文500字

于是,我童年的端午节也是在盼望与守候中来临的。只不过大人们对端午节的态度是在虔诚中迎来端午的;而象我一样的孩子们呢,却是盼望端午早早的到来,我们也好好的吃上几个香喷喷的粽子了。

说实话,那时每一年除了盼望春节早早的到来外,我始终是盼望着过端午节和中秋节了。

因为在我们家里,平时初茶淡饭都有些不济,更谈不上吃山珍海味了。于是,父亲母亲平时积攒一些东西,在时逢佳节时他们才纷纷把这些平时舍不得吃的东西(但今天看上去却是再普通不过的食品了!)拿出来招待客人或者让我们几个小孩子解馋。这,可能是一件让今天能吃好穿好的小孩子们感到非常费解的事情了。

然而,这确实是我童年的一部分真实写照。

过节,是孩子们快乐的日子。过节,却是大人们最操劳和忙碌的日子。

在端午节还没有到来之前,父亲和母亲便忙开了。母亲把珍藏的糯米从大瓷缸里倒腾出来,用米盅一盅一盅的计量,然后把盛出来的糯米倒入水中浸泡。父亲呢,父亲却到煤矿附近的农家毛竹林里去采摘新鲜的竹叶拿回家来洗净以备包粽子用、、、。

端午节那天一早,父亲便把我从睡梦中拉起来。于是,我背上背篓跟在父亲背后朝我家屋后的那一片山坡走去。

那时候,在我家乡过端午节,家家户户都有在端午节的清晨去山坡摘割艾蒿的习惯。听大人们讲,端午节这天,大地上生长的百草都是药,以艾蒿最佳。特别是天刚亮的时候,有夜露滋养过的艾蒿是最好不过的了。

然而,我当时不懂得这些,就是现在也是似懂非懂。至今还疑惑,为什麽每一年只有农历五月初五的这几天的艾蒿是药呢?虽然费解,但我不得不承认端午节的艾蒿还真是好药啊!

我爱端午节作文500字

时间过得很快,四十年的人生弹子一挥间。尽管如此,但我还依稀记得小时候过端午的情节。似在眼前的艾香中,又似在昨日嘉陵江畔的龙船舵手的吆喝声中。

于是,我努力地向空中抛出一枚硬币,记忆的光环便随着那翻覆的银光闪闪开始翻转,翻转成端午节中我苦涩而有趣的童年,翻转成几个世纪也挥之不去的故乡的端午情节。

其实,小时候我并不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尽管依稀的记得母亲曾给我们讲过屈原投汨罗江的故事。但那时,在我幼小的年龄里端午节除了艾蒿的香味外,只有粽子的香味最好。或者说在童年的记忆里是艾叶的香味才让我有了粽子的香味,是艾叶的香味才唤醒了我对粽子的嗅觉和味觉感。

贫穷的童年,带给我印象最深的除了玩以外,莫过于对有好吃的东西最深情地记忆了。所以,我对于端午节的印象除了艾香外就是对粽子香味的印象了。就象我的童年对过年的印象除了爆竹硝烟的味儿外,只有家乡香喷喷的腊肉的味儿了,其他的却什麽也没有。

在那个特定年代的孩子,大都是饿着肚子在百无聊赖的玩耍中度过童年的。自然,能吃上一顿饱饭是最高兴不过的事了。

我爱端午节作文500字

又一个端午节到了。

清晨,热闹的街市熙熙攘攘,人来人往。街边热气腾腾的锅里飘出粽叶的清香,乡下的老农们担着一担担湿漉漉的艾叶走街串巷带着古朴的音腔吆喝着端午的清晨。

艾叶上颗颗露珠滚动着艾香,长长的艾香在都市的清晨缩短了都市人的梦,拉长了屈原的诗句,拉长了端午节浓郁的民间气氛,也拉长了我们民族几千年延续下来的民俗走廊。

于是,满街里充溢了艾叶独特的香味。这是屈原的香味,这是端午的香味,这是我记忆的故乡山里的香味。这香味曾经带给了我一个又一个好奇的童年,也带来了一个又一个充满幻想的少年。如今,虽然我年过不惑,这香味又依然一路伴我走来,深深地深深地,回荡在我的心间;长长地长长地,回荡在我的记忆之中。

我爱端午节作文500字

今天是端午节,我早早的起床了。因为伙伴们跟我约好,要好好的玩个痛快。电话铃响了,伙伴们叫我来了。

我拿起滑板飞快的下了楼,果然他们也都带着滑板。我们一起来到了凤凰广场的假山上,玩起了“卡丁车”的游戏。我们分别都坐在自己的滑板上,从山顶向下滑,富有挑战性,特别刺激,特别是我们这些淘气包给这种“卡丁车”也添加了“攻击”和“防御的技巧”,那种现代化的攻击措施的确是很有创意的,所以我觉得特别有趣!

中午,我们回到家,妈妈已经做好了粽子,并且说要好好的过一个端午节。我最喜欢吃糯米红枣馅儿的粽子,我一口气吃了六个。香甜可口的粽子让我回味无穷!

吃完粽子,妈妈告诉我,过端午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古代时人们把做好的粽子扔进了汨罗江中,是为了避免鱼虾吃了屈原的尸体。所以吃粽子的习俗延续到了今天。

我爱端午节。

三年级作文我爱端午节篇十

我爱端午节_端午节吃粽子作文300字

五月五日是端午节,又称重五节,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快乐的节日。

在端午这天,一大早就听见奶奶在干着什么,我赶忙起床,穿好了衣服就跑了出去,走上前一看,哇!香喷喷的粽子正要出锅。奶奶看见我笑眯眯的对我说:“宝贝孙女闻到香味了?别着急,奶奶马上把粽子给你盛到盘里。”

我剥开绿油油的竹叶,哇!一粒粒糯米就像一个个胖乎乎的小娃娃,向我眨着水汪汪的眼睛,好像在说:“馋了吧?别犹豫了,快尝尝我们的味道怎么样吧?”我看着这只粽子,似珍珠,如玛瑙,色泽鲜艳,晶莹剔透。透过翡翠般的糯米看到了红枣泛起的红晕,一阵阵清香侵入心肺,我一口咬下去,啊!香香的、粘粘的糯米包含着淡淡的枣香。我仔细的品尝还有竹叶那种特殊的香味,那种味道真是让我回味无穷啊!

我爱端午节,爱着香甜的糯米粽子!

端午节_端午节吃粽子作文300字

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节,我们要去大姨家吃粽子。

路上我问妈妈:“‘端午’是什么意思?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妈妈说:“‘端午’的‘端’是开端的意思,也就是初。午指五,端午就是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粽子为了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被秦国包围后,写了《怀沙》这首诗,跳入汨罗江,自杀而亡。南方人这时候还会赛龙舟呢!”

一进大姨家,香喷喷的粽子味迎面扑来。“啊,真香!”我大叫一声,吓他们一跳。大姨笑着端上穿着绿色“粽子衣”的粽子,脱下衣服露出了雪白的身子,还有一个红“嘴巴”。粽子一端上来,我和大姨夫迫不及待地吃起来,大姨夫咬了一口,满嘴长了许多白“胡子”。我们哈哈大笑。大姨夫却津津有味地舔了下嘴唇,说:“啊!又香又甜十分美味!”我们在一片欢笑中,都吃了粽子,过了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