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有关拗九节民族的作文700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有关拗九节民族的作文700,欢迎阅读与收藏。

有关拗九节民族的作文700篇一

对于少数民族的风俗,我知道的不多,但有一些我是知道的,甚至是印象深刻的。比如说,藏民族的天葬风俗。是我在看电影《可可西里》的时候知道的,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有这样一个风俗。片子的开始就是一个缉私队员的葬礼,尸体被裹上了白布,然后在一个荒凉的野外,一个人挥舞着一把大刀,一刀刀的劈下去,有很多飞来的鹰在四周盘旋,镜头很隐晦,只是拍摄了参加葬礼的人们的面目表情,我当时有些没看明白,因为我不知道那个人在砍什么。在片子的结尾处,我又看到了相同的场面,那是缉私队长日泰的葬礼,日泰的尸体经过清洗以后,然后用一块很大的白布裹好,所有的缉私队员为日泰送行,那情景和开篇如出一辙。

后来我对这个仪式感到很特别,尤其是那群盘旋的鹰,我上网才查到了这个仪式确实有特别的说法。原来葬族人民崇尚天葬,他们认为在各种安葬的方式中,天葬是最高的礼遇。一个人死去,然后尸体经过清洗,被送到天葬场,这个场应该是那种比较开阔,容易吸引鹰飞来的地方,然后由天葬师来解剖尸体,他会用一把大刀将人体肢解成很多小块,甚至连骨头渣最后都要用酥油蘸了,然后分给前来觅食的雄鹰,直到尸体的所有的碎片都被鹰分食而光,这个仪式才算结束。在藏民的眼里,如果鹰不能完全吃光遗骨,那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预兆。所以他们会想出很多吸引鹰的办法,比如涂抹酥油的办法。鹰吃完了遗骸,然后展翅高飞,这个藏民的灵魂也就溶化在了蔚蓝的天空里。

一开始我觉得这个风俗很令人难以理解,甚至是难以忍受,但藏民们世世代代都采用这种安葬的方式来慰籍亡灵。之所以这么做是与他们的信仰密切相关的,他们渴望灵魂的飞升,而不是肉体的保全。如果你也能跟随他们的信仰去思考问题,就不难理解这个风俗的合理性。也就不会感到少见多怪了。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信仰和风俗。

有关拗九节民族的作文700篇二

今天是拗九节,一大早,厨房里就充满了各种坚果的香气,从锅里还飘出淡淡的青烟。

早在前一天,妈妈就带着我去采购了。路上,她给我讲了一个关于拗九节的传说。

据传,古时候有一个叫目连的人,其母生前悍恶,死后被关在阴间牢房里。他探监时,经常送食物给母亲吃,但均被看守的狱卒小鬼给吃掉了。后来,他绞尽脑汁,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用荸荠、花生、红枣、桂圆、红糖等原料与糯米混合,煮成甜粥,再撒一把黑芝麻送去给母亲。看守的狱卒见这稀饭黑乎乎的,就很纳闷,问道:“这是什么?”目连随口答道:“这是拗垢。”看守信以为真,觉得这粥很脏,就不敢吃。因此,拗九粥才得以送到目连母亲的手中。

这天是正月廿九,目连的母亲在这一年也正好是29岁。闽俗中,正月分三九,正月初九称为上九,十九称为中九,廿九称为后九,所以这粥便叫后九粥。

听完了这个故事,我深受感动,目连真是太孝顺了!眨眼就到市场了,许多小摊上堆着花生、红枣等坚果,我看得目瞪口呆。妈妈很快就买好了食材,带着我回家了。

在路上,我暗下决心,回家后要大显身手,给妈妈熬一锅美味的拗九粥。

第二天早上,我先把妈妈买好的原料洗得一干二净,再分别浸泡到水里。妈妈告诉我:“莲子和花生都比较硬,不容易煮烂,所以得多泡一会儿。”一个小时后,我把泡好的材料挨个儿放进锅里煮。经过几道工序后,香喷喷的拗九粥终于出锅了!我欣喜若狂,连忙端去给妈妈品尝。妈妈尝了一口,觉得很美味,还夸我心灵手巧呢!

吃完我做的粥后,妈妈带我去安泰楼酒家。只见店门口正在开展坳九节送粥的活动,路过的人都被吸引了过去,我也不例外。我一头扎进人堆里,看见厨师利索地将浸泡已久的糯米捞起来,再反复淘洗,然后小心翼翼地放进小蒸笼里,用旺火蒸一会儿后倒入锅中。接着,他把红枣、花生等材料一股脑倒进去,使劲地搅拌起来。不一会儿,粥的气味儿便扑面而来,真香啊!比我的手艺好太多了!

希望来年的拗九节里,我可以做出更美味的拗九粥。

有关拗九节民族的作文700篇三

拗九节作文500字 甜甜的拗九粥

农历正月二十九就要到了,这可是个重要的日子,这天呀可是我们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拗九节,也就是大人们常说的孝顺节。平时习惯妈妈照顾的我决定亲手煮一次拗九粥孝敬家人,以宣告着我长大了。

一大早我就和爷爷一起到超市买了煮拗九粥必备的材料,有糯米、红枣、花生、荸荠、桂圆、莲子还有红糖,然后赶紧回家准备起来。今天妈妈到单位加班,我要赶在她回家之前煮好粥,给她一个大大的惊喜。于是我立刻就忙活开了,先是淘米,从来没有淘过米的我真是手忙脚乱,不是连米带水一起倒掉,就是水放太多,洗碗池里处处都是洒落的米粒,要是被农民伯伯看见了肯定要提意见了,“粒粒皆辛苦”呀!好不容易淘好米,接着又要洗红枣、花生、莲子,还要给桂圆去壳,还好荸荠是买削好的了,不然我就要束手无策了。准备工作做好后,可以开始煮了。奶奶先帮我把水烧开,然后我把糯米、红枣、花生、荸荠等一起放进锅里开始煮,接着奶奶又告诉我先用大火快速煮一会儿,然后再有小火慢慢熬,还要记得一会儿就要搅拌一下,这样粥才不会粘锅,熬出来的拗九粥才会黏黏的,香香的。过了大约半个多小时,我又把红糖放进了粥里,再使劲地搅拌了几下。啊!一股浓浓的香甜味扑鼻而来,大功告成啦!

“叮咚”!妈妈到家了,我飞奔过去开门,让妈妈坐好,然后端着一碗拗九粥送到她面前,并骄傲的告诉妈妈这是我亲手煮的,看着妈妈的眼神从难以置信到欣喜万分,看着妈妈从小口品尝到大声赞叹,我心里真是比自己吃了还开心。

有关拗九节民族的作文700篇四

亲爱的妈妈:

您好!

有句话说得好:落叶飞扬的乐章,是树木对大地滋养的感恩;丝缕飘荡的晴空,是白云对蓝天哺育的感恩。从我呱呱落地那时起,就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从没想过“感恩”这个词语。

记得那天,下午第三节课才上到一半,半空突然响起一声炸雷,我望向窗外,本是晴空万里的天空已是浓云密布,一阵阵狂风把操场上的落叶吹起老高,不一会就下起了倾盆大雨。放学了,我走到教室门口,才想起没带雨伞,心里暗暗叫苦,无奈只有和几个没带伞的同学在教室里等着雨停。正当我无聊地望着外面瓢泼大雨的时候,教室门口传来您的声音:“昊煊,走了。”我转头一看,只见您撑着一把小伞,手里拿着一件雨衣,裤子快湿透了。回家的路上,因为风大,您怕我的脸会被淋湿,把那把雨伞歪到我这边。回到家,我脱了雨衣,除了鞋子,身上滴水没沾。而您,却变成一只十足的“落汤鸡”。

古人云:“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是您,是全天下所有伟大的母亲,用您们辛勤的汗水,用您们一生的心血,爱护我们,培养我们,教育我们,让我们从一个步履蹒跚的小孩,成长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从此,我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尽量让您少操心。要快乐多分享,痛苦少分担,做一个懂得孝顺,学会感恩的人。

浓浓拗九粥,深深感恩情,切切念母恩,终身不相忘。拗九节到了,就让我在这一年一度的拗九节,做一碗浓浓的拗九粥,来表达我这深深的感恩情吧!

祝妈妈身体健康,工作顺心,事事顺利!

您的儿子 陈昊煊

2012年2月19日

有关拗九节民族的作文700篇五

提到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这里不得不介绍一下我们福州独有的——拗九节!

关于拗九节,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据传,古时候有一个叫目连的人,其母悍恶,死后被关在阴间牢房里。她探监时,经常送食物给母亲吃,但均被看守的狱卒给吃掉了。最后,他想了一个办法,用荸荠、花生、红枣、桂圆、红糖等原料与糯米混合,煮成甜粥,盛上碗后,再撒一把黑芝麻送去给母亲,看守狱卒见这稀饭黑乎乎的,问道:“这是什么?”目连随口答道:“这是拗垢粥。”(福州话“九”与“垢”谐音),看守信以为真,认为这粥很脏,不敢吃,因此“拗九粥”才得以送到目连母亲手中。这天正好是正月廿九,目连的母亲这年也正好二十九岁。闽俗中,正月分“三九”,正月初九称为“上九”,十九称“中九”,廿九称为“后九”,所以粥便叫“后九粥”。以后又以粥的颜色拗黑,叫“拗九粥”,以目连孝顺母亲,又叫“孝九粥”。

不管是正月廿中九还是二十九岁,都是目连的母亲落难的年月。于是福州人逢九就犯忌,就为“九”是厄难的岁月,所以,凡逢“九”岁数的人要吃太平面,出嫁的女儿,也要给父母送“九“以求父母平安,健康。

拗九节那天一大早,我和妈妈把买的食材放入水里泡了两个小时。之后我把食材放入电饭锅里煮。过了一个多小时,我把电饭锅一打开,一阵扑鼻的香气从地中海电饭锅里飘来,周围有点红红的,粥上面浮着红糖、桂圆。我尝了一口,啊,好甜啊,简直甜到了心里!我先盛了一碗拗九粥给外婆吃,她吃了以后乐得合不拢嘴说道:“外孙的粥吃起来软儒可口,甜到我的心坎里去了。我的孙儿长大啦!”我听了以后心里甜滋滋的,心想以后每年都要煮拗九粥给家里的长辈吃。

百善孝为先,我们要把拗九节这个传统节日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知道福州的拗九节!

有关拗九节民族的作文700篇六

传统节日的作文600字 有趣的“拗九节”

我的故乡——福建福州,有许多重要的节日,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等。而我最喜爱的节日,却是一个独特的节日——拗九节。

拗九节,是福州独有的节日之一。福州民间称正月初九为“上九”,十九为“中九”,二十九为“后九”,所以这个节日又称为“拗九节”。拗九节的早晨是诱人的,那天早上,千家万户都要做一碗香气扑鼻、营养健康的“拗九粥”,来热情地馈赠于亲人、朋友。当然,我家也不例外。每逢拗九节那天,我都要喝一碗浓郁的拗九粥。看,拗九粥里有红枣、糯米、红糖、花生、桂圆、红豆与芝麻等材料,怪不得我总觉得粥里有一种自然的清香朝我涌来,黏而香甜,腻而柔软。每次喝完拗九粥,它都令我回味无穷,身临其境。

香甜的拗九粥也让我尝到了另一种滋味,这还得从我9岁那年说起……记得我9岁时的拗九节,妈妈一大早就买回了做拗九粥的材料,和颜悦色地说:“欣儿,今天是拗九节,而你今年正好9岁,妈妈给你做拗九粥去!”“我也来帮忙!”我心直口快。不一会儿,一碗热气腾腾的拗九粥出现在我的眼前,香气争先恐后地蹿入我的鼻子。一口气吃完粥,我的嘴里,一股清香时不时反弹着,而嘴边的粥丝,把我“画”成了“大花脸”。当时,我和妈妈都甜甜地笑了……

之后,妈妈又做了两碗拗九粥。我百思不得其解:“你这是干嘛啊?”“你外公今年63岁,是个暗九,我做了给他送去啊!”妈妈擦了擦汗。

“外公不在长乐呀!他在金峰啊!”

“做儿女的,要有孝心哎!”妈妈语重心长地摸着我的头说。

我的思绪不禁涌上心头:妈妈真孝顺,我长大后也一定会孝顺您的!妈妈!

啊,美味的拗九粥,你不但香甜,还让我尝到了爱的滋味!

有关拗九节民族的作文700篇七

传统节日作文1400字 浓浓拗九节,深深感恩情

正月廿九日是福州特有的传统节日“拗九节”,又称“孝九节”。每年的这一天总会让福州人心底泛起甜蜜、绵长的思绪。

拗九节故事清人施鸿保《闽杂记》记载,来源于“目连僧救母之遗,故亦称孝子粥”。古时候有一个叫目连的人,其母青提生前凶恶,凶悍的赶走登门化缘的僧尼,死后被关在地狱里受刑,变成饿鬼。目连探监时送给母亲的食物,均被狱卒吃掉。无奈之下他想了个办法,用荸荠、红糖、花生、糯米等混合起来煮成甜粥,比撒上黑芝麻。狱卒看到这一碗黑乎乎的东西,以为很脏,便不再阻挠,青提才吃到儿子送来的粥。这天正好是正月廿九,目连的母亲这年也正好二十九岁。乡人感叹目连孝心,仿其孝行,每年正月廿九日煮“拗九粥”孝敬双亲及邻里长辈,并相沿成俗。

这个故事,不禁让我回想起一次下雨天妈妈带病冒雨送伞的事……

那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夏天里的一个上午,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正在吃早饭的我的,想:今天太阳挺大的,把书包里的伞放在家里吧。于是,我便按想的做了。老天偏偏与我对着干,选在我放学时请乌云弟弟来做客。霎时间下起了倾盆大雨,没带伞的我开始有些后悔了。

此时,妈妈的身影缓缓地挪进我的眼帘,我想:这不会是做梦吧!妈妈发高烧了,怎么可能出门呢!便有意识地捏了一下自己,呀!真疼!这不是做梦!我急忙跑至妈妈跟前,接过伞,妈妈的额头上显然又多了几条皱纹,一股暖流涌进我心窝。

这时我忽然想到了什么,拔腿朝办公室跑去,向老师请了个假,老师问我为什么,我说:“照顾妈妈,爸爸不在家,妈妈生病了,还来接我。”老师微笑的点了点头说:“涌涛,你长大了!”老师的话意味深长。当时我并不理解,直到现在我才明白老师到底想说什么,她想说:“涌涛,你学会感恩了!其实感恩很简单,但同时它也不简单!”老师的话,我至今难忘。

闽中本地人迷信认为,人的一生中逢九难过,九岁、十九岁、二十九岁……或是九的倍数:十八岁、二十七岁、三十六岁……遇到这些岁数,这一年隐含坎坷,为此家人给他们煮太平面吃,以冲晦气,期冀顺利过九。晚辈“送九”,祝长辈太平长寿。

如果说,在历史的那一头,一个人,一件物,一则故事,成就了一个影响深远的习俗;那么也可以说,在拗九节正式推广后,一种文化的源头,一群志愿者,千万儿女诠释了榕城崭新的表情——和谐欢聚,让我们在正月廿九这一天,放飞感恩吧!

于是,我盼着这一天的到来,盼啊盼,终于让我盼来了!

今天是正月廿九“拗九节”,我心里早打起了主意:妈妈过一会儿会出门办事,趁着她出门不在家时……呵呵。

不一会儿,妈妈悄悄的出门了,我目送妈妈走远后,便急急忙忙穿上鞋,跑到超市,买了荸荠、红糖、花生、糯米、桂圆、莲子、芝麻、红枣这八宝。再加上马蹄、红豆、栗子这些干果,煮成香甜可口的拗九粥……回到家,便学起妈妈的样子开始煮粥。正要开始煮时,我突然想起妈妈的方法:花生要去皮,桂圆要去壳,莲子要用水泡一会儿,泡的过程中要去苦芯,芝麻要放在太阳下晒一会儿或放在锅里炒一炒,才会香,糯米要用淘米碗洗一洗、泡一泡,红糖要刺成丝,红枣要切成三瓣,然后去壳。我便按妈妈的方法做了,在做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麻烦:莲子剥不开,红糖不容易刺成丝。不过,为了这一天,孝敬母亲的这一天,这些困难是难不倒我的感恩之心的!莲子用水果刀刨开,红糖用刨刀挂成丝。

一切困难都被我迎刃而解后,我开始煮粥了,先加上半锅水,然后把糯米、花生、莲子、红豆、马蹄倒入锅里,盖上锅盖,等50分钟左右,打开锅盖,用锅铲来回翻滚,避免黏在锅底,翻滚15分钟后,加入荸荠、红枣和栗子,在翻滚。接下来,把火关了,加入红糖跟桂圆,再翻滚5分钟。最后,出锅!撒上黑芝麻,一锅粥就煮好了。这时妈妈恰恰好回来了。她闻到了粥香,说:“啊,好香!”我立马盛了一碗,端至妈妈跟前,妈妈喝了一口粥说:“孩子,你懂事了!这粥真好喝!你从哪儿学会的?”我神秘地说:“不告诉你!”看着妈妈那灿烂的笑容,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原来,感恩如此“简单”。

浓浓拗九节,深深感恩情!

有关拗九节民族的作文700篇八

春节民族习俗作文1200字

春节到了,大家都回家过年了,我们坐时光机和大家一起去看看吧!

为什么过年不叫“过日”或是“过喜”?也许,大家头上都满头问号。

这也是由一个故事引起的,不,应该说是一个传说。从前,天庭有一只怪物,有鹿角、虾须、鹰爪、蛇身、鱼鳍,这只怪物到处兴风作怪,吃人、吃兽,人见人怕,兽见兽躲,天庭把它锁在囚房,除夕之夜可以放它出来,神仙们叫它“年”。每除夕之夜“年”就出去吃人吃兽,谁见了它就倒。终于有一天,人们发明了烟花,红对联,红纸。除夕之夜,人们放着烟花点着火把,把房子添上了红家具,红对联。这时,“年”来了。可是,红色刺的它睁不开眼睛,火把烤着了它的尾巴,对联搞的它满身都是,人们见它怕红色,使用红家具扔它,小孩子用火在它身上点烟花,搞的它头咬尾巴转圈。年气愤的回到了天庭,人们就叫这一天过年,有时也叫春节。

春节大家都会包饺子,吃年饭,有时,一些较有钱的人家里,还会回老家。

我现在在湖南过春,湖南都是一些唱戏的人来表演的。湖南人都是去卖对联,对联也是象征幸福美好。春节大家都去看春节联欢晚会,大家也会去包饺子。

东北,除夕,首先全家一起祭祖,依尊卑长幼,向宗亲三代神主叩首辞岁,随后举行家宴,长辈们坐上了首,晚辈团团而坐,取“阖第团圆”之意。饭果必要丰富让人有充实感,预示来年丰衣足食。饭后男女老少都要彻夜不眠,进行不同的娱乐,最后全家吃饺子,百十个饺子中,只有一个饺子有硬币,吃到的诸事顺遂。

河北:年初一,祭拜天地;年初二,家里小狗过生日;初三初四,走亲访友,媳妇回娘家;初五,“破五”祭财神;年初六,百无禁忌,出门活动筋骨;年初七,吃面条;年初八祭玉皇大帝;年初十、十一、十二、十三,大吃大喝;年初十四,准备闹元宵;年初十五,吃元宵,看灯火;年初十六,回归清淡;年初十七,春节落幕。

我们湖南人,先是去先辈坟上祭祖。除夕,一定会吃鸡鱼肉三样,而且得是大鱼,大肉!鸡要整只的清炖,要选公鸡,炖到后,鸡头立起来放,鱼蒸到后,上面撒满红辣椒,而且,三十晚的鱼千万千万不能吃完,要留到初一吃,象征年年有余,五谷丰登,辣椒当然是红红火火了,初一早上吃点东西后,就可以做米酒了,也叫甜酒。

对了,春节父母亲朋友家人都会给小孩子红包,压岁钱,传说是除夕络绎年的,年就不吃小孩子了。

除夕家宴菜都有自己的特色,旧时北京天津人一般人家家做大米干饭,炖猪肉,牛羊肉,炖鸡,再做几个炒菜,陕西家宴一般为:四大盘,八大碗,四大盘为炒菜和凉菜,八大碗以烩菜,烧菜为主。安徽南部仅肉类就有红烧肉,虎皮肉,肉圆子,木须肉,粉蒸肉,炖肉,猪肝,猪心,猪肚制品,还有各种炒肉片,炒肉丝等,湖北东部为三蒸,三糕,三丸。

占岁。旧时民间进入新日初几日的天气占本年年成。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八日为谷,当日晴,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阳,所主之物不昌。

春节一般以吃年糕,饺子,糍粑,汤圆,荷包蛋,大肉丸,全鱼,美酒,福橘,花生,苹果,瓜子,糖为主。

春节,你快乐吗?总之我很快乐。我们要把春节传下来,它是我们的骄傲!

春节民族习俗作文1200字

冰封雪飘,天寒地冻。大家的脸上却洋溢着无比的喜悦和幸福,我的心更是暖融融的。今年的春节十分有趣,我“看饱”、“吃饱”、“玩饱”了,真是让我记忆犹新啊!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噼哩啪啦”的鞭炮声,吵醒了熟睡的我和爸爸,我们连忙穿好红袜子、新衣服。爸爸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大红灯笼和春联,我扶着爸爸站在凳子上,在阳台挂起了红红的灯笼。然后,我们又在自家的防盗门上,贴上了对联,我用手指着对联,高声地念道:“万家春……千里秀……”爷爷在一旁纠正道:“念对联要先右后左!”我吐了一下舌头,扮了个鬼脸,逗得爷爷的脸上堆满了慈祥。

到了下午,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准备品尝妈妈和奶奶的厨艺。今天的菜,可真丰盛呀!有香喷喷的红烧肉、鲜美的鸡汤、可口的干烧鱼、绿油油的波菜……我的手不听使唤地夹了一块红烧肉放进嘴里,津津有味地嚼了起来。爷爷端起酒杯,乐呵呵地说:“祝大孙子学习进步!”我也举杯,站了起来:“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奶奶高兴得连忙从怀里掏出红包,塞到我的手里。握着这份沉甸甸的祝福,我心里默默地想着:等我长大了,一定要报答你们。

晚上,我们一家围着电视,观看马年春节联欢晚会。节目丰富多彩,有舞蹈、小品、相声和歌曲,还有精彩的杂技和魔术……奶奶看得高兴地笑了,爷爷看得拍手叫好,我也开心得手舞足蹈,爸爸对我频频点头。最有意思的是妈妈,当她看到牛莉主演的小品《人到礼到》时,眼睛紧紧地盯着电视,嘴里不住地唠叨:“牛莉穿的这件红大衣,真款式呀!”说完,还情不自禁地站起身来,摆了个造型。我们先是愣了一下,接着大家笑得前仰后合,真是乐不可支。

接近午夜时分,在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之际,整个城市的上空,流光溢彩,光焰万丈。一朵朵漫天飞舞的礼花,绽放在新春的夜空里,似乎在向人们高呼:“过年了!过年了!”五色的烟花竞相开放,有的像仙女撒下的花瓣,有的像光彩照人的钻石,有的像光洁绚丽的丝绸,还有的像拖着长尾巴的流星……四面八方的爆竹声响彻云霄,震耳欲聋,划破了寂静的黑夜。孩子们都兴奋得大喊大叫了起来,与这喜庆的鞭炮声,汇成了一首和谐雄壮的交响乐。

放完烟花爆竹回到屋里,一盘盘热腾腾的饺子出锅了。我们有说有笑地吃着饺子,彼此之间传递着祝福。此时此刻,送走了旧岁,内心无比的快乐。我难忘今年的春节,难忘家人的欢声笑语,难忘今宵……

春节民族习俗作文1200字

今年的春节真快乐

时光在匆匆流逝,不知不觉中我们又长大了一岁。而回忆每年的春节生活,真是令我觉得趣味十足。尤其是今年的春节,更是令我记忆深刻!

春节期间,我一连去了5个亲戚家吃年夜饭。每家的菜都很丰盛,什么冷盘呀、甜汤呀、杂烩呀……菜式各种各样,看得我眼睛都花了,而且许多都是我爱吃的,每次吃完,肚子都是鼓鼓的。当然,我也有了其它收获,亲戚们都很热情,每到一家,他们都会给我不少的压岁钱。我心里美滋滋的,开心极了。

贴春联也给我的春节增添了不少快乐。一大早,我就吵着闹着要去买春联和福字。走在大街上,许多店都关着,应该是回家过年了。突然,我眼前一亮,终于有一家开着,便冲了过去挑了几对春联和许多张福字。回到家,我立刻拿着透明胶和那些春联和福字,去门上、窗户上贴了起来。忙了一会,望着这些贴好的春联和福字,我不禁开心地笑了,我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也希望好运气时刻陪伴着我!

每年春节都要和奶奶去烧香拜佛,今年也不例外。早上4点多,就从床上爬起来,和奶奶梳洗一番,然后向寺庙出发。一路上,呼呼的北风刮得我的脸真疼,不过我还是坚持下来了。到了寺庙,我们要先买香,然后去大厅一个一个地拜。把香点燃后,我们还要跪下再拜一次。跪拜时,我很诚心,希望佛祖保佑我的学习进步,家人身体健康。虽然知道这是迷信,但我还是很希望得到保佑,当然我也知道最重要的是靠自己的努力。拜完后,我们还要去吃一碗小团子。我吃完后又偷偷的跑到点蜡烛的地方,等没人了,轻轻地说上几句祝福的话。

这就是我快乐的春节,我觉得过得真开心!它不仅让我体会到了快乐,还让我懂得了一些道理:我们已经长大了,一定要努力学习,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努力了。

春节,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今年的春节,我过得特别有意思。直到今天,我还记忆犹新。

早晨,我们一家人忙开了。妈妈在大门上贴春联。映入我眼帘的是“日丽春常驻,人和福永留”。表示家庭祥和幸福。我呢,则帮妈妈贴“福”字,正要贴在门上。妈妈连忙阻止我,说道:“‘福’字应该倒贴,就是‘福’到的谐音,福光临我们家了。春节帖春联有喜庆、财气、吉祥之意。”我一听,赶紧把“福”字倒贴了。爸爸也在精心准备,挂起了一盏盏红灯笼。我想:这红灯笼难道不就代表着我们祖国的面貌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吗?

晚上,该是吃年夜饭的时候了。厨房里弥漫着香气;桌上摆放着丰盛的晚餐,使人看了,口水直流。桌中间有一条鱼,那就表示年年有余。客人们也都到了,欢欢喜喜地坐在桌子面前,津津有味地品尝着年夜饭。爸爸妈妈笑容满面地招呼着客人。全家人都其乐融融,屋子里充满了幸福的气氛。

吃完饭,外婆来分红包喽!我们家有一个小约定,小辈们拿到了奖状,不仅有红包,还会有其他奖励。今年,我被评上了“三好学生”。外婆就分给我一份红包,还送给我一只精美的文具盒。鼓励我在新的一年里,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小孩子们都收到了红包,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晚上八点整,我们全家准时打开了电视机,收看“春节联欢晚会”。那悠扬的歌声,使人陶醉其中;那优美的舞姿,使人赞不绝口;那滑稽有趣的笑话,使人捧腹大笑;那精彩的相声小品,使人开怀大笑……阵阵欢声笑语荡漾在客厅上空。

今年的春节,我过得十分有意义。我希望明年春节,我会过得更好!

有关拗九节民族的作文700篇九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500字 畲族之旅

今天,我体验到畲族的婚嫁习俗。我们跟着讲解员,她说需要四个人分别来扮演新郎、新娘的舅子和两位伴娘。赵老师自告奋勇的扮演“新郎”,另外三人都是我的同学。

新娘在哪儿呢?我正好奇着。该不会在一旁的轿子里吧,想着,便探着脑袋往轿子里看,一旁的导游似乎听到了我的心声,接着说道:“我们现在还不能见到新娘呢,要新郎闯过一道道难关后,才能见到新娘。

在一扇大门前,我大家停住了脚步,我看到前方的地上放着两把交叉的扫把,扫把上还有尖刺。它们挡着我们的去路,必需要对出歌才能继续前走,村里的姑姑们都说畲族自己的语言,让我们听得云里雾里,也真难为赵老师了,他不但没知难而进,反倒知难而退,只好被新娘家的人罚了三碗酒。

畲族的不少人家还会上山打猎,正因为这样,新郎的箭法一定要很准。对新郎的第二项挑战就是射箭,我们在一旁窃窃私语:“赵老师恐怕连弓怎么拿都不知道。”“小心,别被赵老师射到啦。”听了这,我们都躲得远远的,生怕被箭法不准的赵老师射到,果不出所料,五支箭,赵老师一支也没射到。

要进到新娘的家中,还得猜出哪一位姑娘是女祭司。“应该是头上盘着鹤的吧。”“可能是身上的衣服绣着凤凰的吧。”“不对,可能是身上背一个包的!”大家七嘴八舌地给赵老师支着招。是啊,三个姑娘都不一样,哪一个才是呢?最终,赵老师选了那位绣着凤凰的。结果,讲解员说,应该是身上背着包的。

赵老师最终没见到新娘,在真正的婚嫁中,需要全是满分才能娶上新娘呢。

有关拗九节民族的作文700篇十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作文800字 傣族的泼水节

说到傣族,想必大家一定不会陌生,而提到傣族的节日,大家脑子里一定会浮现出一个词——泼水节。没错,泼水节便是傣族的象征性节日之一,同时,它也是我今天要写的文章的主题。

泼水节是傣族最重要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影响面积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其实也是傣族的春节,在每年公历4月11日举行,一般可以持续3至7天呢!大家可能不知道,泼水节是由一个美丽的传说演变而来的,而这个传说就让我娓娓道来吧!

很早以前,有一个无恶不作的魔王占领了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并抢来七位美丽的姑娘做他的妻子。姑娘们满怀恨意,准备将魔王杀死。一天晚上,一位姑娘用最好的酒肉把它灌得配酩酊大醉,使魔王吐出了自己的致命弱点。原来,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大魔王,就怕别人用它的头发勒下自己的头。于是,机敏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从熟睡的魔王的头上拔了一根头发,将魔王的头勒了下来。魔王的头上着起火来,没过多久,变成了一个大火球,滚到哪,火势就蔓延到哪,竹楼被烧毁了。为了扑灭邪火,其中一个姑娘揪住了魔王的头,其他六位姑娘便不停地向魔王的头上泼水,终于,在傣历的六月把邪火扑灭了,乡亲们又开始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说了那么多,也该讲讲泼水节的习俗了。刚刚上面提到了泼水节就是傣族的新年,而每一天也都是有名字的。第一天叫“麦日”,是送旧的意思。第二天叫“恼日”,“恼”的意思就是“空”,这天不属于上一年,也不属于明年,故为“空日”;第三天就是傣族的元旦,而第四天,则是人们最为期待的泼水节。

泼水节这天,男女老少都盛装出行,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再拿着花叶沾水,开始互相泼水,豪放的汉子举起一盆水,朝空中洒去,立刻,便下起了倾盆大雨。文静的淑女,则用细柳沾水,轻轻向别人洒去,你泼我,我泼你,一杂杂“鲜花”在空中绽放,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和健康。大家互相泼啊泼,泼水节成了欢乐的海洋。

不过,你可千万不要因为被泼到而不高兴,泼水节泼水的寓意是希望彼此平安、幸福,被泼到的水越多,就表示你收到的祝福越多,不过活动结束后记得穿衣,不然,你就会感冒……

傣族的泼水节已被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没错,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社会越来越现代化,但你你回头想相,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又剩多少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